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10日),深圳前海國際會議中心幕牆安裝全面完工!至此,它終於披上了素有「薄紗」寓意的幕牆外衣。目前,該項目已經轉入室內機電安裝和精裝階段,預計今年八月份投入使用。
據了解,深圳前海國際會議中心總建築面積約4.055萬平方米,建築高度23.6米。建成後,將滿足前海日益增長的商務、政務、國際交流需要。
建築,演繹「薄紗」
「
薄如蟬翼輕如紗,彩雲追月引緒遐,古韻琉璃煥金甲,夢牽嶺南是大家。
」
在談到前海國際會議中心時,項目負責人用自己創作的詩句介紹說,他見證了建築日漸成型的「薄紗」外觀。
據設計團隊介紹,「薄紗」造型有氣候、使用功能及前海精神等諸多方面考慮。
首先外觀上,採用「薄紗」是對深圳氣候的一種呼應。深圳地處熱帶氣候邊緣,夏季高溫多雨,宏觀屋面如「薄紗」,細微處單元玻璃採用迭級式施工設計,與嶺南民居瓦片屋頂如出一轍,在炎熱的夏季可起到遮蔭避暑的功能。
同時,它也是全國首個採用現代材料的彩釉玻璃來演繹傳統屋面的建築,「灰空間」的建築手法,使得前海國際會議中心與外部環境之間自然過渡,這也契合了前海「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更重要的是,透過這層「薄紗」,可以看到前海、深圳、甚至整個中國的新面貌。
建造,跑出前海「加速度」
7天,完成2000餘噸鋼結構安裝;37天,完成676件屋面板塊安裝;40天,實現主體封頂;133天,完成了1530根管樁和1.84萬平方米地下室施工;60天,幕牆安裝全面完工。
項目建設過程中,深圳市政府、前海管理局相關領導多次來到項目調研指導工作,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助推項目有序高效建設。
春節期間,前海國際會議中心項目部分員工堅守在施工第一線。疫情爆發後,項目部按照深圳市政府相關要求,積極籌劃,實行「網格化封閉管理」,成立「安全巡查隊」,實施「兩長兩員制」「三步隔離法」「1234」復工管理制度、返場員工「一人一檔」以及「兩隊一站」建設,切實保障了現場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在前海、乃至深圳樹立了「兩不誤、兩促進」的「前海範本」。
疫情期間,針對勞務工人的組織、生產物料的供給,項目部制定從業人員分批進場專項方案,對人員的進場準備、進場計劃、管理措施以及應急預案進行周密籌劃,保證了項目人員安全有序返崗;同時,積極幫助上遊物料生產廠家人員返工,並派出駐廠員工,全力克服物料短缺問題,全力保障現場施工物料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