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重慶城市發展新區,那還是比較多,除了渝中區之外,幾乎每個區都有城市拓展的新區,當然,大部分人首先會想到北邊的兩江新區,西邊的西永大學城,東邊的茶園新區。重慶的新城建設不下10個,隨著城市的發展以及外來人口、城市面積的擴大,這些新區承接了重慶樓市很大一部分房子,不過每個新區的發展也都不一樣,今天就來聊一聊重慶主城幾個區的新區發展(排名不分先後)。
巴南龍洲灣、鹿角、高職城:
巴南處在重慶最狹窄的地帶,發展比較受限。巴南有三個發展新區,龍洲灣、高職城、鹿角。
龍洲灣:背山面水,這幾年很多新房還在修,規劃還是可以,而且是區府駐地,政策還是比較好,並且有人口基數,以後人氣肯定好,不會差的。由於房價窪地緣故,吸引不少人。地方自力更生,巴南明天不會差。
巴濱路:應該說是除開南濱路之外比較有人氣的濱江路之一了,依山傍水,區位優勢得天獨厚,雖然有滯後,但也會迎頭趕上。雖肯定不能和兩濱一嘴相比,但也不是隨便塊荒地的區域版塊能比的。
鹿角:是龍洲灣之後巴南比較著重打造的地方,居住環境很好,但目前交通是最大的問題,太不方便了,傳說中的鹿角隧道、輕軌8號線連影子都沒得,還有人在傳說8號線不過鹿角了。然而鹿角的房價卻並不便宜,高層價格稍稍便宜點但是需要搶,改善單價太高至少都是1.3了。似乎只管賣地,其餘的生活、教育配套完全跟不上,公交路線就一兩個路線。地是賣了,也吸引了大大小小十幾個開發商,但是,公共運輸卻不大行,未來幾年估計也是享受茶園的便利。
高職城:最近些年賣地算比較多的新區之一了,土拍價格也逐漸上了5/6000,也很費解這個地方樓面價為毛都要五千多,幾年前房子賣五千估計都難有人買。但是高職城片區的大開發商很多,價格基本算主城最低的了,也為這個區域在以後造就了足夠的生活氛圍。現在這裡的房價建面在9000以上了,其實也不算便宜,而且還是相對比較偏,儘管龍洲灣隧道通了,但是意義相對並不是很大。
南岸茶園:
茶園:只能是城市副中心,南坪始終是南岸的老本,喧賓奪主的還是少數。茶園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城市中心的發展程度。
茶園背後的推手是南岸區,雖然南岸很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一個區的財政畢竟有限,影響力,號召力,吸引力不足。茶園的大部分莊家已在7-9000大量建好倉,現在在1.3---1.4價位盲目追漲,回報率不高不說,在政策導向不明朗,變數太大的情況下,加大槓桿很有可能深度套牢。
重慶樓市長期看漲,茶園也會跟大盤普漲,只是各種利好已經反映到茶園的地價上了,後期上漲空間有限。
茶園自住還是不錯的,比較宜居。但目前出入茶園壓力確實很大了,似乎有點兒跟不上人口流入速度,感覺這兩年開發的很快,東站在這邊建成以後應該更熱鬧一些吧!
但是茶園的商業仍需要加大努力。
九龍坡九龍半島、華巖新城、陶家金鳳:
九龍半島:九龍坡的殺手鐧,據了解,九龍半島的控規可能會在明年1月份公布,九龍半島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還是很讓人期待的。不過黃桷坪大橋不動工,九龍半島的發展還是存在著諸多未知。
華巖新城:可以說是九龍坡樓市的最大供貨區了,作為「西進」橋頭堡,由於5號線紅巖村大橋和西站輕軌站的建設延誤,使得這邊的發展速度比較慢。有個好處就是到沙坪垻、渝中區、九龍坡、大渡口有的不用過洞子,不用跨江過橋。缺點也很大,商業、交通等都還需要不斷完善。另外就是物流園區在這邊,大貨車太多所以感覺居住感還是欠佳。
陶家:目前的房子沒有什麼升值空間,沒得經濟實體來支持,流動人口少,大部分是人口流出而不是流入,配套設施需要等一段時間,也沒有什麼休閒娛樂的地方及商圈,買來的話可以選擇軌道站點旁邊的。
金鳳:目前還處於荒地階段,高新區管委會已經搬遷過去了,作為重慶下一階段著重打造的重點區域,或許即將面臨改變,不過這個得看市政府的魄力了,畢竟發展兩個新區還是很有壓力的。
大渡口跳蹬、建橋、釣魚嘴:
跳蹬:大渡口新樓盤比較集中的地方,配套基本只能依靠華巖新城,除了價格,其他都比較尷尬,不過5號線和5A線2條軌道交通還是說明了這個區域的價值。
建橋:建橋片區也許政府還是想把這塊做成大渡口新中心的,可現實是幾年過去了除了一個萬達廣場外,這邊什麼動靜都沒有。但注意的是萬達旁邊還有一大片地沒有開發,南邊金家灣站周邊的商業用地都調為居住用地了,一直沿著西城大道都還有不少的地,不知道會開發成什麼樣子。
釣魚嘴半島:大渡口一個沉寂已久的區域,坐擁5A線以及成渝鐵路改造,對面的龍洲灣現在已經起來了,釣魚嘴還是一片荒地,估摸著是坐等重鋼區域開發,重鋼開發了自然整個沿線都會好起來,這次重鋼市裡統一規劃了,以後標準也許不會低吧。據說那邊打造的音樂主題,不過想要樹立新品牌和新名片還是任重道遠啊。
