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澳大利亞因為看不清事實而失去了大片市場之後,就將求救的目光看向了該國一直以來都想依附的西方世界,但是西方世界的態度卻顯得十分曖昧。在澳大利亞的紅酒無處售賣的時候,美國還在冠冕堂皇地向世界喊話,呼籲大家購買澳大利亞的紅酒來幫助該國走出困境,但是美國自己卻不見得買了多少。
甚至,在那之後,美國、英國等國家,還開始瘋狂滲透澳大利亞撤出後的空白市場,這樣明晃晃「挖牆腳」的事情,真不知道澳大利亞究竟是如何思考的,竟然捨得放棄經營多年的市場,轉而選擇一個向來陰晴不定的美國當作依仗。
而就在紅酒、龍蝦等等一系列產品沒地方處理的時候,澳大利亞又接到了一個令人心寒的噩耗。就在此前不久由聯合國、英國以及美國聯合舉辦的「氣候雄心峰會」上,全球70多個國家都受邀參加,大家歡聚一堂共同商討國際大事的時候,卻唯獨少了莫裡森的身影。
就這樣的情況來看,澳大利亞的國際地位已經嚴重降低,而且隱隱有著淪為「國際孤島」的趨勢,不僅丟失了穩定的經濟來源,那些以為能夠依靠的盟友也紛紛倒戈,放棄了對該國的援助,恐怕那時的莫裡森應該坐在直播畫面前黯然神傷吧。
事實上,氣候雄心峰會沒有澳大利亞的身影是完全合理的,畢竟這場峰會所討論的是有關「氣候」的問題,而在這個問題上,澳大利亞恐怕是最沒有資格發言的國家了。
要知道,莫裡森曾經對全球各國承認,要在2030年之前將碳排放量減排至2005年的水準,但是如今卻截然相反,2020年初和年底各發生了一場燃燒數月的山火,直接讓澳大利亞的碳排放量嚴重超標。而更令人氣憤的是,在2020年初發生山火的時候,莫裡森本人竟然還在海外度假。
這就凸顯出了澳大利亞政府面對碳排放越來越多的不作為,莫裡森根本就沒有想著要為這件事情做什麼貢獻,那麼自然也就沒有理由把莫裡森邀請到現場來。
但是就目前澳大利亞的態度來看,他們最生氣的應該並不是沒能參加氣候雄心峰會,畢竟莫裡森對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感興趣。相比而言,被莫裡森視作強大依靠的美國、英國,此次並沒有就此事為澳大利亞發聲,恐怕才是莫裡森最無法接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