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點多,後宰門小學和育英小學陸續放學,不少學生和家長穿過擁擠的北新街,走進一間特殊的咖啡店,他們微笑地用手語完成點單,並彎了兩下大拇指向店員致謝。這間「無聲」的咖啡店就是「靜默咖啡店」,店員團隊由三位運營、導師與四位聽障人士組成,他們用笑容和手語同世界交流,用咖啡與甜品傳遞著自信與美好。這間與眾不同的靜默咖啡店,開在北新街育英小學附近,店裡除了兩位日常運營管理人員和一位技術指導老師,其他四位店員都是聽障人士。門店沒有過多的裝修,簡單的白綠配色營造出安靜的氛圍,綠植和花卉為空間增添了活力,牆和書架上都放有店員的照片和手寫卡,呈現著他們精彩的生活。只要有顧客進店,幾位店員都會用微笑問好,輪到點單時,大家都會注意到收銀機前擺放的溫馨提醒,它希望顧客多一點耐心,也希望大家學著用手語表達謝意,給店員更多鼓勵,並配上圖示加以說明。門店的牆上隨處可見各種手語示意圖與卡通示範,你可以學著用手語去溝通,也可以通過與導師的對話傳遞你的需求,但不管是哪一種,都不要吝嗇彎兩下大拇指。店裡除了咖啡,還有奶茶、蛋糕等產品,無論是味道還是顏值,都不會讓你失望。與此同時,店裡還有圖書館和學習室,你可以在這裡點一杯咖啡、看一本好書,享受靜謐安詳的時光,擁抱這裡獨有的和諧與溫暖。今年9月1日,靜默咖啡店開始試營業;10月1日,門店正式開業。開業伊始,這裡並不受人關注,據了解,當時店裡一天最多只有三百元的營業額,遇上學校放假,可能一天連一單生意都沒有,經營狀態處在入不敷出的階段。在彼時的境況下,門店兩位運營老師幾乎屬於無償服務,而有近20年從業經歷的技術導師為了給店員傳授技能,奔波於西安、臨潼兩地,薪資減了大半。即便如此,團隊並沒有灰心,看著幾位店員在迅速地成長,大家感受最多的還是欣慰與信心。實際上,靜默咖啡店是西一路街道辦聯合新城區殘聯創辦的一個疾人創業就業孵化基地,殘疾人士可以在這裡學習技能與知識,在導師的幫助下慢慢地融入社會,為人生增添更多的選擇。當店員經過刻苦練習做出了一杯非常滿意的飲品後,導師會很開心地給他表揚與鼓勵;而在他們犯錯時,幾位老師會在安撫情緒的同時,為他說明道理。當然,在諸如物料管理、衛生清潔等該嚴格的地方,幾位老師也會進行嚴格要求,「一味地包容是不行的,走上社會不可能人人包容你。只有嚴格一些,他們才能掌握好這門技術,以後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在整個團隊的努力經營下,靜默咖啡店慢慢走上正軌。由於周邊學校居多,很多學生和家長在放學之後都會選擇進店休息一會,或者看看書、寫寫作業,同時,這裡和諧友好的氛圍,也能讓孩子明白尊重與關愛。久而久之,靜默咖啡店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國家、省、市多家媒體都對其進行了宣傳報導,甚至很多人還驅車前來打卡。很快,店裡的顧客變多了,點單需要排隊了,店員也漸漸適應了忙碌的工作節奏,但唯一不變的是臉上的微笑與取餐時彎曲的大拇指。雖然店員們聽不到聲音,但他們能夠感受到愛的關注與回應。靜默咖啡,愛不靜默。除了教授咖啡的製作技能,為了幫助聽障人士更好地融入社會,店裡從周一到周五都開設有咖啡文化、美術、英語、眼睛保健、手語、詩歌朗誦等公益課程,顧客也可以參與其中,一起學習。店員們在這裡用咖啡與笑容獲得自信、實現價值,而顧客在這裡用尊重與友愛傳遞著溫暖與美好。讓殘障朋友平等地參與到社會建設與我們的生活中來,是對他們最好的關愛,不同的群體能在同一片天空下一起創造價值、追求幸福,我們的世界才會不斷進步。除了靜默咖啡店,這裡還有扶貧超市等公益項目,而在去年西安垃圾分類實施之前,西一路街道辦還開闢了全市首個垃圾分類體驗站。這些舉動都讓人倍感貼心,必須為新城區點個讚!希望未來的西安,能有更多這樣的小店,讓溫暖常駐古都。今天16:00—18:00
和可口可樂一起打開溫暖冬日
低價福利 等你來看
✍ 責任編輯 | 冰粥 👩💻 主編 | 逍遙子
© 聲明 | 本文系熱搜西安原創稿件
| 素材來源:西安發布、新城區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