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口的外國海軍艦艇包括美國的「呂宋島號」、「帕洛斯號」、「班乃島號」炮艇;英國的「奧菲斯號」、「蜜蜂號」、「瓢蟲號」、「皮特羅號」、「燕鷗號」炮艇,以及「喀拉多克號」巡洋艦;法國的「弗朗西斯·卡尼爾」號炮艇和「託爾號」通信船;日本的「安宅號」、「河高號」、「瀨田號」炮艇,以及「對馬島號」巡洋艦。
這是1933年12月31日,美國駐漢口領事館的調查統計報告,報告羅列了在漢口的外國艦艇。美國駐漢口領事館設立於1861年,1949年閉館。該館上世紀30年代初每月給美國駐北平使館呈月度報告, 該報告就是1934年1月8日由美國駐漢口總領事亞當斯呈給美國駐華公使詹森的,主題是「1933年12月漢口領館轄區要聞」,內容分為「摘要」、「對外關係」、「國內政治活動」、「司法及法律事務」、「商業與金融活動」、「毒品」、「中國政府重要人事變動」以及「雜項」等類。
其《國內政治活動》一欄,又分為「國家」與「各省」兩個層面。本期的「國家活動」重點報導了中華蘇維埃政府和發動福建事變的十九路軍的關係,轉述了上海的一份左翼報刊在《中國共產黨對於福建事變的權威和負責任的聲明》中,引用一位中共負責人關於政局的幾點談話。文章稱,在回答「中華蘇維埃政府和紅軍是否已經跟新的福建政府及十九路軍達成了協議」的問題時,這位中共人士說,雖然雙方尚未籤署生效條約,但彼此間互不攻擊的默契的確存在,並且持續數月;只要相互理解,正式的協議並非絕對重要,紅軍本可以深入福建境內更遠的地區,但是他們認為對付蔣介石的圍剿更為明智之舉。「在過去的兩個月當中,十九路軍和紅軍之間已經沒有衝突。」這些報導基本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對於福建政府的初期態度與方針。漢口領事館還說,中共負責人暗示,如果福建政府能在內政外交政策方面給予蘇維埃政府某些保證,將來可能會有江西紅軍和十九路軍的聯合軍事行動。中共的英文報刊還進一步向外界表達訴求:「在保障民眾公民權,包括有權自願成立武裝小分隊的條件下,工農紅軍願意同任何部隊或武裝力量訂立協定,共同反擊日本及其他一切帝國主義。」十九路軍與中國共產黨的關係較為複雜,有關專家也尚有不同看法,漢口領事館的這份報告無疑能對此項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旁證。
三十年代初國民黨圍剿紅軍的戰役,受到美國駐漢口領事館的高度關注。這份報告指出,12月中旬,國民黨媒體報導了一系列圍剿紅軍的重大勝利,以向全國表明,儘管有許多幹擾,蔣介石本人仍致力於「剿共事業」。據報導,紅軍在資溪、得勝關等處接連失敗,江西的蘇維埃政府也經被佔領,有3名蘇維埃軍事委員會成員被殺,主席和10名政府官員被俘。眾所周知,第一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成立於1931年,並無成員被俘,而國民黨軍隊佔領瑞金也是在1934年11月10日,這些說明,美國駐漢口領事報告依據的是國民黨方面的片面報導。該報告還引用蔣介石南昌行營的一份公報稱,12月11日在宜黃南部進行的激烈戰鬥中,羅炳輝連同其他800名紅軍戰士被殺;該資料還披露,在近期的戰役中約有5000名紅軍被殺,由此導致「紅色陣營爭吵激烈,士氣低落」,相反,國民黨政府軍則因蔣介石的親自督戰而士氣高昂。這些顯然也有不實之處。
不過,對於紅軍的勝利,漢口領事館也有所注意。例如12月24日,臨江被紅軍攻陷,本月底,紅軍佔領位於南昌西南50裡的萬壽宮,隨時會發起對南昌的進攻。國民黨方面不得不從漢口火速調集重兵增援,並且加強了南昌的戒備。
