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準的水銀體溫計將被全面禁產,以後給娃量體溫你用啥?

2020-12-21 貝多星光營

文| C爸

ID| cc-bama

一說水銀體溫計,估計大家都感覺非常親切,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

雖說近幾年市場上興起了多款新興體溫計,但是歷史悠久的水銀體溫計仍然是「團寵」,無論是各大醫院還是居家自備,水銀體溫計幾乎都是首選,哪怕是咱這種有娃的家庭。

因為它不僅便宜(一個才幾塊錢)而且好用(容易消毒),最重要的是它準確度高,所以一直深受青睞。

然而,它也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缺陷,就是易碎,容易導致汞中毒。

近幾年,水銀溫度計幾次被推上「風口浪尖」,前段時間,一則#水銀體溫計將被禁止生產# 的消息再次將「水銀體溫計」送上了熱搜:

一時間,網友們評論翻了天。

有人認為,水銀體溫計是所有體溫計中最準確的:

也有人認為,水銀體溫計使用起來弊大於利,早就該禁產了:

大家的困惑也很多,都用了三百多年了,怎麼說禁產就禁產?沒了含汞體溫計以後用啥?體溫測量不準怎麼辦?

後臺留言也不少媽媽諮詢,今天C爸就給大家說說。

便宜又好用為什麼要禁產?

說具體禁產原因前,我們先看一個關於《水俁公約》的背景——水俁病。

水俁病的出現,讓水銀的危險性第一次充分地展現在了人們面前。

這一事件更是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各國紛紛出臺相應的水銀管控措施。

水銀學名「汞」,是常溫下以液態存在的金屬,常溫即可揮發形成汞蒸氣,且溫度越高揮發越快。

汞具有神經毒性,吸入汞蒸氣可對神經、消化和免疫系統、肺和腎造成損害,並可對心臟造成長久損害。

而且,汞及其化合物的產生、使用和排放會造成環境汙染,嚴重時引起人類和哺乳類動物神經、免疫、生殖系統的機能紊亂,尤其對胎兒和孕婦有較大影響。

具體到一支體溫計上又會怎樣呢?

據悉,一支水銀體溫計含汞約1克,被打碎後,外洩的汞全部蒸發,可使一間15平方米大、3米高的房間內空氣汞的濃度達到22.2毫克/立方米。

而一般認為,人在汞濃度為1.2-8.5毫克/立方米的環境中就會很快出現汞中毒,即使通風也需要一個月才能恢復。

此外,美國野生動物聯盟的一項數據顯示,一克汞經傳播後,可能使一個10萬平方米的湖泊中,所有的野生魚類汙染至不安全食用標準。

我國作為世界上汞的生產大國,也是汞的消費大國,是《水俁公約》的128個籤署國之一,該公約要求締約國自2020年起,禁止生產及進出口含汞產品。

其實,在我國頒布公告之前,水銀體溫計早就被很多國家所淘汰,所以說,水銀體溫計的去留早已不具討論性,只是時間問題。

打碎水銀體溫計如何處理?

如果你還在使用水銀體溫計,使用過程一定要格外注意和小心。

此前,武漢的王女士不慎將水銀體溫計摔碎,不但沒有正確處理,反而用拖布拖了拖地,結果當晚一家三口人頭痛肚子疼,經就醫確診是汞中毒。

用抹布、拖把來清理水銀是非常錯誤的方式,掃帚會把水銀變成更細小的顆粒,使其更容易蒸發,這樣會使汞濃度加速上升,成為導致汞蒸氣中毒的主要原因。

正確的處理方法應該是:

1、用溼潤的棉籤、棉棒、硬紙片迅速將散落在地上的水銀和玻璃碎片收刮到紙上,更細小的用膠帶粘,然後一併放入可封口的瓶子中密封,玻璃、塑料均可,並加入少量水,防止水銀蒸發。

2、操作過程中,全程避免手與水銀直接接觸,最好戴上橡膠手套。

3、由於水銀的揮發性,就算已經收集完畢,也要打開窗戶,至少通風24小時。

4、為避免造成環境汙染,收集好的水銀,千萬不能倒入下水道,會附著在水管中繼續揮發汙染室內、也會汙染其他水源,也不要丟於普通垃圾桶中,而是應明確標註好「水銀」字樣,放入有害垃圾桶內。也可以直接交給環保部門、社區醫院等。

誤食水銀怎麼辦?

