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量數據竟然這麼有趣且有用?!

2020-12-20 中國氣象數據

每天我們都會在天氣預報當中聽到晴、多雲、陰天等,而這些都是根據云量進行劃分的。

以下平均總雲量動圖(1981—2010年)是小據從中國氣象數據網官方網站上下載得來的:

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每個地方不同時間下的雲量。簡單來說,雲量就是指雲塊佔據天空的面積,它的觀測包括總雲量和低雲量。

那麼,天氣預報當中是如何區分多雲、少雲的呢?

雲量的劃分

通常將整個天空劃分為10等份,碧空無雲或被雲遮蔽不到0.5份時,雲量為「0」;雲遮蓋天空一半時,雲量為「5」。雲量多時,估計露出的藍天,再推算出雲量。雲量少時,則直接估計雲所遮蔽天空的份數,如雲塊佔全部天空的1/10時,雲量為「1」;雲塊佔天空2/10時,雲量為「2」,以此類推。

天空無雲,或者雖有零星雲層,但云量不到2成時稱為晴;低雲量在8成以上稱為陰。中、低雲的雲量為1~3,高雲的雲量為4~5時,稱為少雲;中、低雲的雲量為4~7,高雲的雲量為6~10時,稱為多雲。

雲量的觀測

以前雲量的觀測全靠觀測員,主觀性較大。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可以通過天空拍照的方式來判斷雲量,同時雲雷達、雷射雷達、衛星等也可以用來觀測雲量。

雲量觀測的作用

「皓月當空,人生幾何」,每年的「元宵節賞月指數預測」就是由雲量得來的。

此外它對民航飛行保障也有重要意義。

圖片來源:中國民航大學

以上是一個日常航空天氣報告圖的範例,看完以後是不是覺得有些暈?

別著急,小據給大家解釋一下。

圖片來源:中國民航大學

上圖當中的①代表的是氣溫,28℃;②代表的是現在的天氣現象;③代表的是能見度,能見度20千米;④代表的是露點溫度,⑤是氣壓,而⑥就是我們今天的重頭戲——雲量。

「6800」、「3600」、「900」、「300」代表著雲的高度,單位為米。

數字前符號為雲狀填圖符號,每種不同類型的雲都有相對應的雲狀填圖符號。

而框內左側的數字則代表了雲量。雲量採用八分制,一般填寫累積雲量,若雲狀填圖符號前沒有填寫數字,則代表此處雲量為8。

通過查表,我們可以知道這個框內所傳達的信息為:有3個淡積雲,雲高300m;4個濃積雲,雲高900m;5個高積雲,雲高3600m;8個捲積雲,雲高6800m。

看完以後,是不是又揭開了雲量的一層神秘面紗呢?

中國氣象數據網出品:

