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點多,當米蘭還在酣睡時,我們悄悄地離開旅館,去趕早上6:00的火車。
義大利人比較懶散,屬於晚上不睡早晨不起的主兒。昨天晚上十一點,這條街上還瀰漫著烤肉的香氣和喧鬧的人聲,而早上,整條街黑洞洞的,沒有一個人,只隱隱傳來幾聲狗叫。
一陣冷風,捲起街邊的小紙片,噠噠噠地蹦跳到我腳邊。
這時候,真盼著街上能有點兒人啊!
遠遠地駛來一輛小汽車,在我們斜對面熄火。車裡走出來一個男人。
一輛摩託車從遠處轟鳴而來,是兩個紋身的壯男!
街角的陰影裡好像躺著一個流浪漢。
嗯,啊,哦,那個,那個,好像還是沒人好啊!
我們能做的,好像只有攥緊了手裡的行李和求救哨。還有,悄悄揉揉發麻的頭皮。
好不容易,公交車來了,把我們帶到了網絡傳說中黑社會、吸毒聚集的米蘭中央火車站。
整個火車站空蕩蕩的,像睡著了似的。偶爾扶梯上能看到幾個乘客,但大多是黑人。
我心裡慌得一匹,匆匆拍了兩張照片,手機還差點掉了。
坐下等車的當兒,一個吉普賽女人走了過來,她先是在購票機前站了一會兒,用哀怨的眼神看著等車的乘客,嘴裡嘀嘀咕咕地叨念著什麼。然後,她走來了,她向我們走過來了!
我居然下意識地摸了一下錢包。聽說吉普賽人善於一個吸引注意力,一個趁機偷錢。
她用英語嘰裡呱啦說了一通,大概意思是想買票,但沒有錢,跟我們要錢。
我用中文回道:「聽不懂。」
旁邊一個女孩驚喜地叫到:「你也是中國人啊?」看到這瞬間明亮的雙眸,我意識到這姑娘也已經哆嗦了一個早晨。
當陽光慵懶地流淌在火車上時,我能看到空氣中的浮塵在微微閃動。
這時我才有心情回想自己這大半個月的旅行。在大雨中暴走過,同伴被偷過,失聯過,夜裡前有高山後無退路過。各種擔驚受怕、吃苦受罪到底是圖個啥?
旅行到底是為了個啥?
發朋友圈炫耀?多些談資?打發閒餘的時光?跟風?......
我還真好好想了一陣子,結果發現:
第一,旅行真像一個造夢機器。
旅行時就像做了一場夢。
這個夢和平時的生活不同。
一切都是未知的,需要探索的。遇到的人和事無比豐富,有無窮的新問題等待你去解決。每一刻都是新的,你不能COPY 日子。
這個夢仿佛是另一個平行時空,那裡的人有著他們的個性特徵,他們笑著鬧著,你路過,參與其中,但並不完全屬於他們。他們離你很近,但也可能遠得永不相見。
回到現實,這個夢可以支撐你在平淡的生活中快樂地回味很久。
第二,旅行豐富了看問題的視角。
我們為什麼讀書?為什麼出國?為什麼想去經去見從未見過的世界?
無非是因為我們想擴大自己的認知範圍,開闊眼界,而不只是抱著固有的認知和偏見,執拗地重複著,一年有三個季節。
你經歷過,就能了解北歐人為什麼容易抑鬱,法國人為什麼老愛罷工,美國為什麼種族問題頻發.....
你開始能從多個角度理解這個世界。
第三,沒有漂泊,哪知道家的可貴。
就像《小王子》裡說的那樣:
如果不去遍歷世界,我們就不知道什麼是我們精神和情感的寄託,但我們一旦遍歷了世界,卻發現我們再也無法回到那美好的地方去了。當我們開始尋求,我們就已經失去,而我們不開始尋求,我們根本無法知道自己身邊的一切是如此可貴。
正因為那曾經的漂泊和折騰,每次坐在家裡的馬桶上時,我總會長舒一口氣,心裡無比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