猝死是否屬意外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除賠償責任?

2020-12-11 曲靖市中級人民法院

猝死是否屬於意外事故?

保險公司能否免除賠償責任?

近年來,猝死事件屢見於媒體報導。被保險人猝死後,其受益人或家屬是否能通過意外傷害保險獲得賠償?保險公司關於「猝死」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法院面對此類爭議作出怎麼樣的判決?最近羅平縣人民法院就審理了這樣一起案件。

案情回顧

2017年8月24日錢某某在某保險公司購買了「暢行無憂」A款兩全保險,基本保險金額為10萬元,保險期限為10年,並指定身故保險金受益人為其兒子錢某。錢某某遭受意外傷害導致身故或身體全殘,保險公司按基本保險金額的2倍給付一般意外傷害身故或身體全殘保險金,合同終止。

2019年9月29日,被保險人錢某某跟朋友一起到貴州省興仁市下山鎮馬乃屯村去收割蘆谷,在去的路上不慎摔倒導致猝死。錢某某死亡當天,其家屬打電話給被告保險公司報了案。

2019年11月6日錢某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保險金20萬元, 2019年11月14日保險公司告知錢某,被保險人錢某某身故保險金按照疾病身故賠償其13020元。錢某對保險公司的賠付不服,於2020年1月3日向羅平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庭審中,被告保險公司辯稱,原告所訴意外傷害身故缺乏事實依據,被告已經按照疾病身故賠償了原告13020元。投保人錢某某的死亡不能推定為意外,不符合保險合同約定的意外事故來賠付。

本保險合同釋義的意外或者保險法上通行的意外,通指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客觀事件為直接或主要原因的身體傷害,猝死不屬於意外。

法院審理

羅平縣人民法院經審理後認為,

被告認為本案被保險人為猝死,不屬於意外身故,也就不屬於意外保險賠償的範圍的意見,不能提供證據予以證實投保人系因疾病而猝死,被告某保險公司應對不能舉證證明被保險人錢某某死因是既有疾病或潛在疾病而承擔不利後果。

最終,法院判決被告某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曲靖中心支公司賠付原告錢某保險金20萬元。

法條連結

《保險法》第三十條

「採用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訂立的保險合同,保險人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合同條款有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合同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當作出有利於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解釋。」

因此,在被告未對這一解釋予以明確說明的前提下,對於意外傷害的理解應依據通常大眾理解為意料之外的傷害。即應當為意外死亡。被告保險公司應按保險合同《暢行無憂A款兩全保險利益條款》的約定,賠償原告基本保險金額的2倍即20萬元的保險金。

宣判後,雙方當事人均未提起上訴,且保險公司在判決生效後已履行了賠付義務。

- -

法官說法

司法中的舉證原則是「誰主張、誰舉證」。保險公司認為被保險人的猝死,不屬於意外傷害的保險責任範圍,那就應該舉證被保險人的猝死系自身原因而非意外事故造成的,保險公司不能提供相應的證據,那就要承擔不利的法律後果。

