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在說安徽南部三大高山之前,首先來了解一下安徽南部的地理劃分。安徽南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皖南地區,北與沿江平原相連,東南與江蘇、浙江交界,西南與江西為鄰,所包括的安徽城市有銅陵、蕪湖、馬鞍山等市的部分地區和池州、宣城、黃山全域。皖南的地勢以皖南山區和皖南沿江平原組成,有黃山、九華山2個山系縱橫其間,所以在我們印象當中皖南的山脈都不會少了黃山和九華山這兩座。但是如果說到皖南的三大高山的話,九華山卻意外落榜了,這是為什麼呢?
對於皖南的地名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江南道,雛形於宋代江南東路,成型於元代江東建康道與清代皖南道,定型於民國皖南行政署。皖南代表的文化是徽州文化,是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我們現在對於皖南更多的了解是因為「天下第一奇山」黃山,以及「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素有「東南第一山」的九華山,以及皖南眾多的徽派古村落。似乎在提到皖南其他的山脈就更是少有人知了。
其實,皖南的地勢多為山區,所以這裡的山脈很多,而且多數都是以黃山和九華山山脈為主。但是在皖南的三大高山之中,九華山卻意外的落榜了,黃山位居榜首,另外兩座山卻少有人知姓名。為什么九華山會落榜呢?其實也在情理之中,在安徽三大高山當中,珠峰海拔都在1700米以上,而九華山雖然有九十九峰,最高的十王峰海拔僅僅只有1342米,所以未能上榜皖南三大高山榜單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
九華山雖然是意外落榜了,但是黃山位居安徽三大高山榜首這個也是毋庸置疑的。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的黃山,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譽,自古以來就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盛名,成為安徽旅遊的標誌。其境內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榮登皖南三大高山之首也是實至名歸。
相對於享譽海內外的黃山來說,皖南的另外兩座高山就低調了許多,甚至可以說名字都少有人知。位於安徽省績溪縣伏嶺鎮逍遙村與歙縣三陽鄉交界處的清涼峰,天目山的主峰,海拔1787.4米,為華東地區僅次於黃山各主峰高度的另一座高峰,是安徽省較早建立的六個自然保護區之一。另外一座山牯牛降和清涼峰一樣也是坐落於兩縣的交界處,位於石臺縣和祁門縣交界處,其主峰牯牛大崗海拔1727.6米,為安徽省南部第三大高峰,尚未開發開放,素有「綠色的自然博物館」、「未開拓的黃山」之稱。
對於安徽省南部三大高山的榜單,很多人第一看到的時候,黃山的名氣毋庸置疑,但是清涼峰和牯牛降缺失名氣小了很多,甚至知道它們名字的人也不多,還會有誤以為九華山應該在榜單之中。不過,相信對於尚未完整開發的牯牛降和清涼峰在不久的將來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也知道它們與黃山一起位列安徽南部三大高山榜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