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投書:臺灣高等教育真的被「教改」害慘了

2020-12-16 臺海網

受疫情影響,今年大陸高考延期到了7月7日、8日。巧合的是,臺灣傳統高考時間(大學指科目考試)也於7月3日至5日舉行。兩岸的高考都在一周之內舉行,這是1977年大陸恢復高考以來的第一次。在這炎熱的七月天裡,最緊張的莫過於考生和家長,因為這對他們來說是人生中非常關鍵的一個時刻,高考分數的高低決定了考生上榜與否和錄取大學的好壞,高考之後他們將迎來一個新的人生階段。 首先說大陸,1977年大陸恢復高考後,莘莘學子有了一圓大學夢的機會。高考使得廣大貧困學子能夠靠高考翻身擺脫貧困,讓社會階層有了自然流動的機會。大陸把科教興國作為基本國策,制定了諸多方針,從1990年代末期的高校擴招、「985工程」、「211工程」到今日的「雙一流建設」,如今大陸3000多所高校中有很多都已經在全世界的高校排名和科研成果上取得優異的成績。 再來談談臺灣的高考,臺灣今年的考試方式跟20年前大學聯考差不多,學生可以一次考全部九科內容,也可以依照自身的文組和理組專業進行選科考試,也被稱為「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 說到臺灣高考的變遷,就得從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臺灣教育改革」談起。凡是四十歲以下的臺灣青年人,可以說清一色都是臺灣「教改」實驗下的「白老鼠」,這一實驗的總策劃人和執行者就是臺灣前 「中研院院長」李遠哲。 臺灣」「教改」在大學方面的第一步就是廣設大學,因此在巔峰時島內就有高達160多所高校存在。在大學入學方式的改革方面,為了改善高中生填鴨式的教學,一試定終身的考試方式,於2001年取消如同今日大陸高考般的「大學聯考」制度,自2002年起高中三年級學生在每年一月底先進行「大學入學測驗」,只考語文、數學、英語、自然和社會五科,考科範圍指包含高一高二的課程並且不分文理組,學測成績加上在校期間綜合表現可以作為申請臺灣各高校入學的依據,最終再由各高校科系決定是否給予錄取。若是大學學測成績不夠抑或是在考完這階段沒有申請上中意的高校的學生,基本上都會用盡全力來拚7月初的「大學指定科目考試」,考完之後依照成績高低選填大學科系志願後統一分發。 所以說到臺灣的高考方式,準確來說一年有兩次考試的機會,平心而論,這種方式的確給臺灣高中生減輕不少備考壓力。但因臺灣廣設大學和少子化的因素,基本上凡是有考過大學學測和大學指考的學生,只要考試有成績基本上都會有大學就讀,只是學校有好壞而已。這讓許多原本沒有能力上大學的人上了大學,直接導致臺灣大學生的普遍素質不斷降低。臺灣高考制度的設計整體上是沒有問題的,高校崩解的原因,歸根結底在於臺灣「教改」廣設大學和少子化,造成如今臺灣不少高校都面臨招不到學生而倒閉的危機。 作為一名臺灣「教改」下的「白老鼠」,同時擁有兩岸高校求學經驗的我,目睹大陸的高等教育不斷茁壯邁進。反觀臺灣的高等教育,因受少子化衝擊,大量學校面臨倒閉危機。十年前兩岸關係好時,臺灣希望通過招收大陸學生來彌補生員不足,而今日則配合民進黨當局的所謂「新南向」政策擴大招收東南亞學生,實際上都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從兩岸的高考再看到兩岸的高等教育,只能說臺灣高等教育真的被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教育改革」給害慘了。 最後,要祝福兩岸考生都能取得滿意的成績,祝願你們在新的人生路上繼續展翅高飛!引用毛主席於1957年在莫斯科會見咱們中國留學生時的談話:「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作者:羅鼎鈞,瀋陽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副秘書長)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版權作品,未經書面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臺作家:赴大陸免籤注臺胞人人喜 僅蔡英文不開心
