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山,位於江西西部,地跨吉安市安福縣、萍鄉市的蘆溪縣、宜春市袁州區三地,山體博大,景區面積360多平方公裡,長約150公裡,海拔1000~1500米,主峰白鶴峰(金頂)海拔1918.3米。武功山歷史上曾與衡山、廬山並稱江南三大名山,被冠以「衡首廬尾武功中」。
萍鄉沈子村,我們的武功山徒步穿越將從那裡開始。開始上山的路在農田間穿行,路非常好走。向上行走約一個小時,路越來越有些陡了。林間小道旁邊不時會出現成片的高大衫樹林,直直地,指向天空。隨著上升距離的延長,隊伍行進的速度也越來越慢。這時,森林開始消退,出現在我們眼中的是武功最具性的野草了。不過,天空不時飄灑著小雨,註定又一次的重裝穿越要在雨中行進。
中午路餐後我們沒有休息,便整裝繼續前行。如果你以前不懂什麼叫雲捲雲舒,那你只要到武功山等有雨的日子,就可以直接體會。那雲霧從山脊的一邊一層層向上襲來,又從另一邊一層層翻滾著流淌下去。在霧雲的空隙,你便可以遠望武功山綿綿的山脊,向遠處伸展開去,好似一條條流動的草鏈,武功山的魅力一點點開始展現在我們的眼帘。
當我們翻過一座小山後,我們終於登上武功金頂了。滿天的大霧夾著細雨,洗禮著我們這些遠道而來朝拜的人。也許是這樣,徒步戶外的目的可以那樣地模糊,但你的堅強精神不能模糊。在你登上一座又一座山峰時,你得到的,不僅僅是一種到達目的地的愉悅與體驗,更是一種精神的慰藉與超脫。
夜幕早已降臨,霧依然籠罩著山巒。七個多小時的重裝徒步,終於到達了白雲客棧。客棧太小,我們只能扎帳篷。空氣中瀰漫著溼溼地味道,好在是帳蓬裡的溫度還不算太低,大家鑽進睡袋後開始還在一個勁兒地說講故事,不一會兒便無聲了……
一陣陣喧譁把本是寂靜的山谷驚醒了。簡單地洗漱後,大家開始忙乎著早餐。今天的行程最艱苦,要翻走號稱有23座山的武功山中段,也是風景最美麗的路段。此時的天空依然陰沉著,雖然沒下雨。我們希望能有個好天氣也不枉走武功一趟。
一夜的狂風把路吹的很乾燥了,大家說笑著朝發雲界方向去。不知不覺地走了近兩個小時了,這時一段非常長的上升坡,出現在眼前了。我們當時根本不知道那坡就叫絕望坡,只是覺得那坡真的好長好長,上了一個小平臺沒到頂,又上一個平臺還沒到頂。從坡頂向下望去,路上零零點點地布滿了人,背包與人合為一體了,一道獨特的戶外徒步風景可能在其他線路很難看到。看那遠處漸漸移動黑點,都是自虐型的驢友在丈量著武功山的距離,一種滿足的情感便會不由自主地湧上心頭。
我們在時而太陽時而雨中安全到達了預定宿營地發雲界。晚餐後大家輪流在客棧的淋浴間洗澡,也洗掉一天的疲憊。夜裡不時被陣陣的雨滴驚醒,雨打在鐵皮屋上發出放大了的聲響,期待明天是個晴天。
從發雲界走向明月山,開始依然是那略帶金黃的草甸,也是大小不一的山頭,上上下下。只是沒有前一天那麼大的高差了。草上沾滿了露水,不經意地打溼你的衣褲。偶爾會遇到非常陡峭的巖石路,但並不是不可以翻越。那林中小路非常地柔軟,走在上面很是舒適,只是重裝之下時間久了也有些吃力。
從沈家大院開始,穿越的路基本就是在景區裡行走了。不僅不會迷路還能看到或是自然的或是人為的景點。剛剛翻過沈家大院的那小嶺,便可遠遠地望見羊獅幕景區那朝天石筍了。
路上很難遇到驢友或是旅遊的人群了。我們好像很孤獨地走向明月山。其實並不孤獨,有霧,有雨,有路邊的森林,還有偶爾鳴叫的鳥兒和陣陣從耳邊吹過的風。
武功山,那一條條綠色的山脊,一座座多彩的山巒,寫就了難以言表的絢麗,如同走進夢幻般的聖殿。有一種美景,會穿越時空,到達你的心靈;有一種美麗,更會穿越距離,刻進你的心田,那就是武功山的高山草甸。當你走下一道山梁回首時,那彎綿而至的小道便是你穿越的美麗軌跡,印刻著你人生旅途中最難忘的一段記憶與歷程。也許,這就是徒步武功的魅力。
武功山現在的基礎設施已經建設得非常好了。在金頂景區,都有索道上下,免去了登山之艱苦。上面還修建了很多客棧,普通遊客都可以去體驗了下高山草甸的景色。如果運氣好,還可以看見雲海日出。
如果你還沒有去武功山,我會對你說,你將錯過人生中一道美麗的風景與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