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一名警官走近一群聚集在牛津大學校園附近一處住宅門廊...

2021-01-21 FX168財經網
【俄亥俄州確診大學生舉辦新冠陽性派對】據警方記錄,俄亥俄州邁阿密大學的六名學生因在舉辦家庭聚會時違反了一項有關大規模集會的城市規定而被傳訊,當時其中至少一人的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來自牛津警察局的隨身攝像頭拍攝的視頻顯示,9月5日,一名警官走近一群聚集在牛津大學校園附近一處住宅門廊上的男子,詢問他們誰住在那裡。一名學生回答說,房子裡住著8個人,當時裡面大約有20個人。根據牛津市的條例,無論是 文/夏洛特2020-09-14 04:04:45來源:FX168

【俄亥俄州確診大學生舉辦新冠陽性派對】據警方記錄,俄亥俄州邁阿密大學的六名學生因在舉辦家庭聚會時違反了一項有關大規模集會的城市規定而被傳訊,當時其中至少一人的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

來自牛津警察局的隨身攝像頭拍攝的視頻顯示,9月5日,一名警官走近一群聚集在牛津大學校園附近一處住宅門廊上的男子,詢問他們誰住在那裡。

一名學生回答說,房子裡住著8個人,當時裡面大約有20個人。根據牛津市的條例,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涉及不住在一起的人的大型集會都限制在10人以內。

警察讓這名學生驅散聚集在房子裡的人群,並最終要求看他的身份證。掃描完後,他把這名學生叫了過來。

「我以前從來沒見過這個,電腦上的輸入顯示你的新冠測試呈陽性?」

「是的,」學生回答說,「這是,嗯,一周前。」警察問這名學生是否應該被隔離,這名學生說這就是他在家的原因。

這名學生告訴警官,房子裡的其他人也被檢測出病毒呈陽性。

根據警方的報告,有六人(其中五人住在這所房子裡)接到了傳票。牛津警察局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CNN,違章罰款從500美元起。

