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向核電站旁民眾發碘片抗輻射 洩漏不影響中國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初步確定此次核洩漏事故為4級即造成「局部性危害」

  來自中國氣象局的最新消息稱,所屬的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權威發布:由於中國位於日本國的西部,日本核洩露發生地區近日風向盛行由西向東,其核洩漏放射性汙染物未來3天對中國沒有影響。

  核洩漏擴散物對我國沿海無影響

  根據最新洋流特徵及風浪預報分析,日本東部外海海流為偏東至東北流向、浪向。核洩漏擴散物將隨洋流及風浪向東北方向的北太平洋區域移動,對我國沿海也無影響。 (據新華社電)

  目前核電站周圍檢測到的放射性物質包括碘131和銫137。碘131一旦被人體吸入,可能會引發甲狀腺疾病。日本政府已計劃向核電站附近居民發放防止碘131輻射的藥物——碘片。

  據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13日說,正通過灌注海水、排氣降壓等措施,為福島第一核電站機組降溫,不排除3號機組像1號機組一樣發生爆炸,但即便發生爆炸,對周邊居民健康也不會產生明顯影響。與此同時,日本政府初步確定此次核洩漏事故為4級,即造成「局部性危害」。

  碘131可能會引發甲狀腺疾病

  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12日下午發生爆炸。枝野幸男13日在記者招待會上說,當地時間1時52分,3號機組附近核輻射量達到每小時1557微西弗,超出汙染標準值每小時500微西弗兩倍多,不過50分鐘後就降至184微西弗。

  枝野幸男說目前核電站周圍檢測到的放射性物質包括碘131和銫137。碘131一旦被人體吸入,可能會引發甲狀腺疾病。日本政府已計劃向核電站附近居民發放防止碘131輻射的藥物——碘片。銫137會造成造血系統和神經系統損傷。

  媒體建議外出用面罩或溼毛巾護面

  目前,國際核事故按嚴重程度分為1至7級。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等級低於1979年的美國三裡島核事故和1986年的蘇聯車諾比核事故。美國三裡島核事故被定為5級,當時由於製冷系統出現故障,導致大量放射性物質洩漏,至少15萬居民被迫撤離;而車諾比核事故被定為最高級7級。當時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導致8噸放射性物質洩漏,直接汙染核電站周圍6萬多平方公裡土地,320多萬人受到輻射。

  與車諾比核事故顯著不同的是,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反應堆有15釐米厚的不鏽鋼護罩保護,爆炸發生後的視頻畫面顯示,1號機組的混凝土保護體頂部和牆體消失,但反應堆不鏽鋼護罩沒有受到破壞。而車諾比核電站的4號反應堆並沒有安放在密閉容器內。此外,法國核安全局12日說,福島第一核電站的爆炸是「化學因素」引起,非核爆炸,因此與蘇聯車諾比核電站事故不可同日而語。

  目前,日本政府已把福島第一核電站人員疏散範圍由原來的方圓10公裡上調至方圓20公裡。日本媒體建議核電站周邊民眾避免外出,外出時用面罩或溼毛巾護住面部。

  輻射量

  1015μSv是何概念

  除了權威專家和官方,民間在微博上對這次核洩漏的關注度也毫不遜色。民間科普組織「科學松鼠會」發出微博稱,福島核電站洩漏監測到的即時數據是每小時1015μSv,即1.015mSv。「這約相當於:一、核電站工作人員一年接受的行業輻射;二、一次X光檢查接受的輻射;三、乘飛機239小時接受的輻射;四、每個人半年內接受的天然輻射。」對此,網友「猴戲」補充說,這只是每小時接受到的輻射量,如果暴露更長的時間,總的輻射量會成比例增長。」

  還有網友在微博上宣傳核洩漏後的自衛方法:少吸入放射性沾染空氣,逆風迅速離開,在安全地廢棄身上所有衣物,淋浴30分鐘,尤其是口鼻腔和毛髮。儘快進入室內,關好門窗,不要外出。不要動用汙染區的水和食品等。 (邱瑞賢、王丹陽)

  遼寧三地未發現核輻射異常情況

  據新華社瀋陽電 (記者楊成軍)記者從遼寧省環保廳下設的核安全局了解到,在日本地震引發核電廠事故後,遼寧丹東、大連和瀋陽3個輻射監測自動站開始24小時連續監測,截至13日10時,遼寧3地自動監測數據尚未見異常。

  遼寧省核安全局局長高魁告訴記者,3月12日,遼寧省核安全局分3個監測組,在丹東、大連和瀋陽環保部門配合下開展取樣監測分析,從監測結果看,目前數據正常,遼寧尚未受到影響。

