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態:百年城中村的最後記憶

2020-12-24 上海熱線

圖為熊小郢淹沒在這大片的城中村中

   2015年11月初以來,安徽合肥市廬陽區五裡片區城中村改造項目啟動。該項目是目前合肥市最大城中村改造項目,總佔地面積1433畝,徵遷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其中,熊小郢是此項工程中最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中村,距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記者歷時一個多月,通過拍攝全家福的形式,記錄熊小郢城中村每戶居民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場景,將熊小郢城中村作為標本,展示當下中國城中村的生態面貌和典型的中國式家庭場景。

  一口原始的自挖水井,居民靠著這口井裡的水做飯洗衣,維繫著日常用水;一口水塘,居民平日裡投放魚苗,過年時每家每戶逮上幾條魚,便是一年裡最快樂的時光......作為海棠街道最後的「城中村」,熊小郢凝聚了一代代人的青春記憶和打拼經歷,而隨著拆遷,這座曾承載了無數居住者不舍與留戀的城中村,將正式成為回憶。

   百年「城中村」成記憶

  熊小郢居民組是藕塘社區也是海棠街道唯一沒有拆遷的居民集中點。走進熊小郢,這裡就像一個「小城」,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兩米寬的小路兩邊,收破爛、補鞋匠叫賣聲不絕於耳;與之相伴的是,密集的房屋,狹小的街巷,空中「蜘蛛網」般的電線等帶來的一系列環境、治安、安全問題。

   「這塊地原來屬於一個姓熊的地主,所以就稱為熊小郢,至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今年87歲的王以乙回憶道。王以乙在熊小郢土生土長,據他回憶,19世紀末時,他的爺爺逃荒來到熊小郢,租借熊地主家的地做田,這裡地多人少,加上交通便利,便吸引了不少外來戶在此定居。「漸漸的,熊小郢人越來越多,從十幾戶發展到400多戶居民。」

  從最初的土坯房到磚房,再到多層小樓,伴隨著城市框架的拉大,隱藏在都市中的熊小郢,漸漸成為城中之村。村裡,群租房、小作坊、垃圾站、小飯店密密麻麻;村外,聯排別墅、高級公寓、寫字樓和城市高架鱗次櫛比。

   最後的團圓飯

   「人是越來越少了,這裡越來越冷清了。」62歲的王有發望著當年住過的房子黯然神傷,自己居住的城中村即將啟動改造,居民們紛紛搬遷,過去的喧囂、嘈雜漸漸逝去,留下帶不走的記憶。「我在這裡住了60多年,心裡真是捨不得啊。」

  回想起在這裡的場景,王有發的眼眶有些溼潤,他說,「那時候村裡沒水井,想喝口水都難,居民們要走上十多裡地才能挑到水。」後來,生產隊籌資打了口井,全村人就靠這口井燒水做飯,經常排隊打水。「再後來生活好些了,就有了手壓井、自備井,再到自來水改造,家家用上自來水......」儘管搬遷了,王有發回想起這些,眼裡滿滿的都是回憶。

   「小時候,男孩子玩滾鐵環,女孩子踢毽子……只要一聲吆喝,小夥伴們便都來了,一起下河摸魚、釣蝦子。」王有發不時回想起童年,「一到冬天下雪,『城中村』周邊的水塘都結上了厚厚的冰塊,孩子們穿著開襠褲,在冰面上滑起冰來,小臉凍的通紅,玩的不亦樂乎。」

   「搬家那天,我們起了個大早,煮了鍋熱飯、炸了園子,帶到新家,寓意熱氣騰騰、團團圓圓。」王有發租的新家與城中村只隔了一條馬路,為的就是能常回來看看。和王有發一樣,妻子戴中蘭經常隔兩天就回老房子看看,「老太婆每看一次,就流眼淚,我這心裡也不是個滋味。」

   未來剛剛開始

   11月初,熊小郢正式啟動搬遷。村民們忙著收拾老物什、清理家具,家家戶戶臉上洋溢著喜悅。「現在村裡居民都快搬完了,我們的新生活才剛剛開始呢!」正在搬家具的王運芝滿臉笑容。

  正在往茶水爐裡添柴的陶新榮告訴記者,沒有廚房,都是在走廊裡做飯,沒有自己的衛生間,大冷的天,要跑到公廁裡,「這幾年一直盼望搬遷,終於要搬了,雖然不舍,但更加期待。」

  幾十年來,「城中村」見證了許多家庭的喜怒哀樂。隨著拆遷工作啟動,居民們開始搬家,帶著對過去生活的一絲不舍,帶著圓搬遷夢的喜悅,更帶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盼,他們離開了生活幾十年的老屋。