相關焦點

  • 來自牛津警察局的隨身...
    【俄亥俄州確診大學生舉辦新冠陽性派對】據警方記錄,俄亥俄州邁阿密大學的六名學生因在舉辦家庭聚會時違反了一項有關大規模集會的城市規定而被傳訊,當時其中至少一人的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來自牛津警察局的隨身攝像頭拍攝的視頻顯示,9月5日,一名警官走近一群聚集在牛津大學校園附近一處住宅門廊上的男子,詢問他們誰住在那裡。
  • 牛津大學歷史
    1167年,當時的英格蘭國王同法蘭西國王發生爭吵,英王一氣之下,把寄讀於巴黎大學的英國學者召回,禁止他們再去巴黎大學。另一說法是,法王一氣之下,把英國學者從巴黎大學趕回英國。立思辰留學360介紹,不管如何,這些學者從巴黎回國,聚集於牛津,在天主教本篤會的協助下,從事經院哲學的教學與研究。於是人們開始把牛津作為一個「總學」,這實際上就是牛津大學的前身。
  • 牛津大學校園風景
    牛津大學是世界頂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學,具體建校時間不可考,但明確記載最早授課時間1096年,是世界現有第二古老高校。2020THE世界大學排第1,2020QS世界大學排第4。牛津大學有72位諾貝爾獎,3位菲爾茲獎,6位圖靈獎,28位英國首相及數十位世界各國元首、政商領袖。牛津大學沒有校園沒有門,30多棟古樸莊重的建築散落在城市的各條街道,可以說整座大學建在小鎮上,小鎮有多大,大學就有多大。牛津大學有38個學院,7個永久的私人會所和7所博物館,104座圖書館,藏書600多萬冊。牛津大學也是《哈利波特》拍攝地之一。
  • 大學故事:巴黎、牛津、劍橋、哈佛大學的起源與傳承
    1988年9月18日,博洛尼亞大學建校九百年之際,歐洲430個大學校長在博洛尼亞的大廣場共同籤署了歐洲大學憲章,正式宣布博洛尼亞大學為歐洲「大學之母」(拉丁文:Alma Mater Studiorum),即歐洲所有大學的母校。01而被稱為歐洲「大學之母」的,還有巴黎大學。
  • 走進牛津大學,尋覓成功的答案
    在英國牛津小住,徜徉在牛津大學的9所學院裡,印象深刻。牛津大學有38個學院,104個圖書館,分布在方圓60公裡牛津城的東南西北。正因為如此,我感覺牛津整個城市的學術氛圍濃厚。大街上見到手夾書本、行色匆匆的路人,不是牛津的老師就是牛津的學生。牛津位於泰晤士河和柴威爾河的會合處。
  • [淡水].牛津學堂
    圖:理學堂大書院(牛津學堂),位於真理大學校園雖然沒有進入真理大學及淡江中學校園,但過去我曾來過多次,也可以略談校園內的古蹟。真理大學校園內著名的古蹟,是光緒8年(1882年)馬偕博士創立的「理學堂大書院」,馬偕博士為感激家鄉牛津郡父老慷慨捐錢協助建造這間學堂,所以將學堂的英文名字取名為「Oxford College 」(牛津學堂)。這間學堂是臺灣第一所西式學堂,現為已列為國家二級古蹟。
  • 9歲在倫敦皇家劇院主持晚會,7年後這個能說能跳的姑娘被牛津大學錄取
    1月14日,英國牛津大學「放榜日」,因為有時差,湖南師大附中高三女生蔣品和媽媽一直守在電腦前,一整天都在等待錄取結果。北京時間19點,終於收到了郵件,打開郵件看到被錄取的信息之後,母女倆抱在一起又是跳又是笑出眼淚,「夢想實現的感覺太美好了。」
  • 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怎麼申請?申請難度大不大?
    牛津布魯克斯大學標誌在英國,牛津大學被當地人民和學者譽為「大牛津」,成立於1865年的牛津布魯克斯大學被稱為「小牛津」,和牛津大學一樣,牛津布魯克斯大學也為社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牛津布魯克斯大學申請流程
  • 單元入口雨篷變門廊 濟南一小區更改規劃將聽證
    房企在預售時打出「人文大宅」的口號,吸引不少有改善需求的購房者,雖然將來交付為毛坯房,但他們仍願意以2.3萬-2.7萬/平的高價入手,希望早日住進這一高品質住宅。隨著項目交付的日子越來越近,業主們也在時刻關注著樓房的建設動態。今年5月份,閃電新聞報導,項目6棟樓一樓臥室窗戶被框進單元門門廊內,因預售時這一不利因素未被公示,引發業主不滿。
  • 9年風雨堅守讓王捷成為孩子們的最美「校園守護人」
    風雨中堅守讓王捷成為孩子們的最美「校園守護人」他,作為重慶首批校警,持續守護沙坪垻區森林實驗小學9年,承載著神聖的使命,因為他盡職盡責,護衛著師生們的平安,其正義之舉也感化著孩子們的靈魂,被該校師生們稱之為「校園守護人」。
  • 他60歲這天跟守護了9年的校園說...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陳洋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27日10時訊(記者 張勇 陳洋)「警察爺爺,我們捨不得您走!」「警察爺爺,謝謝您!」「警察爺爺,記得要回來看我們……」今天早晨7點30分,重慶市沙坪垻區森林實驗小學門前,一群學生正地圍著一名老民警。
  • 牛津大學是我見過的最美的校園,咱們一起在清晨走走吧
    一層薄霧幽幽地籠罩在草甸上,鳥兒輕輕地飛來落在這霧中,善意地不發出一點兒聲響。基督教堂學院草甸樓的大門可以用鑰匙扣直接刷開,我們躡手躡腳地打開大門,像兩隻出籠的小鳥飛向這片廣闊田園。薄霧中隱隱地看到,草甸上散落著一些草卷,鳥兒就聚在那附近覓食。再往東走,遇到一條小河,它是查韋爾河,泰晤士河的支流。
  • 香港新增確診者遍布多區豪宅 一大學校園曝出疫情
    資料圖:涉事大學校園(港媒)海外網11月27日電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其中,因跳舞俱樂部引發的感染事件已接連曝出數十名感染者,在大學校園裡也於27日出現確診病例。據香港東網27日報導,香港教育大學27日表示,該校一名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學生確診,現已留院接受治療。校方稱,這名學生並非住宿生,最後一次回校為本月23日。
  • 牛津大學——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這些學者回國後聚集在牛津,在天主教會的協助下繼續從事教學與研究。直到1201年,牛津大學有了第一位校長。1209年,牛津大學的學生與鎮民的衝突事件過後,部分牛津學者遷離至東北方劍橋鎮,並成立劍橋大學。自此之後,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之間展開了曠日持久的競爭,並最終成為至今屹立在英國各大排行榜,乃至世界大學排行榜前列的著名高等學府。
  • 以後去巴黎讀牛津大學?聽聽法國怎麼說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中國日報網2月20日電(孫若男)提起世界名校牛津大學,很多人會想到那充滿貴族氣息的英國校園。然而如果有人告訴你,去巴黎上牛津,你會不會覺得這是一個天大的謊言?別不相信,以後還真有這可能。據英國《每日電訊報》2月19日報導,牛津大學或將打破其700年的傳統,有望在法國巴黎建立其分校。
  • 【英國遊學】牛津大學一日遊
    7月21日,同學們來到了牛津大街,開啟了牛津大學之旅。
  • 登上教堂尖頂,欣賞牛津最美全景——聖母瑪利亞大學教堂
    花4磅你可以爬到塔頂,欣賞牛津360度的風景,尤其是拉德克裡夫圖書館漂亮的長條形景觀,萬靈書院和南部的城市。巴洛克式的教堂門廊建於1637年,其螺旋立柱是英國建築史上的一大創新。1645年的戰爭給門廊留下了彈痕。 聖瑪麗教堂早期是各學院的共用教堂,所有的儀式、正式的會議、考試都在這裡進行。後來各個學院的活動越來越獨立,教堂的作用逐漸弱化。
  • 刷爆Ins的英國大學校園!你的學校在其中嗎?
    牛津大學與城市融為一體,街道就從校園穿過。大學不僅沒有校門和圍牆,而且連正式的招牌也沒有。在這裡有眾多的古老歐式建築,眾多藏書豐厚的圖書館。置身這裡就猶如穿越了一樣,充滿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劍橋大學美麗的校園是世界聞名的:無數電影在這裡取景,不少藝術作品也描繪著這裡的風光。
  • 「吉林大學—牛津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跨學科青年學者論壇在牛津...
    由吉林大學與牛津大學展望計劃與全球發展中心、牛津大學攝政公園學院聯合舉辦的主題為「全球化與逆全球化:中英人文社會科學比較研究與跨學科合作」的 「吉林大學—牛津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跨學科青年學者論壇,於6月18日至6月24日在牛津大學成功舉辦。
  • 放任自流的時光中,那些牛津大學的年輕人
    放任自流的時光中,那些牛津大學的年輕人本刊記者/仇廣宇 攝影/Dafydd Jones2019年6月,《金融時報》專欄作家西蒙·庫珀在一篇題為《牛津大學如何塑造了「脫歐派」和英國新首相》的文章中提到:翻開30年前牛津大學發黃的學生報紙,會發現,上面報導的人與當今英國媒體上的保守黨人士是同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