    臺灣自由作家黃智賢在今日《中國時報》投書指出,大陸宣布7月1日開始,用臺胞證來往大陸免籤注。對於這項惠民措施,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對外發表的言論表示疑慮,聲稱「證件的問題需要雙邊協商的過程,這次由中國片面宣布,難免給人政治目的上的解讀。」作者強調,臺灣人赴大陸光是籤注費,1年起碼要11億(新臺幣,下同);至於省下的時間,搶到的商機更是無數。
  • 附和西方鼓吹「中國崩潰論」 害慘了臺灣
    今天,臺灣中時電子報刊登文化學者林谷芳的一篇文章稱,島內政客附和西方鼓吹「中國崩潰論」,這種閃躲、這種自嗨、這種大內宣式的灌輸、自我注射麻醉劑,只能再次陷臺灣於絕境,害慘臺灣罷了!面對壓力,尋個靠山,相信對方崩潰在即,本是自然心理,但這心理,卻必然又陷臺灣於不堪之境,殷鑑不遠,李登輝就是個例子。
  • 害慘臺灣的「中國崩潰論」
    臺灣文化學者林谷芳在臺灣中國時報撰文說,川普政府高舉「反中」旗幟,使世界好似又回到當年東西對抗的冷戰氛圍,而相應於這「抗中」的態勢,作為前線的臺灣,更適時地以「中國崩潰論」大加呼應,各種大陸即將崩潰的論說充斥著電視新聞臺,有圖有文,在「大內宣」上的確產生了效果。
  • 茵芙向郭雪芙道歉 害慘了她的「同門女星」另有其人
    茵芙向郭雪芙道歉 害慘了她的「同門女星」另有其人時間:2019-02-21 11:33   來源:海峽網綜合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茵芙向郭雪芙道歉 害慘了她的同門女星另有其人 郭雪芙,1988年出生的中國臺灣歌手、演員。
  • 民進黨「政治掛帥」 一意孤行害慘臺灣觀光業
    兩年前陸客人擠人 兩年後景點好清冷  民進黨一意孤行害慘臺灣觀光業  本報記者 柴逸扉  「前幾天去阿里山,那裡一共就兩隊遊客。一隊是新加坡遊客,一隊就是我們這批大陸遊客,冷清得很。」談及一周前的赴臺遊,來自北京的小申這樣說道。
  • 附和西方鼓吹「中國崩潰論」害慘臺灣,大陸發展一直是上升之勢
    今天,臺灣中時電子報刊登文化學者林谷芳的一篇文章稱,島內政客附和西方鼓吹「中國崩潰論」,這種閃躲、這種自嗨、這種大內宣式的灌輸、自我注射麻醉劑,只能再次陷臺灣於絕境,害慘臺灣罷了!面對壓力,尋個靠山,相信對方崩潰在即,本是自然心理,但這心理,卻必然又陷臺灣於不堪之境,殷鑑不遠,李登輝就是個例子。
  • 【港臺腔】臺胞來信:卡式臺胞證只有便利,沒有政治
    可幸的是,卡式臺胞證可以帶來便利,讓多數臺灣同胞得到真正的實惠,臺灣方面就算有人閒言閒語,也無法撼動多數臺胞申請卡式臺胞證的熱情。由於一些人對於大陸方面啟用卡式臺胞證主要解釋為政治議題,因此本文就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大陸啟用卡式臺胞證的原因,也順便介紹卡式臺胞證的功能。首先,卡式臺胞證的出臺其實是為了解決「刷卡」科技進步的客觀需要。
  • 景點好清冷 民進黨一意孤行害慘臺灣觀光業
    四大「慘業」觀光業佔其三說起臺灣觀光業近兩年來的慘況,臺當局總是拿出一組數據做反駁:據臺觀光部門統計,2015年赴臺觀光人數為1044萬人次,2016年為1069萬,2017年為1074萬。看,年年維持在千萬量級,每年都小幅成長10多萬,是不是「好棒棒」?
  • 聚會汴梁城,同心話教改
    ●創辦人王廣亞博士出席研習營開營儀式●會議傳達全省高等教育工作會議精神
  • 臺灣史上最大脫團案始末原因 為「反陸」蔡當局害慘臺灣
    關於臺灣史上最大「脫團案」,截至2019年1月5日上午,臺當局共找到42人(含自行到案),其餘110人仍處失聯狀態。  上個月,赴臺觀光的越南旅遊團爆出上演大逃亡戲碼!153名越南客,除了1名越南領隊外,其他152人進入臺灣後全部消失得無影無蹤,引起臺灣社會一陣譁然。
  • 「臺獨」們,你們這麼鬧,會害了臺灣運動員的!
    點擊視頻↓↓↓,了解其中詳細原因「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臺灣參加國際賽事的渠道一直是暢通的」但是總有一些人不珍惜這樣的機會,想方設法的來搞所謂的分離,讓臺灣同胞在很多方面都受到影響不為民眾謀福利,整天淨整些有的沒的,這樣,你們真的能落著什麼實惠嗎?
