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在濰坊高新區,特色街區風生水起、餐飲店裡人聲鼎沸、夜景亮化為夜色添彩……無論是大型商圈、社區商業,還是茂街、239特色商業街、濰縣美食街等主要商業街上,前來消費的遊客和市民越來越多,帶動夜間經濟全面起勢。
以餐飲為基礎、以文化為靈魂、以購物為支撐、以亮化為輔助、以政策為保障,高新區培育夜間經濟發展載體,完善夜間經濟保障體系,挖掘夜間消費新動能,鼓勵消費業態多元化發展,進一步提升夜間經濟對全市消費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突出特色 培育一批夜間消費「打卡地」
在茂街三樓的花兒胡同音樂酒館內,初次來到濰坊的小夥毛舒進跟朋友相談甚歡。
「感覺這個地方很好,裝修符合年輕人的審美,年齡稍微大一點的也能接受。」毛舒進表示,這裡裝修格調舒適宜人,在舒緩的音樂中特別適合跟朋友聚餐暢聊,店家熱情周到的服務也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花兒胡同音樂酒館是茂街推出的特色餐飲店之一,集休閒、娛樂、餐飲於一體,主打時尚、舒適品牌,深受年輕人青睞。「前來消費的客人越來越多,近期每天每張桌都會被『翻臺』,特別是好的位置,一晚上能翻三四遍。」談及店裡的經營,店長張學敬興奮地告訴記者,為滿足市民及遊客的消費需求,店裡的營業時間也延長到了凌晨。
據了解,在茂街特色街區共有64家這樣的特色餐飲店鋪,自從恢復正常營業以來,日均客流量從之前的5000人次激增到7000人次。「我們打造『時尚夜茂』品牌形象,逐步調整營業時間,推動夜間經濟,現在部分店鋪已經營業到了凌晨。」山東茂街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企劃部經理王文靜說。
這只是濰坊高新區推進夜間經濟,打造城市消費新動力的縮影。擴內需、促消費、穩增長,打響「高新·夜未央」品牌,打造全市夜間經濟引領區……今年以來,高新區圍繞繁榮夜間經濟,多點發力,多措並舉,加快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帶動力強的街區、商圈項目,著力培育一批夜間消費「打卡地」,並確定了「2+9+N」的夜間經濟發展格局。
2:即谷德、茂街兩個商圈;9:即239特色商業街、濰縣美食街、陌上蓉花、桐蔭裡、銀楓路樂夜場、中央商務區步行街、世茂商街、萬聲工場步行街、星光裡特色商業街九條特色街區;N:即中海商貿中心、吾悅·十甲廣場、怡和第一城、金融廣場美食街、恆大休閒城、楊家大院等夜間經濟示範網點。
推動已建項目改造提升、在建項目加快建設、擬建項目籌劃實施,高新區以特色街區為依託,加快打造夜間經濟聚集區和高質量的網紅打卡地。
目前,高新區已初步建成茂街、239特色商業街、濰縣美食街等特色街區,原新光機械廠、原楊家大院等正在規劃改造當中,未來它們將構建起高新區特色街區矩陣,進一步豐富市民夜生活、活躍濰坊夜經濟。
規劃領先,突出特色。高新區根據地理位置、目標客群、消費層次、購買能力和需求等因素,找準市場定位,避免商圈、街區雷同化,實現高、中、低檔次有序錯位發展。確保規劃布局一年見成效、兩年成規模、三年樹品牌。
挖掘內涵 打造有文化的「經典IP」
夜間經濟不是音樂、酒吧、KTV,也不是啤酒、烤串、小龍蝦,有文化、有內涵、有情懷的元素加入,成就了更多值得「天天擁有」的「經典IP」。
在高新區239特色街區,一片歐式貨櫃元素的建築已經拔地而起,獨特的藝術格調與四周林立的高樓大廈迥異。雖然是高新區「夜經濟」圈子裡的後起之秀,但一句「一吻涼如三九,但願天天擁有」的美好,留存在很多80、90後記憶裡。
如今,「239」重新亮相,不再是一塊冰,而是一個街區,框架結構,歐式貨櫃風格。
「239街區位於高新區核心區域,地理位置優越,再加上獨一無二的回憶文化元素,用來進行商業開發或居民建築開發,可以說恰到好處。」高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高新區經過認真研究,決定依託涼三九飲料有限公司原址打造特色街區,既為這座城市留住「老味道」,又給市民增加一處獨一無二的休閒場所。
「要把這個地方做成一件藝術品。」239創始人李順利說,街區建成後突出多元化文化特點,集高端餐飲、酒吧、創意藝術於一體,要打造成濰坊乃至山東最耀眼的貨櫃建築群。
「239特色街區,自從改造之後吸引了很多商戶,各種小吃各種門店也逐漸開起來了。現在最忙的時候就是晚上,都能滿桌,周六、周天客流量最大,能忙到晚上10點到11點左右。」街區內一家韓式烤肉店店長柏晨向記者介紹道。雖然仍有部分店鋪還在裝修,但憑藉充滿藝術氣息的貨櫃建築群和充滿兒時美好記憶的氛圍,吸引了大批年輕人的光顧,客流量與日俱增。
