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領證,不辦婚禮,你能接受嗎?看看各地女孩們的回答

2020-12-12 健康管家說

現在並不是所有人都熱衷於結婚辦婚禮,他們選擇只領證,不辦婚禮。

 有的認為結婚是兩個人的事,沒必要把自己累個半死張羅一場婚禮就為收個份子錢?

有的是男方因為種種原因要求只領證,不辦婚禮,不給彩禮和紅包,不買婚戒。

 針對結婚不辦婚禮的想法,也有很多反對的聲音:

大部分人認為,辦婚禮是中國的傳統,不僅僅是為了收份子錢,更多是一種幸福的見證,一個美好的回憶,辦婚禮的過程是累並幸福的。

宋丹丹在參加賈乃亮和李小璐的婚禮時說:「我明白了為什麼我的一生會有三次婚姻,因為我從來沒有一次這樣的婚禮。」因為不重視,所以不堅定。


辦婚禮和給新房裝修一樣,都是很累的事情。但是難道因為累就不做了嗎?婚禮是一場儀式,它見證著你們由愛情步入婚姻,由情侶變為家人。這個儀式就算再複雜,過程再辛苦,我們也還是需要這樣一個正式而龐大的儀式來見證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當一個男人用盡心思為你辦一場婚禮時,說明他對你們感情十分重視,對你們未來有諸多期盼;當一個男人在眾人的關注之下說出那份承諾時,他會真正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自己身份的轉變。

 


曾經有對夫妻,結婚幾年後,和大部分夫妻一樣,因為不懂得如何去經營和維護婚姻,使得婚姻陷入了危機,甚至到了只差一張離婚證明的貌合神離的狀態。

直到有一天,丈夫突然翻出了他們的婚禮視頻,和妻子一起討論邀請名單,一起挑選結婚鑽戒,一起準備婚禮用品……那段時間的精心準備歷歷在目。

丈夫不禁淚溼眼眶,幡然醒悟,眼前的妻子就是當初那個他信誓旦旦說要守護一生的人。她陪著他走過了自己最艱難的時期,曾給予了他無盡的支持和包容,他卻差點忘了初心,失了諾言。

一場婚禮不僅僅只是一場婚禮,它更是你們步入婚姻殿堂的見證,是你們感情成熟的標誌。它提醒著你們身份的轉變,是你們永遠美好的回憶。

 你們的婚禮可以不用那麼盛大,不必那麼奢華,但一定要有或家人、或朋友、或天地的見證;有愛的信物,有你們想要的婚紗照;有兩人一同期待,一同參與的過程。

結婚如果太簡單,那麼離婚的時候我也不會去挽留。婚禮,最好一輩子就這一次,因為不會辦第二次,所以請務必重視,給自己一個不會重來的理由。

結婚不只是辦婚禮或領證的那一天,而是那一天後的每一天。最重要的還是眼前這個人是否值得共度一生,願你們以後的每一天都以誠摯之心相待。

「只領證,不辦婚禮,你能接受嗎?」看看各地女孩們都是怎麼回答的

.問男方,只結婚,不生小孩,你能接受嗎?

.婚禮倒不是最重要的 ,但是鑽戒啊彩禮啊婚紗照啊旅行啊其他的都沒有就不行了~


 .
婚禮不辦我能接受 但婚戒不買我接受不了 我們就是沒辦婚禮但買了婚戒 當時都沒什麼錢 買的是0.08分心動價的那種/可愛 雖然小 但代表了我老公真心的對我好 想和我走一輩子的心

 .愛情到親情的升華是由內至外的……婚禮辦不辦無所謂,重點是自己過得舒服

 .
絕對不能接受   這樣大家都不知道你們兩個人是否是合法夫妻  朋友都不知道   尤其是男方的朋友都不知道你們兩個是否是夫妻 一直把女方當成只是女朋友 這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別妄自菲薄

 

.即將舉行婚禮的我表示不能接受!我的幸福希望跟愛我我愛的人一起分享,享受跟他一起討論婚禮的所有事情,包括是買婚紗還是租婚紗的小事,事情雖然多,但是會很幸福,以後回憶起來也會是滿滿的幸福。而且現在是新時代,要是覺得風俗繁雜,那可以跟家人商量減少一些不那麼重要的習俗嘛!大人也會理解的。我也覺得婚禮複雜,但從沒有過不辦婚禮的想法,因為我的幸福,希望親朋好友一起見證,他們見證了也才能放心!

