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三月三有哪些習俗嗎?

2020-12-18 一米錦書

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形式多樣的節日,讓艱苦的生活有了一種神聖的儀式感,給平凡的日子增添了幾分色彩。一年當中的每個月都有不同的節日,很多早在上古時期就已經形成,後經歷代傳承,延續到今天。三月三,就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重要節日。那麼,你知道三月三有哪些習俗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我國古代就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據說,農曆三月初三是軒轅黃帝的誕辰日,人們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紀念我們的民族始祖。也有的地方,是追念伏羲氏。豫東一帶尊稱伏羲為「人祖爺」,河南的淮陽太昊陵古廟,每年農曆二月二到三月三為太昊陵廟會,善男信女,南船北馬,都雲集陵區,朝拜人祖。

農曆三月三還是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晚清《都門雜詠》裡有一首七言詩是這樣描寫當年廟會之盛況的:「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裡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揚。」傳說西王母原是我國西部一個原始部落的保護神。她有兩個法寶:一是吃了長生不老的仙丹,二是能延年益壽的蟠桃。民間一直把西王母看作是不老福壽之神。

農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壽誕。真武大帝全稱「北鎮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是道教中主管軍事與戰爭的正神。各地的道教宮觀在三月三日這一天都要舉行盛大的法會,道教信徒們也會在這一天到宮觀廟宇中燒香祈福,或在家裡誦經祈禱。

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三月三,就是我國最早的習俗中的上巳節。 「上巳」最早出現在漢初的文獻。《周禮》鄭玄註:「歲時拔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曆三月初三。每年這一天,會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祭祀高禖,也就是管理婚姻和生育的神。

其實,這種風俗跟上古時期的群婚制度也有關係。春天本來就是萬物勃發的季節,人們通過祓禊、修禊或沐浴活動,治療女性的不育症和去災。祈求百果孕育,繁榮昌盛。先秦時期,政府還會設置女巫之職專門主持這樣的活動。

《論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就是寫的當時的情景。宋代以後,理學盛行,禮教森嚴,這種習俗逐漸式微。

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中國的絕大部分地區都是冬季比較寒冷,到了農曆三月,東風佛面,陽光和煦。人們脫下臃腫的冬服,換上輕便的春裝,到野外郊遊,欣賞大自然的美景,與朋友宴飲聚餐,歌唱應答。這種傳統可追溯到西周初年。據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昔周公卜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詩》雲'羽觴隨流波'"。既歡慶娛樂,又祈福免災。後曲水流觴逐漸成為文人墨客詩酒唱酬的一種雅事。

如果說以上是官方倡導或親自參與的正式活動,那麼體現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也是五花八門的。到了農曆三月三,民間有吃薺菜煮雞蛋的習俗。薺菜鮮香可口,營養豐富,是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可見的美味,春天正是採食薺菜的季節。所以,很多地方至今還流傳著民諺:「三月三,薺菜當靈丹。」「三月三,薺菜煮雞蛋。」據說吃了以後一年中百病消除,聰明伶俐。

在我國的南方地區,還有三月三放風箏的習俗。上海一帶諺語:「二月二,搓麻線,三月三,放風箏,」又如:「楊柳青,放風箏」。至今,我還記得小時候學唱的以後歌曲,開首就是「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大家覺得將風箏送上天空,把線剪斷,任其飄逝,會把一年的病痛和煩惱一起帶走。其實,只要想一想:拉著風箏線,在春風中奔跑,本身不就是一件很愜意的事嗎?

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也有自己對三月三這個節日的慶賀方式。壯族在三月三這天,用糯米和植物的染料,做成五色的糯米飯,染彩色蛋,歡度節日。祭拜祖先、祭拜盤古、布羅陀始祖神。同時,還舉辦歌圩,青年男女通過拋繡球的方式,傳情大意,和心上人約定終身。

黎族、苗族都會在三月三這一天,舉行歌會,青年男女傳達愛情,互贈信物。三月三,成為他們婚戀、社交的一種重要方式。

另外,我國的布依族、畲族都會在三月三這一天雲集祠堂,對歌盤歌,懷念始祖。做烏米飯,款待賓客。祭祀祖先,祭拜社神。歌頌祖先的豐功偉業,表達不忘祖先,團結友愛的精神。

