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農民三面封鎖首都,印度又怎麼了?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創 庫叔說 瞭望智庫

11月底以來,一批又一批的印度農民開著拖拉機,湧向德裡國家首都區邊境,參加抗議活動。他們帶著糧食、燃料和醫用品,在街頭安營紮寨,已經封鎖了德裡北部、西部和南部邊境。

2020年12月13日,在印度拉賈斯坦邦和哈裡亞納邦邊界的沙賈漢布爾區,抗議農民封鎖了德裡—齋普爾高速公路。

截至當地時間12月12日,參與抗議的農民隊伍有50000餘人,其中60%以上來自旁遮普邦。

14日,抗議人數已近10萬,5條通往德裡的高速公路被阻斷。若抗議活動繼續升級,他們很可能會封鎖鐵路。

是什麼點燃了印度農民心中的怒火,使其熊熊燃燒至如此地步?

莫迪怎麼辦?

文 | 吳孟克 《世界知識》

編輯 | 丁貴梓 瞭望智庫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1

三份法案,點燃農民怒火

這場聲勢浩大的農民抗議運動,源於印度政府的一項農業改革計劃。

今年5月,印度財長希塔拉曼公布了名為「印度自主任務」的經濟救助和改革計劃。其中針對農業領域,政府除了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拆除農產品跨邦貿易內部壁壘外,還計劃廢除農產品收購領域的「中間人制度」。

【註:中間人制度規定,農民必須先將農產品銷售給由政府官方組織設置的「農產品集市」下的收購商,即「中間人」,再由這些中間人轉售給大的經銷商。】

莫迪政府稱,中間人群體損害了印度農業效率和農民利益,並以此呼籲農民支持改革,廢除中間人制度。

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的一位農民在施肥。

然而,其實印度很多邦早已明文廢除中間人制度。根據印度國家統計局數據,2012-2013年,包括稻米、小麥等主糧作物,印度多數作物在農產品集市的銷售份額都不超過25%。目前,中間人制度主要殘存於北部農業大邦、有「印度飯碗」之稱的旁遮普邦(旁邦)和哈裡亞納邦(哈邦)的主糧作物領域。

在這種情況下,莫迪政府提出廢除該制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以下兩點:

其一,促進農業市場化,加強大資本對農業領域的影響,通過市場力量調節農業部門生產;

其二,憑藉與大資本集團的深度綁定加強中央政府對農業的控制,為進一步農業改革創造條件。

這個改革方案引發了農民的不滿,他們擔心改革會把農產品貿易進一步推向市場。那麼,農產品集市在競爭中被私人資本擊垮後,最低保證價格將無從貫徹。私人大廠商將會通過各種方式壓價,損害農民利益。

【註:特定農產品最低保證價格,是國家機構通過特殊加權方式,綜合考慮肥料、電力、勞動力等方面投入,得出的特定農產品的保底收購價格。】

從5月開始,旁邦和哈邦就出現了零星的農民抗議活動,但這沒有阻擋改革法案的出臺。

9月19日,印度人民院(下院)通過了三部農業改革法案——《農產品貿易和商業法案(增強與促進)》《農民價格保障與農業服務法案》《必需品(修正)法案》。其主要內容包括:

*廢除中間人制度,允許農民直接與大經銷商交易;

*廢除企業最高農產品儲備數量限額;

*允許企業與農民達成合同,進行「合同耕種」。

改革法案一經公布就引發國大黨等在野黨的激烈反對,以旁、哈兩邦為首的農民抗議也持續不斷,並在全國引發廣泛響應。

2

市場化,旁邦農民的焦慮

旁邦和哈邦農民是這次抗議活動的主力軍,這與印度長期的農業危機息息相關。

20世紀60年代,印度遭受持續饑荒的打擊,為解決糧食問題、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政府實施「綠色革命」,大力支持農業發展,為化肥、抽水灌溉等現代農業技術運用提供補貼,採取價格支持政策保證主要糧食作物供應。90年代經濟改革以來,印度又逐漸將農業推向市場。