以舊煥新,在高新區遍地開花。在高新區東方路與臥龍東街東南角,新光機械廠的舊廠房已撂荒10年,曾經的「新光」已經暗淡無光。從事房地產開發、餐飲和文化產業十餘年的張少雄第一次來到這片舊廠房,就看到了這片廠區與特色文化餐飲結合的可能性。
「我們做的就是把餐飲引進來,把文化融進去,包括餐飲文化、地域文化和傳統文化。」在張少雄看來,「文化」就是新光機械廠特色街區的基因。
新光不再,卻點亮了「星光」,將來,人們在「星光裡」不僅是品味美食,追憶過往,更能品味獨特的文化元素。
隨著夜經濟日漸繁榮,高新區引導重點商圈、街區和大型商場,在店慶日、節假日期間開展「不打烊」「夜間購物節」等夜間促銷活動,以及深夜食堂美食節、燈光節、餐飲大賽等夜間主題活動。根據季節特點創新開發遊客參與性、體驗性、娛樂性強的多元化高新夜遊項目,引導市民走出家門、外地市民走進高新。
同時,鼓勵文旅、體育、節會、演出等文化消費,積極引進多種業態,形成聯動集聚效應。開展夜間經濟街區、夜間餐飲名店、夜間購物名店、夜間文體休閒名店評選活動,對各業態入選全區十大品牌名店的,給予適當獎勵和重點宣傳推介,打造有文化的「經典IP」。
服務保障 打造有溫度的「高新·夜未央」品牌
在位於高新區金融廣場的下沉廣場,人們在推杯換盞間談笑風聲,觥籌交錯間交流感情。店外設置的十餘張桌子上,坐滿了前來就餐的顧客。「以前晚上高峰的時候店裡都坐不下,現在允許設置『外擺位』了,我們的生意越來越好。」老闆告訴記者。
夜經濟不僅深藏在特色鮮明的店鋪內,也融匯於街頭巷尾。對於許多餐飲店來說,夏夜外擺位的營業額甚至超過全年營業額的一半。
「允許部分有條件的商家,在不佔用人行道、盲道,不對正常的交通秩序產生影響,不影響環境衛生,不噪音擾民的前提下,適當進行店外經營。」針對部分餐飲店和酒吧需要在夜間做跨門經營的情況,濰坊高新區城管委辦公室出臺了《濰坊高新區開放公共空間外擺區暫行辦法》,允許一些企業在規劃範圍內推出室外擺位跨門經營。
「夜間經濟」帶來了新的生機,高新區也為高新·夜未央品牌「量身定做」出了種種保障措施以助力。
交通便捷是促進夜經濟發展與集聚的關鍵。高新區將建設120處智能停車場(樓),加大夜間經濟街區夜間停車優惠力度,調整夜間收費時段,設定臨時免費停車區域,發放高新夜間停車券。擬增設計程車候客點、夜班公交線路,配置旅遊觀光電瓶車等代步工具,協調延長公交車夜間運行時間,鼓勵計程車和網約車平臺加強夜間車輛調配。試點推出特定路段特定時段車輛限行方案,將部分道路調整為分時制步行街。
食品安全,是夜生活品質的必需。高新區指導做好疫情防控相關措施,強化餐飲單位食品安全監管,指導和規範各業態的經營布局,加強環境衛生保潔和垃圾分類處理,防止夜間消費造成汙染。制定安全應急預案並組織演練,擺放「禁止酒駕」等宣傳標牌,有針對性調整和加強夜間巡控警力,提高安全保障水平。進一步加強對夜間經濟街區建築物(包括構築物)改造、裝修活動的管理,保障工程質量和消防安全。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實施小型微利企業普惠性企業所得稅減免;小規模納稅人銷售額未超限額免徵增值稅;對符合條件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按50%徵收「六稅兩費」(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耕地佔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對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給予稅收減免優惠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個人和小微企業給予創業擔保貸款貼息。針對夜間消費定向發放消費券,對營業性演出給予一定比例的惠民票價補貼,落實峰谷電價政策和轉供電政策,對大型商圈、特色街區周邊道路納入全區深度保潔管理。對引進的商業高端品牌企業,享受市「雙招雙引」有關政策。
此外,高新區統籌各類夜間經濟場所的商業、旅遊、文化、體育健身、娛樂休閒以及交通設施運營保障等信息,編制《高新夜間消費指南》和《高新·夜未央地圖》,加大與美團等知名電商平臺合作力度,線上線下聯動,便利群眾消費,擴大高新夜間經濟知名度。(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蓓 通訊員 王蓮 高傑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