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的冷戰遺蹤

2020-12-18 中國新聞周刊

塔林的冷戰遺蹤

文/曹然

發於2019.8.5總第910期《中國新聞周刊》

維魯酒店女經理在一長串老舊的鑰匙間摸索半天,終於挑出一把打開了密室厚重的鐵門。

落地窗前,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壯麗的中世紀老城盡收眼底。塔林一詞原意為「丹麥地堡」,十餘座錯落有致的紅頂塔樓連成高聳的城牆,成片紅色屋頂間時而鑽出北歐風格的教堂高塔,時而被東正教堂的圓頂照得金光閃爍。

四十多年前,站在這片玻璃幕牆後的人恐怕無心觀賞美景。1972年,蘇聯政府看中塔林老城維魯門外的寶地,建起了愛沙尼亞第一座高層酒店。外國遊客被美景吸引,蜂擁而至。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在酒店23樓的密室裡,克格勃人員正監控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走到密室外的陽臺上,塔林港內一艘艘豪華遊輪清晰可見。如今這裡是波羅的海最熱門的旅遊目的地之一,每天從四座碼頭出發的遊輪僅需兩小時就可以抵達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正因為位置獨特,塔林在冷戰時期成為了西方間諜、本地獨立運動組織和蘇聯特工角力的舞臺。

「當時,酒店裡的每層樓都會坐著一位本地老太太,她們的任務是記錄下客人們在走廊的一舉一動。服務員則被要求每天早上根據餐廳座位表在相應位置擺放內藏竊聽器的菸灰缸。如果客人拿走菸灰缸,他們會立刻用內置竊聽器的碟子替代。」女經理介紹說,還拿出一張座位表和一個菸灰缸給我們看。

在維魯酒店的來賓留言本上,我們看到一頁頁熱情洋溢的讚美。在物質條件最匱乏時,這裡依然有源源不斷的美食供應和歌舞表演,醉心於此的人們很難察覺無處不在的監視。但有時,有些人也會產生警覺:為什麼我每次來酒店都被分到同樣的房間?

女經理說,克格勃在樓內設立了60間有監控設施的客房,偶有敏感或身份特殊的「遊客」發現異常,很快會被轉移到另一間有同樣設施的房間裡。

為了防止西方間諜留下物品進行接頭,克格勃嚴禁酒店服務生打開任何旅客落下的東西。一次,一個服務員在房間裡撿到一隻紅色坤包,他隨手打開,結果被噴了一臉紅色顏料——這個暗藏噴射器的包是克格勃人員故意放置的。

但更多被監聽騷擾的還是普通西方遊客。當時他們在塔林只能入住維魯酒店,離開賓館必須向酒店工作人員(實際上是蘇聯保衛人員)報告,以避免看到「敏感的東西」。什麼是敏感的?女經理指向陽臺外的老城:「一切都是敏感的。」

這間竊聽室至今保存著蘇聯特工1991年撤離時的原貌。整個房間已被訓練有素的特工徹底破壞,電話機殼被砸開,裡面安裝的反竊聽設備被取走,只剩下一些沒用完的嫌疑人信息單。「他們一夜之間就撤走了,幾乎什麼也沒有留下。」

維魯酒店不是塔林城裡唯一的冷戰遺蹟。在位於古城中心的聖靈教堂的鐘樓上,蘇聯情報人員設置了大功率監聽電臺。這座建於14世紀的古建築隨之成為克格勃監控鄰國芬蘭動向的重要據點。

聖靈教堂

如今的聖靈教堂早已不再神秘。鐘樓沒有對外開放,但遊客們可以在禮拜堂裡一睹愛沙尼亞最古老的玻璃花窗。木製結構的二層座席雕梁畫棟,一幅幅繪於15世紀的木版畫在窗花的掩映下透露出別樣的風致,令人無法想像這裡曾發生過激烈的電波交鋒。

