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榮登世界上最美的20所校園之列,2014年世界年輕大學排名第一,被天朝子民調侃為「中央黨校海外分校」的南洋理工大學。
行程摘要
遊覽方式
徒步
總裡程
約2km
遊覽時間
1.5-2小時
行程關鍵詞
攝影,散步,觀賞風景
南洋理工大學官方意義上目前有三個校區,除了校友會和孔子學院坐擁的緯一校區(One-north Campus),以及李光前醫學院所處的諾維娜校區(Novena Campus)之外,大學的本部,就是在歷史上南洋大學的校園基礎上重新修建的雲南園(Yunnan Garden)。
雲南園名字的源自是所在的這片區域,最初南洋大學的所在地就處在裕廊西部一片名叫「雲南」的種植園,放在目前大概就是南至就是Pioneer地鐵站,北至現在南洋理工大學中間的山丘地帶。在南洋大學關閉之後,人們將雲南園的名字作為南洋華人投身教育的精神文化遺產保留了下來,並且在此基礎上向北擴建,成為了一所名叫「南洋-理工-學院」(NanyangTechnological Institute,簡稱NTI,而非NanYang Polytechnic)的全新的高等院校,再後來,NTI升格為新加坡第二所公立綜合大學南洋理工大學(NTU),於是現在的校園就這樣誕生了。
現在的雲南園相比歷史上最早的雲南園已經近乎完全不同,可謂是在北邊建立的全新的校園。歷史上保留下來的建築寥寥無幾,其中最具特色的恐怕就是以「華裔館 Chinese Heritage Centre」為主題,包括周圍一系列古建築和南部的一個大型花園的區域了,這也就是如今人們口中的「雲南園」。
我們可以從Pioneer地鐵站搭乘179或者大學的shuttle bus進入到大學校園。過了PIE我們就正式進入到校園裡面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南校門」(其實根本就沒有校門)和背後的剛剛建成的Crescent Hall和Pioneer Hall。這兩座公寓是今年夏天剛剛建好的,很漂亮很Environmental friendly。
在第一站Hall 1下車,我們便可以向著華裔館的方向進發了(當然你也可以坐公交走一大圈在Innovation Centre或者Hall 4下車)。中間我們會路過兩座學生公寓,分別是Hall 5和Hall 4,這兩座公寓的前身是南洋大學的文學院,和現在的Innovation Centre,當時的理學院呈現一種以華裔館(南洋大學時期圖書館)和花園為中軸線相互對稱的形態。
(曾經的理學院所在地)
Hall 4和華裔館之間有一個大池塘,目前正處以返修狀態被隔離欄板圍了起來,這個池塘名叫南大湖,是南洋大學時期留下來的,裡面的水並不清澈,不過卻是有很多的魚和烏龜。
(曾經的南大湖)
正如剛剛提到的,華裔館是最初南洋大學的行政樓和圖書館,從南洋大學時期開始,這座典型的「中國風」建築就一直是這片區域的地標。如今的華裔館集中華文化研究中心、王賡武圖書館和主題展覽於一身,是個歷史迷和「書蟲」閒暇時的好去處。
(華裔館)
南邊的大花園,也就是現在人們口中的「雲南園」正身,在那裡有巨型的南洋大學八字校訓「自強不息,力求上進」,有南大建立紀念碑,有石雕,有花叢,有亭子,有溪水,還有一個複製版的「南洋大學1955」大牌坊(原裝的坐落在Pioneer地鐵站西邊的體育場背後,那是當年南洋大學的校門)。每當學校組織戶外活動,雲南園總是首選之地,每年南大的中秋遊園會就是在這片花園舉行的。
(大創建紀念碑)
(雲南園,石雕群)
(雲南園,中式亭子)
(雲南園,仿製南大牌坊)
走出雲南園,來到華裔館背後,就是2009年全新啟用的人文社科學院(HSS)大樓了,整個大樓分為東西兩段,分別為辦公室和教室區域。西段的辦公區有一層樓是一片開闊的場地,每到夜幕降臨這裡就成了各種學生社團的活動場地,比如街舞社,武術社還有學生宿舍的cheersleading團等等。
(人文和社科學院)
(人文和社科學院,大堂)
HSS的西側有一個截至發稿時尚未建好的奇葩建築,被南大師生親切的稱為「小籠包」(尤其當你見證這座建築是一層一層蓋起來的時候,一籠一籠的小籠包的既視感非常之強烈),據說這個樓是用來給學生自習(吹空調)用的。
(「小籠包」)
再徑直向北走,就來到了大名鼎鼎的NBS的地盤,NBS全稱Nanyang Business School,中文名南洋商學院,其MBA和EMBA的排名令人望而觀止,江湖雅號「NB死」。考慮到孫燕姿也是這個學院畢業的,NBS的王者光環更加光輝耀眼。
(南洋商學院)