2020年12月9日,在印度德裡-北方邦邊界,農民坐在高速公路上抗議政府的農業改革法案。

在系列改革措施的推動下,印度農業生產快速增長,卻也步履維艱。

*政府財政不堪重負

在印度的聯邦結構和投票選舉制度下,農業補貼和農業貸款減免政策成為政黨拉票的常用工具,使得印度深陷財政困境。2017-2018財年,印度各級政府農業補貼總額高達23550億盧比,農業貸款減免達12220億盧比,而中央實際財政總收入僅為143523億盧比。

*生產結構不合理,環境承載不可持續

以旁邦和哈邦為例。這裡本是乾旱缺水地帶,但在特定農產品最低保證價格和補貼政策的影響下,農民大量種植水稻,給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根據印媒報導,當前印度地下水消耗已經超過中國和美國總和,其中農業部門佔比已經超過90%。2000-2017年,印度北部水稻種植區地下水水位已下降23%。

*自由化與市場化加重農民負擔

印度農業推向市場後,失去了政府的保障,農民成為議價過程中的劣勢方,直接承擔農業生產波動的後果,農民破產、自殺等社會問題頻發。

2006年比哈爾邦實施農業自由化改革後,作為資本方的糧食貿易商在糧食豐收時壓價收購、歉收時大量賣出,嚴重削弱廣大中小農收入預期。

新一輪農業改革更是戳中了旁邦農民的痛點。他們對政府農業貿易自由化政策積怨已深,相較自由市場下的劇烈波動,他們更青睞政府干預下有保障的收入,反對大資本對農民的支配。

事實上,除了稻米和小麥,旁邦包括棉花、玉米在內的很多作物早已走向貿易自由化。每當農產品價格崩盤,大收購商就壓價收購,越來越多的農民負債失地。最近幾年,印度洋蔥、馬鈴薯等農作物價格數次飆漲。價格崩盤時政府不聞不問,價格暴漲時卻出手抑制,甚至禁止出口,嚴重損害農民利益。

因此,雖然莫迪政府表示無意廢除農產品集市,但鑑於以上種種「教訓」,農民們堅信這是政府的陰謀。一旦廢除中間人制度,大資本通過加價收購擠垮農產品集市、實現壟斷後再壓價,就能支配農民群體。

3

政府誤判,抗議力量集結

9月27日,印度總統科文德批准三份農業改革法案,旁邦農民的抗議活動隨之進入高潮。抗議農民將拖拉機開上高速公路和鐵路,導致邦內交通癱瘓,甚至圍攻與執政黨關係緊密的大企業(如信實)設施。

2020年12月13日,印度農民在新德裡和哈裡亞納邦邊界參加抗議活動。

莫迪政府本有充足的信心擺平旁邦農民的抗議,並採取了多項措施。

*設法分化農民群體

莫迪政府沒有直接廢除農產品集市,僅是允許大經銷商直接與個體農民交易,還計劃大規模提價收購農產品,企圖安撫民心。

*結合各邦政治力量予以鎮壓

在以印人黨勢力為主的邦,如哈裡亞納邦,莫迪政府依靠強力鎮壓迅速平息抗議;在以反對黨勢力為主的邦,如國大黨控制的旁遮普邦,則採取暫停稅收轉移支付等方式施壓。

此外,抗議時間恰好在印度每年秋收糧收割和春收糧播種之間,加之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莫迪政府本以為農民會忙於農務而無力抗議。但事實證明,印人黨誤判了形勢。

首先,盟友政黨態度搖擺不定,印人黨喪失旁邦政治基礎。

至高阿卡利黨(SAD)是印人黨在旁邦的盟友政黨。在人民院投票階段,SAD支持政府的農業改革法案,但當農民抗議愈發激烈它又表示反對改革法案,9月27日抗議升級後甚至退出印人黨主導的全國民主聯盟(NDA)政府。SAD的退出標誌著印人黨在旁邦政治基礎的崩壞殆盡。