現在,北歐旅客們常來常往,提著行李箱在老城內四處尋覓舊物,一切與蘇聯有關的東西都成為了搶手貨。除了滿大街的古董店,塔林的古舊書店也兼營蘇聯遺物。

與愛沙尼亞另一座文學名城塔爾圖的書店不同,塔林最大的古舊書店Raamatukoi沒有高聳到天花板的書櫃,也沒有疊床架屋、復道行空的書牆景象。步入寬闊的店面,仿佛走進北歐奢侈品市場。從懷表到嵌銀首飾盒、從高等級勳章到莫斯科奧運會的原版吉祥物,這裡應有盡有。18世紀手工皮製書旁就是蘇聯時代兒童玩具的貨櫃,早期愛沙尼亞語古籍邊放著售價五角一枚的蘇聯胸章。

Raamatukoi是塔林老城裡最大的舊書店

蘇聯出版物自然是重點,這裡既有豐富的蘇聯時期愛沙尼亞外宣材料,也有各類蘇聯文藝作品,其中還有莫斯科東方博物館的中國文物圖錄。不過我的目光早已被其他亞洲主題舊貨所吸引:或許因為同屬一個陣營,愛沙尼亞還留存了一批朝鮮、越南的舊郵票,其中包括朝鮮1981年參加萬國郵政聯盟展覽會的金日成紀念小型張。

在一家名叫「REaD」的書店裡,遊客們還能找到大批蘇聯舊照片和當年的策展圖錄。一摞蘇聯舊地圖冊堆在牆角,一個小箱子被放在室內唯一的桌子上,附有一張字條:各類蘇聯貨幣,五角一枚。書店經營也保持著蘇聯式的平價:不論書籍價值如何,一律「一本三元、四本十元」。這不是噱頭——店內不乏罕見的大型畫冊、老照片集和令人眼前一亮的展覽冊。

當年的克格勃塔林總部,就在REaD書店的對面,現在是愛沙尼亞內政部的所在地。大樓地下室裡剛剛設立了一座克格勃地牢博物館。

往日的克格勃總部,如今的地牢博物館

「這如同一場貓鼠遊戲。」前英國軍情六處特工馬特·曼尼克的回憶錄寫道。他說,克格勃完全掌握了他們的行動,他們五年的工作都是被蘇聯同行「牽著鼻子走」。1955年克格勃破獲了英國軍情六處駐愛沙尼亞的機關,他在這次行動中被捕。現在這本書就在博物館裡出售。

熱情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裡有關克格勃的圖書都非常暢銷,一本關於克格勃的介紹的小書「賣到只剩一本」。正說著,他就被一對「算是半個愛沙尼亞土著」的夫婦攔下,買走了這本。這對夫婦曾在塔林長住,卻從未聽說過有關克格勃的故事。

