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通過「南海系列」育才計劃培養本地高層次人才

2020-12-18 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我省通過「南海系列」育才計劃培養本地高層次人才
首批培養對象候選人名單出爐

本報海口2月1日訊(記者李磊)海南日報記者2月1日從省委人才發展局獲悉,1月27日至28日,我省開展了南海名家、南海英才、南海工匠和南海鄉土人才培養計劃(以下簡稱「南海系列」育才計劃)首批申報人選評審工作。此次評選活動中,共有1578人次參加了評選,通過專家評審,推薦丁豔等693人為海南省「南海系列」育才計劃第一批培養對象候選人。

1月17日,省委人才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發布公告,啟動我省「南海系列」育才計劃第一批申報評選工作,以加大本地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持力度,帶動全省各類人才隊伍建設。這些納入培養計劃的人才將成為我省衝擊國家級人才項目人選的重要力量。

其中,南海名家培養計劃面向教育、醫療、科技、文化等重點領域,以及重點學科、重點專科、科技創新平臺、重大創新項目等平臺,有針對性地選拔培養一批科研學術水平達到國內先進、能夠發揮領軍作用的創新人才;同步實施的南海名家青年項目,著力選拔培養一批科研創新精神強、發展潛力大的青年創新人才;南海英才培養計劃面向重點領域、重點產業,有針對性地選拔培養一批有發展潛力的創業人才;南海工匠培養計劃面向重點領域、重點產業,選拔培養一批具有高超技藝、富有創新能力、帶動作用突出的技術技能人才,其中在黎錦、椰雕、貝雕、石刻、制茶等民族民間技藝方面有公認絕技絕活的優秀技能人才,評選時可不受職業資格等條件限制;南海鄉土人才培養計劃圍繞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做大做強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有針對性地選拔培養一批優秀農村實用人才。