走到NBS,我們就算正式進入南大的主教學區了。南大的主教學區氛圍南北兩部分,南邊為South Spine,北邊則是North Spine,南北兩部以南洋大禮堂(Nanyang Auditorium)和行政樓(Admin Building)為界向兩個方向延伸。NTU的這種教學區設計是日本人設計的,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各個區域存在於一個主體建築裡相互連接(免去了在新加坡淋雨和爬山坡的煩惱),同時各個分支以直角的形式向內外延伸,又兼具了極好的延展性,可以輕易地根據需要選擇保留為綠地、停車場或是建築教學樓而不失美觀。
(行政樓前的紀念碑)
(南洋大禮堂)
學院分布的話,教學區南部由電子電機工程學院(EEE),南洋商學院(NBS)和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RSIS)組成,周邊還有幾個新建的衛星建築包括數理學院(SPMS)和黃金輝傳媒學院(WKWSCI);北部則是集中了南洋理工大學自NTI時期以來的幾個傳統工程院校,包括化學生物工程學院(CBE),機械與宇航工程學院(MAE),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CEE),計算機工程學院(SCE,聚美CEO陳歐的母校)和材料科學和工程學院(MSE)。
在南北兩部之間的位置還坐落著一個新興的學院:生物科學學院(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這個學院前面的廣場上有一個巨大的由一塊塊石碑鋪在地面上組成的一個大圓環,每個石碑上面刻著一個年份,在每一年的畢業典禮第一天將有Chancellor的見證下鋪下當年的那一塊。
(李偉南圖書館)
走到了北教學區的最北段,就是南大的主圖書館:李偉南圖書館,這個圖書館裡面主要是理工科目圖書,有很多很多的電腦供學生使用,還有大量的自習與學生小組討論的設施,相信這個圖書館會是每個南大校友的校園記憶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錦鯉池)
(NIE校門)
再一路向北,穿過天橋,就來到了一個世外桃源一般的學院(因為平日裡和NTU貌似沒有什麼太多的聯繫):國立教育學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目前是NTU下屬的一個獨立教學、研究機構,財政方面貌似相對獨立,是新加坡目前唯一一所師範類高等教育機構。這裡的建築非常整齊劃一,兼具現代感與藝術感,校園的亮點有兩處:一個是近乎等腰三角形的巨大中央草坪,視覺感簡直「賊棒賊棒」的;一個是NIE行政樓東邊入口處的一片綠地,有一個養滿了錦鯉的池塘,池塘的水由山坡頂處的水泵打出,沿著蜿蜿蜒蜒的小溪留下來,非常的靜、非常的美。美麗的校園和極具現代感的建築也使得這所學院成了2010年首屆青年奧運會的奧運村。
(藝術,設計與媒體學院 ADM)
從NIE開始向東走,目標我們此行最後一個亮點,那就是藝術、媒體和設計學院(School of Art, Media and Design, 簡稱「ADM」)。這所學院由三個弧形的坡度建築相互搭建而成,外圍表面全部採用墨綠色玻璃鋪裝,最最具有特色的在於它的頂部是由100%如假包換的草坪鋪成的,人們可以從旁邊的臺階走上去吹風、拍照甚至晚上看星星。從遠處看感覺這座建築可以非常和諧地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也正是這所建築一度使得南大榮登亞洲大學中最美校園排行榜。
到此為止我們的南洋理工大學校園之行就告一段落了,在就近的車站搭乘任何一輛SBS巴士都可以離開校園,終點站都是文禮地鐵站。如果你是搭乘199巴士的話,你還可以在離開校園建築群不遠之後看到南大的校門,上面用英、華、巫和泰米爾四種語言寫著這所大學的名字,前面花團錦簇,可以選擇在這邊稍作停留留個影(友情附上南大校園地圖)。
欲知更多新加坡教育、留學、院校信息,請撥打諮詢熱線028-87601911/87601938進行諮詢。
『關注我們』
點擊右上角-「查看官方帳號」-關注
搜名稱「西南交大出國留學」
添加微信號:「xnjdcglx」
『樂於分享』分享就是創造快樂
↑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獲取更多信息
諮詢電話:028 87601911 /8760 1938
官網:http://jdip.swjtu.edu.cn
『新浪官方微博』
@西南交大國際教育學院新加坡預科
@西南交大出國申請及籤證服務中心
@西南交大北歐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