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自製香囊感受傳統文化

2020-12-24 九江視聽網

本臺訊(九江廣電全媒體 修水臺 阮皇勇)過端午,掛香囊。每到端午,民間都有佩戴香囊的習俗,以驅邪惡,保平安。在修水縣黃庭堅紀念館,寧州鎮南崖社區的居民們圍坐在一起,自己動手學做香囊,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香囊文化愛好者 如琦:製作端午佳節的香包,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這些香料有13種,主要的是以我們的菖蒲、艾葉這兩種(為主)。

在南方地區,製作端午時節的香包,通常會選擇有較強揮發性的中草藥入料,這樣能夠驅蚊防病健體,起到保健的作用。雖然是第一次製作香包,大家卻頗為投入,在完成縫製包身和吊墜、填充艾草、縫合、裝飾等步驟後,漂亮的香囊就製作完成了。

修水縣市民 程娟妃:製作香包是咱們中國過端午節都會有的一個傳統,這個裡面它是蘊涵了很多我們古人的智慧在裡面的,所以我帶小孩來體驗一下這個製作香包,就是希望他能夠感受下咱們中國傳統的文化。

(來源:九江一套)

技術編輯:吳晨

審核:付必蓉

相關焦點

  • 端午帶香囊,3分鐘教會你自製香囊,比買的更「香」!
    端午節又要到了,而在端午節佩戴香囊則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習俗。相信很多朋友小時候每到端午節便會期待母親給綁的「五色線」,縫製的「香包」,帶在身上,逢人便要炫耀一番。2、傳統的香囊是由多種中藥材香料製作而成,而這些中藥有一定的殺菌消毒的作用,用古人的話就是說,香囊可以防瘟疫。3、香囊本身帶有一種中藥的芳香之味,佩戴於身不僅可以使人一身充滿芬芳之味,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醒神、怡情的作用。
  • 中醫教您自製香囊調理身體
    5月1日,小長假頭一天,瀋陽市衛生健康服務中心直屬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醫師李涵教您自製香囊調理身體。香囊具有散寒化溼解毒作用本次疫情中,中醫認為寒、溼、毒邪氣對身體影響較大,因此三藥三方中有不少散寒化溼解毒的中藥。選擇芳香中藥自製香囊,對調理身體有一定作用。
  • 自製中藥香囊,跟蚊子「死磕」到底!
    自製中藥香囊,跟蚊子「死磕」到底!中藥香囊具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能,我國民間自古就有「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的說法。中藥香囊驅蚊的原理很簡單,它通過中藥所散發出的氣味來讓蚊子「敬而遠之」。另外,在香包裡各種芳香中藥,可以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對於預防感冒、鼻炎及各種呼吸道傳染病都有效果。
  • 蚊出沒自製「驅蚊香囊」成流行 專家:兒童成人配方有別 -香囊 宋瑜...
    據《新聞晨報》報導,民間俗語有云,「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其中的香草袋就是我們常說的香囊或香包。端午過後,市面上就有不少草藥香囊售賣,聲稱可以避邪驅蟲,尤其適合幼兒。記者發現,入夏以來,網絡上也掀起了一陣自製驅蚊蟲香囊的風潮,有些市民依照網上的配方抓草藥,甚至親自去郊外採摘草藥,然後縫入布袋之中製成香囊。
  • 香文化丨香囊的故事
    在較早之前,我們對東西方的香氣起源做了一些簡要的介紹,文章從西方香史至古代香史,從古代到現代對香文化的態度作比較,以追根溯源的角度表明了香文化自古有之。與當代人對香的認知對比,前者重在香氣內裡的精神追求,後者則側重香味所帶來的的感官享受。今後,我們將會圍繞著中國香文化書寫一系列關於香氣的故事。
  • 學做中藥香囊,感受非遺魅力!東環街解鎖傳承非遺「新玩法」
    為提高群眾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提升「非遺」的社會認知度和影響力,營造全社會廣泛關注「非遺",人人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社會氛圍,9月19日,番禺區文化館、東環分館和東環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舉辦了2020年番禺區「我們的節日·七夕」系列——「傳承非遺」傳統中藥與香囊製作體驗活動。
  • 包粽子、做香囊、誦詩詞、話家常……
    包粽子、做香囊、誦詩詞……端午節來臨之際,廣州市南沙區各鎮街陸續開展活動,讓街坊們重溫中華古老文化,同時增進彼此感情。天南海北人同包一家粽農曆五月初五是傳統節日端午節。6月22日,在粽葉飄香的日子裡,南沙街大湧村工會職工服務站聯合利民(番禺南沙)電器發展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在利民工廠內開展了一次「粽情端午 讓愛傳承」自製包粽子活動。