家有熊孩子,做事永遠在意意料之外,幼兒誤吞水銀的事件,時有發生。

今年9月24日就有陝西西安一名一歲幼童因咬破體溫計誤食水銀而被緊急送醫。

所以,日常使用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如果出現誤吞,第一時間就是催吐,減少水銀的吸入量,同時前往醫院就診。

沒了水銀體溫計用啥更好?

再過幾年就買不到水銀溫度計了,那用什麼測體溫更好呢?

目前市面上所售的體溫計,除水銀之外還有電子體溫計。

電子常見的又分接觸式電子體溫計非接觸式紅外線溫度計(常見耳溫槍、額溫槍、顳動脈溫度計)。

01

電子體溫計

電子測溫計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熱傳感技術來測量溫度,在使用方法上與水銀溫度計差不多。

適用年齡:0歲以上

優點:安全,精準度高,讀數方便、直觀。

缺點:不方便一般至少測量3分鐘,需要固定姿勢,小寶寶使用起來比較困難。

測量方法及注意事項:

電子體溫計可以測量寶寶的腋溫、口腔溫度和肛門溫度

腋下時,需要緊貼感溫部位,穿太多、不配合、夾不緊,都會影響溫度測量。

口腔時,需要緊插於舌根部位雙唇緊閉測量,不適合太小的嬰幼兒(AAP 建議4歲以上可測量口溫)以及無意識、不合作的寶寶。

肛門時,如果孩子配合,肛溫是最為準確的,特別需要注意不要插入太深,一般1.3~2.5釐米,注意固定姿勢,測量過程中不能鬆開體溫計。且之前要在體溫計上抹好植物油、開塞露、凡士林潤滑油等,避免損傷孩子。

02

耳溫槍

額溫槍是靠傳感器接收鼓膜的溫度來判斷體溫。

適用年齡:6個月以上

優點:測溫速度快,一秒即可讀數。

缺點:需要把耳道拉直測量,可能引發不適抵抗,6個月以下不可用。

測量方法及注意事項:

把探頭伸入耳孔內,按下測量按鍵,角度需要對準鼓膜,如果耳屎比較多或沒有對準都會影響準確性。不建議小嬰兒使用,AAP的建議是用於6個月以上的兒童,因為耳道比較窄,測量結果不準。

03

額溫槍

適用年齡:0歲以上

優點:使用便利、快捷,測量速度快。

缺點:準確性容易受外界環境溫度、出汗影響。

測量方法及注意事項:

大部分額溫計需要對著鼻梁上方額頭中央的位置測量,不同產品可能略有不同。

額溫槍對於小寶寶很友好,無論睡覺、醒著、玩耍等等,都可以一秒測溫,但也是最容易受外界影響的一種測量方式,所以使用上要更加注意操作正確。

04

顳動脈溫度計

適用年齡:3個月以上

優點:精度高。

缺點:操作要求高,非醫學背景可能難以準確找到顳動脈,且易受外界環境影響導致測量速度較慢、測量數據不準確。

測量方法及注意事項:

將體溫計對準額頭兩側到耳上方進行測量。這裡是人頭部的主要動脈位置,而且非常貼近皮膚表層,是體表測量最準確的部位之一。

因此顳動脈測溫是除肛門測溫之外,最精準的方式。

(抓拍了DD一張,小嬰兒的血管還比較明顯)

不過要在正常室溫環境下測量,太陽直曬、寒冷戶外環境,都會影響測量的準確性。

具體用哪個更好,各有利弊。大家可以根據自家娃的情況來決定,比較乖、願意配合的,可以優先選擇電子體溫計,這也是很多醫院裡兒科的首選替代品,比較抗拒、尤其是生病時情緒更不穩定,那麼額溫槍更加方便。

但無論哪種,都要選正規廠家生產的,這樣使用起來才更安心。

其他體溫計測量不準怎麼辦?