參考資料:中國民航大學

編輯:小據

相關焦點

  • 「用雲量」成為新經濟晴雨表
    一季度全國用雲量同比增長138%  北京晨報訊(記者 韓元佳)數字經濟時代的大背景下,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的集中爆發讓各行各業都積極「上雲」尋求數位化變革。「用雲量」也成為反映數字經濟發展熱度的「晴雨表」。在昨天召開的2018騰訊「雲+未來」峰會上,騰訊發布了《用雲量與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17)》。
  • 騰訊雲+未來峰會發布「用雲量」報告,繪製數字經濟晴雨表
    該報告強調,「數據」是驅動數字經濟發展的第一生產性要素,是新時代經濟發展的「新能源」。雲就是存儲、輸送、加工、應用這一「新能源」的基礎設施,而「用雲量」則是衡量這一「新能源」投入和消耗的關鍵指標,是一時一地數字經濟發展熱度的「晴雨表」。
  • 騰訊首發用雲量報告 雲計算醞釀新行業增長點
    「用雲量」總量最高的三個省級單位北京、廣東、上海(三者合計佔2017全國「用雲量」總量的72.8%)當中,廣東和上海的增速分別為 172.6%和160.8%,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用雲量」最大的北京市年化增速為121.5%,略低於全國平均增速。
  • 2018年全國用雲量廈門位居第八 廈門企業上雲有補貼
    【用雲量】簡單來說,地區用雲量是指某一地區在一段時間內對包括雲存儲、雲主機等雲服務在內的綜合使用量。騰訊表示,過去大家把「用電量」作為一個經濟指標,將來「用雲量」將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反映數字經濟發展的指標。
  • 西南地區用雲量首度分享 新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正式發布
    峰會現場,騰訊首度分享了西南地區及重慶最新用雲量數據,並帶來可助力重慶智造與智慧民生的新「智能引擎」——行業超級大腦。此外,全國首個區域級全域智慧旅遊平臺「一部手機遊武隆」也正式與公眾見面。「傳統行業已經成為西南地區數位化轉型的『主戰場』,用雲量的激增反映出該地區數位化轉型已經進入快車道。」
  • 全民直播帶動 半年「用雲量」暴漲五倍
    新快報訊 記者鄭志輝報導 「618大促」落幕,主要電商平臺業績和用雲量再創新高,顯示消費已明顯復甦。
  • 馬化騰:AI時代看「用雲量」
    未來,「用雲量」將是重要的反應經濟發展的指標,與電能帶來的變化一樣,雲也將帶來新一輪的產業革命。21日,騰訊2017「雲+未來」峰會在深圳召開,騰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提出了雲在未來的三個發展趨勢。 馬化騰在演講中稱,雲在未來有三個發展趨勢。
  • 《2019數字中國指數報告》發布:政務用雲量同比增長404.7%
    「網際網路+政務服務」這一讓「群眾跑腿」變為「數據跑路」的服務管理新模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採用。報告顯示:數字政務正在由沿海向西部、北部地區縱深發展,呈現出「入口上移、服務下沉」的發展態勢,對營商環境、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持續顯現;雲計算在政府間的普及程度進一步加深,政務用雲量大幅增長。
  • 騰訊提「用雲量」概念 稱或帶來新一輪產業革命
    馬化騰透露,近期騰訊提出一個概念叫「用雲量」,相信未來這是一個反映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電帶來了上一次產業革命,我們認為新一代用雲的信息能源將帶來新一輪產業革命。  據網易科技6月21日消息,馬化騰同時透露,騰訊的圍棋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證明了騰訊在人工智慧方面有一定實力,後臺全靠騰訊雲支持。同時癌症診斷也取得了突破,可以輔助醫生做肺癌早期篩查。
  • 我國雲量近十年增加了--人民網環保頻道--人民網
    天上雲量如何測算   衛星雲圖和地面觀測相結合   雲不僅僅是可以用來欣賞的,還是我們「識天」的好工具。自古以來,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的實踐中,積累了很多「出門看天氣」的寶貴經驗。所謂「看天」,其實主要是看雲。   我國關於雲與天氣變化的記載,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在河南挖掘出的甲骨文中就有「冬雲自南,雨」的卜辭。
