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來了丨回到白堊紀,尋找恐龍滅絕的秘密

2021-02-15 阿U學科學

白堊紀時期,植物的種類和數量進一步發展,恐龍也進一步增多,除了最著名的霸王龍,還有很多大家熟悉的恐龍呢,下面讓它們來自我介紹一下吧。

三角龍

食性:草食

自我介紹:Hi,小朋友你好,我是三角龍,是最著名的恐龍之一,說起我的特徵,那可是非常明顯呢。我的鼻子上方有一隻角,眼睛上方有兩隻角,我還有非常大的頭盾,看起來可威風了呢,現在你認識我了嗎。

原角龍

食性:草食

自我介紹:我叫原角龍,是一種小型恐龍,身長不到三米。我長得和三角龍很像,只不過我的頭上沒有三隻角。我的嘴巴像鸚鵡的嘴,我只吃植物的莖葉和多汁的莖根。

副櫛龍

食性:草食

自我介紹:咳咳,我是副櫛龍,我頭頂上修長的冠飾讓我看起來格外高貴和醒目,這其實是由我的前上顎骨與鼻骨組成的。我平時走路、尋找食物時用四隻腳,奔跑的時候只用兩隻後腳,現在你記住我了嗎。

阿馬加龍

食性:草食

自我介紹:我叫阿馬加龍,我的體長9米左右,屬於四腳行走的植食恐龍。我最明顯的特徵是從頭部到背部的兩列神經棘,呵呵呵。

腫頭龍

食性:草食

自我介紹:我是腫頭龍,體長5米左右,我的頭頂有一個巨大的腫起的包,所以人們叫我腫頭龍。這個包厚度可達25釐米,能很好地保護我的大腦。我的嘴巴和鼻子附近口短短的角,並不銳利。

風神翼龍

食性:雜食

自我介紹:我是大名鼎鼎的風神翼龍,翼展超過11米,是最大的飛行動物。我的嘴巴又細又長,口中沒有牙齒,我可以捕食幼小的霸王龍。我的脖子和腿都非常長,你可以把我想像成鶴,但你要知道,我比它們大得多哦。

盜蛋龍

食性:雜食

自我介紹:我是最像鳥類的恐龍之一,我的頭上有一個高聳的骨質頭冠,嘴巴像鳥類的喙,我的身上、翅膀和尾巴上都有羽毛。

我是來為自己「代言」的,之前科學家發現我的化石時,同時發現了一窩恐龍蛋和一隻原角龍的化石,誤以為我在偷吃原角龍的蛋,其實這窩蛋是我的孩子,我很愛自己的孩子,並不是偷蛋者。

伶盜龍

食性:肉食

自我介紹:你可以叫我伶盜龍,也可以叫我迅猛龍,我可以捕食行動迅速的獵物。我的手很大並且靈活。我的腳構造非常特別,走路時只依靠第三、四趾,第二趾可以向上、向後離開地面,上面有非常大的、鐮刀狀的趾爪,我會用它撕開獵物。

白堊紀末期,支配地球近1.6億年的恐龍突然滅絕,究竟發生了什麼?其實,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至今仍未有定論,下面是幾種被認可度較高的假說。

認為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以每秒40公裡的速度撞擊地球,產生鋪天蓋地的灰塵。在以後的數月乃至數年,天空依然塵煙翻滾,烏雲密布,地球因終年不見陽光進入低溫,生物史上的一個時代就這樣結束了。

認為6500萬年前,地球氣候陡然變化,氣溫大幅度下降,造成大氣含氧量下降,令恐龍無法生存。

認為在恐龍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陸只有唯一一塊,即「泛古陸」。由於地殼變化,大陸發生較大的分裂和漂移現象,最終導致環境和氣候的變化,恐龍因此而滅絕。

認為火山爆發,二氧化碳大量噴出,並且使得鹽素大量釋放,臭氧層破裂,有害的紫外線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滅絕。

《阿U學科學kids》3.4版本將上線「恐龍來了」遊戲,小朋友們可以模擬科學家發掘恐龍的過程,挖掘、組裝恐龍化石,可以了解50種恐龍的習性,還可以餵養恐龍。趕緊讓爸爸媽媽關注起來吧。

(挖掘恐龍化石)

(拼裝恐龍化石)

- END -

長按二維碼 下載《阿U學科學kids》

阿U,為成長加優!

