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徐燕倩
2016-01-18 07:44 來源:澎湃新聞
國航將試點將機票價格列印在登機牌上。
1月1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國航上海分公司獲悉,國航華北營銷中心於1月15日下發給機票代理人一則通知,該通知明確表示,國航將試點將機票價格列印在登機牌上,並要求各機票代理人不得加價或低價銷售機票。
這是繼攜程機票代理平臺被爆出賣「假機票」,承認對供應商存在監管漏洞之後,航空公司所作出的第一項應對措施。業內人士表示,如果今後這樣的措施推廣,有利於規範票代市場。民航研究專家林智傑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機票價格透明化是航空公司收回代理渠道的手段之一。
國航:登機牌顯示全部航程客票金額1月15日,澎湃新聞記者在國航華北銷售中心發布的關於「登機牌列印票價」項目在網上值機和手機值機渠道正式上線的通知中看到,該項目已於2016年1月8日添加到日曆在網上值機和手機值機渠道正式上線,
前期在北京-杭州、北京-呼和浩特兩條國內航線上進行試點。
另外,目前投入試點的客票種類為國內客票,
登機牌上顯示的票價為旅客支付的全部航程客票的金額,此金額包含票價、機場建設費和燃油附加費。
「在功能試點上線成功後,
將逐步推廣到北京始發國內航線。國航要求各銷售代理人必須嚴格按照國航客票銷售規定銷售客票,不得採取任何方式加價或低價銷售國航客票。在旅客對登機牌顯示的票價產生疑問時,有權通過致電國航服務熱線95583的方式進行諮詢,或直接諮詢國航直屬售票處(包含機場售票處)了解具體票價。」國航在通知中明確表示,如果因代理商不按規則銷售機票,接到旅客投訴後,將查明情況,追查責任,凡涉及代理人責任的投訴,將根據航空旅客運輸銷售代理協議處罰條款,對違規代理人給予處罰。
業內人士:將有效限制違規票代根據近日連續曝出的「假機票」事件的結果來看,最後深受其害的都是不知票代違規操作內幕的消費者——消費者在票代平臺上購買機票,臨登機前卻被航空公司工作人員告知為「無效機票」,最後導致行程被耽擱,個人工作、生活的計劃被全盤打亂。
1月17日,一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消費者之所以深受其害卻毫不知情,首要的原因便是不了解機票代理人違規銷售機票的內幕,如果機票價格由航空公司定好後直接通過系統列印在登機牌上,那麼就可有效監管票代違規行為。
「機票代理的違規操作包括三種形式:
首先是加價售賣,消費者在不知道機票價格的情況下,代理人在機票價格的基礎上加價售賣獲取利益;
其次是二次開票,票代會先賣一張全價機票,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票代將全價機票退掉,重新購買一張折扣機票,那麼所賺的差價便是票代所得利益;
最後一種就是利用信用積分換免費票,票代用信用積分換取免費機票,以正價賣給消費者,獲得利潤。」上述業內人士說。
該業內人士稱,航空公司如果能夠把價格直接列印在機票上,能夠對以上這些票代的違規行為進行有效監管,消費者將是最終受益者,「一來能夠使得航空公司內部人員進行自我約束,不得對票代的違規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另一方面,也能夠有效地限制票代的違規行為。」
專家:航空公司欲收回代理渠道民航研究專家林智傑昨日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分析指出,國航試點登機牌上列印價格一方面是為了減少退改籤糾紛,另一方面是出於推動機票直銷、收回代理渠道的考慮:「航空公司(推行)直銷需要一套組合拳,這些手段包括大力研發手機APP,對代理銷售價格限制,在機票上列印價格等。」
「
機票價格列印在登機牌上不一定會全行業推廣,但航空公司收回代理渠道,將(機票)分銷改成直銷是行業趨勢。」林智傑認為,存在這樣的趨勢主要基於三個原因,首先是傳統代理已經失去存在價值,「
過去依靠門店銷售時,主要需通過代理在各城市開設網店、櫃檯銷售,現在依靠網絡售票,航空公司能夠通過官網、APP來銷售機票,不需要靠代理再開設門店。」
其次是出於節約成本的考慮。「
1000元的國內機票中需要收取30元的代理費,如果能把這一塊省下來,那麼航空公司和乘客能夠共同受益,把代理成本收回來。」林智傑透露,按照國航千億元的年銷售收入來算,每年至少能夠省下30億元左右。
「此外,國資委去年年初發文件,要求國有企業減少市場營銷費用,那麼對於航空公司來說就是減少代理費率,從百分之三減至零。」他分析指出,海航已經開始根據要求對國際機票「動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商界
我是民航資者從業者韓濤,關於航空公司商業運營方面的問題,問吧!
關鍵詞 >> 機票代理,國航,登機牌,票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