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愛好者的創作平臺
散文 / 詩詞 / 小說 / 情感
香港遊記
揚科
港澳旅遊,已經是久遠的想往。港澳旅遊,不可能像去東北那樣的自由行,為了出境旅遊的安全,還是決定隨團出行。
六月六日,乘座東方航空公司MU203航班,於下午十六點到達香港機場,由於飛機晚點,為了爭取時間,大巴直接奔觀光景點。香港導遊操著一口不太標準的普通話,沿途一路講解著香港的風土人情、景點風光、名人軼事,舉止言談,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有多年經驗的導遊小姐。
香港自秦朝起,就屬於中國版圖,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政府強迫清朝政府割讓香港半島給英國。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又割讓九龍半島,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英國又強租新界99年,至此香港先後被英國佔領100多年,地盤由九龍界擴展到深圳河岸。直到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一國兩制的策略將香港主權收回,成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結束了香港的屈辱歷史。香港佔地面積1071平方公裡,人口為700萬,是世界金融中心,年產值達3000多億美元,是亞洲四小龍之一。
到了香港,不能不說李嘉誠,他是香港首富,資產310億美元。1938年日軍轟炸潮州,為避戰亂,隨家人逃難到香港。他父親病疾沒能熬過那個冬天便撒手人寰,12歲的李嘉誠扛起了家庭重擔,打工掙錢維繫一家人的生活。由於努力工作,在擔任推銷員時,業績突出被晉升為銷售公司經理。李嘉誠起家還是始於生產塑膠花。一次偶然機會,他在大街上救了被車撞傷的蔡伯勵,將傷者送往醫院,當蔡伯勵傷愈後,千方百計找到救他的李嘉誠,看到李嘉誠在生產塑膠花,他認為這種產品賺不了大錢,就建議李嘉誠生產水桶水盆等生活用具,因為香港當時很缺水,一天只供應四個小時的自來水,盛水的用具果然很好賣,產品的這一轉變成就了李嘉誠。自那以後,蔡伯勵也成為李嘉誠的御用風水師。從那以後,李嘉誠生意越做越大,後陸續涉及香港的各個行業。用香港人的話說,香港每個行業都有李嘉誠的產業,香港人每花去十塊錢,就有一塊錢是送給李嘉誠的,致使李嘉誠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九富豪。
淺水灣是香港山海相連的海灣之地,是很具有代表性的沙灘,也是香港的風水寶地,有東方夏威夷之美譽。所以,李嘉誠、董建華、成龍、李連杰等很多富豪及名人都居住於此。當我們走到沙灘,看到很多人聚集在沙灘玩耍,下海遊泳,為這裡聚集了旺盛的人氣。回頭看環山上一棟一棟的樓房,坐落在山頂或山腰,大有世外桃源的味道。那座置於環山中央的紅色樓房,被翠綠所擁抱,就是大名鼎鼎李嘉誠的別墅,形成了淺水灣的獨特風景。
金紫荊花廣場,是香港回歸的象徵,當然是香港旅遊必到之地。當我們來到金紫荊花廣場,已經是夜幕降臨,花燈初上,金紫荊花閃爍著燦燦的金光,再被不斷投去的相機燈光、周邊建築彩燈光彩的折射,金紫荊花一縷金色、一縷紅色、一縷紫色、一縷綠色、一縷橙色,或是各色轉變成幻彩一般,連同人們手上的相機、手機、平板電腦等光芒,點綴的廣場如繁星點點的夜空。金紫荊花象徵花開富貴之意,其微雕成香港旅遊紀念品,在離港之時,人手一尊,作為了香港旅遊紀念。
