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一個普通又傳奇的藝術創作者,他是西方戲劇的締造者

2020-12-16 誠實的小梅

威廉·莎士比亞是一位英國吟遊詩人和戲劇創作家,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者之一。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劇作家,他的經典著作被譯成50多種語言,並在全球範圍內為各年齡段的觀眾演出。眾所周知,作為「優雅的的吟遊詩人」,莎士比亞也是一名演員,也是環球劇院的創造者,這家歷史劇院至今仍然存在,每年都有數十萬遊客參觀。他的作品涵蓋了詩歌和散文中的悲劇,喜劇和歷史作品。雖然這個人是世界上最受認可的劇作家,但實際上他的生活卻很少。沒有已知的自傳信或日記存活到現代,沒有倖存的後代,莎士比亞是一個偉大的天才和神秘的人物。

對於他舞臺前的生活而言,簡單而又單調。莎士比亞出生的確切日期尚不清楚,但可以知道的是,他於1564年4月出生於英格蘭沃裡克郡的埃文河畔,並在同一個月受洗。他是市議員的兒子,瑪麗·阿登是這個家庭的女主人,也是一位備受尊敬的農民的女兒。他是八個孩子中的一個,並且活著成為這個家庭中最倖存的兒子。

但是莎士比亞在他的創作方面卻是收到萬分的矚目。威廉·莎士比亞首次出現在倫敦劇作家的舞臺上是1592年左右。當時的他受到報紙評論家批判性的攻擊,他也因此逐漸打起名氣,成為一位知名劇作家。在1594年之後,莎士比亞的戲劇完全是由一個名為the Lord Chamberlain's Men的演員群體所創辦的公司演出,後者成為倫敦演出公司公的佼佼者。伊莉莎白女王於1603年去世後,該公司獲得了皇家專利,並將其改名為 the King's Men。

他和一群扮演他劇中角色的演員,於1599年在泰晤士河上創建了自己的劇院,並將其命名為環球劇場。在此之後,莎士比亞拍賣的房產和投資記錄顯示他已成為一個非常富有的人,以至於他能夠在倫敦和斯特拉特福德為自己和家人購買房產。1594年,莎士比亞劇中出版的第一部的四個章節已經出版。1598年,當他的名字成為新作品的賣點時,又再一次鞏固了他的聲譽。這使他在演員和劇作家兩種身份上都很成功,並且他的名字被作為他的戲劇的標題而廣受宣揚。

那麼莎士比亞老年時的生活又是如何呢?就在一場瘟疫開始平息對倫敦的襲擊之後的1910年,莎士比亞從職業生涯中退休。並且威廉·莎士比亞於1616年4月23日去世,兩天後被埋葬在斯特拉特福德的教堂之中,並且他以「詛咒那些打擾他安息的人」這句話為墓志銘,目的是不讓大家來祭奠他。他去世時年僅52歲,倖存下來的是他的妻子安娜和他們的兩個女兒。沒有莎士比亞的直系後裔,因為兩個女兒的孩子都沒有成年。

莎士比亞對藝術,文學,語言和大量創作藝術的影響早已為人所知和記載。他是西半球最受矚目的劇作家,英語中充斥著源自他作品的引語和短語。他也是抑揚格五音的發明者,這是一種至今仍被廣泛使用的詩歌形式。

