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時間的殘忍越發被顯現的淋漓盡致。
猶記得少年時光鮮衣怒馬揮斥方遒的模樣,再看今日,我們皆成了在塵世漂泊的浪子,為家庭奮鬥、為孩子操心、為了房子、鈔票對別人忍氣吞聲,笑容被哀嘆取代,疲憊取代了曾經的靈動,眾生皆苦,大抵如此。
不知你是否會在夜深人靜之時靜靜地看著窗外發呆,無法安眠,只剩下不知所措與許多的無能為力?
是的,我會。
我會在半夜哭泣,有時是因為工作中受了委屈,有時是因為壓力太大無處發洩,有時是因為那深不見底的孤獨,而有時候僅僅是因為我想回去,想回到我那再也回不去的少年模樣。
轉眼,2019年已經結束,他瀟灑得毫不留戀的離去,只留下我們這一群不想長大卻又不得不長大的少年們。
不管混得好還是壞,成家還是單身,年還是要好好過的,畢竟這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
即使在外面混得像條狗一樣受了再多的委屈,只要踏上回家的路大家都會將自己從頭髮絲到腳都好好包裝一下,畢竟面子嘛,大家都是想要的。
而那些對於青春年少的懷念也漸漸演變為同學一場場聚會上的觥籌交錯推杯換盞之中,那一個個醉醺醺的人借著酒勁說著想當年、還記得、老子曾經之類的狂妄話語,嘿,你還別說,穿過那有些發福的身體,確實有一絲當年年少輕狂的影子。
同學聚會,有些人是為了重溫校園時的友誼,有些人是為了顯擺自己現在的富裕,有些人是為了懷念青春,而有些人只是為了見見當初錯過的少年少女。
當然,我之所以發出如此感慨,是因為我的好友思思。
思思前幾天約我喝了杯咖啡,聊天的時候她神秘兮兮地問我:「妖,你還記得咱們高中同學阿勝嗎?」
阿勝?當然記得啊,這個哥們是我和思思的高中同學,當時追思思追的的可兇了,對她好的沒話說,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噓寒問暖,無條件遷就,搞得全年紀都知道。單純的思思當然架不住這種攻勢,最後還是含羞帶臊的答應了阿勝,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早戀。
當然啦,我們都知道,中國的早戀大多都是無疾而終的,思思和阿勝也不例外,阿勝高考沒考好,只能在本地讀個專科,思思高考發揮不錯,和我一起北上了,他們二人或許是因為異地,或許是因為時間,總之最後分手了。
後來大學期間思思又談了一個男朋友,畢業兩人工作一穩定就結婚了,婚後思思過得還不錯,只是婚姻中難免會有磕磕絆絆,思思也會偶爾找我抱怨。
我說:當然知道啊,怎麼突然提起他啦?
思思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後告訴我說阿勝前幾天聯繫她了,問她會不會去參加同學聚會,說老同學好久沒見了,有點想她。
我說這麼多年了他還沒放下嗎?
思思笑著拍了我一下說:不可能,聽說他也結婚了,孩子應該都上幼兒園了。
我問:既然如此,那為什麼會有這番操作?
思思一下子說不出話來。
我想思思也應該知道阿勝定有別的心思,不管是餘情未了,還是僅僅想給過去的自己一個交代,總之在阿勝的心中思思一定還待在某一個特殊的角落,這一次的同學會正好是一個機會,看一看當初心中的女神,聊一聊這些年的感慨。
我問思思:你去嗎?
思思說:或許會去吧,但是又怕見到阿勝會尷尬,畢竟兩人都是彼此的初戀。
我說:那就不去吧。
思思抬眼看了看我似乎想要說些什麼,然而張了張嘴之後,又低下了頭。
其實我知道她的想法,她是想去的,她也想去見一見曾經的那個少年,那個為了她義無反顧的少年。想知道他如今變成了什麼模樣,也想知道這麼些年他過得好不好,她還想知道他娶了什麼樣的女子,或許她更想知道他是否會在某個瞬間想起她……
至於阿勝,應該也是如此心思吧。
只是,他們更清楚地知道,知道了這些又能怎樣呢?
悸動是以前的,是屬於年少時候的他們的,現在的他們為人妻為人夫,不管是道德還是法律都不允許他們有任何出格的舉動,或許抱一抱,一笑泯恩仇,那麼然後呢?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同學會」被蒙上了一層曖昧的濾鏡,在很多人的心中把它當成了婚外情的重要場所,甚至調侃道:「沒事開開同學會,能拆一對是一對。」
或許吧,畢竟當初不諳世事的少年少女們已經長大,在社會中摸爬滾打了太多年,有的功名加身,有的香車寶馬,有的妖顏魅惑,面對當初自己心中的男神女神終於不再忐忑,借著酒勁大膽的說道:嘿,你知道嗎?曾經我喜歡過你啊。
當然,也有些人僅僅是為了借著同學聚會的名義看一看當初的他,給自己一個交代,順便再回憶一下自己的青春罷了。
就像辛烏夷所說:正如故鄉是用來懷念的,青春就是用來追憶的,當你懷揣它時,它一文不值,只有將它耗盡後,再回過頭看,一切才有了意義——愛過我們的人和傷害過我們的人,都是我們青春存在的意義。
就這樣,同學會才會被大家重視,就像阿勝和思思,只是因為想見你!
那麼你呢?你有想要見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