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與中國的眾多城市一樣,處在改革前沿的深圳,正在迎來其商業開發的高潮,每年有超過10個大型購物中心開業,而隨著這些購物中心的入市,一大批新興餐飲品牌也藉機進入了深圳市場。
2013年-2015年是深圳商業地產項目的集中入市年,這些新興的商業項目正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品牌資源不足招商困難。在體驗消費火爆的今天,餐飲、休閒、娛樂成為購物中心的招商重點,而這種方向也存在於已開業的購物中心。隨著購物中心不斷地調整餐飲比例,那是否招進越多的餐飲品牌就越好呢?結論當然是否。熱門餐飲、特色餐飲有時候可能比「多和全」更重要。
贏商網深圳站根據近幾個月的觀察,結合深圳「吃貨」們的推薦,盤點出目前深圳購物中心的十大人氣餐飲品牌。記者發現,這些熱門餐飲都有一個特色,均是「小而美」的大眾餐飲品牌。人均消費均低於100元,且多數都在50-80元之間。其中以綠茶、外婆家為代表的江浙菜系正在成為深圳「吃貨圈」裡的主流。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些人氣餐飲都是哪些品牌,又進駐了哪些購物中心呢?
人氣最旺餐飲:
NO.1-2 綠茶VS外婆家
同樣來自杭州的綠茶和外婆家,是這兩年來中國最火的大眾餐飲品牌,讓眾多餐飲品牌羨慕不已的「排隊經濟」和高翻臺率甚至成為其標籤。如果按人氣程度排名,這兩家品牌可稱得上是餐飲NO.1,至少在深圳,其每家門店均是吃客爆棚。甚至可以說,這兩家餐飲品牌對於購物中心的人氣提升有非常地助力。目前綠茶在深圳擁有3家門店,第四家門店已經進駐萬象城,正在裝修中。而外婆家目前在深圳僅有一家門店,位於KK mall。
綠茶:華潤1234space、海雅繽紛城、海岸城
外婆家:KKmall
NO.3-4 探魚VS爐魚
同樣以烤魚出名的兩家餐飲品牌,前者是深圳本土最火的最文藝的烤魚店,後者背靠大樹,擁有外婆家帶來的品牌名聲。兩個品牌近期均在深圳開出新店,因為新店大力促銷活動,兩家門店均出現排隊長龍。綜合多位網友的感受,想要吃到這兩個品牌的烤魚,須在該店門口排隊至少1個小時,在就餐時間排隊兩個小時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探魚:海岸城、中心城、海雅繽紛城[擬開業]、金光華廣場[擬開業]
爐魚:皇庭廣場
NO.5 江南味道&江南廚子
這二家餐飲品牌同屬於深圳西湖春天餐飲集團,正是這兩年隨著外婆家、綠茶等浙菜品牌擴張而興起來的。價格方面不如外婆家和綠茶實惠,但勝在總類夠多,囊括了杭幫菜、淮揚菜、寧波菜等江浙菜品。兩大品牌不同在於,江南廚子定位更偏大眾,江南味道則門店裝修方面更加精緻,可以說江南味道是江南廚子的升級版。
江南廚子:怡景中心城、萬象城、益田假日廣場、港隆城、歡樂頌、喜薈城、海岸城、COCO Park
江南味道:萬象城、卓越intown
NO.6 浙禮
浙禮酒樓承傳傳統江南菜的特色,充分體現了江南菜餚清、鮮、爽、嫩的特色,價格適宜,是上班時尚一族的用餐最愛,菜品包括小黃魚、紅燒肉、醉雞、東坡肉、上海拌飯很香、蓉城擔擔麵等。在深圳目前擁有三家門店,其中連城新天地的浙禮最為火爆,每次飯點排隊的人很多,用網友的話來說就是「永遠那麼火爆」。
進駐購物中心:連城新天地、中心城、海岸城、世紀匯(擬開業)
NO.7 南小館
南小館是小南國集團多品牌戰略當中針對大眾消費者的餐飲品牌。在2002年推出,以時尚閒適空間中呈現海派美食為理念。南小館透過提供中端且更簡易的菜品取得了大眾消費市場的認可和機會,店內布置簡潔明亮。目前在深圳擁有一家門店,位於福田COCO Park,每次就餐時間需排長隊,等位時間比較長。
進駐購物中心:福田COCO Park、皇庭廣場(擬開業)
NO.8 港麗茶餐廳
港麗餐廳是一家連鎖港式茶餐廳,如今在北京、上海有近幾十家分店,一般分布在主要商圈。店面裝修風格和配色小清新,安靜雅致,比普通茶餐廳的環境要好很多,非常受小白領們歡迎。目前深圳唯一的一家門店位於福田皇庭廣場,每天排隊人數眾多,每天六點過後人氣更旺。
進駐購物中心:皇庭廣場
NO.9 徹思叔叔
Uncle tetsu(徹思叔叔)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源於日本九州博多,招牌現烤芝士蛋糕憑其香濃的芝士、嫩滑的口感一直風靡日本長達20年之久。近年來Uncle tetsu陸續在海外開拓門店,在臺灣讓眾多的粉絲們瘋狂不已,處處可見排隊長龍。曾被臺灣綜藝節日《康熙來了》推薦為臺北街頭最受歡迎的排隊美食之一。2013年進入內地,2014年首入華南,目前深圳開出三家門店,由於是現烤蛋糕,排隊時間也較長。
進駐購物中心:金光華廣場、益田假日天地、COCO park
NO.10 美心小品
香港美心集團旗下的餐飲品牌,集合了點心、生滾粥、炒麵飯、燒味等各式港餐,除此之外,亦融合了西式甜品和各類飲品。而其最大的特色在於從店門口的甜品製作到店內的正餐烹飪均為開放式,廚房內外貨架上下全部一覽無遺地展現於食客面前,「透明廚房」的設計不僅意在增強食客對食物安全的信心,也意將廚房當做演繹料理藝術的地方。
進駐購物中心:萬象城
(文/羅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