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溼地公園規劃理念
城市溼地公園,是指利用納入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適宜作為公園的天然溼地類型,通過合理的保護利用,形成保護、科普、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公園。2005年2月2日國家建設部制定了《國家城市溼地公園管理辦法》(試行)對城市溼地公園進行管理。
國家城市溼地公園應具備的條件:
1、能供人們觀賞、遊覽,開展科普教育和進行科學文化活動,並具有較高保護、觀賞、文化和科學價值;
2、被納入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範圍; 3、佔地500畝以上能夠作為公園;
4、具有天然溼地類型,或具有一定的影像及代表性。
具備了城市溼地公園的所有要求,並被國家建設部批准成為國家溼地公園後,如何進行城市溼地公園規劃才是重中之重。下面是溼地公園的規劃理念: (一)首先要進行溼地公園的旅遊形象定位,然後圍繞著旅遊形象定位進行溼地公園的建設和環境美化。
(二)溼地公園的佔地面積很大,應根據不同區域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交通網絡等的特點,進行區域劃分,並因地制宜的進行實地規劃。比如,杭州西溪溼地的規劃方案將整個保護區分為三大區:即東部(溼地生態保護培育區)、中部(溼地生態旅遊休閒區)、西部(溼地生態景觀封育區)。其中,東部區塊致力於逐步恢復並積極培育優化溼地生態環境,營造原始溼地沼澤地,為此該區塊實行完全封閉,遊人不得進入。西部區塊則實行一定年限的全封閉保護,建成溼地生態環境營造區。中部區塊自然景觀明顯,人文遺蹟較多,將是遊人旅遊休閒的主要活動空間。
(三)規劃應該制定短期目標和長遠目標,以便分時、分段、步步為營的完美完成溼地公園的建設。
(四)溼地公園應該致力於為對環境有不同需求的遊客提供不同的環境氛圍。「鬧中有靜」、「張弛有度」、「雅俗共賞」等都應成為溼地公園的優秀特色。溼地公園應該向我們展示出陽春白雪與下裡巴人是可以合奏的,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就在於此。
(五)溼地公園的生態旅遊產品、景點項目應該集品味、形象、意境、韻味、教育等為一體。
(六)在旅遊線路設計上,應設計多種線路供遊人自由選擇。比如,陸路系統可以有電瓶車遊線、自行車遊線、徒步遊徑。水路系統可乘坐遊船、獨木舟行。
(七)溼地規劃應堅持「保護第一,生態環境第一」的指導思想,這是實現溼地公園可持續發展的最核心的指導思想。不能忽視對原生態溼地的保護,所有人工景觀工程都應在原生態溼地的外圍進行,並且不應佔據太多空間,保護區內應完全保留原有的生態環境。
(八)應在溼地外圍種植圍合性防護林。防護林採用高喬木、低灌木手法,組成兩層防護體系,降低人、噪聲、粉塵等外界環境對實地動物、植物的影響。
本文由中景智業收集整理
文中素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微信後臺
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