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中國一年關閉五家支行 CEO歐兆倫將退休

2020-12-26 中國網財經

  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6日訊(記者華青劍)花旗中國又關閉了一家支行,據銀監會網站消息,上海銀監局發布關於同意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關閉上海延安西路支行的批覆,批覆稱,自5月9日起,該支行應當立即停止經營活動,交回金融許可證,在指定報紙上發布公告,同時及時辦理工商註銷登記手續,並依照有關規定辦理其他後續事項。

  至此,花旗中國一年來已關閉5家支行,分別為:深圳車公廟支行、大連星海灣支行、北京望京支行、深圳前海支行、上海延安西路支行。

  為何一年之間關閉了5家支行,花旗中國是如何考慮的?針對此事,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花旗中國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尚未回復。

  中國經濟網記者發現,花旗銀行上海延安西路支行於2011年開業,該支行是花旗在中國開設的一家「智能銀行」網點。

  去年4月,曾被稱之為深圳首家「智能銀行」網點——花旗銀行深圳車公廟支行關閉。此外,被關閉的大連星海灣支行也是一個「智能銀行」網點。

  值得關注的是,深圳前海支行開業僅僅一年就被關閉。針對深圳前海支行的關閉,花旗中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此次關閉網點是「積極進行數位化轉型和布局」。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曾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數位化轉型的提法沒錯,但是數位化轉型並不意味著一定要關閉物理網點。「對外資銀行而言,本來物理網點就少,如果再關閉的話,對其品牌形象的提升沒有好處。我覺得應適當進行網點布局,提升客戶服務的便捷度和對品牌的認同度。」 董希淼說。

  據悉,花旗在中國的歷史可追溯至1902年5月,是首家在中國開業的美國銀行。2007年4月,花旗成為首批註冊成為本地法人銀行的國際銀行之一。總部位於上海,截至2014年末,花旗銀行在北京、上海、深圳等13個城市設立了13家分行及42家支行。

  對於如此密集的關店,業內分析人士稱,外資銀行的關店潮初現,是業務導向造成的,也是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的結果。未來隨著網際網路金融日益崛起、新一代的消費群體習慣的電子化,甚至有可能推出遠程開戶,這都對傳統銀行的實體網點有威脅,已經造成了事實上銀行物理網點的減少。也有知情人士稱,花旗銀行等外資銀行關閉網點並非意味著業務的全面收縮,而是主動進行的戰略調整,是「斷臂求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29日,花旗銀行任命林鈺華自6月起擔任中國區執行長,負責管理中國區的各項業務和公司運營,以及公司的監管和治理標準。據了解,花旗銀行現任中國區執行長歐兆倫已擔任該職務八年,將於今年6月1日退休。

  歐兆倫曾說過,中國是花旗銀行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深化在中國核心城市的網點布局一直是花旗在華業務成長的重要戰略之一。

  此前,有多家國內媒體援引歐兆倫在2013年的話稱,花旗集團計劃在2到3年內,把中國內地分支行網點數擴張至100家。然而這個計劃,從目前看來很難實現。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焦點