很多使用其他溫度計的爸媽都經常吐槽一個問題:測量不準。

C爸比較直白的給大家分析下:

1、大勢所趨,以後水銀溫度計沒得買了,選替代品是必然。

就像前邊說的,已經不具備討論性,我們必須要選擇一個更適合的。

2、選對溫度計、並且正確使用,溫差不會太大。

上邊寫了各溫度計的使用方法,大家同時參考著說明書,按要求測量,還是比較準確的。

3、一星半點兒不用糾結,而且體溫只是是否用藥的參考之一。

我也用不同體溫計給CC測量過體溫,正確使用的前提下,不同體溫計可能會存在0.3-0.5的溫差,但說實話,判斷孩子在發燒時需不需要用藥,體溫只是參考之一。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標準是孩子的精神狀態,是否煩躁、哭鬧。

並不是體溫超過38.5℃就立馬要用退燒藥,不到38.5℃就死活不用。

要結合孩子的狀態,有的娃38.3℃就蔫兒、大哭大鬧;有的娃39度還吃喝玩不受影響,如果孩子精神狀態好,就可以不用藥。

退燒藥的意義在於緩解孩子的不適而不是降低體溫。

所以真的沒必要死磕那個度數,兩害相權取其輕,這也是水銀溫度計大勢已去的原因。

相關焦點

  • 水銀體溫計被下「禁產令」!今後量體溫用啥?
    但是到了2026年,這些最常見的醫療器械將成為「過去時」。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於履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有關事項的通知》,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 水銀體溫計被下「禁產令」,網友吵翻天:以後給娃測溫要用啥?
    一看孩子不對勁,家長就會擔心孩子是否發燒,趕緊掏出體溫計測體溫。但你知道嗎?伴隨幾代人的水銀體溫計將要成為絕版了!前不久,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通知:自2026 年1月1日起,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新聞一出,不少網友開始思考要不要「囤貨。」
  • 水銀體溫計被下「禁產令」 你家還有嗎?
    近日,一條與你我息息相關的新聞衝上熱搜。國家藥監局發布了「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於履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明確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這意味著幾乎家家常備的水銀體溫計即將退出歷史舞臺。水銀體溫計被下「禁產令」,對藥店及市民會產生什麼影響呢?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
  • 水銀體溫計「禁產」倒計時,替代品準備好了嗎?
    近日,水銀體溫計將被禁止生產的話題引發網友熱議。根據國家藥監局相關通知,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禁產令」消息一出,不少網友陷入糾結——沒有了水銀體溫計我們還能用什麼?雖然存在安全隱患,但很多人對水銀體溫計還有點不舍,感嘆水銀體溫計又便宜又準確。有一些市民表示,測體溫還是會首選水銀體溫計。那麼,電子體溫計的測量準確度真不如水銀體溫計嗎?
  • 電子體溫計和水銀體溫計哪個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6日12點訊 體溫計是家庭保健的必備用品,最開始是玻璃水銀體溫計,而現在出現各種測體溫的儀器,如電子體溫計、紅外線額溫儀、紅外線耳道體溫儀。那麼,電子體溫計有水銀嗎?電子體溫計是沒有水銀的。
  • 告別水銀體溫計!耳溫槍、電子體溫計……你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嗎?
    水銀體溫計曾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用之前先甩一甩,刻度到36℃以下。可是,你知道嗎?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圖片來源於網絡)水銀體溫計還能用嗎?該用什麼來替代它呢?
  • 又一行發布「禁產令」,官方明確2026年全面停產,還在用的注意了
    以前老百姓的生活條件比較簡單,在體溫計上的選擇也只有一種,水銀體溫計應該是家家戶戶都買過的。 然而就是這個陪伴了好幾代人的水銀體溫計,再過幾年就要和我們說再見了。10月16日的時候,國家藥監局發布通知,明確規定從2026年1月1日起,國內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包括含汞血壓計的產品。
  • 玻璃水銀體溫計測發燒最準
    玻璃水銀體溫計測發燒最準 那麼究竟哪一款給孩子用最合適呢?  「給寶寶量體溫,安全和準確最重要。」北京兒童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董麗娟對《生命時報》記者說,如果從體溫計材質來說,可以分成玻璃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紅外線體溫計和化學標點四種。人體可以用來測量體溫的部位一共有5處,分別是腋下、額部、耳道、口腔和直腸。每種體溫計測量出的溫度是有差別的,而不同部位的體溫也有不同的發燒標準。
  • 水銀溫度計將全面禁產!水銀到底有多危險?