  德國將全面檢查核電站安全標準

  據新華社柏林電 在日本大地震引發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爆炸並導致放射物洩漏事故後,德國總理默克爾11日晚宣布,德國將全面檢查境內17座核電站的安全標準。

  默克爾11日晚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日本發生的事情對世界是一個轉折點,」核電站事故發生在日本這樣一個擁有最高安全標準的國家,德國也不可能像以往一樣照常運營核電站,必須全面檢查核電站的安全標準。默克爾說,「核電站安全和保護人身安全始終是最高主旨。」

  11日當天,大約6萬名示威者在德國南部斯圖加特市組成了45公裡長的人體鏈條,要求立即關閉所有核電站。德國聯邦議院2010年10月通過了政府有關延長核電站運營期限的計劃,現有的17座核電站的運營期限將平均延長12年。由此,德國關閉最後一座核電站的時期將由2022年左右,推遲到大約2035年。

  災民擔憂核洩漏

  12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洩漏的消息傳出後,日本一些民眾表達對核洩漏的擔憂。

  「經過令人沮喪的一夜,我早上8時回家,」東京一名23歲女性白領在一家社交網站上說,「現在又出現核洩漏,我們可能已經暴露在核輻射環境中。我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之後還會發生什麼,明天是否還能活著。」「輻射在增加,他們在準備(防輻射用)碘。如果風很大,會把放射性物質吹向……」有人在網上寫道。

  名為帕帕的網友認為,即便這次事故不會演變為車諾比核洩漏那樣的大事件,能源運營商也應當盡一切努力將事故對民眾的傷害控制在最低水平。 (新華社供稿)

  核洩漏對中國暫無影響

  本報專訪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原國防科工委副主任張華祝

  本報訊 (記者李棟、何濤、張瑩、於夢江、石善偉)昨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原國防科工委副主任、原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張華祝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全球核電站對地震都有足夠的安全設施,此次日本強震海嘯,到目前為止,即使產生一點核洩漏,也是局部的,對日本不會產生大規模的影響,對中國更不會產生影響。

  全球核電站對地震有足夠的安全設施

  「2007年日本海的那次地震,離核電站更近,對核電站地震強度更加強烈,但對7座反應堆沒有產生損害,所以說核電站對抗擊地震還是有足夠安全技術設施的。」

  談及此次強震對日本福島核電站的影響,張華祝提到了2007年柏崎刈羽核電站的核安全事件。據介紹,2007年7月16日日本新潟縣柏崎市附近海域發生芮氏6.6級地震。該地震引發世界最大核電廠——柏崎刈羽核電站多起核安全事件,是世界範圍內有記載的對核電站影響最為嚴重的一次地震。

  張華祝說:「這說明核電站對地震很敏感,發生了地震就自動停堆」,張華祝說,7臺反應堆都安全停運下來,在這期間,有一個存放放射性廢水儲槽中的一些廢液稍微洩漏出來,造成一定廠房內部的洩漏,但對環境沒有造成影響。「世界所有的核電站對地震都有足夠的預防措施,地震應當不會對反應堆的運行和停下來以後的安全帶來不可接受的影響。」

  張華祝說,日本發生「3·11」強震海嘯後,日本原子力產業協會很快給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來通報,相互通報相關情況,稱受強震海嘯影響的核電機組都已自動停運。

  「絕對不會對我國東部海岸產生影響」

  「會不會對我國東部海岸產生影響?」記者問到,「不會,絕對不會對我國東部海岸產生影響。」張華祝舉了個例子,1999年9月30日,日本離東京不遠的東海村發生核事故,當場兩個人受到嚴重的輻射,當地周圍的居民也受傷了。

  張華祝說,中央緊急下指示,組織專家來評估這個事故對我國的影響,經過分析,專家組最後的結論是不會有影響。事實證明,日本東海村核事故,雖然當時有兩個人受到嚴重輻射,但是它的影響只是對日本東海村局部的影響。所以這次,即使在日本也不是大規模的影響,更不會影響到我們國家。

  專家認為

  汙染物擴散與我國漸行漸遠

  據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 針對公眾關注的日本核電站放射性物質洩漏情況,中國氣象專家、核安全專家分析認為,日本核洩漏放射性汙染物對中國暫無影響。

  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高級工程師周斌表示,目前日本上空為西風,未來仍以偏西風為主。放射性汙染物在中低層大氣主要朝東北方向擴散,在高層大氣未來60小時內主要向東南方向擴散,60小時後轉向北方擴散。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研究員陳曉秋也認為,從目前的風向看,日本核洩漏放射性物質不會影響我國。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黃小玉說,受較強冷空氣影響,15日起,日本震區、核洩漏區(東京、仙臺、福島)轉為小雨或雨夾雪天氣,地面盛行西風,汙染物擴散對我國來講將漸行漸遠。