由於祖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人們慶賀節日的方式各不相同,但都表達對先祖的懷念,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相關焦點

  •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三月三有什麼風俗活動?三月三有哪些習俗?
    三月三是我國的傳統佳節,雖然很多人對三月三並不是太熟悉,但是在少數民族中,三月三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春節,而且在三月三這天,一些少數民族還會舉辦傳統的風俗活動,場面很是熱鬧喜慶,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三月三有什麼風俗活動吧!   哪些民族過三月三   1、漢族。
  • 廣西壯族三月三有哪些民俗 三月三節日習俗、由來簡介
    「三月三」即將到來(2018廣西三月三放假時間安排),說到「三月三」習俗,對歌、吃五色糯米飯已被大夥熟知,可你還知道在這個節日有哪些有趣的節日習俗嗎?廣西各地過「三月三」的方式是怎樣的?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多位廣西民俗專家,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
  • 三月三的風俗習俗 廣西三月初三有哪些禁忌忌諱講究
    三月三的風俗習俗  江南地區的漢族,特別是洞庭湖區的人民還保留著吃地菜煮雞蛋的習俗。地菜又稱芥菜、田兒菜等,是生長在田頭地角的一種野菜。雖說是野菜,卻鮮香可口、營養豐富。2018廣西三月三活動推薦  2018廣西南寧三月三有哪些活動:時間+地點+門票+交通  2018三月三廣西各地、南寧節日活動時間地點及精彩看點
  •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三月三有什麼風俗活動?三月三有哪些習俗?(2)
    三月三的風俗活動   1、三月三是壯族等南方廣大少數民族和部分漢族的傳統節日,廣西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根據中國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廣西有權根據本自治區民族風俗習慣來靈活安排傳統節日放假。
  • 三月三的忌諱禁忌 陰曆農曆三月初三的習俗講究說法
    【額頭要露出來】 額頭有正氣之光,不要讓頭髮遮住額頭,否則會影響你的運氣,尤其是在農曆三月三這天,更要露出來為好。  【忌說「鬼」字】 這天鬼魂幾乎傾巢而出,無所不在,尤其是普渡法會的現場,肯定是「鬼」滿為患。所以在中元普渡時,最好謹言慎行,除了忌說「鬼」字之外,也別口不擇言胡亂說話,小心鬼魂就在你身邊。
  • 壯族的三月三,你知道的習俗有哪些?
    三月三是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 ,民間說法「歌圩節」也有稱是為紀念劉三姐,因此也叫「歌仙會」,於2017年三月三開始列為廣西的法定節假日,是壯族人民比過年還隆重的節日。但今年因為疫情原因已取消放假,武漢海報說,錯過的三月三,明年我們一起過,那我們就來看看廣西三月三都有哪些習俗吧!
  • 農村三月三都有什麼說法講究呢,三月三為啥這麼神秘
    神秘的三月三有的地方講究吃薺菜豬雞蛋,稱之為三月三,蛇出山,而薺菜煮雞蛋是寓意能夠堵住蛇洞,讓哪些毒蛇都出不來,這些說法貌似很勉強,蛇愛吃雞蛋那是都清楚的,雞蛋堵洞口,那豈不是給蛇送菜去了嗎,其實薺菜在三月三也是最美味的時候,煮雞蛋對於春季乾燥的季節,有很好的滋補作用,作為一種春補食材,是對於身體很有益的,還有說法三月三是皇帝的生日,這一天被稱之為軒轅日,作為炎黃子孫在這一天,自然要進行祭祀軒轅皇帝
  • 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你知道三月三是哪些民族的節日嗎
    「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牽著我的思念和夢幻,走回到童年。」每到三月三,我們就會想起在八十年代,由著名歌手蘇紅為大家演唱的歌曲《三月三》。這首歌當年流行大江南北,把我們帶回了那難忘的童年的快樂時光。
  • 2020年三月三是哪一天?都有哪些習俗?
    都有哪些習俗?一、2020年三月三是哪一天?三月三是指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2020年農曆三月初三是3月25日,也就是今天。時至今日,三月初三在中國西南地區的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仍是一個隆重而盛大的節日。但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這個節日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了。
  •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有哪些風俗習慣?
    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此外,民間還流傳著「三月三,吃雞蛋」的順口溜。2020年農曆三月三是陽曆3月26日星期四,也就是今天。那麼,三月三是什麼節日?有哪些風俗習慣?一、三月三是什麼節日?農曆三月三是我國古代的「上巳節」,又稱「修鍥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農曆三月初三是黃帝的誕辰,也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漢族、壯族、苗族、瑤族為典型,在古代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