此次評選,省委人才發展局邀請55名知名專家組成綜合評審委員會,按系列進行分組分別進行具體評審。

相關焦點

  • 海南省「南海系列」育才計劃第二批申報評選工作公告發布
    關於開展海南省「南海系列」育才計劃第二批申報評選工作的公告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更好服務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加大對海南自貿港建設和疫情防控急需緊缺領域和行業人才培養支持力度
  • 人才流量激活開放動力
    近年來,我省以黨政機構改革為契機,加大探索力度,著力構建統一領導、科學決策、高效運行的黨管人才領導體制和運行機制,並通過各項制度集成創新,彰顯了海南人才工作的創新活力。  培  ——雙輪驅動讓本地人才盡顯其能  「近年來,海南省委、省政府出臺實施的人才培養政策,顯示了對本地人才的重視。」11月21日,站在海南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科研樓裡,該校教授沈振江向海南日報記者介紹了他在近年來研究的方向——提升電子元器件在海南等沿海潮溼地區的可靠性。
  • 「菁英人才」落地育才 校園足球賽盡顯少年英姿
    3月19日,中國足球發展基金會「菁英人才」培養計劃啟動儀式暨西寧市育才學校第一屆「英姿杯」班級足球友誼賽開幕。開幕式現場,西寧市育才學校30支足球隊的上百名運動員以飽滿的熱情展示著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熱情與風採,他們將在為期一個月的比賽中親身體驗足球熱情、享受足球樂趣,在綠茵場上揮灑激情與活力。
  • 《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2018—2025年)》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摘登
    關鍵詞:引進人才與培養本地人才並重  問:百萬人才進海南主要指的是人才引進,強調引進人才,會否造成「引來女婿氣走兒」的問題?《行動計劃》在這方面有什麼考慮?  答:解決人才不足,一靠引進,二靠培養。省委、省政府在考慮人才問題時,始終堅持引進人才與培養本地人才並重。在《行動計劃》中,針對人才培養,也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舉措。
  • 【省科技廳】青海體科所與日本仙臺大學人才培養計劃正式實施
    日前,青海省體科所1名科研人員赴日本仙臺大學進行為期兩年的碩士研究生學習,這標誌著青海體科所與日本仙臺大學關於人才培養的計劃正式實施,是繼該所與日本仙臺大學共建友好合作單位以來雙方進行的又一項重要合作,也是我省2010年第一批下達的由青海體科所與日本仙臺大學共同承擔的「中日世居高原或平原運動員體質及血液成分比較研究」國際科技合作研究項目的重要一環。
  • 海南三個月引進人才4萬多 三十餘萬海內外人才踴躍報名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以來,截至8月31日,全省共引進人才40630人,同口徑增長1476%先後兩批次共遴選南海名家、南海英才、南海工匠、南海鄉土人才1021名,帶動各類重點項目培養人才3000多人次目前,我省共有337名高層次人才服務聯絡員24小時在線,公布的24個高層次人才服務事項中有10個新增事項截至目前全省引進和洽談合作辦學、合作辦醫項目130多個全省建設
  • 科學網—我國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新視角
    圖片來源:全景網 ■趙碩 2016年,復旦大學推出了「超級博士後」這一全新的引才計劃,通過給予每位博士後每年 今年,復旦大學又將「超級博士後」計劃深入擴容和改革,根據新方案,學校在全職博士後崗位中也設立超級博士後崗位,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尤其是進入國家博新計劃的「超級博士後」,每年年薪超過40萬元,以吸引國內外一流大學有突出科研表現和發展潛力的優秀博士進入高水平科研平臺、高層次人才創新團隊、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攻關團隊等重點研究領域從事基礎性、前沿性和原創性研究。
  • 清華大學完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推進研究生教育內涵式發展
    近年來,清華大學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為核心,改進選錄機制,優化專業學位培養模式,加大學科交叉人才培養,加強質量管理,深入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完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實現研究生教育內涵式發展。優化招生方式,把好選拔錄取入口關。
  • 中國疾控中心獲批教育部、衛健委 「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
    近日,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關於批准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立項單位的通知》(教研廳函〔2020〕6號),批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11個單位為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立項單位。項目實施周期為2020—2030年。
  • 【製造強市】江門市先進位造業高層次人才合作對接系列會議成功舉辦!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及省委關於強化製造業人才支撐的文件精神,推動我市人才鏈與產業鏈有機銜接、人才集群與產業集群相互促進,近日,江門市舉辦先進位造業高層次人才合作對接系列會議,吸引全市重點企業代表、產業領域高層次人才等百餘人參加。
  • 超級博士後:我國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新視角
    2016年,復旦大學推出了「超級博士後」這一全新的引才計劃,通過給予每位博士後每年21萬元到23萬元人民幣的津貼,來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復旦大學也因此成為國內首個實施該計劃的高校。 隨之「超級博士後」在上海市和國內的部分高校逐漸推廣開來。
  • 靶向育才 嵊泗打造海島人才「最強磁場」
    近日,嵊泗縣發布了2020年定向培養各類緊缺專業人才公告,今年共計劃定向培養嵊泗籍高中畢業生35名。2009年至今,嵊泗縣已陸續培養了195名應屆高中畢業生,其中有96名本土定向生已學成回嵊泗就業。面對海島專業人才「缺」的現實難題,「定向培養」如何發揮其靶向育才、留才的最強「磁力」?「阿婆,你回去多注意休息,最近要少走動。」一個盛夏的中午,黃龍衛生院醫生應芝正在給八十多歲的王婆婆敷傷藥,一旁陪護的老伴看到應芝,親切地拉著她用方言道謝,在他看來這位年輕醫生態度好,人也細心,溝通起來也很順暢。
  • 馬鞍山出臺實施意見 「招培並舉」打造人才高地
    近日,馬鞍山市出臺了《關於聚力打造人才高地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系列人才激勵和鼓勵創新政策,不僅完善提升了招才引智各項政策,還建立健全了對本土人才的培養和激勵機制,以激活本地人才資源。
  • 三亞免費為高層次人才提供乘車及旅遊景點入園服務
    為進一步體現對高層次人才的關愛,做好高層次人才服務保障工作,三亞面向全省經認定的高層次人才免費提供乘車及旅遊景點入園服務
  • 系列亮點彰顯海南自貿港建設成效
    去年7月1日實施的離島免稅購物政策是「史上力度最大的調整」,新政策剛剛實施半年,還需要一段時間充分釋放效應,海南將著重在布局和便利化上狠下功夫,通過增加主體完善免稅店布局、改進提貨方式等,提升離島免稅購物體驗。在新設免稅店方面,國家四部委近日批准我省新開設6家離島免稅店,目前海南已有5家市場主體、10家免稅店。
  • 我省新添一個青少年足球菁英人才培養基地
    青羚網訊3月12日,西寧市朝陽學校取得了中國足球發展基金會2018年至2019年度青少年足球菁英人才培養計劃試點單位稱號,並啟動了該校「青少年足球菁英人才培養計劃」。青少年足球菁英人才培養計劃是2017年8月中國足球發展基金會啟動支持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公益項目。啟動之初,經青海省體育局推薦、中國足球發展基金會考察,確定西寧市朝陽學校為「菁英計劃」試點單位。
  • 京畿大省的遠慮近憂--對我省人才現狀的思考之一
    但「大」並不等於「強」,在支撐經濟發展的高層次人才的擁有量上,我省明顯落後。據了解,全省專業技術人員中,本科及以上文化者只佔16.4%,居全國第20位;每10萬人中科學家與工程師數為6.2人,比全國平均水平少4.4人。  更令人憂心的是,這些為數不多的高層次人才在結構和行業分布上也很不合理,突出表現為經濟建設急需的適用型、效益型人才嚴重短缺。
  • 培養國家未來科技創新主力軍 「博新計劃」成效顯著
    核心閱讀人才,關乎國家的發展與未來。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創新,支持各類人才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2016年,人社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印發《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啟動實施「博新計劃」。「博新計劃」瞄準國際人才競爭及未來高精尖人才儲備進行戰略布局,是我國培養高層次創新型青年拔尖人才的重要舉措。
  • 雲和縣「築巢引鳳」 出臺一系列人才新政
    3月8日,雲和縣金成木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達偉收到了申報2019年度緊缺及高層次人才需求的通知。木製玩具是雲和縣的傳統支柱產業,當前,木玩產業迎來「機器換人」轉型升級時代,在本土密集型勞動力佔多數的情況下,雲和木玩企業紛紛向外借力,藉助雲和招才引智系列活動平臺,通過各項優待政策向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伸出橄欖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