相關焦點

  • 文化:哈姆奈特,莎士比亞被遺忘的兒子的戲劇
    【文化:哈姆奈特,莎士比亞被遺忘的兒子的戲劇】閱讀愛爾蘭劇院公司Dead Center的新劇集的標題,現在在布裡斯班節期間在美國和歐洲巡迴演出。創作者布希穆卡澤爾說,這封信就是重點。哈姆奈特可能是歷史上的一個註腳,但他實際上是威廉·莎士比亞唯一的兒子。他在11歲時去世 - 大部分時間都被他著名的父親遺棄 - 他的名字在倫敦 - 在1596年。在1599年,莎士比亞拿起他的羽毛筆寫下他所有作品中最可憐的反英雄:哈姆雷特。
  • 莎士比亞戲劇之王
    莎士比亞於1564年出生在一個商人家庭。四歲時,父親被選為一個小鎮的鎮長。那時常有劇團來小鎮巡迴演出。小莎士比亞深深的喜歡上了戲劇,他覺得戲劇神奇極了,他經常和孩子們一起學著劇中的人物和情節演起戲來。但不幸的是他父親經商失敗,14歲的莎士比亞只好離開學校給父親當助手。
  • 那是你沒遇到《莎士比亞戲劇故事美繪館》,3-99歲都...
    從1592年到1616年,莎士比亞創造出了38部劇本、154首十四行詩、兩首長敘事詩,他的劇作被翻譯成各國語言,改編成各種形式,在國際舞臺上頻繁展現。   他構建了豐富多彩的藝術世界,他筆下的人物成為文學世界中的經典,他的語言成為文學藝術寶庫中的珍品。可以說,在西方文學乃至整個世界文學中,莎士比亞的作品都是繞不過的經典。
  • 70年前,一個中國人翻譯了莎士比亞的24部戲劇,至今無人超越
    原標題:70年前,一個中國人翻譯了莎士比亞的24部戲劇,至今無人超越「我讀到他的第一頁,就使我這一生都屬於他了。」 ——德國詩人、劇作家歌德這個俘獲大文豪歌德的男人,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
  • 潮起潮落:西方話劇藝術與中國戲劇藝術的相嵌相融
    盲目地崇尚現代主義戲劇,起碼說明對西方現代派戲劇在中國話劇史上所產生的影響及其興衰缺乏了解,而由此導致對現實主義的鄙視,也是一種偏見。  中國話劇現實主義,是西方現實主義戲劇思潮的一個支流,卻沒有西方現實主義運動得以產生的哲學的、文化的、戲劇的深刻背景,這就是中國話劇現實主義先天不足之處。但是從接受角度來看,現實主義是中國人的一種歷史選擇,也是民族的選擇。
  • 北大藝術學院教授丁寧:莎士比亞是藝術靈感之源
    近日,北京大學藝術學院丁寧教授應邀做客重慶精典書店·北大博雅講壇,從珍藏有最多的莎士比亞著作、莎士比亞戲劇題材繪畫、雕塑等的美國福爾傑圖書館以及英國的伯明罕圖書館談起,並通過大英圖書館曾舉辦的關於莎士比亞戲劇的藝術作品展,帶我們一同走進了為後世開啟無數藝術靈感的莎士比亞的世界。
  • 莎士比亞與湯顯祖:中西戲劇史上的並峙雙峰
    它打敗了老牌世界強國、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並通過大規模的海外擴張,建立了維吉尼亞殖民地,成為一個工商業強國。它在文化上也成了一個強國,戲劇的繁榮,是這個時代的一個重要成就。詹姆士一世時代,繼續了這種勢頭,英語世界影響最大的兩本書——首版對開本的    《莎士比亞全集》和詹姆士國王欽定本《聖經》,都產生在這個時代。
  • 講座| 北大藝術學院教授丁寧:莎士比亞是藝術靈感之源
    【編者按】近日,因《世界上最美最美的圖書館》新書首發,北京大學藝術學院丁寧教授應邀做客重慶精典書店·北大博雅講壇,從珍藏有最多的莎士比亞著作、莎士比亞戲劇題材繪畫、雕塑等的美國福爾傑圖書館以及英國的伯明罕圖書館談起,並通過大英圖書館曾舉辦的關於莎士比亞戲劇的藝術作品展,帶我們一同走進了為後世開啟無數藝術靈感的莎士比亞的世界
  • 戲劇面臨蕭條,莎士比亞又開始創作詩歌
    不過年輕、樂觀的莎士比亞還是堅信:不幸的時刻一定會過去,我的劇本遲早還會在這裡上演!勤奮的莎士比亞是不會讓自己閒著的,特別不會放棄自己的筆。劇本創作停止了,他還是想寫點什麼。這時候,他想到了創作詩歌。在十六世紀九十年代裡,隨著人文主義戲劇的繁榮,英國也開始出現詩歌的繁榮。
  • 喜劇是莎士比亞戲劇的重要部分,幾乎貫穿了他的整個創作生涯
    雖然莎士比亞如今的名氣還比不上馬洛等人,而且還遭到過謾罵和攻擊,但伯比奇從《亨利六世》等劇本中看到了莎士比亞非同尋常的創作才華,他相信莎士比亞一定還有能力再上一個臺階,創作出更為優秀的劇本。他本人也需要這樣的劇本來塑造更多受人歡迎的舞臺形象。
  • 湯顯祖,世人多言他是東方的莎士比亞,這兩人有哪些相似之處?