其次,旁邦獨特而強大的社會組織性,讓持久抗議成為可能。

旁邦和哈邦與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同屬大旁遮普地區。中世紀晚期,大量賈特人向此移民。其中,生活在印度旁邦的賈特人主要信仰錫克教,他們持放牧—農耕生產方式,往往結成小的部落,具有高度的內部同質性、平等性和軍事性,與種姓分立的傳統印度教社會迥然不同。

英國殖民統治時期,大旁遮普地區就開展了大規模灌溉工程建設,極大促進當地農業生產,以自耕農經濟為主的社會經濟模式由此成型。即使在「綠色革命」和農業自由化浪潮下,旁邦農民依然保持著部分小農社會的傳統。

抗議的農民結成互助組,互相幫助收割、耕種,農忙和抗議得以同時進行。農村社區還無償提供食物和燃料,再由志願運輸隊運送,支援抗議前線。

最後,在旁邦,中間人並不是赤裸裸的利益剝削者,而是傳統農村社會庇護網絡中的重要環節。他們不僅向底層農民提供救濟和借貸,還是向政府爭取福利的重要組織力量。

面對強大的壓力,莫迪政府依舊不為所動,堅稱農業改革是給農民「自由」,進一步釋放經濟活力。在與抗議農民代表的第一輪談判中,中央政府並不重視農民們的訴求,僅僅派出農業秘書(主管農業事務的文官)參加談判。結果無果而終,反而進一步激化了農民與政府之間的矛盾。

4

重壓之下,莫迪何去何從?

11月末,印度北部農忙結束,旁邦農民持續鬥爭,哈邦農民也重新加入其中。25日,兩邦成千上萬農民開著拖拉機向德裡進軍。印人黨控制下的哈邦政府再次出動水炮和催淚彈,鎮壓抗議群體,招致輿論廣泛譴責。

2020年12月8日,在普拉耶格拉吉的「全印大罷工」活動中,警察阻止支持農民抗議的律師遊行隊伍前進。

強力鎮壓農民抗議活動的路被封死,抗議隊伍繼續向德裡國家首都區行進,計劃切斷德裡的補給線,迫使中央政府讓步。他們攜帶足夠的乾糧和宿營工具,做好了長期抗議的準備。

與此同時,兩邦農民的抗爭讓飽受農業政策之苦的其他邦農民看到了希望,十幾個邦的農民趕往德裡聲援抗議活動。

從零星的不滿發展到全國性抗議,莫迪面前的難題更加複雜了。

*前期應對失效加之重要人物缺位,使得政府回應混亂、缺乏協調。

抗議活動升級後,北阿肯德邦的印人黨聲稱抗議農民是反國家力量,無疑激化了矛盾。印度內政部長、印人黨國內政治「大總管」阿米特·沙阿此前因感染新冠入院,康復後又全心投入南部特倫甘納邦選舉活動,這也嚴重削弱了印人黨的協調能力。

直到11月29日,沙阿才就農民抗議問題組織會議,協調相關政策,並表示願意推出相關修正法案。

*隨著抗議活動持續蔓延,莫迪政府得以迴旋的餘地越來越小。

問題久拖不決,抗議農民的訴求也越來越多。12月5日的第五輪談判中,抗議農民就要求政府完全撤回三份農業改革法案。

許多先前沉默不語的反對黨視此為削弱印人黨勢力的機會,紛紛聲援農民抗議活動。12月8日,抗議農民在全國範圍內發起「全印大罷工」活動,得到了多個反對黨、工會和行業協會的支持。

農民抗議活動還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以加拿大錫克人團體為代表的海外印度人社團譴責莫迪政府鎮壓示威農民的行為,通過匯款等方式援助抗議農民。

印度農民抗議活動愈加複雜,莫迪政府正面臨著巨大的危機。

新冠肺炎疫情下,莫迪政府推出「印度自主任務」大規模經濟改革計劃,決心借著疫情暴發的當口「化危為機」,推進以大資本、大財團為主要服務對象,以經濟自由化為主要特徵的改革措施。改革計劃一次性推出足夠多的改革措施,並以強大的鎮壓力量「化長痛為短痛」,一舉盤活印度經濟。