相關焦點

  • 福島核洩漏7年後:仍有4成居民沒有獲得政府碘片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發生7年之後,日本仍有近4成居民沒有從政府處領取到碘片。其中茨城縣居民64%的居民都沒有領取到儲備碘片,而附近正是東海第二核電站。據日本「NHK」電視臺12月14日消息稱,在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洩漏事故中,政府需向居民發放防止輻射性物質被甲狀腺吸收的碘片。但由於當時混亂,政府沒有做出明確指示,導致碘片的發放未能徹底落實。為此,時任日本內閣官房長官的枝野幸男表示,中央政府決定以核電站方圓5公裡範圍內的居民為主要對象,由地方政府優先進行發放,其餘地區則會稍晚一些。
  • 日本碘片廠家告誡勿隨便服用碘片:將導致副作用
    據新華社電 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後,不少日本民眾開始搶購具有部分防輻射作用的穩定碘片。日本一家碘片生產廠商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指出,碘片不能隨便服用,如果服用方法不當,會導致過敏等副作用。  碘片本來是用於治療甲狀腺肥大的處方藥。
  • 核電站啟動!立陶宛睡不著覺了,白俄羅斯把核電站就修在40千米外
    (奧斯特洛維茲核電站已經正式投入使用) 一號機組投入使用後,奧斯特洛維茲核電站的二號機組投產也不再遙遠,預計明年該核電站的產能將在二號機組投入使用後突飛猛進
  • 專家:日本核電站事故對甘肅沒有影響 吃碘鹽無防輻射作用(圖)
    (每日甘肅網 肖剛攝)  相關連結:  》》》專家:離東京太遠 核洩漏對蘭州沒有影響  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對甘肅沒有影響  省疾控中心放射衛生科科長、主任醫師羅偉立介紹說,自然環境中就存在著一定的放射性本底,包括我們人體都具有一定的放射性。
  • 核電站突發漏水事故!洩漏110噸驚動聯合國,日本:對外無影響
    日本核電站突發漏水事故!洩漏110噸驚動聯合國,世界譁然1月13日據日本共同社消息稱,當地時間12日,日本境內位於靜岡縣的濱岡核電站突然發生洩漏事故,洩露總量更是超過了110噸,此舉也驚動了聯合國。前述媒體報導稱,濱岡核電站一號機組在當天突然發生了漏水事故,洩漏為110噸消防用水,其中95噸流入了暫時存放核廢水的水槽當中,另外還有15噸流入到了核反應堆所在的建築內。萬幸的是,中部電力稱此次漏水事故並沒有對外部和外界造成影響。不過,這樣的嚴重漏水事故也讓外界擔憂。
  • 福島核事故後 日本4成對象居民未收到防輻射用碘片
    中新網12月14日電 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時,有部分居民並未收到用於防止甲狀腺遭輻射的碘片,鑑於此,日本政府決定向核電站方圓5公裡範圍內的居民事先發放碘片。但NHK記者經採訪了解到,日本全國有4成的對象居民並未收到碘片。
  • 美國3/4核電站存在放射性氚洩漏
    據美國媒體6月21日報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美國3/4的商業核電站均存在放射性氚洩漏,往往是通過埋在地下的被腐蝕的管道進入地下水。  氚又稱「超重氫」,是具有放射性的氫同位素。氚的壽命比較短,而且相比於其他放射性汙染物,它通過空氣進入人體是比較困難的。
  • 美濱核電站事故警示中國
    這是日本歷史上發生的最嚴重核電站事故,不幸中萬幸的是,這次事故沒有導致核輻射物質洩漏這一更嚴重的後果。美濱町市的官員松前信武告訴美聯社記者:「沒有發生損害環境的核物質洩漏。」他指出,洩漏的只是蒸氣,不帶輻射性,而且只洩漏在了渦輪機房內。關西電力公司的有關人士也說,核電站周圍監測輻射的儀器沒有發現異常,可以認為沒有輻射洩漏,因此不必對核電站附近居民進行疏散。
  • 碘鹽與碘片,福島與廣島,賽先生與德先生
    日本地震,海嘯,破壞極大,斷電斷水斷絕通訊,這可壞了,核反應堆不能灑水降溫,導致核輻射洩漏。洩漏的核輻射中,有同位素碘-131,它以人的甲狀腺為靶子,輻射進去,存在裡面,慢慢積累,因為它有放射性,積累多了,它的射線就強了,就會傷害人體。其實同位素碘-131也是一種藥,常利用它的輻射性來治療甲狀腺疾病。如同碘少、碘多結果截然相反一樣,同位素碘-131少了能治病,多了則致病。
  • 福島第一核電站各機組表面溫度均低於100攝氏度