  • 三月三吃啥,五色糯米飯、雞屎藤上榜,好吃的還有這些
    三月三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只是一個普通的日子,但是對於廣西人民來說卻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日子。廣西的三月三也有很多的活動習俗,吃喝玩樂都有。在廣西三月三也是她們的一個特殊節日,而且廣西的三月三的熱鬧程度絲毫不差於過年的年味。
  • 三月三是什麼日子?三月三活動習俗有哪些 和上巳日同一天嗎
    三月三是什麼日子?三月三由來習俗介紹 和上巳日同一天嗎  轉眼又是「三月三」了。  大家知道,「三月三」是我國多個少數民族的重要傳統節日。比如說壯族,在這一天,壯族同胞會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小夥子、姑娘通過對歌,如果雙方情投意合,就互贈信物,以為定情之物,此外,還有拋繡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動。
  • 在春節期間有哪些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這些習俗你都知道嗎?
    在春節期間有哪些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這些習俗你都知道嗎?春節對於我們中華民族來說是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有句話說的是,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句話就能非常通俗的表達春節這個節日的意義,這就是一個對於我們來說喜慶吉祥團圓的日子。今天就來跟大家一起來說一下,在春節的時候我們都有哪些傳統的習俗。
  • 你知道世界其他的國家有哪些習俗嗎
    印度國旗國歌:《人民的意志》國花:荷花國鳥:藍孔雀(全世界共有3種孔雀即藍孔雀、綠孔雀和剛果孔雀,印度分布的孔雀屬於藍孔雀)國樹:菩提樹習俗:印度有些地區的習俗是男性需要包頭巾,女性是穿麗莎,印度是出了名的重男輕女,當女兒出嫁時父母一定要準備嫁妝不然女兒是嫁不出去的,孩子出生後父母會找人給孩子佔卜,孩子的姓名一般會取自英雄。
  • 農曆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農曆三月三的傳統習俗你了解多少?
    農曆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農曆三月三的傳統習俗你了解多少?時間:2019-04-07 12:56   來源: 中原文化家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農曆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農曆三月三的傳統習俗你了解多少? 三月三相傳為上巳節,有三月三拜祖先、三月三拜軒轅說法。
  •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你知道重陽節怎麼來的嗎?都有哪些習俗?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大家知道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嗎?知道重陽節都有哪些習俗嗎?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有關於重陽節的那些事。重陽節又稱「老人節」,重陽節來歷故事源自於東漢時期,據悉在東漢時期有一個叫做恆景的人,而在當地有一個瘟魔,這個瘟魔只要一出現大家就會得瘟病,年年奪走了不少人的性命。
  • 明天就是重陽節,但你知道重陽節有哪些習俗嗎?
    明天就是重陽節,但你知道重陽節有哪些習俗嗎? 說到重陽節你會想到什麼?想必腦海中會浮現出王維詩人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他在詩中寫道:「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曆九月初九。
  • 古代清明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清明的由來吃什麼玩什麼你知道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古代清明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清明的由來吃什麼玩什麼你知道嗎?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曆法24節氣當中第五個節氣,也是一年當中萬物開始生長的時候。古人從這一天起開始種瓜點豆、植樹造林。清明就是古代的植樹節。
  • 農曆三月初三各地習俗,你所在的民族習俗是什麼呢
    三月三,漢族及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曆三月初三。 古稱上巳節。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俗話說:「三月三,薺菜當靈丹。」春食薺菜是江南民間的傳統習俗。
  • 三月三是傳統節日上巳節,還知道是什麼節日,有何由來和習俗?
    《漫談日常生活文化》系列之傳統節日文化第6回庚子年農曆三月初三,在古代被稱為上巳節。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今天還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壽誕和傳統的中國情人節,你知道節日的由來和習俗嗎?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