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來源:行動支付網
3月26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下稱「郵儲銀行」)發布2019年度財報。
財報顯示,2019年,郵儲銀行淨利潤為610.36億元,同比增長16.52%。行動支付網整理了2019年郵儲銀行收入結構,其中,利息淨收入佔比最高,超過86%。
利息收入包括貸款利息收入、投資利息收入,手續費及佣金收入包括銀行卡及POS收入、結算與清算收入等,其他非利息淨收入包括投資收益等。
行動支付網發現,在收入結構中,結算與清算收入、個人貸款利息收入增速最快,分別為25.70%和19.19%。
01
第三方支付相關收入增速最快
對此,財報解釋稱,結算與清算手續費收入是集團為機構或個人辦理各項結算業務而取得的手續費收入,包括電子支付手續費、單位結算與清算手續費、個人結算與清算手續費。
報告期間,這一收入增長迅速,主要是因為第三方支付業務增長較快帶動收入增加。
儘管這一部分收入在整體營收中佔比低,不到6%,但高增速依舊錶明,支付背後具有較大的營收潛力:支付背後是具體的消費場景,與場景聯繫,是銀行提升服務能力的重要一步;支付隱藏著用戶的行為數據,數據已然成為新的生產要素。
同時,郵儲財報也強調,要加快場景化轉型。可見,場景對銀行的重要性。
02
積極推進零售銀行戰略
除第三方支付相關收入外,個人貸款利息收入為增速第二快,增速達19.9%(遠高於公司貸款利息收入5.7%的增速)。對此,財報認為,2019年,集團積極推進零售銀行戰略,充分挖掘消費信貸客戶需求,消費信貸業務持續穩步發展,同時,加大民生項目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金融扶貧等信貸支持力度,各項貸款平均餘額快速增長。
行動支付網整理了近幾年郵儲銀行信用卡業務的變化情況,無論是新增發卡量還是消費金額,均穩定增長:2019年,新增發卡增速為26.96%,消費金額增速為20.25%。
與此同時,國內信用卡增速普遍放緩。央行發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暨年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2019年,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數量共計7.46億張,同比增長8.78%,而2018年增速為16.73%,下滑明顯。
可以看到,與國內整體情況相比,郵儲銀行信用卡增速相對較好。財報指出,郵儲銀行行在縣及縣以下地區共有網點2.77萬個,佔全部網點數量的69.81%。筆者認為,網點分布及服務客群比較下沉,因此,在銀行業信用卡業務普遍放緩的時候,郵儲銀行的信用卡業務依舊穩定增長。
03
加大科技相關投入
財報指出,至2019年底,郵儲銀行信息科技投入從上年的71.97億元(佔營收比例為2.75%),提升至本年的81.80億元(佔營業收入比例為2.96%);同時,總行信息科技隊伍人數翻番,信息科技建設能力、創新能力、風控能力、運維能力明顯提升。
從具體業務層面來看,郵儲銀行加大金融科技與業務的深度結合,從獲客、管理、運營3個方面推進業務數位化變革。
獲客上,通過語音搜索等智能化技術應用,提升線上獲客能力;同時,加大與外部場景的合作,搭建營銷場景,實現導流,比如,郵儲銀行著力打造政務大數據、產業鏈和渠道引流三類數據對接,與31個省(區、市)銀稅直連。
管理上(主要是對風控的管理),將大數據、機器學習、移動互聯等技術應用於消費貸款申請、審批、貸後整個貸款流程,加強貸前負面信息篩查,自動識別貸中風險,實現貸後自動監控和預警,建立數據驅動的全過程風控體系。
運營上,郵儲銀行推進零售信貸工廠作業模式,通過管理集約、作業標準、決策智能的運營體系,提升運營效率,優化客戶體驗。同時,開發線上支用與還款渠道,運用電子籤名、電子地圖、人臉識別等功能,推進移動展業,實現運營自動化。
科技實力提升加速了手機銀行渠道的業務開展。行動支付網整理了郵儲銀行手機銀行業務開展的情況,可以看到,2016年至今,手機銀行客戶數及交易額穩定增長。與2016年相比,至2019年底,手機銀行客戶數已經翻了一番,總交易額增長198%,增長迅速。
對於未來的發展,郵儲銀行稱,要踐行科技興行戰略,每年拿出營業收入的3%左右投入到信息科技領域;加快科技人才引進,到2023年底實現全行科技隊伍翻兩番;全力推進新一代核心銀行系統建設,打造具有郵儲銀行特色的企業級信息化平臺。
事實上,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科技深入影響銀行業,多家銀行均加大了科技相關投入,科技實力已經成為銀行新的競爭點。
根據各行2019年財報數據,2019年,工行金融科技投入163.74億元;中行信息科技投入116.54億元,同比增長15.15%;交行金融科技投入50.45億元,同比增長22.94%;招行信息科技投入93.61億元,同比增長43.97%;平安銀行IT資本性支出及費用投入同比增長35.8%,其中用於創新性研究與應用的科技投入為10.9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