中國第一家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的

兒童內容品牌

馬來西亞Astro頻道          每天10:00

    海南少兒頻道               每天07:05

   臺灣東森幼幼臺             每天06:00

  臺灣EBC東森超視            每天06:00 

     河北少兒頻道              每天18:35

     廣東少兒頻道              每天14:00

     遼寧青少頻道              每天18:40

     福建少兒頻道              每天15:20

   內蒙古少兒頻道             每天19:35

   中國教育電視臺             每天18:52

     重慶少兒頻道              每天14:45

愛奇藝、騰訊等視頻網站均可觀看

相關焦點

  • 白堊紀末期,強大的恐龍都滅絕了,為什麼哺乳動物沒有滅絕?
    已發現的恐龍種類多達800多種,它們從三疊紀的晚期開始嶄露頭角,到了白堊紀末期退出了歷史舞臺,在這1.6億年間,不斷的有恐龍滅絕,當然也有新的恐龍出現。比如梁龍出現在1.5億年前的侏羅紀,到了1.4億年前時,它就已經滅絕了,而像霸王龍、棘龍這些大型的肉食性恐龍直到白堊紀的晚期才出現在地球上。
  • 去地下尋找恐龍滅絕原因!松科二井巖心獲取完整白堊紀地層記錄
    去地下尋找恐龍滅絕原因! 去地下尋找恐龍滅絕原因! 白堊紀末期恐龍滅絕的原因眾說分壇,目前影響力較大的是「小行星撞擊假說」。特別是,白堊紀末期,德幹高原開始大規模的火山噴發,這次噴發造成了全球性升溫以及大範圍的酸雨。
  • 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前恐龍就衰落了嗎?尋找恐龍滅絕元兇
    剛開始,科學家認為是恐龍的演化出了問題,比如體型越來越大,這讓它們不能很好地適應變化的氣候而滅絕。有昆蟲學家提出,一段時間內地球上出現了大量的毛毛蟲,它們吃掉了恐龍賴以生存的植物,所以恐龍被餓死了。也有一種災變說,認為一顆超新星爆炸,發出大量射線使恐龍滅絕。種種假說,眾說紛紜,都不能很好地解釋恐龍滅絕的原因,直到阿爾瓦雷斯父子提出撞擊假說。
  • 國內首家白堊紀恐龍體驗館《國王寶藏》丨等你來揭秘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類沒有出現之前有一種爬行動物統治著我們的這顆藍色的星球它就是迄今為止最大的陸地動物——恐龍其中白堊紀是恐龍族群大繁盛時期這時期大約有900-1200種恐龍生活在地球上>白堊紀末期,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打破了恐龍繼續統治地球的腳步所有恐龍盡數滅絕!
  • 地球五大生物滅絕事件:白堊紀恐龍滅絕(圖)
    北京時間12月24日消息,儘管白堊紀-第三紀生物大滅絕(又稱K-T滅絕事件)最廣為人知——因為恐龍就是當時滅絕的——但在地球歷史上發生過的一系列的生物大滅絕事件中,有的比K-T滅絕事件更具有毀滅性。所謂生物大滅絕,指的是一大批生物物種同時,或者在很短的時間內突然死亡、消失。
  • 恐龍滅絕之謎:恐龍為何在6500萬年前絕跡?
    但如此一個龐大的,佔據統治地位的家族,竟然跟其他很多物種一起,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滅絕,不得不令人感到懷疑。根據真實的佐證,科學家們提出了恐龍滅絕的假說小行星撞擊地球說中國古生物學和物理學家黎陽帶領團隊,在6534.83萬年前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K-T線地層中,發現了高濃度的稀有元素銥,其含量超過正常含量232倍。
  • 為什麼小小的蒼蠅能躲過白堊紀末期的恐龍大滅絕?
    蒼蠅作為「四害」之一,它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超過1.4億年了,也就是說它們在恐龍時代就以恐龍的殘羹冷炙,甚至是屍體為食了。 也就是說,蒼蠅可是吃過恐龍肉的存在。但是,在白堊紀的末期,恐龍經歷了一場浩劫,在這場浩劫中,恐龍滅絕殆盡。那麼,為什麼小小的蒼蠅卻能在這場災難中存活下來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恐龍沒有全部滅絕?這些常見動物,極有可能是恐龍進化來的!
    恐龍沒有全部滅絕?這些常見動物,極有可能是恐龍進化來的!受到人類生活的影響,在自然界當中,每年都會有很多的物種瀕臨滅絕,甚至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這些物種曾經在地球上存在過。在科學界最受關注的海應該是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了,迄今為止科學界的說法不一,一直備受爭議,最主流的觀點是認為,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所導致的。在白堊紀時期恐龍統治的時代,它們的體型非常龐大,佔據了整個食物鏈的90%以上,那麼恐龍滅絕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是否真的是小行星撞擊所導致的結果呢?
  • 地球五大生物滅絕事件:白堊紀恐龍滅絕(圖)