遊香港,海洋公園和迪士尼樂園是非去不可的。特別是世界最為精緻的迪士尼樂園,將迪士尼故事建成一個一個的遊樂設施。相比較一般的公園來說,雖說規模不是很大,可設計之精巧、新穎、富有趣味性、遊樂性,很是值得一去。探險世界、幻想世界、明日世界、灰熊山谷、迷離莊園、反鬥奇兵大本營等主題區,雖說是更適合兒童遊玩,成人去體驗一下,也是蠻有意思的。我們隨團的四位老人,也體驗了形象別致的旋轉杯、浪漫刺激的升降式小飛象、起伏旋轉的飛馬轉盤、非洲叢林般與各色嘶鳴著的大型動物擦肩而過的河道穿越、唐老鴨飛行到眼前觸手可及的米奇幻想曲4D立體電影,似乎返老還童了一次,體會著孩童的那種迷戀遊歷與愜意。
香港是購物的天堂,不去旺角走走,似乎就沒去過香港。雖說旺角作為商業街,很有名氣,可走在旺角街道上猶如到了山區小鎮,絲毫沒有一絲國際大都市的感覺,店鋪林立,即使是蘇寧店,也沒有了寬闊、高大、富麗堂皇的氣派。大街上也沒有內地城市人山人海、人流如潮的繁華景象,也沒有內地城市的喧囂,一切都覺得休閒與舒暢,沒有繁鬧的不爽與壓力。在買了相機、拉杆箱、項鍊等幾種物品後,儘管知道與我們居住的都會海逸酒店不過兩站路了,可由於地理環境不熟悉,怕走錯道跑冤枉路,我們兩家人就合打一的士回酒店了。
這次香港旅遊,住宿條件還真是不錯。我們在香港的三個晚上都住在五星級的都會海逸酒店,位於維多利亞灣海岸上,右邊與香港體育館相鄰,左邊就是紅磡地鐵站,交通很是方便。斜對面就是金紫荊花廣場,後面的中國銀行大樓清楚可見,右邊海邊就是有名的星光大道,地理位置堪稱香港腹地。酒店設施一應俱全,也沒有內地酒店那些收費物品的擺放,地面清潔如新,地毯也不像內地那樣到處菸頭著痕。雖說也是大玻璃封閉窗戶,可沒有絲毫的異味,給人以清新而自然的空氣,清靜而舒服。
站在窗口,維多利亞灣盡收眼底。晨曦下的維多利亞灣,金色陽光照耀在座座建築牆面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微風下,海面泛起了層層微波,晨曦照耀下的建築,倒映投射到海面,在粼粼波光之下,浮閃不定。幾隻海鷗在海面上空盤旋,撲閃的白翅不時地扑打著水面。燈塔隨波搖曳,碼頭上吊車的燈光一閃一閃的似乎引導著快艇的航向,艇後兩行波瀾迎著晨曦飛揚。遠處的山體還塗染著墨色,海灣處山上那一棟一棟的白色建築,節節上攀,像似堆起的座座山峰。喜鵲也早早起來,在椰樹上飛來飛去,迎合著晨意,發出喳喳的呼喚聲,給維多利亞灣送來新的生機。
我遙望著香港的市井,想像到小漁村海邊織網的情景,思緒也隨漁船飄向了昔日的大海……。
二〇一五年六月十六日
作者簡介:楊森科,筆名揚科,出生於1953年8月,藍田縣人,畢業於原西北建築工程學院。從事過教學、冶金建設、水廠技術、燃氣設計與生產管理等工作,退休後又返回教學崗位。喜歡旅遊並有寫遊記的習慣,偶爾也寫點小詩,以消遣退休生活。
投稿文責自負,要求300字以上,【投稿前請仔細完善作品段落,字詞引用,並附上作者簡介及照片】,作品原創首發請註明,作品如有抄襲永不錄取,作品一周內沒有發表請另投別處。
2、《鄉土藍田》已開通頭條號、企鵝號等各大平臺,並同時推廣投稿作品,是書寫鄉土、尋覓交友的方便平臺。
3、平臺作品中圖文來自網絡的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平臺小編 :張勇【網名:草根牧羊】
平臺群主 :陳通【筆名:張奮鬥】
平臺宗旨:搭建一方樂土,實現文學愛好者的夢想!
目前1000+文學愛好者關注並加入我們
---鄉土藍田平臺---
創作不易,歡迎鼓勵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