 

辦過一次婚禮你就知道有多累了,自己累不說,家人也累!如果你嫁的那個人家裡婚禮風俗多,辦個幾天,估計當初美好的憧憬也變成噩夢!兩個人相愛,他一心一意對你好,視你如珠如寶,婚禮什麼都是虛的!我覺得最簡單就是請雙方親戚吃個飯,省下的錢去旅遊多好!

 

.只領證,不辦婚禮,本人認為是接受不了的,你當是小孩過家家呢

 

作為一個婚禮策劃師,並且即將領證的準新娘。我是並不想給自己辦婚禮的。見慣了各種婚禮場面,自己反而不期待了,只想三個家庭幸福平淡就好。

 

.男朋友不想花錢拍婚紗照,不想花錢給我買兩件衣服,兩對鞋子,說讓我自己買,現在覺得每次跟他一起要我自己花錢買這個那個都特別不是滋味……這樣的男朋友,說真的想想都覺得不是自己的,好像我才是他的呵呵呵

.
婚禮辦了,可是沒有禮金沒有首飾沒有鑽戒沒有婚紗照沒有旅行,在一起五年領證一年才辦的婚禮。 為此我媽真是操碎了心 替我不值,婚後還一直罵我

 

.還是能接受的,當兩個人決定一起從情侶變成家人的時候會有慎重的思想,兩家人坐在一起歡聲笑語中從倆家人變成三家人時,那種幸福感不會有人體會你們的感覺,我感覺這種幸福,最親近的人會由衷的替你開心,我們只需要把這種幸福分享給愛你的人就好了,辦婚禮自我感覺就變了性質,份子錢趕禮,還特別的累,與其辦婚禮,不如兩個人來一場旅行。多年以後回想起來比婚禮還要甜蜜的多

.
沒有婚禮沒有蜜月沒有婚紗照,有遺憾、委屈和對父母的歉意,現在都不敢深入的想這件事,想到一生好強的父親故作不介意的說出辦不辦看你們吧,反正現在辦婚禮麻煩又貴的時候,滿滿的內疚快淹沒了自己。

.我們結婚就沒辦成婚禮不是不想辦,因為我們都是外地的雙方親朋好友加起來五桌都湊不到,不在本市的親戚朋友又嫌遠不過來,於是我們選擇旅遊結婚,但是婚禮肯定要辦的,因為這不只是一個形式,我們約定了等湊夠了人數就補辦




