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的逐步降低,節日氣氛的逐漸濃厚,跨年的心情開始湧上心間。一般此時也是高校的學生們一學期以來學習最努力的時段。考研黨關注考研安排,學生黨關注期末考試,而學生家長則關心自家孩子歸家的時間。
冬季的寒冷也給了新冠病毒活躍的動力,北京、四川、黑龍江、天津、上海、內蒙古等地相繼出現了本土病例。疫情再起,大家紛紛猜測,原本確定的高校寒假放假時間是否會成為「待定」。
教育部給了大家答案:在《關於加強今冬明春校園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裡,明確提到高校可安排學生有序離校,先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可提前放假,堅持錯峰放假的原則。
有學生表示,錯峰通知出臺後,西南交通大學將原定的期末考試時間整整提前了一周。
部分高校的最新寒假放假時間最終確定:
清華大學:放假時間為1月11日——2月21日,共6周;南京大學:放假時間為1月18日——2月28日,共6周;北京大學:放假時間為1月25日——2月21日,共4周;武漢大學:放假時間為1月17日——2月20日,共5周;哈爾濱工業大學:放假時間為1月18日——3月7日,共7周;四川大學:放假時間為1月24日——2月27日,共5周;西南交通大學:放假時間為1月25日——2月27日,共5周以上為高校的寒假放假規劃,按照教育部的「錯峰放假,先考先放」的原則,同校不同學院科系之間的放假時間也會存在先後差異。
為何高校的放假時間需要教育部一再研判呢?主要是疫情期間,高校情況特殊,容易牽一髮而動全身。
高校的人口基數大,省內外,國內外學生多,管理不易
以四川大學為例,學校現有全日制本科生3.7萬餘人,碩博士研究生2.8萬餘人,外國留學生及港澳臺學生近4500人。光是學生就接近7萬人,如果再加上2萬左右的教職工,一所大學的假期安排就涉及了近10萬人的流動。
這10萬人分布3大校區,即使在疫情期間,學校實行半封閉管理政策,要想保證每一個師生的健康和安全都是困難重重。這10萬人中,接近一半的師生是外地人口,一次放假其實是一次大規模的人口流動。
全國高校實際情況差異較大,寒假難以做到統一部署
高校之間因教學進度安排和所在地域氣候差異等各種原因,考試時間、放假安排和放假時長都難以統一。以本次寒假為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12月26日便開始放假,而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只有7天假期,還是從除夕當天開始放假。放假時長也難統一,最短的7天,最長的則是71天。
這就意味著高校一旦開始放假,人口流動所帶來的各種影響便開始生效。高校放假等於是春運的前奏。
放假期間,疫情難料
當下疫情發展撲朔迷離,如果部分地區出現疫情反彈,那師生們的回校之期又將變成「待定」,恰如2020年的春節。師生回校就是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必然於疫情管理無益。將風險地區的師生集中到校園隔離管理,對學校和當地政府也是一種考驗。
校園是群居生活,一點意外將如星星之火
寒假結束後,不論是風險地區的師生還是其他省市返校的師生都將面臨疫情管控——14天隔離和核酸檢測等一系列操作。學校是群居生活,人口密度極大,病毒又極其狡猾。稍有意外,則將點燃熊熊烈火,使學校陷入全校封閉隔離的危機。
回家過年,除夕吃個團年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高校假期一再研判是值得的,這是對大家歡歡喜喜過年的保障措施。
2020年在大家的期盼中走到尾聲,願新的一年世界安康、祖國安康、我們都安康!
往期精彩:
考研複試時,你會如實告知其他考生你的面試內容嗎?
導師:「考研複試面試的難題都是陷阱,就看誰先抓住本質得分」
本科學霸保送清華大學讀博,網友:又帥又有才,「神仙」又下凡了
3分鐘的自我介紹是考研複試面試的重要環節,可別答作「流水帳」
今日龍門陣:你們的假期是什麼時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