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西州蓮湖村:讓致富村民生活「牛」起來

2020-12-17 人民網

原標題:青海省海西州蓮湖村:讓致富村民生活「牛」起來

  圖為顏連海正在餵牛。吳婷婷 攝

  「哞……哞……」一大早,走進柴達木盆地深處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柯魯柯鎮蓮湖村犛牛養殖基地,便聽到一陣陣渾厚的牛叫聲。

  「顏師傅,我去把水槽洗幹淨,給牛娃們灌滿水」「好!祁師傅,那我給它們餵草料」「我去清掃一下牛棚……」一頭頭犛牛正在牛棚裡悠閑地啃食飼草,工人們正在忙碌著,打掃牛棚、準備飼料、給牛添食……

  柯魯柯鎮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把所有鎮上的建檔立卡脫貧戶戶如期實現脫貧致富,每個村大力推進「一村一品」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蓮湖村的犛牛養殖、烏蘭幹溝村的青稞種植、金源村的花卉種植、安康村的集體土地租賃……」說起特色村的特色產品,德令哈市柯魯柯鎮黨委副書記哈斯代青信心滿滿。

  圖為顏連海正在打掃牛棚。吳婷婷 攝

  「在脫貧鞏固提升工作中,我們有機銜接鄉村振興戰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今年,效益好的村集體經濟收益能達到20—30萬元,此外,通過村集體經濟發展,帶動一些邊緣戶以及低收入戶一起致富。」哈斯代青說,「村集體收益是我們採取有效的措施,按照『4+3+3』的模式來分配,即收益的40%用於村級產業後續發展,30%用於村級基礎設施建設,30%用於醫療、養老教育等村級公益事業和各類評選活動獎勵。」

  如何利用好扶貧資金?如何發展產業?如何帶動村民致富……一連串的問題擺在德令哈市柯魯柯鎮蓮湖村黨支部書記、柯魯柯鎮蓮湖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法人石得文的面前。如今,在脫貧攻堅中,蓮湖村按照「一村一品」發展產業思路,發展養牛產業,讓村民邁上持續增收致富的「牛步子」,過上幸福的「牛」日子。

  犛牛養殖基地今年6月動工建設,9月正式投入使用。

  「我們整合鄉村振興項目、國家扶持和財政扶貧等資金771.5萬元,投資建設了犛牛養殖場,有6名村民在這裡幹活。」石得文說,「目前,基地裡有310頭犛牛,年前出欄60頭,剩下的牛明年4月陸續出欄,明年我們要擴大養殖規模,再多養300多頭犛牛,讓更多村民可以在家門口打工賺錢,真正讓養牛產業成為富民強村的『牛』產業。」

  村民顏連海以前到處打臨工,沒有穩定工作和工資,如今,他成為養殖基地的一名工人,在家也養過牛羊,有一定的經驗,為此對養殖基地的犛牛們也格外細心照顧。一大早,顏連海便早早起床,收著著打掃衛生、餵草料、水槽注水……

  「養牛要細心和用心咧,我們都把這些牛好好『伺候』著,要給他們吃好餵飽,還要給他們一個好的居住環境,這樣他們也長得快。」顏連海說著說著,不時看看牛棚裡的犛牛,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近年來,青海省海西州通過綠色發展促進生態農牧業轉型升級,柯魯柯鎮以產業富民為目標,緊緊圍繞「一村一品」產業發展布局,突出地域特色,注重多元化富民產業培育,積極落實產業扶貧相關政策,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持續增加,特色養殖產業迅速發展,產業結構更加優化協調,村級主導產業在促農脫貧增收、鞏固脫貧成效等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一村一品,為村民鋪就了一條脫貧奔小康的致富之路。

(責編:郝潔、陳曦)

