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的創作中有著典型的「東方性」的特色,但他的這種「東方性」不同於張藝謀等人為符合獵奇心理而向西方世界呈現的「東方傷疤」。
王家衛的電影並不是建立在古老文明以及民族的苦難之上的。他的電影中從不展示西方人想要窺探的東方古老文明歷史的傷疤,更沒有使他們稱奇的「中國功夫」,而是飽含東方文化中獨有的的含蓄、曖昧的詩性情懷,這便構成了與其他華人導演不同的獨特的「東方敘事」風格。
他在自己的作品中用自己細膩的感情體驗和獨有的語言藝術向觀眾娓娓道來,細膩的揭示人物內心的隱秘與複雜。因為他的獨特,歐洲影評屆給予他「世界上最浪漫的電影人」的美譽。
王家衛擅長運用獨到的眼光來解釋日常,把我們平時生活中遭遇到的平凡之事,雞毛瑣事,用藝術化的鏡頭語言以及王家衛所理解的藝術加以詮釋。
「意向」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古典美學研究的重要一環,在王家衛的電影裡更是隨處可以見到對不同意象的精巧運用。大自然、物、光線、色彩還有種種都是王家衛喜愛運用的意象。
《花樣年華》中困住男女主的那場突如其來的雨,傳遞了悲傷、隱忍、寂寞的情緒;《阿飛正傳》中旭仔與露露相遇那晚的雨則是充滿著性感挑逗和誘惑的。
《東邪西毒》中用湖面的陣陣波紋、天空中不斷變化的雲彩來表現人物的內心糾結與分裂,用漫天黃沙的大漠來展示主人公複雜的內心與陰沉憂鬱。
《花樣年華》中正紅色的場面物件來展示情人之間充滿誘惑的曖昧關係;《重慶森林》則運用冷色調來展示現代人在都市的感情糾葛,快餐時代下的快餐式愛情就在這樣的顏色中鋪開。
顏色運用中最豐富的便是《春光乍洩》,整部電影瀰漫著絢爛的甚至給人不現實感覺的色彩。導演運用兩種極端的色彩來展示梁耀輝和何寶榮複雜糾結的痴戀,兩個人分手後的純黑與純白的色彩以及兩個人複合時的高度絢爛的耀眼色彩,更是能體現導演對色彩的細膩感受。
在他的電影裡,色彩不僅可以給觀眾帶來巨大的視覺衝擊,還與人物性格、心理、命運等緊密聯繫,具有象徵主義和表現主義的作用。
種種意象的運用增加了作品意蘊,創造了豐富的可想像的空間,使作品本身飽含了豐富含蓄的意象之美,營造了一種別樣的詩性意蘊。
此外,王家衛的電影語言也一直備受人們喜愛。他的語言雖然十分零散但是卻精緻又充滿深遠的詩意。
很多人喜歡上墨鏡王電影的原因都是因為他的電影語言,這也可以說是王家衛的另一大特色。
王家衛的電影語言分為人物對白、畫外獨白以及自言自語三種形式。三種形式交替出現、互為補充、相互映照,使電影擁有了豐富的層次和想像的空間。
尤其是電影中大量畫外獨白的運用,不僅推動了電影情節的展開,而且在人物塑造、情節渲染上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他的電影語言更像是脫離的人物獨立存在於電影之中的另一種存在。語言的運用在《東邪西毒》中更是展現的淋淋盡致,在欣賞電影的過程中語言仿佛脫離了人物,而是作為畫外音的方式呈現,所有的對白亦或是獨白都成為了一種自言自語,更像是一種探尋人物內心隱秘的過程。
隨著人物的語言,故事情節更好地呈現在觀眾面前,以及其中蘊含的電影主旨也逐漸明朗,所有的人物形象顯得更加立體生動,仿佛人物和情節已經不再重要,語言則成為了整部電影的焦點。
王家衛的電影最突出的就是他電影中的的人文精神,無論是哪一部電影他的電影總是充滿著豐厚的人文內涵。
王家衛電影中的這些主人公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但同時他們又是異常孤獨的個體。
王家衛的電影總是在描寫關注那些「尋找的失落的個人」,無論是浪蕩子旭仔、還是擁有瘋狂愛情的露露、還是孤獨一生的歐陽鋒,他們都是那些失落的渴望追尋的但卻一無所有的人。
電影中的人物可以是小偷、黑幫混混、殺手和俠客,雖然處於不同時代但這些人物都是處在社會邊緣並且受社會約束最小的一群。
另外的一部分人是生活中無處不在過著平凡生活的小人物,可以是是店員、警察也可以是房東和秘書。無論是哪種人他們都同樣深陷於荒謬的生存狀態中,即使有著各種形式的反抗但都無濟於事。
電影中的人物都在尋找一種安全,一種依附,一種所屬感,尋找一種屬於自己的結局,但無論何種努力最終都只有失敗。
盲武士直到生命的最後也沒能返回家鄉看一眼心心念念的桃花,阿飛拒絕了所有情人的愛,但最後卻被自己的親生母親拒絕,天使一號為了擺脫既定的命運死在了別人的槍下。
在這種生活中,他們一方面在尋找著什麼,另一方面卻是在逃避。他們的追求是不可實現的,他們的反抗本身成為了一種逃避現實的藉口。
這種狀態的本質就是荒謬的,包含著全部的可能,但是最終都指向了同樣的結局。人的行為是荒謬的,不可自己把握的。
因為存在的無目的無意義,人從一開始就被投擲在一種環境之中,想要在這種環境中生存,就要打破這個環境,但是所有的追尋似乎除了失落之外並無其他可能的結局,救贖之路也是並不存在的。
這就是王家衛在電影中所闡釋的「狀態」的哲學,與存在主義的思想相契合。這樣的內涵正構成了王家衛的經典不衰的電影人文精神。
王家衛從香港第二代新浪潮的代表人物到走向國際的中國電影創作者,他始終保持著自己獨有的創作風格。
他的電影逐漸成為一種品牌符號,他的電影一直在關注著都市人的情感世界,在都市人中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都市人作為追逐潮流的群體,在王家衛電影中出現的流行符號,總能在都市群體中產生共鳴。
它所展現的現代都市中的絢爛的霓虹燈、川流不息的人群以及快餐式的人際關係和充滿焦慮的愛情,都能使現代人在他的電影中找到強烈的共鳴。
除此之外,在產生共鳴的同時更使得觀眾們對自己所處環境產生一定程度的認識與反思。這便是一個導演所能通過電影給觀眾們呈現的最高的價值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