    莎士比亞與湯顯祖雖然遠隔重洋,彼此都不曾知道對方的存在,但是兩人卻在戲劇舞臺的時空裡相遇了。戲劇,不過是湯顯祖的副業,而正是這「副業」,卻使湯顯祖享譽世界。02莎士比亞的生平經歷則相對簡單,1564年,他出生於英國中部沃裡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鎮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他的父親是當地的皮手套工匠,兼營穀物、羊毛和皮革買賣。
  • 這部風靡紐約的浸入式戲劇來滬了,會是怎樣一個「不眠之夜」
    《不眠之夜》劇照《Sleep No More》因其提供的獨特戲劇體驗獲得了無數獎項,並迅速成為風靡紐約乃至世界的文化事件。這部劇已經在紐約連續五年上演了2200多場,吸引了從普通大眾到李奧納多· 迪卡普裡奧、娜塔莉·波特曼、賈斯汀·汀布萊克、馬特·達蒙、麥當娜在內的一眾明星,是迄今為止影響觀眾最多,也是讓觀眾印象最為深刻的浸入式戲劇代表作。
  • 戲劇大師莎士比亞的審美竟然如此「直男」……
    時任總統柯林頓在當時的演講中回想他第一次接觸詩歌的情景,是老師讓他背誦莎士比亞作品《麥克白》中的某些段落。到了握手環節,格林布拉特問柯林頓:「您不認為《麥克白》是一部偉大的戲劇嗎?它講述了一個野心勃勃的人被迫去做一些他知道在政治和道德上是災難性的事。」
  • 古代文化:戲劇——明清傳奇、地方戲曲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代文化:戲劇——明清傳奇、地方戲曲,明清傳奇。明清時期,中國古典戲曲繼元雜劇之後進人了又一個大發展、大繁榮的歷史新時期。其代表形式是傳奇。明代傳奇在初期由於受到文化專制主義及封建倫理觀念的束縛,單調貧乏,少有佳作。
  • 日本戲劇家鈴木忠志:戲劇的未來屬於中國
    (戲劇大師鈴木忠志)這些中國青年是第三期「鈴木方法演員訓練營」的學員——來自中國的戲劇從業者和愛好者。他們將在鈴木忠志的親身傳授下,進行為期兩周的訓練。鈴木忠志是戰後日本第一代戲劇創作者,曾在日本掀起轟轟烈烈的小劇場運動。
  • 莎士比亞四大喜劇四大悲劇
    莎士比亞便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劇壇上這樣的一個「巨人」。莎士比亞是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他共寫有37部戲劇,154首14行詩,兩首長詩和其他詩歌。莎士比亞研究者根據莎士比亞戲劇的上演和出版日期、劇本的內容和風格以及能夠找到的當時零星資料,大致確定了莎士比亞劇本的創作年代。
  • 莎士比亞:從「下裡巴人」變為「陽春白雪」
    一     四百年前的莎士比亞與今天的莎士比亞有著很大的差別:當年的莎士比亞戲劇是大眾娛樂的手段,而不是今天的高雅藝術。莎士比亞創作那些戲劇也不是為了流芳百世,而是為了賺錢謀生。
  • 莎士比亞是一個偉大的故事講述者,但我們對他本人卻是知之甚少!
    但我們對莎士比亞及其同伴的事情知道的實在太少了,所以對於當今讀者來說,甚至無法編造出一個完整的關於莎士比亞的故事,他讓遙不可及的國王和王后復活了,但我們卻做不到。幾乎所有在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發表的充滿想像力的文學作品,在發表之前都有一個免責聲明,表明是作者無意發表它,在他出城時他的作品被盜,並且聲稱這是沒有價值的作品,僅僅是為了娛樂而寫,等等。
  • 莎士比亞書店的傳奇
    比奇又說:「她曾告訴我她後悔沒有嫁給一個農夫或銀行家,甚至是一個撿破爛的,她嫁給了一個作家。提到『作家』這種可鄙的人物時,她的嘴唇噘起來。」諾拉可能不知道銀行家與農夫、撿破爛的有什麼區別吧。比奇認為,喬伊斯能和諾拉一起生活是他的幸運。
  • 莎士比亞最後一部戲劇劇本被發現!被錯誤地塞在圖書館的哲學部分
    >近日,西班牙的一位歷史學家,發現了一本罕見的1634年版莎士比亞最後一部戲劇的劇本。巴塞隆納大學的學者約翰斯通,在翻閱蘇格蘭皇家學院薩拉曼卡圖書館時,發現了這齣被遺忘已久的戲劇。據說,這部名叫《兩位貴族親戚》的戲劇劇本,被塞進了一本未加標籤又枯燥無味的英文劇本的書頁裡,錯誤地被擱置在了哲學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