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你家孩子在幹嗎?上補習班,還是刷作業?
今天,周到君在「創客營——青少年科學詮釋者」活動終期評審及閉幕式上見到了一群了不起的小創客,他們不甘淪為「刷題機」,走進上海科技館裡,在科技展品裡尋找靈感、探索科學的奧秘,創作屬於自己的科學小展品。
這些來自上外附中等25所學校的43名學生,在為期兩周的活動中,組合成13個小分隊,由參觀者變身展品設計者,開展了項目思維培訓、調研探究、方案修改,利用創客材料以及scratch程式語言、3D列印技術進行了作品搭建製作和成果展示。
△小創客和他們的作品
在當天的評審現場,每個小組盡顯神通,部分展品讓評委和觀眾眼前一亮。最終,4個小組設計的作品獲得「最佳創意獎」,4個小組設計的作品獲得「最佳設計獎」,其餘5個小組獲得優秀獎。
在獲得最佳創意獎的作品中,有一件獲得最佳創意獎的作品叫做「問琴」,這個作品的靈感來源於上海科技館展廳環形雷射琴,採用了原展品的科學原理。
△上海科技館展廳環形雷射琴
大家看,我用手遮住一束光,雷射琴就會發出一個聲音,就像撥動一根琴弦……
來自上海民辦華二初級中學的「花兒小隊」是「問琴」的設計者。3名隊員從小都非常熱愛科創,各自都參加過不少比賽。他們一邊為評審和觀眾們演示,一邊做著講解:
使用這架琴可以演奏出不同的音階和樂曲。旁邊還配有一個調節音段的裝置,使看似只能發出7個音的琴,能發出21個音階的琴聲。
△花兒小隊和他們的「問琴」
相對其它五顏六色的展品,雷射琴的外觀很樸實。主體機構就是幾塊透明的亞克力板,幾隻雷射發射器、一個電池盒、一個揚聲器和兩塊可編程主板。
負責「問琴」編程設計的朱子軒之前設計的「公交車防夾器」,以及「下課提醒器」就分別獲得過市青少年創新大賽三等獎和區青少年創新大賽一等獎。聊起「問琴」也是滔滔不絕:
製作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很多困難,比如這個雷射接收器會產生雜波,程序板接收速度又太快,雜波也會被它誤認為彈奏信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小組討論了很久,最終在程序裡做了一個濾波器解決了這個問題……
另外,還有一件作品叫做「弦外之影」,用瓦楞紙、木條、薯片桶以及Orion組件和Mblock編程軟體組裝而成,它是一把可以讓觀眾看得見「聲波」的神奇吉他。
它利用的是「視覺殘留」原理,讓琴弦的震動在黑白對比的滾筒上形成留影。這個留影,就是向觀眾展示的「看到的聲波」。
△ 弦外之影
它是基於科技館「看得見的聲波」的展品的改良,相比較科技館的展品,這個作品增加了滾動轉速調節與顯示功能,以及琴弦的鬆緊調節功能,可以讓觀眾觀察在不同轉速,不同鬆緊度下的「聲波」變化。
作為全國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精神文明建設基地,上海科技館擁有創客營、青少年科學詮釋者等多種類型的品牌教育活動。未來,還會增加更多更優質的教育項目,為公眾提供更豐富的體驗與學習。
看完這些,你是不是也有些心動?今年的創客營活動已經收官,一起期待來年吧!
【來源:周到】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