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6日電 美國僑報網刊文稱,在麻薩諸塞州福爾河(Fall River),你能品嘗到當地一種帶有中國特色的食物:炒麵三明治。這種食物跟你想像的可能差不多:一份炒麵,上面澆上肉汁,然後配以最基本的漢堡包小圓麵包。幾十年來,這道菜一直都是當地中餐館的特色。
文章摘編如下:
據國家公共電臺(NPR)報導,福爾河一家名為Mee Sum的餐館售賣炒麵三明治已經超過50年之久,餐館共同所有人之一的馬克(Regina Mark)說:「會有很多來自紐約或者芝加哥的人,專門來這裡點上一份炒麵三明治。」
不過,炒麵三明治不僅僅只是一種特色食物而已,它還反映了這座城市的移民史。炒麵三明治的流行是在20世紀初,主要原因是福爾河工廠工人人口的變化。
根據溫哥華島大學(Vancouver Island University)人類學教授伊莫金林(Imogene Lim)的說法,炒麵三明治最早出自早期來到福爾河的華裔移民手中。林在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讀書時曾撰寫過與炒麵三明治有關的論文。她說:「福爾河的工廠、紡織業以及工人數量的大幅度增長,是炒麵三明治開始流行的主要原因。」
華裔移民最早遷移至福爾河是19世紀末,很多人都來自西海岸,曾參與修建橫跨大陸鐵路(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但是因為1882年通過的《排華法案》,他們被趕了出去。之後他們遷移到像福爾河這樣的東海岸城市,尋找新的謀生機會。
林說:「很多華裔移民剛到這裡時選擇開洗衣店,因為洗衣店不需要太多語言能力。慢慢在洗衣店後面有了茶館,又過了一段時間,他們開始開餐館。」
任何餐館想要成功當然取決於其售賣食物的能力。當時,福爾河是一個以紡織業為主的小鎮,鎮上很多人都是從波蘭、愛爾蘭和法屬加拿大移民過來的工人,因此中餐館必須調整自己的餐飲。
「你想想,這些歐洲移民對中國菜能有多少了解?但是他們知道一種叫三明治的食物。」林說,「三明治對他們來說就親近多了,這也拓寬了中國菜的概念。」
中餐館的老闆們意識到,如果他們在食物頂上放一塊漢堡包小圓麵包,就能讓佔當地人口多數的歐洲移民更容易接受這種食物。炒麵三明治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的便利性。這種食物製作起來很快,售價也很便宜。最終,炒麵三明治就慢慢地變成了現在這種融合多種特色的樣子。
盧西爾(Dave Lussier)在福爾河長大,他在童年時代就經常與家人一起吃炒麵三明治。他認為,是這種三明治裡的麵條讓它與眾不同。這種麵條購自福爾河的東方炒麵公司(Oriental Chow Mein),這家公司是一名來自中國廣東的移民弗雷德裡克王(Frederick Wong,音譯)創辦,至今仍然存在。盧西爾和其他當地人都認為,經典炒麵三明治的主要成分就是那些脆脆的油炸麵條。
這道菜是如此的經典,在上世紀70年代,一個名為Alika and the Happy Samoans的樂隊甚至專門為炒麵三明治寫了一首歌。
從很多方面來說,這都是一個移民追求美國夢的經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