  • 【活動】水墨紙鳶,古法香囊,傳統書衣,最適合一家三代的傳統文化酒店,最豐富的非遺活動
    小朋友動手做一個獨一無二的書衣,感受製作的樂趣,新春伊始,讓我們一起在文化中暢遊。這是一座南方園林式庭院酒店酒店特有的七修課程以「功德食書香樂花」為主題專為親子家庭準備的七修文化活動讓小朋友感受國學魅力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精神
  • 國慶歡樂遊,甜甜的修水歡迎您!
    來雙井,讓你體味「碧水丹山」獨特韻味的同時感受人文薰陶。主要景點:黃庭堅故居、高峰書院、黃庭堅陵園、黃庭堅手書雙井摩崖石刻、雙井釣魚臺、書院文化展示館、雙井魁星樓、明月灣、十裡秀水、雙井茶園、進士園、尚賢臺、雙井街。
  • 一枚香囊,袋袋相承,一縷幽香,美好祝福
    ,是傳承至今的傳統民俗,也是該時節避瘟防病的一種方法。在端午節來臨之際,靜安區中醫醫院的中藥師們為來院就診的患者們和中醫堂的專家們送上了溫馨的自製香囊,也帶去了節日安康的美好祝福。香囊大多選用芳香開竅醒神的配方,比如:藿香、佩蘭、白芷、丁香、肉桂、川芎、艾葉、冰片、樟腦等。這次特別針對疫情,增加了幾味抗病毒的中藥。
  • 預熱端午節艾葉香囊俏銷 藥店自製隨身帶可防病
    28號就是端午節了,記者昨在南京街頭走訪發現,不少市民購買艾葉、香囊,端午味漸濃。     昨天一早,記者來到瑞金路菜場,菜場門口一家小店正在賣艾葉,不少買菜的市民走到這裡,都帶幾把回家。
  • 千面香囊,這麼多的中國文化竟裝在這小小的香囊裡
    那麼我們來聊聊到底有多少中國文化藏在香囊裡,讓大家對這香囊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一、香囊之香料文化顧名思義香囊是由香料和小布袋及精美配飾組成的,首先我們從香聊起,精選的香料,最好根據個人的喜好和自身情況進行選擇,以便發揮最好的效果,香料一般都是我們常見的中藥比如艾草、茴香、肉桂、肉豆蔻、薄荷、冰片等。
  • 非遺美食-修水哨子
    記憶中,從十年前上離開家到外地上大學開始,每年也就是寒暑假回家兩次,所以,每到過節就特別想家,想念家裡的親人朋友、也懷念一些小時候吃過的美食,尤其是已經入選「非遺」的修水哨子,用我們修水話叫它「guo li」(兩個拼音都念第三聲
  • 舌尖上的修水,地道修水特色小吃,你都吃過嗎? 天津生活
    我們修水縣是一個有著悠久的地方歷史,豐厚的文化底蘊,特殊的地理位置,傳統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有許多美食佳餚和風味小吃,如果修水美食申遺
  • 古人為什麼鍾愛香囊?揭秘佩戴香囊的開運功效
    吉祥天地|ID:JXTD-BJ 傳承吉祥文化,品味幸福生活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 香囊與荷包並非同一種物件。 它是古代勞動婦女創造的一種民間刺繡工藝品。是以男耕女織為標誌的古代農耕文化的產物,是越千年而餘緒未泯的傳統文化的遺存和再生。
  • 自製中藥香囊 既驅蚊又養生
    夏季為蚊蟲繁殖旺盛的季節,古人常用中藥香囊驅蚊,不僅無害,還對健康有益。中藥裡有一些芳香類藥物,含有大量的可揮發芳香油,戴在身上能夠有效驅蚊避蟲。如丁香、艾葉、藿香、薄荷、荊芥、紫蘇、肉桂、陳皮、八角、雄黃、樟腦等,都具有很好的驅蚊功效。
  • 傳統習俗不能丟!杭州人家門口的端午民俗體驗
    端午習俗主要有扒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草與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藥水、打午時水、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鳶、睇龍船、拴五色絲線、薰蒼朮、佩香囊等等。這個端午小長假,帶著家人孩子,去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吧~小編給大家找到了兩個地方,就在家門口!可以包粽子、划龍舟、放紙鳶、制香囊!
  • 組圖丨制燈籠 感受中秋傳統文化
    孩子們提著自製燈籠在快樂奔跑。紅網時刻9月29日訊(記者 姜珊 攝影 歐紅宇 實習生 姜夢琴)9月28日,中秋節前夕,位于衡陽市雁峰區的衡陽幼兒師範學校附屬幼兒園小四班的孩子們,迎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實踐課——手工製作燈籠。
  • 用化學香料浸泡 這種廉價香囊不能用!
    5月30日就是端午節了,除了吃粽子之外,"胸佩香囊,插艾驅瘴"也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很多市民都會買一隻外觀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