相關焦點

  • 「一村一品」讓村民生活「牛」起來
    冬天的一個早晨,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柯魯柯鎮蓮湖村犛牛養殖基地,遠遠就能聽到一陣陣渾厚的牛叫聲。   「顏師傅,我去把水槽洗幹淨,該給牛娃們喝水了!」「好!祁師傅,那我去裝飼料。」
  • 柴達木盆地上的脫貧畫卷——青海省海西州脫貧攻堅見聞
    新華社西寧5月22日電 題:柴達木盆地上的脫貧畫卷——青海省海西州脫貧攻堅見聞新華社記者 鄧萬裡五月的柴達木盆地,天高雲淡,綠潮湧動。無論是牛羊成群的草場上,還是耕種正忙的農地裡,到處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近日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永花見到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時說,她剛剛回到家中,「自從搬到這裡,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幾年前,居住在蓄集鄉伊克拉村的永花一家生活還很困難。當時因為生活的變故,她與兩個兒女相依為命,租住在一個月100多元的民房裡,沒有牛羊和草場,只能四處打零工維持生計。
  • 青海省海西州土地整治項目區紀行
    原標題:青海省海西州土地整治項目區紀行   天空藍淨,五彩經幡逐風勁舞,深褐色的沙柳包沐浴在陽光下連片綿延開來。汽車中途一拐戛然停下,只見紅豔豔的枸杞子散布在不見邊際的黃色秧田中,遠處五六隻灰綿羊在悠然覓食。這裡是海西州格爾木大格勒鄉土地整治項目區,海拔2780米的這裡,冬天依然濃墨重彩。
  • 青海省海西州發生地震!
    小編從中國地震臺網官方獲悉,2021年1月2日凌晨4點24分,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市發生了3.5級地震,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公裡),地震震中位於北緯36.86度,東經94.62度。
  • 【西藏行24】青海省海西州烏蘭縣茶卡鹽湖
    1/自駕遊的時間與路線 【西藏行24】青海省海西州烏蘭縣茶卡鹽湖自駕遊的時間與路線D20 2012.07.24行程:格爾木市—青海省海西州烏蘭縣茶卡鹽湖—湟源縣城裡程:750公裡 2/簡單介紹
  • 海西州委書記文國棟出任青海省政府黨組成員(圖|簡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西寧7月1日綜合報導 據《青海日報》消息,6月30日,青海省政府黨組召開會議。文國棟以省政府黨組成員身份出席會議。此信息顯示,現任海西州委書記的文國棟已任青海省政府黨組成員。  據中國經濟網地方黨政領導人物庫資料顯示,文國棟,1969年8月生,曾任玉樹州委書記等職務,2015年起任海西州委書記,青海省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黨工委書記。
  • 「旅遊」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又登上央視、青海衛視啦
    十一期間,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知名旅遊景點翡翠湖、艾肯泉登上CCTV—2財經頻道,青海衛視等平臺。讓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民,足不出戶也能第一時間飽覽茫崖市的美景,驚嘆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在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尕斯湖畔有一處噴湧了上千年的地熱噴泉—艾肯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泉眼周圍形成了優美的圖畫,從空中俯瞰,艾肯泉明眸善睞,眼瞼、虹膜、瞳孔涇渭分明,是形神兼備的大地之眼。這股低溫硫磺溫泉流經區域,形成了鳳凰展翅高飛的造型,令人嘆為觀止。隨著艾肯泉在網絡走紅,越來越多的攝影愛好者慕名前來打卡。
  • 青海省海西州,西北偏西,探秘天高地廣的柴達木
    在「海」的西邊,是青海省海西州從地理上講,這裡是中國的柴達木盆地而在旅行者心目中青海湖古稱「西海」,海以西的大片土地,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自治州的北部與西北部,分別與甘肅和新疆接壤。海西州的南部,是青海玉樹州,繼續往南,是海西州的一塊飛地,與西藏那曲地區接壤。
  •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閆立光接受審查調查
    人民網西寧7月15日電 (陳明菊)本網從青海省紀律監察網站獲悉,海西州德令哈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閆立光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海西州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2004年11月至2009年10月 海西州發展改革委員會幹部;2009年10月至2012年4月 海西州發展改革委員會工業科副科長;2012年4月至2015年7月 海西州發展改革委員會工業環資科科長;2015年7月至2018年8月 海西州發展投資公司黨組書記