回到旅舍,波羅的海上突然升起大霧,窗外的古城和維魯酒店都籠罩在一片朦朧中,仿若冷戰中的塔林。它並未消失,只是暫時看不見了。

相關焦點

  • 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印象
    塔林是愛沙尼亞的首都,位於愛沙尼亞西北部波羅的海芬蘭灣南岸。塔林與芬蘭隔海相望,只有80公裡,天氣好可以隔海望見。塔林面積有160平方公裡左右,人口約50萬。這裡的氣候受海洋影響明顯,春季涼爽少雨,夏秋季溫暖溼潤,冬季寒冷多雪。塔林位於北緯59°22',距離北緯60°的高緯度線十分接近。
  • 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的兩天
    塔林擁有獨特的北歐和東歐風味,雖然目前還沒開通中國直飛航班,但是從歐洲各國首都都有直達航班可輕鬆抵達。抵達塔林倫納特·梅裡國際機場後,不用浪費時間尋找打車信息,在航站樓達到層門口即可乘坐電車,只要15分鐘便可抵達塔林市中心!
  • 《愛沙尼亞首都塔林風景》喪門神-協助拍攝
    1219年丹麥人在此地建立城堡,並於1227年至1346年佔領塔林。塔林一詞源系由丹麥的和地堡組成,意為丹麥地堡。1991年愛沙尼亞恢復獨立後成為首都。愛沙尼亞首都塔林風景【第1幅圖】此作品由浙江攝影愛好者袁先生在著名的銀川地區拍攝
  • 愛沙尼亞塔林
    塔林(Tallinn),舊名日瓦爾(Reval),位於愛沙尼亞西北部,瀕臨波羅的海,歷史上曾一度是連接中東歐和南北歐的交通要衝,被譽為「歐洲的十字路口」。塔林港是愛沙尼亞最大的港口,與芬蘭首都赫爾辛基之間隔了80千米寬的芬蘭灣。
  • 愛沙尼亞首都舉行活動慶祝「塔林日」
    新華社塔林5月16日電(記者郭春菊)愛沙尼亞首都塔林15日舉行活動慶祝「塔林日」。今年活動的主題是重視城市歷史,推廣愛沙尼亞語言和文化。  愛沙尼亞總理拉塔斯當天為慶祝活動致辭時說:「『塔林日』是我們珍視歷史和發展成就、展望未來和不同機遇的特別時刻。」  當天上午,「塔林日」相關表彰活動舉行。
  • 走進中世紀的童話世界——愛沙尼亞首都塔林
    從12-13世紀形成到1991年,愛沙尼亞一直被歐洲各國佔領和侵犯。曾經獨立過,但後來又被蘇聯吞併,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後,愛沙尼亞才終於獲得獨立。愛沙尼亞保留著中世紀歷史建築的風貌,走進它你會感受到他幾百年的歷史印記。
  • 凝固在中世紀的首都——愛沙尼亞塔林
    愛沙尼亞首都塔林 (Tallinn)曾經是連接中歐、東歐和南歐、北歐的交通要衝,被譽為「歐洲的十字路口」,是波羅的海沿岸重要的商港、工業中心和旅遊勝地
  • 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尋找北歐中世紀的印記
    塔林,是愛沙尼亞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愛沙尼亞的經濟、文化、政治與交通中心,被授予「世界文化遺產」,在古老的波羅的語中,塔林就是「水邊的居住者」,位於愛西北部波羅的海芬蘭灣南岸的裡加灣和科普利灣之間,海岸線綿延45公裡。
  • 愛沙尼亞塔林:童話裡的城市
    乍聽其名,似乎和位於我國河南的少林寺塔林有密切的關係,使人腦海裡不禁浮現出一座座青磚壘成的塔林。不過,這個塔林是坐落于波羅的海東岸的愛沙尼亞的首都。    作為一個只有130萬人口、在1991年獲得獨立的國家,愛沙尼亞在世界上算不上關注度高的國家,對遙隔萬裡的中國人來說更是接近於陌生的存在。但無論你知不知道,它都在那裡,人們在那方土地上勤奮而幸福地生活。
  • 【川網會客廳】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市長:期待在電子政務上與成都開展...
    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市長塔維·阿斯接受媒體採訪  四川新聞網成都5月18日訊(記者 陳淋 李慧穎 攝影報導)愛沙尼亞歷史文化名城、最大的城市和經濟、文化中心塔林,是成都國際朋友圈裡的一座重要友城。
