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市: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2021-01-09 環球網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

雪域高原的冬天,一般都是閒下來的時候,記者近日來到西藏林芝市,看到的卻是一派忙碌景象。

尼洋河畔,巴宜區米瑞鄉的蔬菜大棚裡,菜農們正忙著新一輪採收;318國道旁的扎西崗村,經營家庭旅館的村民正趁著淡季檢修設施……近幾年,林芝的冬天變得不一樣了,大家都朝著全面小康的目標,甩開膀子加油幹。

2015年底,林芝市貧困發生率達16.42%,貧困人口覆蓋了全市54個鄉鎮、490個村居。截至2019年底,林芝累計減貧6958戶23893人,實現了貧困人口動態清零,走出了一條具有西藏特色、林芝特點的發展之路。

如今,林芝正在因地制宜大力推進農牧、旅遊等區域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在全面小康的大道上奮力奔跑。

農牧產業蒸蒸日上

米瑞鄉通麥村林芝盛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蔬菜基地裡,一棟棟現代化的溫室大棚鱗次櫛比。一袋袋新鮮的辣椒、茄子等蔬菜正在稱斤裝車,準備運往市區銷售。

位於尼洋河沿岸的米瑞鄉,土地平坦開闊,種植歷史悠久,發展規模種植業有著自身優勢。為鞏固來之不易的脫貧成果,並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巴宜區在產業規劃中布局了米瑞鄉蔬菜基地重點發展蔬菜種植產業,引進龍頭農業科技企業引領傳統農牧業規模化發展,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在通麥村,林芝盛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每畝千元的價格流轉了650畝土地,分三期建設,目前通過扶貧貸款與自籌資金已建成項目一二期,帶動了米瑞鄉30戶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就業。除了蔬菜基地,他們還在米林縣羌納鄉建設了水果基地,2019年蔬菜、水果銷售收入超過千萬元,帶動了10個村、300餘戶群眾戶均增收2.16萬元。

「今年,我們還嘗試了幾次蔬菜直銷香港市場。」林芝盛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近幾年,依託政府扶持等政策,他們在提升蔬菜品質的同時不斷開拓市場。公司的蔬菜基地獲得了「無公害」產品認證,水果基地得到了林芝蘋果的地理標誌授權,完成了防偽追溯體系建設,並初步完善了生鮮供應鏈,路子越走越寬。

企業發展越來越好的背後,是林芝整個農牧產業在提質增效,龍頭產業帶動輻射作用越來越強。

林芝市還結合農牧產業發展實際,圍繞農牧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育壯大了15家農牧特色產業龍頭企業,全市有無公害農產品77個、6家認證企業;綠色食品14個、認證企業10家;有機產品25個、認證企業3家。

「2019年,林芝15家龍頭企業實現農牧特色產品銷售收入近10億元,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2.4萬人次。」林芝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祝東彬介紹。

農牧產業提質增效的同時,林芝農牧民收入也快速增長。2019年,林芝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9萬元,同比增長14%。

格列是在林芝盛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實現就業的貧困戶之一,每天有130元工資;每年只要出勤達30天以上,還能額外分紅5000元,出勤越多分紅越多。

鄉村旅遊有聲有色

在魯朗鎮扎西崗村平措大叔家的院子裡,他們一家人趁著冬季遊客不多,正準備對自家客棧實施一次全面「檢修」。

位於318國道沿線的扎西崗村是林芝有名的旅遊村、民宿村,每家都開辦了家庭旅館。全村311人中,旅遊從業人員達160人。近幾年,在旅遊部門大力扶持下,扎西崗村的鄉村旅遊發展得有聲有色。

立足發展鄉村旅遊的優勢,林芝市在扎西崗村改造完成了17家智慧民宿,以提升家庭旅館的品質與市場競爭力。2019年,扎西崗村的旅遊接待人次與收入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村民人均實現旅遊收入1.2萬多元,佔人均總收入的53%。

「今年國慶假期,我們村裡又是家家戶戶客滿。現在大家就想好好搞旅遊,過上更好的生活。」平措大叔說。

旅遊產業是林芝的支柱產業。旅遊富民是林芝旅遊產業發展的出發點與落腳點。林芝市旅遊發展局副局長任君介紹,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林芝市建立完善了旅遊產業扶貧信息庫,精準識別了涉及175個村7746人的旅遊扶貧對象,因地制宜制定了《林芝市旅遊扶貧工作實施方案》,有針對性地在適合發展旅遊的重點村布局旅遊扶貧項目。2015年至今,林芝市以「一村一品一特一組織」的鄉村旅遊產品體系建設標準,完成了31個鄉村旅遊示範村項目建設。

今年,林芝積極落實西藏旅遊發展基金3177萬元,推進旅遊基礎設施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工作,成為西藏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典範。目前,西藏共有2個自然風光類5A級景區均在林芝。

在景區基礎設施提升與旅遊服務項目經營中,林芝市農牧民廣泛參與。在雅魯藏布大峽谷景區,米林縣派鎮索松村村民通過在景區就業、銷售當地手工藝品與土特產等實現增收致富,2019年人均純收入近3萬元。

林芝每年還通過重點景區門票收入建立了2000多萬元的「旅遊惠民資金」,提供鄉村旅遊相關工作崗位150餘個。

「通過參與鄉村旅遊,林芝農牧民逐漸轉型成為旅遊業經營者,農副產品轉變為旅遊商品,鄉村也變成了景區。」任君介紹,2016年以來,林芝旅遊產業累計帶動1401戶6400人脫貧。下一步,林芝還將重點提升邊遠縣的旅遊基礎設施,讓全市的生態旅遊飯越做越豐盛。