然而事實證明,莫迪還是高估了印度社會的承受能力。農業領域的改革招致普遍抗議,印人黨在旁、哈兩邦的政治基礎遭受毀滅性打擊。

更嚴重的是,長期以來的自由化改革措施並未真正改善印度人民的生活水平,反而製造巨大的不平等,導致政府失信於民。

未來,如何在政府和民眾之間已經高度不信任的狀態下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之間的矛盾,仍將是印度的一大挑戰。

原標題:《十萬農民三面封鎖首都,印度又怎麼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印度農民連續兩周大暴動:首都新德裡封鎖熬不住了,各種物價飛漲
    根據印度方面報導稱,持續兩周的印度農民大抗議,持續對印度首都新德裡封鎖已經導致首都的水果和蔬菜價格因限制供應而上漲。由於印度農民在12月1日發起了一場全國性的行動,反對取消農業部門管制的改革,在封鎖首都14天後規模持續擴大,鐵路和公路在印度各地被封鎖。
  • 印度,十萬農民圍首都!
    「是什麼點燃了印度農民心中的怒火,使其熊熊燃燒至如此地步?」11月底以來,一批又一批的印度農民開著拖拉機,湧向德裡國家首都區邊境,參加抗議活動。他們帶著糧食、燃料和醫用品,在街頭安營紮寨,已經封鎖了德裡北部、西部和南部邊境。
  • 疫情中,印度農民「圍困」首都
    12月5日,在印度首都新德裡,農業法改革引發的農民抗議仍在繼續。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綜合編譯 袁 野印度農民要打「持久戰」到處都是抗議示威。據美國《時代》周刊報導,成千上萬的示威者佔據了通往印度首都新德裡的高速公路,拖拉機、拖車、木板車和牛車密密麻麻地停在一起,一眼望不到頭。人們在印度各大城市抗議。這場抗議已經持續一個多星期。《時代》稱,示威者主要是農民,他們聚集起來,反對一項放鬆對農產品買賣管制的新法律。
  • 印度新冠暴增,抗議農民封鎖新德裡,莫迪一聲嘆息?
    但是在印度國內有另外一件大事兒的呼聲要高過印度的新冠疫情的糟糕。據《參考消息》相關報導,成千上萬名決心推動廢除農業改革的印度農民繼續封鎖印度首都新德裡,抗議活動進行了第三周,走在街頭抗議的印度農民又相莫迪政府發起挑戰。自11月下旬開始,印度政府與農民進行了多輪談判,但是啊一直無法取得共識,而此番印度農民為何要與莫迪政府作對呢?
  • 印度婦女擺出「拖拉機陣」,首都新德裡被封鎖
    ,封鎖了各條進出新德裡的公路。 這一天是印度農民抗議的第43天,近5千輛拖拉機包圍著新德裡,印度政府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在父權社會國家印度,婦女們能夠站出來抗議,這也側面表明了印度政府的農改法案不得人心。
  • 印度農民為何湧入首都抗議?
    最近半個多月,印度總理莫迪過得有點鬱悶。自11月26日起,一些來自印度北部的農民開始湧入首都新德裡示威抗議。隨著時間推移,各地趕來的農民越聚越多,抗議活動愈演愈烈。8日,印度全國多個行業集體罷工一天,聲援農民抗議。9日,政府原定與農民代表的新一輪談判已被取消,但政府會把一份法律修正案文本發給對方,農民代表們將開會討論下一步行動。「我們被困住了。」
  • 印度農民擠滿首都抗議,莫迪卻指責政敵造謠:別聽他們騙人
    為了讓政府撤銷新的農業法案,印度農民已經抗爭了數月,卻毫無進展。近日,該國農民決定在首都德裡進行抗議,給當局施加更大的壓力。印度教徒報報導,據估計,兩萬名抗議者封鎖了位於某邊境的德裡-哈裡亞納高速路,要求總理納莫迪允許他們在首都市中心舉行靜坐,另一個連接哈裡亞納邦和德裡的道路也被農民封鎖。