而四川軍閥們在對抗紅軍方面也表現得比過去更為積極,城口被王三春的部隊重新攻陷,王芳舟經過激烈戰鬥,於12月18日重新佔領了達縣和宣漢。據官方的報導,前一個地點只餘下了一堆冒煙的灰燼,紅軍在撤離前焚毀了所有的政府文件和辦事機構,搬走了所有有價值的東西。楊森和李家鈺開拔到離儀隴不遠的地方,分別佔據了新店場和豐登場。在北部,第1路軍在昭化渡過了嘉陵江,從紅軍手中奪取筆架山高地,並且正向東逼近。而賀龍所部佔據了黔江,嚴重的物資短缺並未嚇倒紅軍,蘇維埃運動正在羅江、中江地區展開。
此外,在《國內政治活動》項下,漢口美領館報告還關注了國民黨在江西南部對兩廣軍隊的壓制行動、國統區土匪的猖獗,以及劉湘預徵田賦,導致民怨沸騰等問題。
「商業與金融活動」以及「毒品」等專題,均是每月報告的重要內容。這份報告在「鐵路」項下關注了正在進行的玉(江西玉山)萍(江西萍鄉)鐵路勘測、隴海線潼關至西安段的鋪設計劃,以及平漢鐵路董事會的變更,並特別提到,「由南京方面提名的人」掌控了平漢鐵路管理層。
報告稱,1933年漢口對外貿易減少了近59%,降幅超過前年。據估算,外貿總額大約為4200萬墨西哥銀元,其中進口3300萬元,出口900萬元。該埠商業的不景氣,或許歸因於商品價格的總體低迷。這主要是由中國民眾購買力下降,以及工業生產能力落後所致。但同時期,海關稅收卻有明顯的增長,原因在於進口關稅明顯提高。另一方面,無論進口還是出口,漢口同美國的貿易量均呈明顯的漲勢。對美進口增加與美元貶值關係密切,出口增加則是因為美國國內商業復甦。說明當時美國正在逐步走出大蕭條。
雖然1933年12月中旬,蔣介石向蘇、浙、湘、贛、豫、鄂、皖各省下達嚴厲命令,禁止種植罌粟,違者交由軍事當局處置,但鴉片交易仍在公開進行。「為了增加稅收,便利鴉片商人,穩定鴉片價格」,12月10日在輪船招商局的1號貨棧建立了一個鴉片交易所,以避免鴉片價格變動太劇。鴉片特別稅局派遣黃五齊前往平津地區,以擴展那裡的鴉片貿易,增加稅收,並為陝西和江蘇積壓的鴉片尋找市場,總重量達30萬盎司的3000箱鴉片準備從鄭州北運平津。國民政府監察院代表周利生最近調查了湖北省的行政部門,因發現營私舞弊行為,建議廢除特別稅收局,並檢舉了該局局長黃振興。大約在12月15日,劉湘發布命令,要求對種植罌粟者提前三個月收取「罰金」。事實上,劉湘的所謂「罰金」,是農民無論是否種植鴉片都必須繳納的一種額外土地稅,是他變相掠奪民眾的一個藉口而已。
在《對外關係》一欄中,外國在華資產安全被作為主要內容報告,這次報告主要陳述了美國南浸信會差會在河南開封的房產已按計劃由濟汴中學騰出。美國自由派衛理公會在河南汲縣的醫院於11月中下旬被國民軍第10臨時騎兵團的一支部隊佔據。12月18日,教會要求河南省政府主席劉峙命令其迅速撤離,據說劉峙亦指示河南綏靖公署籤發必要的命令,但尚未從教會那裡獲得進一步的消息。此外,奧古斯塔那信義會在偃師的房產過去六年中一直被一所師範學校佔用,他們同樣向劉峙提出發還要求,劉峙也發布了相應的命令,同樣尚未得到實際落實。而在萍鄉,何鍵的無線電部隊則已經騰出美國聖公會在那裡的房產。
在「與其他國家關係」項下,這份報告簡要提及1933年12月4日,湖南人民反日救國會在抵制日貨運動中,將沒收的價值1萬美元的日貨,在長沙城內省教育協會前舉行適當儀式後焚毀。
由前可見,美國駐漢口領事館的月度報告,雖然站在美方立場,取材有所考慮,內容難以周詳,但也不失為對中國政情的一種觀察與紀錄,因而對於了解和認識那一時期的中國歷史不無參考價值。(作者以清為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玉婷為南京大學歷史學院碩士研究生)
上一篇:賈熟村:赫德與李鴻章的恩怨下一篇:羅志田:君子之學與王者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