  • 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 歐兆倫
    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花旗中國執行長 歐兆倫歐兆倫先生親筆籤名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花旗中國執行長歐兆倫表示:「我們在花旗非常關注氣候變暖和減少碳排放的問題。這是花旗中國繼去年參加該活動後的再次參與。當天晚上8:30-9:30,我們將關燈一小時來節約能源,為中國2010年前實現節能減排20%的目標提供最大的支持。同時,我們還鼓勵每個花旗同事親身參與到當天的活動中來,無論是在工作場所或居家都做到這一點,並長期做下去。
  • 花旗:十年後中國成全球最大信用卡市場
    花旗亞太區執行長卓曦文表示,雖然中國發行的信用卡已經不少,但是仍然處於早期階段,在中國有非常好的發展信用卡的機會。  與其他銀行的信用卡相比,花旗中國個人銀行業務總裁周永贊認為,花旗銀行的信用卡有的是品牌的優勢,品牌的背後是服務。花旗銀行提供全球性的服務,而在中國有很多優質客戶,需要很好的服務。  花旗預計,十年後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信用卡市場。
  • 花旗銀行無錫分行開業
    歐兆倫致辭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花旗中國」)今天正式在無錫市開設分行。至今花旗已在中國的13個城市設有分行,其中三家是於今年內正式開展業務的。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執行長歐兆倫、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消費金融業務總裁周永贊,以及當地政府和監管機構的領導和代表出席了開業慶典儀式。歐兆倫說:「花旗對在中國的業務發展有著明確的遠見,其中的一項重點便是擴大和深化我們的網絡,因此,我很高興能夠將我們的網點拓展到無錫這座文化豐富、經濟活躍的城市。
  • 花旗獲批在中國發行信用卡 - 中國在線
    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花旗中國」)2月6日宣布已獲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在中國開展信用卡業務。具體業務內容包括個人卡和單位卡 (商務卡),預計將於2012 年內正式發行。花旗集團亞太區執行長卓曦文先生 (Stephen Bird) 表示:「中國是花旗的重要市場,信用卡業務獲批是我們在中國持續拓展業務的一項重大裡程碑。我們在中國的各項業務,包括企業與機構客戶業務和消費金融業務都持續表現強勁。如今我們能夠開展信用卡業務,必將進一步鞏固花旗在中國市場的健康發展勢頭。」
  • 花旗銀行推出ULTIMA花旗至極黑卡
    本報訊 記者馬翠蓮報導 日前,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在上海首發ULTIMA花旗至極黑卡。ULTIMA花旗至極黑卡是花旗信用卡系列中最高端產品,專為高淨值富裕人群度身而設。   花旗中國董事長兼執行長歐兆倫表示,ULTIMA花旗至極黑卡專門針對高淨值富裕人群的需求而設計,並且採用針對目標客戶發出邀請的的方式。
  • 花旗銀行在華首發花旗品牌信用卡
    和訊銀行消息  2012年8月21日,花旗銀行(中國)宣布在華發行花旗品牌信用卡,其中國的信用卡業務正式開始運作。花旗是首家在中國單獨發行信用卡的全球銀行,中國的信用卡發行量預計將在未來十年內位居全球之首。    2012年2月6日,花旗銀行獲批在中國內地獨立發行信用卡,未來浦發銀行(600000,股吧)的信用卡將不再加上花旗的品牌,花旗派駐的人員也將撤出。從全球範圍來看,信用卡是花旗的一大收入來源。
  • 花旗銀行
    花旗是首家在中國推出智能型零售銀行網點的銀行:2010年8月25日,第一家全功能零售網點正式開業,同時也是第一家在上海地鐵站開設的全功能零售網點;2010年9月1日,花旗在中國的第二家、北京的第一家智能型零售網點正式開業,位於亞運村;2010年11月12日,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貴陽分行正式開業,代表了花旗最先進的智能銀行網點。
  • 花旗集團CEO科爾巴將於2021年2月退休,總裁弗雷澤接棒
    每經AI快訊,據CNBC,任職了37年後,花旗集團(NYSE: C)CEO麥可·科爾巴(Michael Corbat)將於2021年2月退休,花旗集團現任總裁總裁簡·弗雷澤(Jane Fraser)將接棒。自此,弗雷澤也將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領導華爾街主要投行的女性高管。
  • 華爾街大銀行迎來首位女性掌門人:花旗將任命弗雷澤為CEO
    當地時間9月10日,花旗執行長麥可·科巴(Michael Corbat)在花旗集團官網宣布,他計劃於2021年2月退休,並從董事會卸任。董事會選擇現任花旗全球消費銀行總裁兼執行長簡·弗雷澤(Jane Fraser)接替他擔任執行長。 據介紹,科巴已經在花旗工作了37個年頭,弗雷澤則在花旗工作了16年。