  • 「向德裡進軍」者在首都郊區紮營 鏡頭記錄印度示威農民群像
    截至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日,針對有爭議的三項農業法案的印度農民的抗議活動持續逾一周。目前,示威農民封鎖了前往新德裡的幾條高速公路,他們不願撤退,並威脅稱,如果他們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包圍首都。美聯社近日拍攝了在新德裡郊區紮營的示威農民群像。圖為62歲的農民阿特瑪·辛格(Atma Singh)坐在他的拖拉機旁。
  • 30萬印度農民擊潰首都新德裡,放話:準備好赴死了!
    65歲的印度婦女考爾說。首都新德裡正值寒冬,這些女人在卡車床上睡覺,在路邊洗澡,在臨時搭建的社區廚房和教會裡吃東西。印度農民在抗議中心燒火做飯(圖源:Bloomberg)「我們做好了一切準備 —— 包括犧牲自己的生命!」
  • 莫迪剛歡呼勝利,印度突然爆發騷亂,千名軍警待命,印度農民抗爭
    印度政府本周在首都新德裡進出通道部署了數千名警察和準軍事部隊,來自鄰邦的數萬名農民,封鎖了通往首都的主要道路,大量印度農民抗議印度政府最近對印度農業的嚴格管制。在印度政府與印度農民發生激烈的衝突,令農民憤怒地在印度首都新德裡表態。
  • 印度農民封鎖鐵路線,大批軍列被攔截,印軍抗議:這是賣國!
    不僅如此,印度國內也是爆發了農民騷亂,而且這次被針對的對象正是印度運往邊境物資的軍需火車。對於印度這樣內憂外患的局勢,外界表示印度這是後院起火了,還有猜測,印度是否會就此在邊境撤兵。據印度「ENS」網站11月16日報導,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邦發生了大規模農民騷亂,這導致邊境鐵路線處於事實上的封鎖狀態,至少有15到20輛滿載各種軍需物資的軍列被堵在半路趴窩,這讓印度軍方十分不滿,公開抗議並指責這是「賣國」行徑,隨後印軍方下令出動大批部隊進駐鐵路沿線,以「營救」被困在半路的軍列,並確保印軍列車在鐵路上的運輸不受阻礙。
  • 印度農民進軍首都|地球知識局
    作者:中年維特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11月27日,一些來自印度北部的農民開始進入首都新德裡示威抗議。 由於印度有9億農民普遍貧困,農產品價格波動很容易引發農民抗議,所以這次抗議一開始並沒有引起多大重視。 然而幾天過去了,示威農民並沒有離開新德裡,從印度各地特別是北部趕來的農民卻越來越多,逐漸形成一場聲勢浩大的街頭運動。當印度政府試圖用防暴警察、高壓水槍和催淚彈鎮壓抗議農民後,國內外同情抗議農民的情緒也被點燃。
  • 印度數十萬農民「圍攻」首都的背後,有美國的影子
    編輯:一水流殤據印度媒體的報導,12月8日,印度農民在印度首都新德裡舉行的抗議活動愈演愈烈。從8日上午11時一直持續到下午3時,印度多地公路、鐵路和商店紛紛停止工作,呼應身處新德裡農民的抗議活動。抗議活動對於印度本國的社會治安和社會秩序造成了巨大的困擾,對本就在疫情形勢下搖搖欲墜的印度政府來說,等同於「雪上加霜」。原本,國內的農民抗疫活動就已經讓莫迪手足無措了,歐美國家還「橫插一腳」,對於農民起義評頭論足。加拿大和英國政府曾公開支持印度農民「維權」,大有「看熱鬧不嫌事大」之嫌,試圖幹涉印度社會穩定,然後從中獲利。
  • 印度農民封鎖鐵路線,大批軍列被堵在半路,印軍抗議:這是賣國!
