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監測中心在故宮博物院揭牌成立

2020-12-14 中國政府網

    12月26日,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監測中心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揭牌成立。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出席揭牌儀式並講話。

    單霽翔在講話中表示,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在國家「十二五」規劃首年取得了多項重大進展:中央財政首次設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專項經費」;國家文物局主持設立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監測中心;國家發展改革委加大國家重大遺產地保護設施專項投入等,這表明了國家對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重視與堅定決心。「十二五」期間,國家文物局將以構建法規體系、完善工作機制、加強能力建設、建立信息系統4項工作為重點,如期建成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監測預警體系。他希望故宮博物院在遺產保護已有成績的基礎上,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按照世界遺產的科學規律和保護要求開展工作,為我國的文化遺產事業發展起到積極的示範作用。

    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原組長羅哲文、國家文物局顧問謝辰生等專家先後發言,充分肯定了故宮監測工作已經取得的成績,高度評價了故宮成立監測中心的意義和作用,並表示將全力支持故宮監測中心的工作。

    據介紹,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監測中心主要負責制定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監測管理工作制度、監測技術規範及預警標準,統籌安排、協調和指導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監測管理各項工作,完善已經著手建立的計算機網絡監測系統——「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監測信息化平臺」。監測中心的成立和監測信息平臺的啟用,將使故宮博物院進一步整合院內資源,形成歸口管理、分工協作的模式。

    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向記者表示,隨著故宮修繕工程竣工和部分修繕完畢的殿宇投入使用,今後將投入更大精力到古建築的日常管理和維護,按照國家文物局要求,做好遺產監測工作,完成好完整保護故宮的歷史使命。

    故宮是1987年中國首批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遺產地。從2008年7月開始,故宮博物院根據工作實際,按照世界遺產組織的要求,啟動監測方案的起草工作。歷經3年努力,從監測概念的理解、方案架構、監測對象的確定、技術手段的確立、職責部門的分工等方面反覆醞釀、討論,至2011年上半年完成。(劉修兵)