  • 花旗信用卡「單飛」 與浦發合作走到盡頭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蓉萍 藍彬珍 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8月21日宣布在中國發行花旗品牌信用卡,其中國的信用卡業務正式開始運作。花旗中國董事長 、執行長歐兆倫和花旗中國個人銀行業務總裁周永贊今天分別用花旗信用卡在海外和上海完成了第一筆美元和人民幣的交易。這也意味著,花旗或將淡出曾經和浦發深入合作經營的信用卡業務。
  • 花旗銀行入駐外灘為中國金融業重新洗牌
    花旗銀行入駐外灘為中國金融業重新洗牌2002年05月27日16:43:32 東方企業家   3月21日,第一家在中國開業的美資銀行花旗銀行,也是世界最大的金融機構花旗集團,慶祝在中國的100周年。上海的外灘飄起了兩艘花旗旅行家集團的汽船狀的氣球,花旗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威爾(S.Weill)在上百名記者簇擁下,為坐落在和平飯店的花旗銀行浦西支行剪彩。
  • 外資行搶食中國信用卡市場 高額年費飽受爭議
    我國信用卡數量的快速增長得益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信用卡作為首選支付結算方式。  伴隨這一數據增長的,是國內銀行信用卡業務白熱化的競爭態勢。在規模效應的影響下,眾多內資銀行追求的依舊是發卡數量這一指標。  「目前銀行的思路是,先爭取數量,形成規模效應後才能形成客戶分層的保障。
  • 花旗銀行上海首發標準人民幣借記卡
    中廣網上海7月30日消息(記者肖志濤 實習記者許在元)花旗(中國)銀行今天(30日)在上海正式發行銀聯標準人民幣借記卡。同時與中國銀聯共同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記者了解到,針對不同的客戶群體,花旗銀行發行了兩款新卡。藍卡滿足普通客戶的需求,金卡則為客戶提供一系列尊貴禮遇。
  • 外媒:花旗銀行CEO麥可·科爾巴宣布計劃2021年2月退休
    據彭博,花旗執行長麥可·(Michael Corbat)表示,他計劃在2月份從公司退休,並從董事會卸((Michael Corbat))表示,他計劃在2月份從公司退休,並從董事會卸任。董事會選擇現任花旗全球消費銀行總裁兼執行長簡·弗雷澤(Jane Fraser)接替他擔任執行長。
  • 花旗銀行信用卡的中國生意
    眾所周知,花旗銀行在零售金融領域有著較強的競爭力,是世界上開展個人金融業務規模最大的銀行。國內銀行紛紛取經。作為一家外資銀行機構,花旗銀行進入中國,在營業網點數量和分布上的不足,對於客戶群的擴展有一定阻礙,在中國普及移動網際網路的當下,做線上推廣,就成為不二之選。只不過要問的是,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時候?
  • 工商銀行南京浦口花旗支行疫情期間熱情服務軍人客戶獲稱讚
    南報網訊 2020年2月25日,正式復工的工商銀行南京浦口花旗支行早上剛開門,一位外籍客戶走進了大廳。廳堂服務人員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首先為該客戶測量體溫,做了身份登記,確認該客戶體溫正常後,廳堂客服經理與客戶進行了疫情信息採集。經一番溝通詢問,了解到該客戶是一名埃及軍官,目前正在陸軍指揮學院進修學習。
  • 花旗銀行中國內地第十家分行將落戶貴陽
    花旗銀行中國內地第十家分行將落戶貴陽。目前,花旗銀行開始發布人才招聘廣告,籌建工作正緊張進行。花旗銀行中國內地第9家分行剛於2009年底在重慶正式開業,2010年1月15日,中國銀監會又正式批覆其籌建貴陽分行。
  • 花旗和渣打兩家銀行的亞洲攻略
    從1995到1999年,其股東年平均回報率達到21.3%,高於滙豐控股的20.8%和花旗集團的17.3%。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各大銀行紛紛調整了策略,在亞洲市場「收手」,就連長期盤踞在亞洲市場上舉足輕重的玩家滙豐控股也開始重新將大部分資源轉入歐洲和北美市場。
  • Jane Fraser將接任花旗集團考伯特,成為美國大型銀行首位女性CEO
    來源:智通財經網周四,花旗集團(C.US)執行長考伯特(Michael Corbat)表示,在領導該行8年後,他將於明年2月退休。花旗零售銀行業務主管Jane Fraser將接替他的職位,成為美國大型銀行的首位女性執行長。
  • 專訪花旗中國CEO林鈺華:抓住外資行的下一個十年
    花旗銀行正是2007年首批拿到本地註冊的4家法人銀行之一。十年間,花旗經歷了業務的快速搭建到各項業務不斷深化的轉變,並且取得了長足進展。「未來,面對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新常態」、網際網路金融等新業態所帶來的挑戰,以及金融改革、人民幣國際化、『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所帶來的新機遇,花旗中國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和特點,同時配合國家發展重點和監管要求,在為客戶提供有價值的金融服務的同時,更深入地參與國內金融市場的發展。」花旗中國區執行長、行長林鈺華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