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瓜sir看電影
看了《鶴唳華亭》這個劇以後,與其他劇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想挑個演的不好的演員,比較難。
除了男女主角羅晉和李一桐的出色發揮,眾多的老戲骨也聚首奉獻出了精彩的演出。
如果非讓我單選哪一個演員的演技最好,我可能會選「全體演員」,因為《鶴唳華亭》裡的老戲骨實在太多了,而老戲骨和青年演員飆戲的橋段也頗為精彩,那麼到底誰的演技更好呢?我們來一一列舉一下,順序不代表排名。
1.黃志忠/蕭皇
除了太子和陸文昔以外,可能就是這位喜歡制衡的蕭皇戲份最多了。
黃志忠老師貢獻了讓我最驚喜的微表演,春闈案跟太子咆哮時情緒的漸進,紅衣打太子之後眼神的變化,童謠案兩父子間對峙的顫音對問......蕭皇本身就是矛盾體。
既想保下蕭定權,又要被迫受到朝堂的壓力。
既想親近和理解太子,又要想辦法制衡太子和齊王。
既要信守對顧家的諾言,又要盡一切努力收回顧家的兵權。
曾經演海瑞時剛正不阿的懟皇帝,如今自己演皇帝也嘗嘗被人懟的滋味。
一會天子之怒盛氣全開,一會溫柔體貼又透著點兒萌。
2.王勁松/盧世瑜
王勁松老師飾演的是太子的老師盧世瑜,與太子間的師生情賺足了觀眾們的眼淚。
雖然戲份少,但是人物立得住,臺詞也相當經典,讓盧世瑜這個角色於平地處起驚雷。
尤其是教育太子打手板和為太子死的那兩場戲,連對太子發個火都透露出關愛,也讓我們看到了大儒風範的君子之怒,充滿了正氣。
萬方有罪,止在臣工一人,太子殿下,臣去也。
這一段看多少遍,眼淚都譁譁的。
3.張志堅/李柏舟
張志堅老師塑造的中書令李柏舟這個角色,飛揚跋扈,氣焰囂張,從不正眼看人,總是淡定的看著太子,看著盧世瑜,看著皇帝,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卻揣著篡逆之心。
張志堅老師把人物塑造的相當完美,尤其是在大牢中自言自語那一段,是他自己跟導演提出加上去的,陸英父子被張陸正陷害趕赴刑場,應該被處決的李柏舟卻暫時安然無恙,形成鮮明對比。
這樣戲劇化的處理,讓李柏舟這個人物一下子就豐滿了起來。
4.劉德凱/顧思林
劉德凱老師曾經是瓊瑤劇中的男一號,原來他不演偶像劇也同樣的帥氣瀟灑,和盧世瑜一文一武的守護著太子殿下。
他是霸氣的大將軍顧思林,太子的舅舅,正因為他的霸氣才讓太子的儲君之位穩如泰山。
在皇帝面前,他強硬,氣場不減昔時風貌,在太子面前,他溫柔如慈父,不願意讓太子受一點委屈,一句阿寶,可以吞掉太子的一切眼淚,這也讓蕭皇醋意大發。
不得不說,劉德凱的眼神真是厲害,不需要任何臺詞,已經讓人心生敬畏。
5.鮑大志/張陸正
「人盡可君」、「牆頭草」、「二臣傳」、「逆臣傳」,張陸正的一生遊走於太子和齊王之間。
他對權力趨之若鶩,對政敵痛下狠手,對女兒包容寵愛,對兒子恨鐵不成鋼,鮑大志老師飾演的這個角色是十分豐滿和有戲劇性的,但也是十分簡單的人設,高官厚位不過是他想為子女後代圖一份安穩。
他演出了張陸正想當中書令的那種野心,扳倒政敵成功當上中書令的那種跋扈,和罪證如山時捨命保住子女的那種悔過之心,即使跪著,他的眼裡仍然想著對策。
雖然不是正面人物,但也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邱心志/陸英
邱心志老師眉宇間透露著正直清廉,被盧世瑜從蜀地召回輔助太子蕭定權,卻沒來得及建功立業就早早地領了盒飯。
他溫文爾雅,一身書卷氣,對待子女溫柔如春,面對張陸正的陷害,他慷慨赴死,帶領御史臺言官們衝撞廷試之前,他先是猶豫不安,然後為了太子決心一搏時又堅定而起。
可惜陸英的戲份有限,剛要波動的時候,被張陸正陷害了。
7.苗圃/趙貴妃
曾被評為「哭戲標杆」的苗圃,在劇中飾演齊王的母親趙貴妃,曾經和羅晉主演《穆桂英掛帥》,如今羅晉還是男主角,而苗圃已經成了女配角,曾經演戀人,如今卻演母子。
但是苗圃依然塑造了一個很完美的趙貴妃的形象,對齊王偏愛有佳,對五大王卻極為忽視。有中書令李柏舟和安平伯做靠山的時候,也是洋洋得意,李柏舟被斬以後,只好學著夾起尾巴做人,每一句話每一個行動都是戲。
整體來說趙皇后還是悲劇的人設,皇帝昏迷醒來喊的人是顧皇后,而不是守在床邊的她,那種含著眼淚的失望。即使被封為皇后,也要委曲求全的和太子搞好關係,和齊王告別的那場戲讓人感動,夫君不愛兒子之藩,趙皇后只能自食惡果。
除此之外,還有王建國飾演的慈祥的王翁,郝蕾飾演的張內人,「驚鴻一瞥」出場一分鐘靠「死」飆戲,井岡山飾演的皇帝心腹李明安。如此眾多的老戲骨,撐起了這部劇,而青年演員金瀚,鄭業成等演員在老戲骨們的帶動下,也同樣奉獻出了精彩的表演。
你更喜歡《鶴唳華亭》中哪位老戲骨的演技,可以投票也可以給我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