相關焦點

  • 只領證,不辦婚禮,你能接受嗎?
    現在並不是所有人都熱衷於結婚辦婚禮,他們選擇只領證,不辦婚禮。有的認為結婚是兩個人的事,沒必要把自己累個半死張羅一場婚禮就為首個份子錢?有的是男方因為種種原因要求只領證,不辦婚禮,不給彩禮和紅包,不買婚戒。針對結婚不辦婚禮的想法,也有很多反對的聲音:大部分人認為,辦婚禮是中國的傳統,不僅僅是為了收份子錢,更多是一種幸福的見證,一個美好的回憶,辦婚禮的過程是累並幸福的。
  • 沒有彩禮不辦婚禮,只領證的省錢式婚姻,你能接受嗎?
    裸婚的人通常在婚前不會考慮太多,只需要兩人互相喜歡即可,不過,婚後一般都會因各種各樣的經濟問題產生口角紛爭甚至是大打出手,不少人更表示沒想到嫁給了一個完全沒有上進心的男人。那麼,生活當中沒有彩禮,甚至是不辦婚禮而只領證的省錢式婚姻,真的能夠讓人接受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結婚那些事兒。
  • 領證之後要不要辦婚禮,看看沒辦婚禮的明星們婚後生活怎麼樣?
    很多人即使已經領證結婚了,有的甚至孩子也都已經出生了,但是卻因為一些原因,一直都沒辦婚禮。不單單我們普通人,很多明星也是這樣的。2015年在章子怡生日聚會上,汪峰向她求婚,同年五月領證結婚,但是到現在倆人還未辦婚禮,眾所周知他們已經有一兒一女,雖然開始他們不被外界看好,他們卻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所有人,他們過得很幸福。文章與馬伊琍也曾是令人羨慕的一對,當年兩人只是低調的領了證,沒有婚紗照也沒有婚禮。
  • 向佐郭碧婷辦婚禮未領證,趙薇黃有龍卻領證不辦婚禮,差別在哪兒
    沒想到結局還不錯,向佐抱得美人歸,去年還在歐洲舉辦了盛大的婚禮,不少人已經在催生郭碧婷的路上了。可是最近向佐上某節目爆料,自己和郭碧婷雖然是辦了婚禮,但是其實沒有領證。向佐是這麼說的:「我們辦了婚禮,但我們再等一個好日子,或沒那麼忙的時候去領證」。不少粉絲不太理解,婚禮搞了不止一次有時間,沒時間領證?
  • 先辦婚禮暫不領證 她這樣做合適嗎?
    相信大家身邊或多或少都有兩口子只領證不辦婚禮的例子,但想要只辦婚禮暫不領證的情況,你聽說過嗎?近日,網友「岑又又0507」稱自己與男友在「先辦酒席暫不領證」這件事上已達成一致,沒想到卻遭到家人的強烈反對,鬱悶的她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 向佐郭碧婷還沒領證,網友:先辦婚禮還是先領證?
    向佐郭碧婷還沒領證,網友:先辦婚禮還是先領證?2月21日,最近,在一檔直播的電視節目中,明星們通過視頻的方式相互聊天,向佐參與了節目的錄製。在節目裡,向佐自曝至今都沒有和郭碧婷領結婚證。此外,他強調:「我們辦了婚禮,但是我們在等一個好日子,或沒那麼忙的時候去領證」。據了解,去年(2019年)9月兩人在義大利某海島舉行了婚禮。於是,網友們看到向佐自曝沒領證就辦婚禮發出了一個提問,你是願意先辦婚禮還是先領證?有的網友認為,向佐和郭碧婷的行為讓人看不懂,有時間辦婚禮,沒有時間領證?
  • 先辦婚禮還是先領證?
    【網友提問】我是女生,我應該先辦婚禮還是先領證呢?【律師解答】日常生活中,先領證後辦婚禮似乎成為一種不成文的規定,也是能被眾多準新娘接受的步驟。那麼到底應該先辦婚禮還是先領證呢?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主張先領證後辦婚禮的一方有這樣的顧慮:婚禮並不是讓婚姻關係合法化的必經途徑,只有兩個人領《結婚證》了,才能成為真正的夫妻,才能受到《婚姻法》的保護。如果先辦婚禮,萬一婚禮結束後男方跑路,這樣的風險誰來承擔?這種擔憂是有一定道理的。
  • 咱們先領證,有錢再辦婚禮,行嗎?
    但是有一種方式叫先領證,等有錢再辦婚禮,這樣行嗎?現在年輕人的結婚壓力普遍較大,結婚難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適合年輕人的結婚方式也應運而生。很多人在找到自己的另一半的時候,都有結婚的衝動。但是談到婚禮,再談到聘禮嫁妝,亦或者是買車買房等等,這些結婚路上的傳統要求嚇退了不少人。
  • 為什麼趙麗穎和馮紹峰只領證?他們還會辦婚禮嗎?
    這個季節感冒很不好受的,也不容易好,要記得多喝熱水呢。愛你們,比心比心。為什麼趙麗穎和馮紹峰只領證?他們還會辦婚禮嗎?其實趙麗穎和馮紹峰結婚我是很詫異的,雖然說他們也合作了兩次,但是在此之前,也是沒有什麼交集的。
  • 酒席大於領證,農村結婚「只辦酒席不領證」的現象還有嗎?
    結婚辦酒席是婚禮中重要的一環,對不同的人來說,意義不同。不過,對有的人來說,婚姻酒席是必需品,在他們的意識裡,酒席凌駕於法律之上,代表著結婚;對這些人來說,酒席比領證重要,結婚可以只辦酒席不領證,但絕不可以只領證而不辦酒席的話,因為在他們的意識裡,領證不算結婚,辦結婚酒席才算真正結婚。