相關焦點

  • 猝死是屬意外還是疾病?什麼屬意外傷害?保險法怎麼認定?
    猝死是屬意外還疾病?意外險有賠嗎?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還沒太清楚,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我受理一件理賠案,大家看一下,這個是被保險人的診斷書,診斷結果:1、死亡;2被描述為心臟性猝死。大家再看一下保險公司的理賠結案書:不予給付保險金。猝死是屬責任免除。
  • 交通事故中如何確定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
    隨著我國機動車保有量不斷增加,人民法院受理的交通事故案件也在一直增長。在發生交通事故後,損失能否得到及時、足額的賠償,成為當事人十分關心的話題。
  • 該案中被保險人猝死是否屬於意外傷害保險賠償範圍
    保險條款第 2.3條保險責任第一款約定:「被保險人遭受意外傷害,並且自意外傷害發生之日起 180日內因該意外傷害導致身故,保險人按基本保險金額給付身故保險金,本合同終止」;第7.1條約定:「意外傷害是指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體受到傷害的客觀事件」。
  • 交通事故中如何確定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
    隨著我國機動車保有量不斷增加,人民法院受理的交通事故案件也在一直增長。在發生交通事故後,損失能否得到及時、足額的賠償,成為當事人十分關心的話題。
  • 如何認定猝死是否屬於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範圍
    意外傷害保險條款第2.3條保險責任第一款約定:「被保險人遭受意外傷害,並且自意外傷害發生之日起180日內因該意外傷害導致身故,保險人按基本保險金額給付身故保險金,本合同終止」;第7.1條約定:「意外傷害是指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體受到傷害的客觀事件」。
  • 機動車肇事後逃逸 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原標題:機動車肇事後逃逸 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裁判要旨   機動車肇事後逃逸的,保險公司應在交強險限額內予以賠償相關損失;至於在第三者責任險中是否免除賠償責任,應根據具體案情審慎認定保險公司是否履行了法律規定的提示及說明義務
  • 猝死是意外?買意外險不保險嗎
    業內人士透露,這些五花八門的保險,對於毫無徵兆、沒能預見的「猝死」來說能否提供保障,關鍵還得看條款中猝死時間起算點和死亡時效的責任界定。令常小姐驚訝的是,她投保時,銷售平臺上載明的保險保障範圍為:意外身故、殘疾10萬元,意外醫療費用1萬元,意外住院津貼9000元,猝死10萬元,共計四項人身意外保險;而保險人官網後臺電子保單載明的保險保障範圍為九項人身意外保險,無猝死10萬元保險。保險公司以「投保單為準」的理由拒賠。由此,常小姐將保險公司告上法庭。日前,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了該案審理結果。
  • 男子意外猝死,3萬意外險理賠被拒,保險公司:猝死不算意外
    而一般來說,為了避免借款人因為意外事故去世而給銀行帶來經濟損失,申請貸款的時候,很多銀行會要求借款人必須自行投保借款人意外傷害險,而且要將銀行約定為第一受益人。但是,是不是所有借款人意外死亡的情況都在借款人意外傷害險的保障範圍內呢?
  • 車輛事故全險誤工費保險公司是否賠償,如何賠償?
    在實踐中,發生交通事故之後,如果車主購買了交強險的,在進行交通事故處理的過程當中也要對保險公司進行通知。如果貨車發生了交通事故的,那麼貨車交通事故誤工費保險公司是否賠償?網友諮詢:交通事故中,主要責任在本人,全保險,對方要求賠償誤工費,保險公司是否給予賠償?北京大成(瀋陽)律師事務所彭皓律師解答:車輛事故全險保險公司是賠償誤工費的。通常誤工費包括工資部分,由全責方負責賠償。
  • 「猝死」導致的死亡,保險如何理賠?
    參照保險中意外的定義,不難看出上述誘因有的是外來的因素,如外界溫度、疫苗、藥物、醫源性等,因此,不能僅憑猝死一個診斷就得出是否屬於意外傷害,應追查其猝死的誘因,這就需要相關司法機關或者醫學通過病理診斷、屍體解剖及流行病學調查,對猝死做出一個權威的鑑定,鑑定猝死是否屬於意外,這樣就可以確定保險公司意外險該不該賠。
  • 投保人猝死遭拒賠,保險公司:不屬於意外死亡,到底怎麼回事?
    2018年7月,浙江某公司為職工購買了團體保險,該團體保險包括了:團體意外傷害險,意外傷害醫療險,住院津貼。投保後不久,該公司的員工張某,在公交車等車時候突然倒地,搶救無效後死亡。醫院出具的《死亡醫學通知書》顯示張某死亡的原因是:猝死。
  • 身體透支 保險解憂
    記者在省會鄭州多家保險公司了解到,大部分意外險的保險條款中,會明確將猝死列入免賠責任。如此明示,也是為了防止被保險人猝死後,與其受益人發生索賠糾紛。    壽險是另一種可對被保險人身故風險予以保障的產品,相比意外險來說,壽險保單對於身故的賠償範圍就寬泛許多。只要並非故意殺害、傷害、吸食毒品、酒駕、或2年內自殺等特殊情況,都可以對被保險人的身故予以理賠。
  • 交通事故發生後駕車離開現場,保險公司不予賠償怎麼辦?律師
    二是保險公司對於保險合同免責條款是否盡到了提示義務?李先生所駕駛的車輛在該保險公司投有交強險和商業險,且事故發生時,保險在生效期間內。保險公司提供的《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條款》第XX條屬單方規定的格式免責條款,而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保險人仍應當承擔向投保人履行提示義務。
  • 投保人猝死遭拒賠,保險公司:不屬於意外死亡,到底怎麼回事?
    2018年7月,浙江某公司為職工購買了團體保險,該團體保險包括了:團體意外傷害險,意外傷害醫療險,住院津貼。投保後不久,該公司的員工張某,在公交車等車時候突然倒地,搶救無效後死亡。醫院出具的《死亡醫學通知書》顯示張某死亡的原因是:猝死。
  • 【普法課堂】第三者責任保險賠償範圍
    被保險人購買第三者責任險後,如果在使用被保險車輛的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而導致第三者遭受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保險公司應當依照保險合同的規定給予賠償。第三者責任保險賠償範圍是什麼呢?接下來由找法網小編帶您了解相關知識。
  • 保險責任是什麼意思,責任免除有哪些範圍?
    接下來奶爸將結合實際案例給大家分析什麼是保險責任,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什麼是保險責任什麼是責任免除奶爸總結一、什麼是保險責任奶爸一開始說了保險責任的內容一般包括時間、內容、方式。時間就是保險責任的起止時間,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內容就是保險公司的承保範圍,在什麼情況下我們能獲得保險公司的理賠。
  • 肇事逃逸,商業保險是否賠償?
    那麼,如果確實發生肇事逃逸的,商業保險是否就能依據該條款不賠償呢?案情簡介2019年5月3日14時30分許,王某駕駛半掛貨車在310國道某段行駛時,掛住同向行駛的宋某的電動車,致電動車損壞、宋某受傷。事故發生後,王某駕駛車輛駛離現場,宋某被路人送醫救治,產生醫療費、傷殘等等損失50餘萬。
  • 你的保險賠償交通事故嗎?
    一、案例鄭XX是一家物流公司的司機,一天,在高速行駛時,司機追尾車輛,造成車輛損壞並嚴重受傷(左小腿截肢)。高速交警證實,鄭對追尾事故負全責,鄭原本以為自己買了200萬份保險,這一定足以彌補損失,但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 ...上車時發生交通事故身亡,算「車上人」還是「車外人」?保險公司...
    但保險公司認定陸某是在上車過程中被撞身亡,且身體一部分已經進入車內,其身份為「車上人」而不是「第三者」,不是汽車交強險和第三者商業保險理賠對象。陸某身份應該如何認定?保險公司是否應該賠償?成為案件的關鍵,兩審法院給出了不同的結論。一審法院認為保險公司應該對陸某的死亡進行賠償,二審法院認為應由吳某承擔賠償責任。
  • 交通肇事後駕駛機動車逃逸,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糾紛在現代生活中非常的常見,交通肇事逃逸的情況網上也屢有報導,對於交通肇事逃逸後的賠償之訴也成為受害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肇事者不見蹤影,保險公司扯皮推諉,今天就通過一則案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交通肇事後駕駛機動車逃逸 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保險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