  • 雲量增多 颱風不來 晴熱持續
    雲量增多 颱風不來 晴熱持續  汪洋批示要求高度重視和關心冒酷暑堅守生產一線工人的身體健康  羊城晚報訊 連日來,廣東連續出現大範圍高溫炎熱天氣,嚴重影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特別是對工作在各行各業生產一線的職工身體造成較大的影響。
  • 近十年我國雲量整體增加,日照時數明顯減少
    在河南挖掘出的甲骨文中就有「冬雲自南,雨」的卜辭。此外,老百姓通過長時間觀察雲和天氣,留下了很多相關諺語,例如「低雲不走,大雨淋頭」、「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等。雲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小水滴、過冷水滴、冰晶或它們的混合物組成的可見聚合體,有時候也包含一些較大的雨滴、冰粒和雪晶。
  • 中國古代的運動遺產竟然這麼有趣
    原標題:中國古代的運動遺產竟然這麼有趣   在大多數人的心中,古人都是終日吟詩作畫彈琴飲酒的形象,而女子似乎永遠難出閨門,只會刺繡女工。但其實古人不光重視精神世界的培養,更是看重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 廣東今日晴暖延續 明後天雲量漸增西部有雨
    明後兩天,雲量漸增,西部市縣有分散小雨,部分市縣早晚有輕霧,氣溫回升。數據來源:天氣管家客戶端城市中,廣州據今天白天晴到多雲;夜間多雲間晴;氣溫19~30℃;深圳多雲間晴天,氣溫21~29℃,東風2~3級。
  • 我國雲量近十年呈上升趨勢 日照時數明顯減少
    在河南挖掘出的甲骨文中就有「冬雲自南,雨」的卜辭。此外,老百姓通過長時間觀察雲和天氣,留下了很多相關諺語,例如「低雲不走,大雨淋頭」、「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等。  雲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小水滴、過冷水滴、冰晶或它們的混合物組成的可見聚合體,有時候也包含一些較大的雨滴、冰粒和雪晶。
  • 美宇航局繪製雲層地圖 三區域雲量最多(圖)
    原標題:美宇航局繪製雲層地圖 三區域雲量最多(圖)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任何給定時刻,地球都有大約70%的區域被雲層覆蓋。最近,美國宇航局公布了一幅地圖,展示籠罩在雲層下的地球景象。這幅地圖採用Aqua衛星2002年7月至2015年4月獲得的所有監測數據,從太空這個獨特的角度呈現被雲層覆蓋的地球。   Aqua衛星每天獲取的數據都足以繪製一幅全新的世界地圖。此次利用這顆衛星所獲取數據繪製的地圖展示了10多年時間裡的平均雲量。在這幅地圖中,深藍色區域為無雲區,淺藍色存在少量雲層,白色區域的雲量較多。
  • 不說話的寶貝竟然這麼有趣,有趣的故事都在《了不起的故宮》裡
    有人說,在元朝大都有看到,可一直沒有真實的消息。所以明清兩代,是沒有傳國玉璽的。這塊荊山上的美玉被發現到被確定為「和氏璧」再到被認定為皇權的象徵「傳國玉璽」,歷經裡1500多年,可現在也消失裡600多年。它在哪裡呢,也許在世間某個角落靜靜的躺著,等著有緣人將它發現,讓它重見天日。這樣的故事是不是覺得很有趣呢?
  • 人類的通信發展史竟然這麼有趣
    人類的通信發展史竟然這麼有趣 時間就像龍捲風 4G剛適應,5G又來了…… 從古至今 人類通信發展史都經歷了哪些演變呢
  • 用了這麼多年創可貼,竟然還會用錯?
    一頓分析之後,發現自己的傷口確實可以用創口貼,是不是直接粘上就完事了?當然不是!!圖源:自己液體創可貼這是另外一個話題,因為之前有小夥伴問過「能不能說說液體創可貼,我不是很了解誒」。竟然如此,小亮就給大家說一下液體創可貼是什麼。(咳咳,其實沒有小夥伴問,都是我編的)液體創可貼,它可以塗抹或噴灑在皮膚創傷部位,形成半透明保護膜,隔絕外部環境,降低感染。
  • 廣東今日雲量增多 氣溫開始緩慢回升
    中國天氣網訊 在經歷了前兩天的降雨降溫之後,今天(13日),廣東雨水停歇,天空雲量增多,氣溫又要開始緩慢向上爬,預計後面兩天,又會從「冬天」逐漸回到「秋天」的狀態。昨天,廣東各地依舊是又雨又冷的一天,粵西、珠三角大部和粵東市縣多雲間陰,有分散性小雨出現。截止到上午11:47分,廣東全省共有13個市縣發布了寒冷橙色預警信號,64個市縣發布了寒冷黃色預警信號;儘管如此,但除汕尾、深圳外,其餘市縣森林火險預警信號仍然在繼續生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