  • 姑娘,我為什麼勸你先辦婚禮再領證?
    可往往在中國,等到你有機會在家宴上檢驗一個男人的時候,結婚證都領了。想離婚不是不可以,可莫名其妙變成了「離異」婦女,不值啊。 所以,我真心勸你,先辦個婚禮再領證。下次相親,還能說自己是未婚。
  • 結婚到底該先領證後辦婚禮,還是先辦婚禮後領證?
    不知道即將走進婚姻的男女是否曾思考過這個問題,也許有人會覺得兩者沒有任何區別,畢竟領證從流程上講就跟出門吃個午飯一樣簡單。但你是否想過這個問題的背後不僅牽扯著男女雙方個人對彼此的信任問題,還隱藏著雙方父母各自內心的顧慮。
  • 領證和婚禮哪個才算結婚 領證沒辦婚禮算結婚嗎
    在古時候男女成親,經過三書六禮就是合法的夫妻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婚禮的舉辦,到了現在還多了一個結婚證的過程,那麼領證和婚禮哪個才算結婚 領證沒辦婚禮算結婚嗎大家了解嗎,下面說說我的觀點吧!第一點:一直以來大部分人受到了舉辦婚禮的觀念,總是覺得舉辦婚禮後就是真正的結婚了,那麼我還是覺得領證了才是真正的夫妻,不僅僅是大家所認可,也是國家法律上面所認可的合法夫妻!如果沒有領證的話,不是合法夫妻的話,就會得不到法律的保護,在婚姻方面,所以大家一定要領證哦!
  • 與男友先辦婚禮暫不領證 她這樣做合適嗎?
    原標題:先辦婚禮暫不領證   相信大家身邊或多或少都有兩口子只領證不辦婚禮的例子,但想要只辦婚禮暫不領證的情況,你聽說過嗎?近日,網友「岑又又0507」稱自己與男友在「先辦酒席暫不領證」這件事上已達成一致,沒想到卻遭到家人的強烈反對,鬱悶的她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 結婚不辦婚禮可以嗎?網友的回答很戳心!
    「結婚不辦婚禮可以嗎?」這是最近聽到的最多的問題。對於有些人而言,覺得不辦婚禮其實挺好的。雖然希望自己在大婚當日可以美美的,和愛人互相許諾,有一個難忘的回憶。可是,又實在是不喜歡婚禮上那些繁瑣的流程。網友說「婚禮」結婚不辦婚禮可以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網友的回答。
  • 領證後婆婆不願花錢辦婚禮!應該先擺酒再領證嗎?看律師怎麼說
    這時候一心都是孫子的婆婆不樂意了,一方面領證時很多親戚已經送了禮金,這過了兩年再請吃飯感覺是花冤枉錢;另一方面花一大筆錢辦婚禮不如省下來給孩子當教育備用金。女性懷孕期間本來就情緒不穩定,還受到這樣的委屈,女方家裡頓時也不樂意了,畢竟婚禮對很多女孩子來說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節點,而且男方早已承諾過經濟寬裕再補辦,現在看到女孩子懷孕了卻來出爾反爾。這種情況就看誰願意妥協,要是都不願意那麼離婚可能是遲早的事,畢竟現在連因為沒拿到冠姓權都能離婚,就別說婚禮這種大事了。
  • 辦婚禮的意義:不辦婚禮,你無法想像你到底錯過了什麼
    是因為費用,還是因為對傳統婚禮作秀形式的逆反心理,抑或是其他原因?帶著疑問,我們去了解了網絡上人們不同的看法。微博上就「你能接受結婚不舉行婚禮」的話題開啟了投票。超過一半的人認為婚禮勞民傷財,可以不辦。
  • 從戀愛到結婚,你有沒有想過,是先領證,還是先辦婚禮呢?
    大多數年輕的情侶從戀愛到結婚都會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先領證還是先辦婚禮呢!其實領證和辦婚禮是結婚必備的流程。通俗一點說,領證是「法律上」的結婚,而婚禮是「儀式上」的結婚。對於中國人來說,儀式婚禮更受重視。但領結婚證是必不可少的流程。
  • 結婚不辦婚禮?要儀式感還是省錢,這幾個星座說出了態度
    催婚這個話題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今天我們就不在贅述。最近我開始關注到一個新的現象,有一些年輕人在結婚的時候選擇不去辦婚禮,默默地領完結婚證就完事兒了。對於結婚不辦婚禮的現象看看這幾個星座怎麼說吧。對於結婚不辦婚禮的現象,金牛座可是會贊成,因為她覺得辦一場婚禮少說也得六七萬,多則十幾萬,這對於金牛座來說算是一個比較大的心理衝擊。要浪漫還是要經濟金牛的回答可是後者。金牛的愛錢可不是為了自己的勢利,而是為了整個家庭的支出考慮。為金牛的熱愛家庭點讚吧。
  • 「不行,我們領證了,但還沒有辦婚禮」
    「不行,我們領證了,但還沒有辦婚禮」小李(男)和小阮(女)相識沒有多久就領證了,從法律層面來講已經是合法夫妻了。可是小李家境不好,再加之父母做生意賠了,所以目前沒有什麼錢可以辦婚禮。小李人比較心善,並沒有被生活的壓力給壓倒反而很積極的去工作,去創造收入。他想著希望靠著自己的努力去掙錢,拿出辦婚禮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