  • 大陸推卡式臺胞證 臺灣勿庸人自擾
    文|朱穗怡  大陸方面最近全面實行卡式臺胞證(又稱電子版臺胞證)。與以前的本式臺胞證相比,卡證不僅方便攜帶、通關快速,而且臺胞還可以利用卡證在大陸購買交通票券和進行住宿登記,因而受到廣大臺胞的歡迎和稱讚。但臺灣方面卻頗有微詞,說什麼「資安疑慮」、「溝通不足」云云。
  • 臺灣佛光山星雲法師投書臺媒:我沒有棄藍投綠
    原標題:臺灣佛光山星雲法師投書臺媒:我沒有棄藍投綠  臺灣佛光山星雲法師日前當面稱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是媽祖婆,「一定會當選」,引發政壇震撼。星雲法師一向與藍營友好,此番做法被解讀為「棄藍投綠」,甚至有國民黨地方黨部重批其為「牆頭草」。星雲法師日前投書臺灣媒體稱,他此生既是國民黨人,就不會改變,他也希望洪秀柱當選。
  • 臺灣星雲法師投書媒體:國民黨「換柱」即亡黨
    已經有71年國民黨黨齡的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法師日前投書媒體表示換柱的問題事關重大,這不但會造成國民黨的分裂,甚至會造成亡黨的可能,星雲法師的這一番言論也引發了臺灣政壇的熱議。  此前星雲法師在出席活動時,曾稱洪秀柱為觀音菩薩,並希望洪秀柱帶領臺灣人民做中國人。
  • 楊東平:從「選優」到「均優」,臺灣教改給我們的啟示
    今天的臺灣基礎教育已基本「正常化」,2014年11月通過的實驗教育三法,更使得教育改革進入學校再造階段。21世紀教育研究院與機構夥伴深度參訪,解讀臺灣教改20年的成效。近年來我數次赴臺參訪,對臺灣教育有一些基礎性、整體性的認知,是我們比較兩岸教育的前提。具有整體性的教育轉型教育作為社會系統的組成部分,本質上滯後於社會政治變革。臺灣自1987年「解禁」開始社會轉型,但直到1994年的「四一零」大遊行才啟動教育改革,就是顯例。今天我們看到的臺灣教育,是政改30年、教改20多年之後的現實。
  • 香港城市大學校長:臺灣教改失敗影響巨大
    中國臺灣網12月27日訊據臺灣《旺報》報導,香港城市大學臺籍校長郭位26日晚間赴臺大演講,暢談他心目中的大學國際化「絕對不只是講英文」,而是先改掉教改弊端,再做到教研合一、政教分離、心態正確、避免產官學三棲等,才能邁向國際一流。
  • 吳釗燮投書外媒鼓譟加入聯合國:臺灣若無法參與,是國際社會損失
    丹麥大報《政治報》今天以《聯合國因中國施壓將臺灣無理排除在外》為題,刊登臺當局涉外部門負責人吳釗燮的投書,宣稱「臺灣防疫成績優異,聯合國應接納臺灣」。吳釗燮稱,全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疫情衝擊,今年又適逢聯合國成立75周年,「不幸的是臺灣被剝奪進入聯合國的機會」。
  • 第二批滯留湖北臺胞將乘坐兩岸臨時航班返回臺灣
    新華社武漢3月10日電 記者10日從湖北省臺辦獲悉,經兩岸民航聯繫渠道溝通,在有關方面大力支持下,湖北省近日啟動第二批滯留臺胞返臺各項準備工作,協助400名左右滯留湖北臺胞乘坐東方航空公司和臺灣中華航空公司臨時航班從武漢天河機場直飛臺灣。
  • 臺胞上海看病可回臺灣報銷
    臺胞上海看病可回臺灣報銷 2009年09月17日 14:01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記者昨天從相關通氣會獲悉:作為上海首批為臺胞服務的醫療機構之一,上海臺海醫療保健諮詢服務中心截至目前已診治臺胞8441人次,成功救治各類心臟
  • 臺旅遊業一年更比一年慘!劉結一:兩岸關係好,臺灣才會好
    島內媒體形容,臺灣觀光業當前正面臨史上最強的「霸王級」寒流,令觀光業者「哀鴻遍野」,損失慘重。而就在昨天,國臺辦主任劉結一在北京會見了臺灣旅遊業界參訪團。據新華社報導,12月24日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劉結一在北京會見了臺灣旅遊業界參訪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