    北京時間12月24日消息,儘管白堊紀-第三紀生物大滅絕(又稱K-T滅絕事件)最廣為人知——因為恐龍就是當時滅絕的——但在地球歷史上發生過的一系列的生物大滅絕事件中,有的比K-T滅絕事件更具有毀滅性。所謂生物大滅絕,指的是一大批生物物種同時,或者在很短的時間內突然死亡、消失。
  • 廣東南雄恐龍蛋揭恐龍滅絕之謎(圖)
    主要成果包括,建立恐龍蛋的分類系統,為國際認可和採用;首次提出白堊紀末期環境變化和微量元素汙染導致恐龍滅絕的新解釋。  最新觀點:  恐龍是由於白堊紀晚期環境變化及微量元素汙染,導致其無法正常生活、繁殖,而最終走向滅絕的;恐龍滅絕的過程經歷了十分漫長的時間。  傳統觀點:  「小行星撞擊地球論」、或「火山爆發論」造成恐龍瞬間滅絕。
  • 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主因?恐龍身上有哪些謎團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方琳浩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也就白堊紀末期的「非鳥類恐龍」滅絕事件給出了自己的看法。資料圖: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內遊人如織。該館以恐龍化石埋藏點多面廣、數量巨大、種類眾多、保存完好、層序連續等特點著稱於世。劉忠俊攝小行星撞擊破壞恐龍棲息地?
  • 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主因?恐龍身上還有哪些謎團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3日電(記者 上官雲)體型龐大、動作矯健迅猛……這可能是許多人腦海中對恐龍的第一印象。它們曾是「地球霸主」,但在6600萬年前,卻突然消失了。日前,「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登上熱搜,引發關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方琳浩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也就白堊紀末期的「非鳥類恐龍」滅絕事件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 恐龍的滅絕,科學界不同的解釋
    恐龍滅絕,是指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所發生的中生代末白堊紀生物大滅絕事件。恐龍(英文:dinosaur)是生活在距今大約2.4億至6500萬年前的一類陸生動物,大多數屬於陸生爬行動物,但不能直立行走,支配全球陸地超過1.6億年。「恐龍」一詞由日本生物學家創造並引進中國。
  • 恐龍滅絕的那一天
    估計有75%的物種徹底滅絕,死亡的生物體個體數量更是超過總數的99.9999%。又經過千萬年,撞擊和燃燒產生的碎石和灰燼在地表逐漸沉積,形成了一層有筆記本那麼厚的沉積帶。這就是通常所說的KT界線層(KT boundary),這是白堊紀和古近紀的分界線。這條線以上,是古近紀的沉積物;以下,則是白堊紀的沉積物。
  • 恐龍滅絕的證據:小行星撞擊與火山噴發
    古生物學家長期以來一直在尋找導致恐龍大規模滅絕的線索,數百種物種是如何突然消失的?毫無疑問,這樣一個毀滅性的事件需要地球氣候發生巨大的變化。恐龍滅絕事件被稱白堊紀-古近紀邊界,這是恐龍漫遊地球的時代與恐龍滅絕後世界的標誌。
  • 我縣驚現恐龍滅絕時代動物脊椎骨化石
    從事多年地質研究的鄔浩良對這塊骨頭進行了鑑定,認為這是一塊白堊紀晚期距今6500萬年恐龍滅絕時代的動物脊椎骨化石。從化石發現現場看,這塊骨化石應該在白堊紀晚期紫砂巖與玄武巖互層的地層中。骨化石已瑪瑙化,在化石的邊沿尚留有玄武巖質、黑雲母質礦物及紫砂巖細小的碎屑。
  • 江西南昌出土103件白堊紀時期恐龍骨骼化石
    重返白堊紀發現「中華之最」  廣昌縣甘竹鎮龍溪村坂,除了紫色泥土與種植的菸葉,無法吸引記者更多的目光。  在一條不起眼的小路下,卻埋藏著上億年前的秘密。1986年4月5日,當地村民陳金龍路過此地,發現一塊形似牛骨的怪石。
  • 恐龍滅絕之謎!外星人吃光了?羅弗巧樂卡超輕粘土「恐龍奇遇記」
    恐龍滅絕是生物史上最大的謎案?恐龍曾獨霸地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億六千萬年之久。恐龍最早出現在2億3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滅亡於約6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所發生的白堊紀末滅絕事件。想要了解恐龍的形態,用羅弗超輕粘土做一個就ok了。關於恐龍的突然滅絕非常神秘,科學家提出了假說:外星人捕獵恐龍,將恐龍吃光了。恐龍時代的地球就是外星人的牧場。
  • 假如恐龍沒有滅絕,世界將會怎樣?
    事實上,大約75%的物種都滅絕了。所謂的"非鳥類"的恐龍毫無希望,只有小型的、身披羽毛的飛行恐龍倖免於難,它們就是我們現在所知的鳥類。 但是如果歷史朝著另一方向發展呢?如果小行星錯過了地球,或者提早幾分鐘來到又會怎樣?
  • 同樣都是恐龍稱霸,侏羅紀和白堊紀環境有什麼區別?
    雖然侏羅紀和白堊紀都屬於恐龍時代,但白堊紀和侏羅紀的環境氣候區別非常大。侏羅紀侏羅紀開始於一場大滅絕,在三疊紀末期地球生物迎來了一次生物大滅絕,導致海洋中至少有20%的科消失,50%的物種在此次滅絕事件中消失,其中也包括許多偽鱷類、大型兩棲動物以及獸孔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