相關焦點

  • 長沙最後的城中村,歷經百年滄桑,卻被稱為「長沙大雜院」
    近年來各大城市的面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而城市的發展不僅使得城市的面貌有了極大的改變,對於城市中的市民來說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城市的發展不僅僅局限於市中心對於城市周圍的一些村莊也是有著一定的帶動作用,這些城市周圍的村莊常常被人們稱之為是城中村,城中村顧名思義就是城市中的村莊,這些村莊的命運與城市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 西安最後的城中村,「西漂」們的蝸居處,還被稱為「西安小香港」
    節奏逐漸加快的城市化生活,讓許多人都亞歷山大,尤其是年輕人的世界,更是被生活的重負壓抑的無法喘息,因此一旦到了期盼已久的假期,很多人都急不可耐的準備暢遊遠方,感受一些那留在心中印象不多的記憶,今天我們不去聊那些名山秀山,也不去談那花紅柳綠,而是聊一聊著名古都西安這裡一座充滿不少人心酸,留存許多動人故事的城中村。
  • 記憶中的北京城中村,令人揮之不去
    大家唯獨沒有想到北京還有另外一種文化,那就是位於北京城鄉結合部的城中村文化。不過這種城中村的文化是時代發展的產物,也隨著時代的發展正逐漸在消失。記憶中第一座城中村,是2000年左右位於北京海澱區蘇州街的小南莊和萬泉莊村。這兩個村莊緊密相連,不過相對於真正的城中村,小南莊和萬泉莊村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城中村。
  • 江西「喜迎拆遷」的城中村,位於百年歷史的古街,近日迎來首籤
    對於旅行,從來都記憶模糊。記不得都去了哪些地方,看了哪些風景,遇到哪些人。儘管人們說,去旅行不在於記憶,而在於當時的那份心情。江西歷史悠久,地處江南,在這裡有著眾多的珍貴的文物遺蹟,也有著各種江南水鄉。
  • 深圳城中村的故事:黃貝嶺,在那地鐵的盡頭,有你歸家的記憶
    黃貝嶺城中村位於五號線的盡頭,很多人曾經把這個城中村當成了第二個故鄉,居住在這裡的上班族也是非常的多,現如今黃貝嶺經過了幾輪的舊改後,已經煥然一新,很多人也由於房租的暴漲而離開了黃貝嶺城中村。但是在地鐵的盡頭依然有家的味道。那些曾經的記憶依然無法抹去。
  • 西安最後的城中村:打工族的樂園,如今街巷依舊
    作為西安最後的城中村西八裡村,曾經是多少外來務工人員的「家」,它的存在成為漂泊人的短暫集聚地。近年來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城中村隨著拆遷隊的腳步也逐漸消失在過去,同樣西八裡村也逃不過這樣的命運。雖然生活很苦,但是城中村給了他們最後寄託。
  • 江蘇的「城中村」,被當地當作珍寶,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
    現在每個城市都有很多城中村。這些城中村雖然比不上那些高樓大廈,但絕對是最受歡迎的地方。而且只有到了城市裡的鄉村,才能體會到當地的文化歷史和民俗風情,下面我們來看看江蘇「城中村」的火爆程度。這裡還住著一些居民,就像一個「城中村」。來到這個古鎮,似乎一下子又回到了古代人們生活的場景,因為進入這個古鎮,瞬間就能感受到那種舒適、安逸、寧靜的感覺。今天這個古鎮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這個古鎮是民居建築的集中地。綠樹成蔭,油菜花遍地,小橋流水,仿佛就像江南的另一座小城。
  • 上海典型的城中村:經歷了百年滄桑,如今已無人敢「拆」
    上海典型的城中村:經歷了百年滄桑,如今已無人敢「拆」上海有一座典型的城中村風景,它的樣貌與其它城市中的城中村有很大差別,不是從原來的村莊發展而來,而是一棟民國時期的古老建築。這是因為這座建築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經歷了民國至今的百年滄桑,不僅能反映出百年來人們生活的真是面貌,還擁有著獨特的歷史底蘊,因此,早已被列為不可以動的歷史文物。
  • 深圳最古老「城中村」將成記憶,改造面積41660平方米
    中國這個超大城市中,城中村的現象也是不可避免的,這些城中村是深圳發展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問題,嚴重地影響了城市的發展,所以這兩年,大家不時可以看到深圳市的舊改、拆遷計劃,每一次的「大手筆」都是非常驚人的。今天小編介紹的深圳這個舊改村莊,是深圳最老的城中村之一,改造地在南山區,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這個村莊吧。據深圳市舊城改造規劃公布,這座被稱為深大人的「二樓餐廳」,是無數人心中念念不忘的小吃街,有著無數學生記憶的桂廟新村就要向大家告別了,它是南山區最古老的城中村之一,位於學府路與白石路交匯處的深圳大學西門。
  • 運城最低調的城中村:擁有五湖四海人遷徙的記憶,現今繁榮依舊