    3月17日  評估:日本將福島核洩漏定為4級核事故。日本民眾要求知道更多。  降雪:日本東北部普降大雪,造成二次核汙染。  搶購:韓國出現搶購海藻類食品;美國出現搶購防毒面具、碘片等。  遇難:中國駐日本大使館表示,一位鍾姓中國公民在海嘯中遇難。
  • 福島核電站輻射物質洩漏最終定性為7級核事故(組圖)
    日本研究機構新近檢測發現,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地區的輻射物質已滲入地表以下10釐米至30釐米的土壤。  去年3月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輻射物質洩漏後大約3個月,研究人員發現輻射物質滲入地表以下5釐米。
  • 日本311核洩漏3周年 汙水仍是福島核電站頭等難題
    日本311核洩漏3周年 汙水仍是福島核電站頭等難題     核電站抽取的地下汙水也要保存到蓄水罐中,但核電站內已經無處安置水罐。  罐中汙水裡的銫很難徹底清除,汙水中還含有鍶90等釋放β射線的物質。由於這些用螺栓鉚接鋼板製成的簡易凸緣型水罐密封性不好,近幾個月來不時出現洩漏。目前,東京電力公司準備改用焊接型水罐,但更換工作將花費時間。
  • 日本濱岡核電站將全面停運 電力供應受影響
    「首相的要求非常嚴肅」中電當天在位於名古屋的總部召開董事會,決定全面停運濱岡核電站。濱岡核電站地處靜岡縣太平洋沿岸的御前崎市,距離首都東京大約200公裡,據信是日本「最危險」的核電站之一。微量洩漏不影響外部環境就在中電董事會成員決定關停濱岡核電站之際,位於日本西海岸的敦賀核電站出現微量放射物質洩漏。敦賀核電站所屬日本原子能電力公司9日宣布,敦賀核電站8日出現微量放射物質洩漏,但洩漏已被制止。日本原子能電力公司稱,放射物質洩漏量極微小,不會對外部環境造成影響。
  • 記者直擊福島第一核電站 如今的日本還能去旅遊嗎?
    核電站佔地面積很大,裡面立著近千個巨型汙染水存儲罐——為了存儲不斷增加的汙染水,大型儲水罐還在不斷建設中。客車在受事故波及的幾個機組旁的道路上行駛。1號機組損傷情況之嚴重令人很容易想到事故發生時的慘烈景象。靠近事故機組,輻射監測儀的數值飆升,甚至突破每小時200微希沃特,是在東京一些地方測得數值的四五千倍,儀器發出強烈的報警震動。
  • 多國因日本核洩漏謠言四起 碘鹽碘片遭瘋狂搶購
    日本因為地震沒亂,中國不少地區已經變成了謠言的雜菜缸子,並在近日尤其從「動嘴」升級到「動手」。或因為害怕日本核洩漏對人體帶來影響,或擔心海水被放射性物質汙染,沒法再提煉食鹽,。浙江、廣東、江蘇、上海、四川、湖北、雲南、貴州、安徽、河南、湖南、北京等省市部分地區都出現食鹽熱購現象,平常每包1元左右的食鹽甚至身價漲到了10元,自覺「商機無限」的淘寶買家甚至打出了買商品送食鹽的口號,令人不勝唏噓。
  • 信陽核電站事件:項目最終停止建設
    信陽核電站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一座4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地處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董家河楊家塘,動態投資規模在600億元左右,一次性統一規劃,分兩期實施。由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主建,採用世界上技術成熟的壓水堆,核島內採用燃料包殼、壓力殼和安全殼3道屏障,能承受極限事故引起的內壓 、高溫和各種自然災害。
  • 日本三天兩頭發生核洩漏 根源到底在哪兒?
    (原標題:日本這麼發達一個國家,為何三天兩頭發生核洩漏?)6日上午,位於日本茨城縣大洗町的一家原子能研究所設施發生放射性物質洩漏事故,造成現場5名職員被暴露在輻射環境之中。其中一名50多歲男性員工吸入大量放射物質,體內輻射量超過正常界限的十倍以上。
  • 科技日曆|39年前發生洩漏事故的日本敦賀核電站,如今已有50歲高齡
    科技日曆|39年前發生洩漏事故的日本敦賀核電站,如今已有50歲高齡  Winnie Lee • 2020-03-09 22
  • 高溫影響核反應堆冷卻水,瑞典要求多家核電站給出方案
    高溫影響核反應堆冷卻水,瑞典要求多家核電站給出方案 瑞典輻射安全局8月20日說,已要求多家核電站運營商幾個月內製定方案,確保反應堆今後免受高溫天氣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