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註明中法山地旅遊發展研究院
上一期中法山地旅遊發展研究院介紹了法國下諾曼第大區的巴夫勒爾(Barfleur),一個有著如畫港口風景、特色人文建築和豐富戶外運動的美麗村莊。今天我們將聚焦法國東庇里牛斯地區的山中小鎮——卡斯特諾(Castelnou),一起探索其「平淡制勝」的發展秘訣。
卡斯特諾(Castelnou)位於法國奧克西塔尼大區,是東部庇里牛斯山脈(Pyrénées orientales)珍藏的秘密花園。2015年,這座人口不足400人的小鎮在「最受法國人喜愛的村莊」評選活動中脫穎而出,進入更多人的視野。
卡斯特諾是Aspres自然區域的一部分,位於魯西永(Roussillon)平原,Vallespi自然區域和Conflent地區之間。該村莊以古老的城堡和瞭望塔為主體,依山而建。背靠群山,以連綿起伏、白雪皚皚的庇里牛斯山作為遠景,宛如一幅自然舒展的生態畫卷。
小鎮保留了豐富的古文物建築,尤其與小鎮同名的城堡更是這裡悠久歷史的見證。卡斯特諾城堡(Château de Castelnou)始建於公元988-990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小鎮則以該城堡為中心,逐漸發展起來,歷史上曾長期屬於加泰隆尼亞,於1473年城堡併入魯西永地區。
17-18世紀,卡斯特諾城堡一度被遺棄,而村莊也瀕於倒塌。到十九世紀,這裡幾乎荒廢。直到十九世紀末,城堡被買下並進行了修繕和恢復工作,才使得這裡得以借二十世紀旅遊業的發展熱潮再度回歸大眾視野,並恢復往昔的榮耀。如今,該城堡作為卡斯特諾村莊的地標,幫助這裡上榜「法國最美鄉村」。
城堡和村莊西北部的山頂還矗立著一座圓柱形塔,即卡斯特諾塔(Tour de Castelnou),曾經作為防禦工事發揮了長久的作用,如今也作為遺蹟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卡斯特諾雖是一個人口不足400人的袖珍小鎮,但其年遊客接待量卻達到了驚人的50多萬人。而這一切都歸功於「自駕遊」和「輕戶外」的旅遊發展思路。
從小鎮驅車僅半小時就可以到達朗格多克—魯西永海岸,距離該地區規模較大的核心城市如佩皮尼昂(Perpignan)也非常近。小鎮所在的自駕區擁有豐富的人文景觀,這些資源與當地的自然景觀相互映襯,成為有特色的自駕旅遊產品。其中有一條備受遊客追捧的自駕之路,被稱為「卡斯特諾-塞拉博訥-泰河畔伊爾自駕之路」(Circuit de Castelnou–Serrabone–Ille sur Têt),卡斯特諾就是這條線路的首站。
這條線路是一席文物遺蹟和自然景觀交織的流動盛宴,它將卡斯特諾城堡、塞拉博訥修道院以及泰河畔伊爾石林串聯起來,遊客既可以感受厚重的歷史文化,還能近距離接觸大自然的奇觀,同時在南法鄉村感受慢下來的時光。
在法國,庇里牛斯山脈的名氣絲毫不亞於阿爾卑斯山脈。一方面,這裡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景觀的立體變化同樣讓人嘆為觀止;另一方面,庇里牛斯山還是舉世聞名的「朝聖之路」的必經之地,是以宗教人文遺產鋪築的一條信仰之路。每年有來自全世界各地的信仰者和徒步旅行者來到法國庇里牛斯南部的村莊,一路去往西班牙聖地牙哥。這條線路甚至帶火了庇里牛斯山區的徒步運動。
卡斯特諾所在的山區地勢起伏變化較小,非常適合全年齡段的人參與輕徒步、宿營等戶外運動。小鎮以古樸的民宿風格、歷史遺蹟以及區位優勢吸引了眾多戶外旅行者,以至於許多徒步愛好者把這裡作為通往中部庇里牛斯山(Midi-Pyrénées)和上庇里牛斯山(Hautes-Pyrénées)的驛站。
南法鄉村的美好只有去過才能真切地感受到。這裡的居民如同南部的陽光一樣,熱情溫暖;這裡散落的村莊如同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原真質樸。就像卡斯特諾,它也許沒有讓人一眼看去就覺得非常驚豔的風景,更沒有驚天動地的歷史。但是它的平凡卻成為珍貴的存在——距離佩皮尼昂這樣的都市圈如此之近,卻像是不食人間煙火一樣的存在,藏於山中,像游離於城市之外低調的秘境花園。它默默地注視著往來如織的旅行者,卻在無意間放慢了時間的腳步,也放慢了人們的腳步。
中國的鄉村何其之多?我們無法計數。但我們卻深知中國鄉村發展走過不少彎路甚至歧路。在倡導鄉村振興的大環境下,國內冠以「XX特色小鎮」的鄉村越來越多,其中的確不乏成功案例,但是「失敗者」也不在少數。這種「跟風」現象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只是在一開始通過一個如雷貫耳的名號對熱愛鄉村旅行的人產生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宣傳帶來新鮮感的熱勁兒很快就煙消雲散。其實質還是缺乏核心吸引物或者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
卡斯特諾作為一個袖珍小鎮每年接待50多萬遊客,按人口比例來算,這一數字相比國內不少景區都算是非常驕人的成績了。它的成功在於「簡單」,即不通過刻意模仿和跟風來發展自身。因為,不是所有小鎮都適合建設戶外運動基地,也不是每一個小鎮都可以成為旅遊休閒度假區。試想,如果換個名頭的「XX特色小鎮」遍地開花,但其本質是相同的,遊客走到哪兒都覺得是一個樣子,那這樣的旅遊開發最後勢必會陷入同質化競爭,鄉村非但不會振興,最終反而元氣大傷。就像此前我們在介紹普羅旺斯最美鄉村戈爾德時提到過,當所有鄉村都在跟風模仿的時候,何不考慮走一條「中間路線」?鄉村振興必須基於「深諳本地,熟悉市場,了解需求,體現個性化」的原則,最終才能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