北碚蔡家曹家灣、水土:
蔡家:北碚已經邊緣化了,看看現在重慶整體發展就看的出。蔡家南部是從16年年底隨著重慶房價開始暴漲好多大開發商都在這裡拿地建樓盤,經過3年的發展,特別是曹家灣片區,開發商相當的集中。但是蔡家上邊右邊下邊的都挺牛的,唯獨自己除了宜居暫時別無長處,只能借他山之石。
蔡家老城區居住氛圍已經相當濃厚了,北邊是老城區,很多都是小開發商建的房子,相對成熟,但是商業基本都是真剛需。目前蔡家的商業比較欠缺,基本在市中心住的選擇在蔡家買房的都是考慮南邊大開發商的。蔡家自己有爛尾的佳程廣場,目前比較明朗的是紅心美凱龍和中南玖辰的商業。但是憑藉這麼多開發商在,後期發展潛力大蔡家不會差。
水土:水土樓面價都快7000了!重慶向北發展感覺基本是到水土為終點,也就等於向北基本已到達了終點不會再向北發展!水土產業規劃確實不錯,但是現在確實進度太慢了,儘管有軌道交通在建,不過預計成熟還有起碼要等蔡家、禮嘉、中央公園成熟後才行。
蔡家和水土,一個是兩江新區直管,有什麼好資源都給它。一個是北碚管,舅舅不疼姥姥不愛的。看看產業,輕軌,學校,那個不是水土後發先至。當然,蔡家的人氣也不是水土能夠追得上的,還需要時間的打磨。
渝北中央公園、龍興、禮嘉、悅來:
中央公園、禮嘉、悅來:北區很熱,尤其是禮嘉悅來中央公園,這點不否認,買房可以不過江,沿禮嘉到悅來到水土,這都是國家級兩江新區的重要規劃板塊,再加上中央公園的新定位,三年後這幾個會連在一起,發展勢頭不可小覷,所以北區火,毋庸置疑!
這3個,公園的規劃很大,大開發商相當多,目標基本是朝著渝北的中心去的,各種規劃都是一等一的,這點兒必須承認,但目前大部分都還沒有接房;禮嘉居住舒適度不錯,就像某位網友所說的「禮嘉的定位,應該是小家碧玉型的,而不是像照母山和中央公園那種大家閨秀型的」,要想再進一步發展,就要看自身或周邊的產業發展了;悅來,區域配套肯定不會太差,優勢和劣勢基本都是會展中心,另外悅來也不便宜了,從居住環境來看,悅來肯定非常不錯,但是從配套來說,估計不如禮嘉和中央公園。
龍興:兩江的心腹,鄰水北,龍興現在的開發商,至少目前是新區裡唯一配套先行了新區,學校、醫院、軌道交通、產業、醫院、商業都動工了。龍興不是什麼核心,而是再造一個生活圈子而已,為周圍的工廠和高端製造業配套。
現在龍興的房價還是偏高,感覺還是有些肉疼,投資不建議,自己住還是很舒服了,都是低容積率,龍興了未來還是可以期待一下。
公園和龍興,雖然距離核心區較遠,但有相關產業,有產業就帶動就業,有工作機會,這就是在北邊的新區中相對比較突出的原因。
渝北作為重慶發展的經濟大區,還有像空港之類的新區,就不一一舉例了。
沙坪垻西永大學城、井口雙碑:
大學城:可以說是西部的崛起之秀,這些年,大學城已經從一座教育之城慢慢的成為了一座生活之城,大學城人口優勢是最大的,雖然大學城沒有趕上了第一次發展,但是後勁很足。難得的平地給了大學城發展的機會,西部新區中心還是擔當得起的。
西永:雖然和大學城一個片區,但可以看作是大學城的翻版,而且開發商也更多,基本集中在1號線以北的地方,西永如果規劃得好,另外還有科學城以及重慶軌道第四輪的加持,無疑是很有優勢。不過前提是打通穿山隧道增加橋梁,連接至江北的過江軌道,縮短交通。
井口雙碑:雙碑目前這個位置價格可以說抗跌,但是可以選擇的新樓盤不多,一些人會與大學城比較,估計多的那點兒錢就當是做1號線有位置坐的費用吧。雙碑畢竟靠近內環,還有地鐵一號線,位置可以,去三峽廣場、大竹林、冉家壩片區還是很方便,不過現在雙碑大橋都比較堵了。另外沿江沙濱路修好了就舒服了,沙區現在整改基本已經做到石井坡=,環境改善了雙碑就會好很多=。
井口那邊目前工廠比較多,樓盤幾乎沒有,而且也相對雙碑比較遠了,想發展難度有點大,不過後期15號線被批准了的話,還是可以期待一番的。
江北唐家沱:
唐家沱:唐家沱最大的區位就是背靠鐵山坪,當然,垃圾味道的問題也有一些人反映。目前唐家沱都已經有地鐵了,實際上這個地方到解放碑、觀音橋20多公裡。一個突破破7000的地方,配套和人氣都還是有,但無奈唐家沱地方太小,還差個定位,格局也不夠大,zf不好操刀搞大動作。
其實總的來說,重慶的新區,發展比較成型的就數大學城、茶園、龍洲灣片區,其他地方都還是有待發展的。這點兒不說其他的,從百度的熱力圖上就可以看出來。
新區要發展最重要的是人!人!人!這些地方人口導入需要不少的時間,而且有些地方,房價並不低。如果遇到長期的房地產熊市,想跑卻沒人接手。不過新區都是需要發展的,就看後續這些新區能發展起來的有多少吧。
看更多地產內容,請關注「貓評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