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龍雪山之下,距離麗江城北約16公裡的地方,有一座一千七百多年歷史古樸的小鎮-白沙古鎮。這裡是「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納西族人民在麗江最初的聚居地。作為古時麗江最大家族「木氏家族」的發祥地,在宋元時期小鎮就十分的繁華,是麗江商貿、政治、文化的中心。古鎮保留著十分明顯的納西文化,也是最為原始的納西村落。
現如今在古鎮中仍然十分完整地保留下來了納西風格的建築,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沙琉璃殿與大寶積宮就坐落在這個古鎮中。其中在琉璃殿、大寶積宮和大定閣等廟宇現存的明代壁畫,是十分珍貴的歷史文物,也是麗江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繪畫色彩華麗,用筆細膩,整體布局周密,人物形象也十分逼真。其中在大寶積宮正壁的《如來講經圖》,高3.67米,寬4.98米,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古鎮中建有文昌宮、大定閣和金剛殿,都保留著風格獨特的明代繪畫。
古鎮還有一處景點以繪畫出名—白沙壁畫,主題是以東巴族風格為主。入口處有一株千年的古樹,巨大的樹冠,虯勁的枝幹,凝聚著歲月的滄桑。整個壁畫的繪畫時間長達300餘年,從明初開始一直到清初結束。壁畫人物逼真,色彩鮮豔,整體布局十分周密。到古鎮遊玩,這裡是了解東巴文化最好的地方,看一看生動傳神的壁畫。
福國寺始建於明朝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最早為木氏土司的家廟。木氏土司請來漢傳大乘佛教僧人在此念經修行,成為漢傳佛教禪寺,寺名「解脫林」,後由明熹宗朱由校賜名為「福國寺」。福國寺的山光水色與周圍的村煙綠野輝映交融,殿內廣植花木,殿外蒼松翠柏,風景幽勝。
這個小鎮沒有被商業開發,至今還生活著許多的納西族人,有著許多的納西族小院。相比於大研和束河的繁華熱鬧,這個古鎮是相對比較安靜的。這裡只有一條舊舊的商業街,沿街售賣一些傳統的手工品和仿製的現代品。悠閒的商家在聊著家常,對於買賣也是一切隨緣。你可以細的瀏覽,挑選一些與東巴文化有關的小物品,買上一些心儀的土特產,也不失為此次旅遊的收貨。
古時的古鎮以作銅產品而盛名於麗江,當時全鎮有150多家銅作坊,製作的銅火鍋、銅壺、銅盆、銅瓢、油燈等深受當地民眾和少數民族的喜愛。但因為時代的變遷,現在古鎮中只存來一家製作銅藝的商家,聽著彼此起伏的敲打聲,千年的歲月也融進了這一個個銅器中。以小鎮為中心方圓的許多村落婦女幾乎人人都是刺繡高手,多數地方部落酋長和大褂貴人所使用的刺繡品都是出自這裡。但現在家家刺繡的場景已經被機器替代,當地政府也在加大對手工刺繡文化的保護,希望能夠在不久的將來,能夠看到這一具有重要意義的歷史文化遺產。
最佳旅遊時間,4月—10月是小鎮最佳的旅遊時間,古鎮周邊的花海連連景色迷人。交通,從大研古城紅太陽廣場乘6路公交車,至「白沙」下車即是。或者是從大研古城騎自行車去白沙古鎮,一路風景不錯,車程大約12公裡。
白沙古鎮是麗江三個古鎮中保存最古老原始的,這裡沒有麗江古城濃厚的商業氣息。古樸的房屋,稀少的遊人,坐在房簷下聊天談話的納西人。在村子走走,會感覺時光過得很慢,雪山的胸圍,藍藍的天,整個古鎮如納西老人一般樸素安詳,感受原味的納西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