    運城景色很美,這裡的也有很多的旅遊景點,一些人直接就在城中村定居下來了。其實沒有自己的家,是感覺不到任何歸屬感的。不過這座城市中卻是很多外地人都有自己的家。不過也不光是這裡,很多大城市城中村大多都是這樣的,在十幾二十年的發展中,這裡幾乎是沒有跟上腳步的。不過這裡也成為了很多外地人去打工去租房的好去處。
  • 昆明最大的城中村:夜市裡魚龍混雜,被稱「風情街」
    昆明最大的城中村:夜市裡魚龍混雜,被稱「風情街」而在春城昆明最大的城中村中,也有一處值得一去的夜市。提到昆明最大的城中村雙橋村對於熙熙攘攘的夜市盛景,不同的人能看到不同的東西,食客能看到各色各樣的美食,而遊客們看到的,卻是不一樣的百態人生
  • 昆明最大的城中村:夜市裡魚龍混雜,被稱「風情街」
    昆明最大的城中村:夜市裡魚龍混雜,被稱「風情街」夜市在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最早在唐朝時期就已經出現在大城市中,清明上河圖上所描繪的汴梁盛景,就是古代繁華夜市的一個縮影。而在春城昆明最大的城中村中,也有一處值得一去的夜市。提到昆明最大的城中村雙橋村,其夜市肯定最是值得一去。每當夜幕降臨,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真正的幸福才算真正開始。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他們在白天或許是工人、或許是學生,而在雙橋夜市上,卻只有兩個身份——攤主或顧客。雙橋夜市被稱為昆明最為魚龍混雜的地方,入口大大的「雙橋夜市風情街」告訴人們,已經到了。
  • 佛山最擁擠的城中村,漂泊人的避風港,今卻面臨改造
    在廣東佛山這個地方,簡村為廣東佛山最為擁擠的城中村,容下大量的外鄉務工人員。簡村屬於佛山禪城區,距今位置已經有兩百年的歷史,當然簡村的佔地面積也不是很大,僅僅103畝左右,但是就是在這片土之地,生活著將近5000餘人,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外鄉人員,稱為佛山最為擁擠的城中村。
  • 藏在彩虹城中村的這條美食街你去過沒?
    「 百年水圍」本期帶大家打卡的是被市中心高樓包圍的美食天堂——水圍村,作為深圳老牌城中村,這裡沒有髒亂的地面,沒有擁擠的握手樓,取而代之的是頗具嶺南風情的騎樓、石拱門、青磚地板……時尚又復古的摩登文化街區,讓更多年輕人喜歡上了這個煙火氣濃厚的城中村。
  • 杭州最後的城中村:「異鄉人的聚集地」,當地幾乎沒有本地人
    ,杭州多年中對城中村都是拆除改造,當然也是保留了一些。面臨改造的城中村過程中,也會發展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杭州最後的城中村:井頭王村。這座城中村是深漂的集聚地。想要在杭州再找到這樣的城中村恐怕也是屈指可數,這裡低廉的房租以及房東從不苛刻的水電。
  • 百年長江風貌 傳承文化記憶
    2020-12-04 07:37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珍貴老照片開啟跨時空「回望」之旅百年長江風貌 傳承文化記憶 一百年前,一位日本攝影師拍攝了大量長江流域城市景觀和社會生態的攝影作品百年前的長江是何模樣?百年後的沿江又煥發出怎樣的壯麗新顏?以歷史觀照現實,這本珍貴的老照片猶如一場獨特的「回望」之旅,跨越時空相遇在長江激蕩人心的百年故事中。
  • 西安城中村最小美食街,東西好吃又便宜,藏著很多人記憶中的味道
    而隨著三環內的城中村逐漸拆遷,隨著許多夜市的逐漸消失,那些曾經便宜又美味的美食,那些曾經熟悉的味道也在逐漸消失。一個偶然的機會,在西安大唐西市遊玩時,發現了附近一個城中村竟然藏著有一個袖珍美食街,堪稱西安最小美食街,不僅美味佳餚多,味道很地道,而且價格很親民。
  • 上海「人跡罕見」城中村,卻有上百年的歷史,被稱「上海活化石」
    現在在上海仍然保留著一些城中村,其實在中國的所有的城市都有城中村存在上海比起廣州、深圳的來說並沒有那麼多的城中村,但是在上海市區的周圍卻零零散散有著幾個城中村。今天的這個村子在城市的不斷發展下,依然的存在在城市裡,那麼到底是哪個村子呢?我們可以一起去看看。
  • 重慶最後的城中村:老巷子的出租屋,安慰了多少漂泊者
    重慶最後的城中村:老巷子的出租屋,安慰了多少漂泊者不過就在這樣一座春繁似錦的現代都市裡,就在一片鋼筋水泥澆築而成的工業區中,卻有一座老舊、「俗氣」、似乎與重慶魅力絲毫無關的城中村。它就是虹吸在新橋工業園區裡的新橋城中村。
  • 半城繁華半城傷:張家口最著名城中村將謝幕
    但是在勝利路西側,卻分布著張家口最大的城中村一—柳樹屯。這些有著百年歷史的古村落,如今即將謝幕。一個城市,兩張面孔傍晚時分,勝利路像一條金色長龍,穿過繁華的街角,走在車水馬龍的街道,周圍是現代化的小區和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宛若一座城市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