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慶概況(地理位置與方言關係)
重慶市位於四川盆地, 地處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遊平原的過渡地帶,跨川中方山丘陵、川東平行嶺谷和盆南邊緣山地三大自然地理區:其中丘陵佔67%、山地佔32.8%、平原僅佔0.48%,地勢起伏較大。
▲軟體BIGEMAP大地圖上的DEM高程,越紅代表海拔越高
因此,我們在重慶能體驗到如此4D魔幻的感覺。
帕默爾曾說:「決定語言接觸的社會交際從根本上說是在空間中進行的接觸和運動。」這也能一定說明,重慶的地理因素是能通過當地方言體現出來,語言會被當地的地理環境所影響。
重慶地理上山河相間,多山、多水、多霧,很少有大晴天,經常陰雨連綿。李商隱詩有言「巴山夜雨漲秋池」, 重慶的常年降水量達1000毫米一1450毫米。
因此在重慶的方言中,很多關於水的言語都被賦予負面意義:比如「背溼」,形容倒黴;「好水哦」,意指某人不著調;「不要水我哦」,即為「放鴿子」; 「澆巴溼」,指像被水直接澆透一般溼,滋味並不好受等等這類方言,都能體現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以及重慶地理和氣候對當地人方言的側面影響。
二、為什麼被設立為直轄市
重慶具有三千多年的歷史的城市,商、周時期即為古巴國重鎮;隋、唐、宋時期先後稱渝州、恭州和重慶。
到了新中國成立,重慶作為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被設立為中央直轄市,直到1954年,重慶併入了四川,作為四川省的省轄市。
▲在BIGEMAP大地圖軟體上標繪出來的四川與重慶邊界線
列寧曾說,在現代社會,幾個中心城市可以決定全國的發展。早在1985年,就提出過可以把四川分為兩個省這樣的設想:一個以重慶為中心城市,另一個以成都為中心城市。
▲1963年的重慶
▲BIGEMAP大地圖軟體上1984年重慶的衛星圖像
到1997年,為了有利於三峽工程的建設、以及解決四川省所轄行政區太大不便管理的問題,又將重慶及其原萬州 、涪陵 、黔江地區從四川省劃分出來,發揮重慶作為在西部地區和長江上遊地區的優勢,重慶重新被設立為直轄市。
總體而言,重慶直轄的動因,離不開三峽工程的興建及建設後所帶來的百萬移民問題。「三峽工程就是建設好了,百萬移民問題如果解決不好,也會留下大的隱患。」
▲BIGEMAP大地圖上的三峽衛星圖像
三、從衛星地圖看幾十年變化,經濟介紹
為了方便直觀看重慶這些年的變化,我們需要藉助一款能夠看衛星地圖以及歷史影像變化的軟體,文中的衛星圖像都來源於國產軟體——BIGEMAP(大地圖)地圖下載器。
我們使用BIGEMAP大地圖軟體上的歷史影像功能,能清晰的看到重慶這幾十年的變化,最早可追溯到1984年的衛星圖像:
1.總體看
2.局部放大
從2019年重慶經濟運行情況來看,重慶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605.7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3%。重慶經濟總體呈現了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高質量發展態勢良好。
從上面衛星地圖的變化,我們也可以看出重慶的發展之迅速;而從小見大,更能看出我們整個國家的發展之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