  • 青海省海西州都蘭縣:培育文明鄉風 助推鄉村振興
    青海省海西州都蘭縣積極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為推動鄉村振興夯實思想道德基礎,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結合宣講,引導群眾向上向善、移風易俗,形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養成節能、低碳、環保、綠色的生產生活方式。組織開展「家園清潔行動」,整治環境衛生,營造城鄉良好衛生環境。
  • 從"惡魔之眼"到"水上雅丹",神秘的海西州,令人流連忘返
    而青海省海西州,絕對是這種因地制宜戰略中的佼佼者,海西人幾乎將本土自然條件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比如在旅遊業方面,海西州就針對&34;和&34;進行了有序的旅遊開發,讓這些罕見的小眾景點,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助力。
  • 迪慶州香格裡拉市三壩鄉江邊村賴頭支村民小組產業發展紀實
    我們要趁著有人幫的時候趕緊行動起來,這樣好日子才會過得長久!」李永會說。 李雲輝是村民小組長,他和村裡的年輕人宗耀成、李雲貴一起開辦的香格裡拉市夢想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正在逐漸壯大,目前該合作社有能繁母豬50多頭、育肥豬130多頭、小豬200多頭。
  •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河東街道祁連路社區
    社區名稱: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河東街道祁連路社區  負責人姓名:鄭明壽  社區註冊志願者人數:300人  註冊志願者人數佔社區常住人口的比例:15%  經常開展的志願服務項目  推薦單位:青海省文明辦
  • 四川綿竹:讓教育點亮未來
    「昨天衣服脫線了,生活老師很快幫我補好了,老師像媽媽一樣陪我學習陪我玩,好開心。」九龍學校學生李佳給遠在浙江的父母打電話時說。在九龍學校,「如家」文化溢滿校園,鄉親們都誇「如家」學校的孩子知書達禮,自理能力強。 「作為寄宿制學校,不僅要教孩子學習,還要教他們如何去生活,老師與孩子24小時生活在一起,家長們很快就發現,孩子自理能力提高了,生活習慣也變好了。」
  • 都蘭縣委書記張紀元當選海西州政協副主席(圖|簡歷)
    中國經濟網海西2月4日綜合報導(尹彥宏)據青海省《柴達木日報》消息,2015年2月3日,政協海西州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三次會議補選張紀元為政協海西州第十二屆委員會副主席。  1979.08—1982.08 青海省湟源畜牧學校畜牧獸醫專業學習;  1982.08—1988.05 青海省烏蘭縣巴音鄉獸醫站幹部;  1988.05—1990.05 青海省海西州農墾公司幹部;  1990.05—1993.08 青海省海西州農牧局畜牧科幹部;  1993.08—1997.04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木耳火了金米村
    「買車是我的夢想,不過實現起來還是有難度的,我得再加一把勁。等把這季地栽木耳採摘完,我還想利用一個多月的農閑時間外出學習,提升自己的木耳種植技術,在增產提質上下功夫,爭取收益最大化。」談及自己下一步的打算,肖青松信心滿滿。
  • 互利村的互利致富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可是,這個有特色的本土產業一直沒做起來。「原因主要是過去村民都是分戶耕種、自產自銷,產量低、規模小。要做出規模效應,得有人帶頭示範。」付永久說。他為此多次到外地學習,精選優質品種,於2013年5月,與另外4戶村民牽頭成立了互利村甘薯專業合作社。
  • 中國拍攝野生動物天堂,被譽為中國的肯亞,青海省海西州都蘭縣
    在一個喧鬧的城市裡,你嚮往舒適的生活嗎?在海拔4000多米的青海省海西州都蘭縣,有一個「山氣日夜好,鳥語花香」的地方,雪山、荒漠草原、風、花、雪、月亮、彩虹,還有動人的風景。這裡是射殺野生動物的天堂,被稱為中國的肯亞。
  • 青海省最美縣城之一,風景如畫,位於海西州,去過的人都說美
    這次有幸和朋友自駕去位於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都蘭縣,才發現青海省在我心中不再只是青海湖和茶卡鹽湖了,這裡還有都蘭縣這樣一個美麗的寶藏城市,都蘭縣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有機會一定要帶上你最愛的人,自駕去一次青海都蘭縣,旅途中美好的經歷絕對讓你終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