    ,直到現在還有大批士兵連越冬的防寒服裝都沒有配發到位,美軍援助的上萬套軍裝不過是杯水車薪,這也讓印度上下十分沮喪,然而就在此時,印度國內又傳來了更加令人失望的消息。 據印度「ENS」網站11月16日報導,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邦發生了大規模農民騷亂,這導致邊境鐵路線處於事實上的封鎖狀態,至少有15到20輛滿載各種軍需物資的軍列被堵在半路趴窩,
  • 印度農民封鎖鐵路線,印軍補給陷入停滯,印軍抗議:這是賣國!
    文案:曾正編輯:正昊近期,印度軍方對外界宣稱,印控克什米爾地區以及周邊地區駐紮軍隊都已經完成物資儲備。邊境交通線路被迫暫停據南方日報報導,印度西北部境內農民爆發大規模騷亂,直接封鎖鐵路線,導致印軍補給陷入停滯。在騷亂現場,大約有十五至二十輛軍資運輸用車被堵塞,裝載的正是邊境軍士所需的各種防寒物資。對此,印軍非常不滿開始抗議,認為民眾這種行為是在賣國。
  • 印度農民揭竿而起,封鎖大批鐵路逼停軍列,軍方大喊:這是賣國
    圖為封鎖鐵路的印度農民近日,據媒體報導,印度農民揭竿而起,封鎖大批鐵路逼停軍列,軍方大喊:這是賣國行為,對此有網友評論,這是跟著美國搞內亂?圖為抗議的川普支持者在美國爆發了動亂之後,印度也緊隨其後,裝載著大批軍需的軍列被農民堵在半路,印軍向邊境運送物資的計劃被耽擱,印度鐵路公司也被迫暫停了貨運和客運列車的運行,為此印軍打算派遣大批部隊介入,以確保這批物資的運輸能夠順利進行,畢竟儘管印軍不願承認,可直至目前為止,印度邊境士兵的防寒物資依舊沒有配發到位,但實際上,這個局面事出有因,更多的則是印度高層自食惡果。
  • 這回莫迪高興不起來了,印度農民封鎖鐵路線,大批軍列無法前行
    印度上下一度因此非常沮喪,就在近日,印度國內又傳來了更加令人失望的消息。 近日,有印度媒體報導稱,在印度西北部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騷亂,這些騷亂直接導致邊境鐵路線處在事實上的封鎖狀態當中。
  • 印度數十萬農民「進軍」首都:莫迪焦頭爛額,美英加紛紛火上澆油
    本月8日,印度農民在首都新德裡舉行的抗議活動愈演愈烈,這起抗議得到了全印度多個行業和反對黨的支持,隨後這波聲勢浩大的抗議蔓延至了全國,從8號上午11時至下午3時,印度多地的鐵路公路、商業街區都紛紛罷工。這場由三個法案所引發的抗議浪潮,正變得越來越不受控制。就在這一關鍵時刻,口口聲聲說幫印度的美國,暗中伸出了"小黑手"。
  • 無視農民大規模抗議?印度總理莫迪參訪錫克教廟宇
    印度農民包圍首都新德裡行動仍在持續,印度國內外錫克教徒對於莫迪的農業新法感到不滿,過去3周以來持續包圍新德裡,封鎖了通往至新德裡的高速公路,要求印度總理莫迪撤回相關法令,而就在抗議持續之際,莫迪今天突然去了新德裡的錫克教廟宇,除了跪下以示尊重外,還與參訪者拍照。
  • 印度:首都新德裡,近萬農民「佔領高速公路」抗議農業改革!
    周四1月7日,成千上萬名使用拖拉機的農民佔領了印度首都新德裡外圍的一條高速公路,這是自他們靜坐反對「新農業法」之後的最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的政府已經與農民舉行了數次會談,以安撫憤怒的農民,並為去年通過的三項「新農業改革法律」作出了部分讓步,以使私人投資進入該國過時的農業市場。 但是,農民們拒絕了提議,並在德裡郊外的昆德利村附近的州際邊境安營紮寨超過40天,要求政府撤回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