  • 愛沙尼亞:在塔林尋覓中世紀的時光印記
    塔林位於愛沙尼亞北部波羅的海岸邊,有綿延45公裡的海岸線,與芬蘭首都赫爾辛基隔海相望,這座小城市完整保存了中世紀古城的壯美景觀,與海灣對岸的 赫爾辛基 的風情迥然不同。塔林最早建於13世紀中葉,在歷史上曾經一度是連接中、東歐和南、北歐的交通樞紐,因此也被稱為「歐洲的十字路口」。
  • 跟隨《信條》解密愛沙尼亞塔林的隱秘玩法
    據透露,《信條》的電影團隊曾涉足七個國家取景拍攝,其中場景篇幅最多的當屬愛沙尼亞的首都塔林。讓我們跟隨克里斯多福·諾蘭的視角,解密愛沙尼亞塔林的隱秘玩法。圖說:塔林KUMU藝術博物館 新民晚報記者 唐敏 攝1.
  • 愛沙尼亞首都塔林——一座擁有濃濃貴族氣息的城市(二)
    塔林的老城不大,非常適合閒庭信步,逛一圈下來你會發現,這裡的街道名字大多與行業有關,如:金飾街、鞋街、藥材街……還有兩條最著名的街,名字大出人們的意料,一條叫「長腿街」、另一條叫「短腿街」。不妨放慢腳步,慢慢逛、慢慢看,你會從這些老街的細枝末節發現塔林的美,無論是手工藝品、韻味十足的招牌還是厚重複古的大門,以及屋簷下懸掛的走馬燈,各有特色,決無雷同。這才是塔林最漫不經心讓人著迷的地方,小奢和質樸,在這兩條街上競融合的這麼好。「深藏不露」的老餐廳,抵擋不住的美味。老城逛累了,就去溫暖的老餐廳吃頓美味晚餐,將冰天雪地當成窗外的風景。
  • 城市之旅:愛沙尼亞首都塔林一座美麗的老城,一起來看看吧!
    塔林,是愛沙尼亞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愛沙尼亞的經濟、文化、政治與交通中心。位於愛西北部波羅的海芬蘭灣南岸的裡加灣和科普利灣之間。不管是在夏天還是冬天,塔林的老城總是值得一看的。海前的城牆高聳入雲。
  • 愛沙尼亞塔林古城 一步穿越回中世紀
    鵝卵石街道     愛沙尼亞首都塔林    愛沙尼亞一度被沙俄統治,也曾是蘇聯加盟共和國,塔林卻鮮少俄式風情。原來早在13世紀,塔林就因為是重要的貿易港口,而成為德國商貿軍事同盟「漢薩聯盟」的成員,被烙上濃重的德國印跡。
  • 70年代中期愛沙尼亞塔林的日常生活
    塔林是愛沙尼亞的首都、靈長類和人口最多的城市。位於該國北部,位于波羅的海的芬蘭灣沿岸。塔林是愛沙尼亞的主要金融、工業、文化、教育和研究中心。塔林老城是歐洲保存最好的中世紀城市之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塔林是全球十大數字城市之一,也是世界十大數字城市之一。這座城市也是歐洲文化之都,芬蘭的圖爾庫也是如此。
  • 去處|愛沙尼亞塔林:wifi覆蓋全國的中世紀小鎮
    這個城市有著古老的內涵,卻又充滿時尚新意——比如袖珍的間諜相機美樂時(Minox)、方便的通話工具skype都誕生於此,無線網絡在整個國家的覆蓋面更是廣大——正可謂古老傳統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城市的典範,「波羅的海矽谷」、「歐洲文化之都」的稱號當之無愧。
  • 愛沙尼亞|塔林:一步穿越回中世紀
    如果你想在北歐尋覓中世紀的時光印記,那就一定要去愛沙尼亞的塔林老城看看。
  • 愛沙尼亞/塔林:孤獨星球的守望者,中世紀的童話城
    2018年孤獨星球雜誌評選出全球最物有所值的目的地,愛沙尼亞的首都塔林,這樣一個彈丸小國,居然被評為最佳的洗肺聖地,童話之都,通靈之地,
  • 愛沙尼亞首都「年味濃」
    新華社塔林2月3日電(記者郭春菊)愛沙尼亞首都塔林2日舉行「歡樂春節」精彩演出和文化廟會活動,數千名當地民眾扶老攜幼踏雪而來,共慶中國農曆新年。  演出包括愛沙尼亞體育與傳統武術聯合會表演者帶來的舞龍舞獅、武術表演和愛沙尼亞雜技真火舞;中國中央音樂學院和北方崑曲劇院藝術家帶來的民樂和崑曲表演,以及北京舞蹈學院和武匠武術會館上演的精彩節目。  塔林市市長塔維·阿斯在演出活動上致辭說:「今年是塔林市第10次舉辦『歡樂春節』活動。我們在這裡共慶新春,祝願中國人民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