    通知明確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這意味著幾乎家家常備的水銀體溫計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都知道水銀有毒,那麼只要小心不把體溫表打碎不就好了嗎?為啥要出臺如此嚴格的政策呢?水俁病又是什麼,它與水銀有什麼關係?這還要從70多年前,在日本發生的那場慘劇說起。
  • 水銀體溫計將成歷史 今後冷暖如何知?
    但是到了2026年,這些最常見的醫療器械將成為「過去時」。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於履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有關事項的通知》,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 水銀體溫計將全面禁止生產!打碎一支水銀體溫計,屋內汞濃度超標...
    含汞溫度計將全面禁止生產 國家藥監局10月16日發布的通告中顯示: 自202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 水銀溫度計不讓用了?以後用這個
    水銀溫度計不讓用了?小結:因為水銀體溫計和血壓計裡面的水銀會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我國將在2026年1月1日後全面禁止生產水銀體溫計和血壓計。啥?那那那...不生產了我們怎麼測體溫啊!!?
  • 幾乎家家常備的水銀體溫計,為何被全面禁止生產?它危險在哪兒?
    你家的藥箱中,是否也有一根水銀體溫計?這種最常見的醫療器械,即將退出歷史舞臺。10月16日,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發布關於履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對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的三條「禁令」。 那麼,用了這麼多年的水銀溫度計,到底危險在哪兒?
  • 水銀體溫計被下「禁產令」,到底存在什麼風險?
    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你家的藥箱中,是否也有一根水銀體溫計?這種最常見的醫療器械,即將退出歷史舞臺。近日,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發布關於履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對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的三條「禁令」。
  • 水銀溫度計將成歷史 2026年起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
    原標題:水銀溫度計將成歷史 2026年起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   10月16日,國家藥監局網站公布最新消息,2026年起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好好的體溫計,為什麼要全面禁止生產呢?汞到底有哪些危害,需要引起注意呢?一起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 水銀體溫計將被禁產!如何挑選體溫計?看好這四點!
    水銀體溫計將被禁產!如何挑選體溫計?看好這四點!但是,到了2026年,這個最常見的醫療器械,將成為「過去時」。近日,國家藥監局在其網站發布《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於履行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 水銀溫度計將全面禁產!水銀到底有多危險?
    通知明確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這意味著幾乎家家常備的水銀體溫計即將退出歷史舞臺。都知道水銀有毒,那麼只要小心不把體溫表打碎不就好了嗎?為啥要出臺如此嚴格的政策呢?水俁病又是什麼,它與水銀有什麼關係?這還要從70多年前,在日本發生的那場慘劇說起。
  • 水銀體溫計7年後消失 電子體溫計貴而不準被嫌
    行情 水銀體溫計比電子賣得火    水銀體溫計不讓用,電子體溫計將成為家庭的常備物。據了解,目前電子體溫計按原理可分為鉑電阻和紅外線兩種。鉑電阻體溫計以鉑電阻為測試元件,把電阻的變化「轉化」為溫度來測試體溫。
  • 水銀體溫計將成為歷史 您準備好替代品了嗎?
    目前,市面上的體溫計在價格方面差別很大。近日,一條新聞引起大家的關注,是啥新聞呢?那就是水銀體溫計將被禁止生產。10月16日,國家藥監局就在官方網站上正式宣告: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的體溫計以及含汞的血壓計產品。這也就意味著:水銀體溫計即將告別歷史舞臺。
  • 原來體溫計是這樣發明的 測體溫最早用的是蛇形瓶
    現在的體溫計分為玻璃(水銀)體溫計、電子式體溫計、多功能紅外體溫計、片式體溫計、「藥片式」內服體溫計等,運用較多比較方便的是電子式體溫計、多功能紅外體溫計。那麼,我們來回顧一下,體溫計以及溫度計的發明歷程,尤其是那需要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的刻度又是怎麼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