相關焦點

  • 故宮學院(上海)揭牌成立
    人民網上海5月26日電(記者姜泓冰)由故宮博物院與同濟大學共建的故宮學院(上海),今天在上海揭牌成立,這將是故宮博物院在國內開設的第六個分院。故宮博物院與同濟大學還籤訂了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動故宮遺產保護與利用的科學研究、人才培養,以及故宮的國際化交流與推廣。
  • 故宮學院(瀋陽)成立 單霽翔談優秀文化傳承和創新
    5月18日,故宮博物院與瀋陽故宮博物院合作舉辦籤約暨揭牌儀式,正式成立故宮學院(瀋陽)。 於海洋 攝中新網瀋陽5月19日電 (韓宏)故宮博物院所屬故宮學院18日又添「新軍」,故宮博物院與瀋陽故宮博物院合作舉辦籤約暨揭牌儀式,正式成立故宮學院(瀋陽)。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和瀋陽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關蓉暉為故宮學院(瀋陽)揭牌。故宮學院是由故宮博物院以博物館辦學模式成立的業務培訓和教育機構。
  • 故宮學院深圳分院正式揭牌成立
    原標題:故宮學院(深圳)成立   10月29日,故宮學院(深圳)揭牌儀式在雅昌藝術中心舉行,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深圳市副市長吳以環等出席了成立儀式。這是故宮學院的第四個分院,也是首個與企業合作建立的分院。
  • 故宮博物院駐黃山徽派傳統工藝工作站揭牌
    項兆倫單霽翔謝廣祥任澤鋒揭牌 袁華主持 孔曉宏致辭  1月7日上午,故宮博物院駐黃山徽派傳統工藝工作站、故宮學院徽州分院、故宮博物院博士後工作站在屯揭牌。文化部副部長項兆倫、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副省長謝廣祥、市委書記任澤鋒共同揭牌,省文化廳廳長袁華主持,市長孔曉宏致辭。  孔曉宏代表市委、市政府對文化部、故宮博物院長期以來對我市文化事業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 故宮學院(深圳)在雅昌(深圳)藝術中心成立
    南方日報(記者/蘇妮)10月29日,故宮學院(深圳)揭牌儀式在雅昌(深圳)藝術中心舉行。據介紹,故宮學院(深圳)成立後,將充分發揮教育培訓和文化傳播功能,為文博系統、社會大眾服務。故宮學院(深圳)將定期為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及香港、澳門文博從業人員和文化愛好者開展各類培訓課程、論壇、講座、展覽及其他藝術類活動。
  • 故宮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古鐘錶聯合修復室」揭牌儀式今日舉行
    1926年11月16日,在清前期宮廷遺址——清瀋陽故宮的基礎上,瀋陽故宮博物館的前身東三省博物館成立。94年後的今天,值館慶之際,故宮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古鐘錶聯合修復室」揭牌儀式在瀋陽故宮舉行。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趙國英、文保科技部主任於子勇,瀋陽博物院黨委書記郭春修、院長孫曉鍾,瀋陽故宮博物館館長李聲能及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相關工作人員出席揭牌儀式。
  • 故宮博物院成立故宮學院 "故宮講壇"揭深宮神秘面紗
    人民網北京11月4日電 (王鶴瑾)今天上午,故宮學院成立典禮在北京國際職業教育學校總部校區舉行。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發表講話,他闡明了故宮博物院成立故宮學院的深遠意義和辦學宗旨,即充分利用故宮博物院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專家資源,發揮故宮學院社會教育和服務公眾的作用,促進文物博物館系統人才建設,為博物館建設和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做貢獻。
  • 紫禁城、故宮與故宮博物院
    將紫禁城改稱為故宮,也是在宣告君主專制統治已經成為過去。可以說,故宮就是舊時的皇宮。這座遺留下來的宮殿,歷經明清近500年時期,有著豐富而又滄桑的歷史。如今,故宮與世界上其它四座文化遺產即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並成為「世界五大宮」,且位於首位。故宮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於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於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故宮博物院院長談打造「平安故宮」:頭疼在「宮外」
    故宮博物院16日下午舉行通氣會,向首都媒體和部分專家學者介紹「平安故宮」工程1年來的運行情況。「平安故宮」工程旨在全面提升故宮博物院的文化遺產保護、展示傳播和觀眾服務能力,實現對故宮的完整保護和故宮博物院的可持續發展。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一年來,故宮博物院北院區建設、地下文物庫房改造、基礎設施改造、世界文化遺產監測、故宮安全防範新系統、院藏文物防震、院藏文物搶救性科技修復保護等工程7個主要項目相繼啟動,進展順利,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 世界文化遺產——故宮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家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這裡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宮,現闢為「故宮博物院」。故宮的整個建築金碧輝煌,莊嚴絢麗,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並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故宮價值與地位: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故宮(圖)
    公約規定,對於世界遺產,整個國際社會都有責任予以保護。1987年,北京故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組織對故宮的評價是:「紫禁城是中國5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家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  故宮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使人們對故宮古建築價值的認識有了深化。
  • 故宮學院瀋陽分院成立
    5月18日,故宮博物院與瀋陽故宮博物院合作舉辦籤約暨揭牌儀式,正式成立故宮學院瀋陽分院。  故宮學院是由故宮博物院以博物館辦學模式成立的業務培訓和教育機構。2013年成立以來,已先後與蘇州、景德鎮、西安、深圳、徽州、上海、重慶、開封合作建立了故宮學院分院,在博物館界以及社會公眾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 清有篤鍾 故宮博物院、 瀋陽故宮博物院
    11月16日,在瀋陽故宮博物館成立94周年館慶之際,故宮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古鐘錶聯合修復室」揭牌儀式在瀋陽故宮舉行。  三個星期前,古鐘錶修復技藝第三代傳人王津、第四代傳人亓昊楠等故宮鐘錶修復師就來到瀋陽故宮改造裝修的「古鐘錶聯合修復室」,對瀋陽故宮館藏鐘錶開展合作性修復研究,目前已完成5件鐘表的保養與修復,另外1件鐘表的保養和修復正在進行。
  • 故宮學院西安分院成立 致力於文博專業人才培養
    副省長莊長興與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共同為故宮學院(西安)揭牌。    西部網訊(記者 郎俊琴 通訊員 屈琳)5月21日上午,故宮博物院與西北大學聯合成立「故宮學院(西安)」籤約暨揭牌儀式在西北大學長安校區舉行。    故宮學院(西安)成立後,將致力於文博專業人才培養,先進文化遺產保護理念傳播和高水平文物保護技術研究與成果交流。    副省長莊長興、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共同為故宮學院(西安)揭牌。
  • 世界文化遺產——故宮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家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這裡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宮,現闢為「故宮博物院」。故宮的整個建築金碧輝煌,莊嚴絢麗,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並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故宮學院(重慶)在我市南岸區籤約揭牌
    華龍網1月25日15時訊 2018年1月19日,故宮學院(重慶)籤約揭牌暨安達森洋行舊址故宮文化傳承活動在抗戰時期故宮文物重要南遷點——重慶安達森洋行舊址隆重舉行。    重慶與故宮博物院淵源深厚、交流頻繁。
  • 中國自然與文化遺產日 走進故宮博物院
    作為中國首批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故宮博物院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包括「紫禁城與海上絲綢之路」展覽、「故宮·藝術現場」親子活動,此外,還有「蘇州評彈走進紫禁城」公益演出、鐘錶主題講座與鐘錶館導覽活動、陶瓷館主題參觀及陶瓷考古與修復體驗課程等,向公眾普及文化遺產知識,宣傳文化遺產保護人人有責。
  • 澳門故宮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
    新華社澳門12月17日電(記者王晨曦)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與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17日在澳門籤署《關於建設「澳門故宮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合作備忘錄》,內地與澳門將合作建設澳門故宮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共同推進文物保護、文創研發和教育推廣工作。
  • 故宮博物院啟動武英殿改造工程
    據新華社北京4月12日電(記者施雨岑)故宮博物院近日啟動武英殿北區改造工程項目。作為「平安故宮」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武英殿北區的改造將有效解決故宮目前觀眾安全、基礎設施存在的各種隱患。工程項目主要包括:拆建故宮南熱力站,滿足供熱需求,同時配建基礎設施控制中心、應急指揮中心和文化遺產監測控制中心。
  • 故宮價值與地位: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故宮(圖)
    公約規定,對於世界遺產,整個國際社會都有責任予以保護。1987年,北京故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組織對故宮的評價是:「紫禁城是中國5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家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  故宮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使人們對故宮古建築價值的認識有了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