農牧產業、旅遊產業是林芝市惠及農牧民最多、農牧民參與度最高的產業。近年來,林芝抓住這兩個產業發展的牛鼻子,累計實施產業扶貧項目591個,形成了戶有項目、村有產業、鄉連成片、片成規模的扶貧產業格局,為林芝農牧民步入全面小康生活打下了堅實基礎。

下一步,林芝還將把產業發展與美麗鄉村建設融合起來,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特色優勢產業,讓農牧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相關焦點

  • 西藏林芝市巴宜區推動產業「優化+融合」助推鄉村振興
    西藏林芝市巴宜區地處西藏東南部,素有「雪域江南」之美譽,這裡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土地肥沃,資源豐富……如何將這些高原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切實打造集生態、旅遊、文化、宜居、幸福為一體的高原經濟強區?
  • 四川省甘孜州因地制宜壯大優勢特色產業
    農牧業、生態、旅遊,是甘孜的特色和優勢所在。甘孜州把培育和壯大特色優勢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實踐證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產業是脫貧之基、致富之源。一個地方的發展,關鍵在於找準路子、突出特色。實際上,包含「三區三州」在內的貧困地區,大多自然資源豐富,具有發展特色產業的潛力,但受多種因素影響,特色產業發展總體水平較低,資源優勢尚未有效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
  • 西藏林芝市魯朗景區布局大旅遊產業
    近年來,隨著旅遊領域創新步伐的不斷加快,西藏林芝市魯朗景區管委會不斷加快項目建設,加強要素供給,布局大旅遊產業,豐富了魯朗景區旅遊產品體系。  打破旅遊產業壁壘。2019年,魯朗逐步推動「旅遊+」產業有效融合。
  • 民俗 歌舞 藏藥 西藏林芝市米林縣「旅遊+文化」大有可為
    近年來,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米林縣結合自身優勢,大力實施「旅遊+」戰略,依託獨特的藏醫藥文化、珞巴民俗文化元素和優質的旅遊資源,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全力打造有「靈魂」的米林旅遊。
  • 西藏林芝市脫貧攻堅:奏響美好生活新樂章_西藏新聞_中國西藏網
    近年來,處尼村「兩委」班子成員與西藏農牧學院駐村工作隊提出「補短板、促發展」思路,成立了察瓦龍鄉怒江特色農副產品有限公司,仙人掌果酒和山野核桃煉油打入市場,普尼組天然高山牧場牛羊馬等家畜養殖規模進一步擴大。不久前,處尼村與成都有關公司籤訂代銷協議,逐步擴大突尼西亞軟籽石榴種植規模,形成產業。
  • 特色家庭旅館引領鄉村旅遊發展——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扎西崗村
    一、基本情況  扎西崗村隸屬於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巴宜區魯朗鎮  二、發展歷程  2003年以來,林芝市及時調整產業結構,積極創造各種有利條件鼓勵和扶持農牧民大力發展農村旅遊,通過各種渠道爭取資金相繼投資
  • 關於促進西部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意見
    :為加快西部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增強西部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實現西部地區又快又好發展,我們制定了《關於促進西部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情況貫徹落實。附件:關於促進西部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意見附件:關於促進西部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意見加快西部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促進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轉化,增強西部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和經濟實力,是繼續推進西部大開發、實現西部地區又快又好發展的重要任務,對於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優化全國資源配置、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林芝市:攜手民企共創小康生活
    中國西藏網訊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實施以來,以「一企幫多村」「一企幫一村」「多企幫一村」「一企幫多戶」等多種方式,以產業扶貧、商貿扶貧、就業扶貧、捐贈扶貧等多種形式,積極幫助扶持貧困村貧困戶脫貧,為林芝市精準扶貧行動做出了新貢獻。
  • 昔日「高原孤島」築起西藏特色「幸福路」
    何蓬磊 攝中新網拉薩1月11日電 (張偉)近日,在拉薩召開的西藏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簡稱「人大」)第三次會議上,西藏自治區人大代表、墨脫縣長魏長旗表示,「路通政興,墨脫好茶成為增收致富的『金葉子』。預計2019年全縣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1468.63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4.2%。」
  • 清遠桃源片區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和特色產業
    梁繼漢所在的桃源片區,轄內的12個村委會從前寫滿了貧窮與落後:道路狹小,農產品難以出山,年輕人忙著逃離……近年來,桃源片區念好「山水經」,唱好「旅遊戲」,依託獨特的自然環境資源,因地制宜發展以民宿為主的鄉村旅遊和特色農業產業項目,走出了一條脫貧攻堅「資源路」……如今,隨著民宿經濟崛起和特色農業產業的發展
  • 西藏林芝市米林縣十三屆黃牡丹文化旅遊節開幕
    5月28日,西藏林芝市米林縣第十三屆黃牡丹藏醫藥文化旅遊節在西藏林芝市米林縣扎貢溝開幕。  作為米林縣獨有的文化旅遊名片,本屆文化旅遊節以「山水米林,花谷藥洲」為主題,開啟一場獨具米林特色的花式盛宴。活動期間,市民及遊客可以觀歌舞、乘氣球、享美食、看影展、跳鍋莊。
  • 林芝市脫貧攻堅:奏響美好生活新樂章
    近年來,處尼村「兩委」班子成員與西藏農牧學院駐村工作隊提出「補短板、促發展」思路,成立了察瓦龍鄉怒江特色農副產品有限公司,仙人掌果酒和山野核桃煉油打入市場,普尼組天然高山牧場牛羊馬等家畜養殖規模進一步擴大。不久前,處尼村與成都有關公司籤訂代銷協議,逐步擴大突尼西亞軟籽石榴種植規模,形成產業。
  • 區縣集錦 | 因地制宜謀發展 日子紅火產業興
    區縣集錦 | 因地制宜謀發展 日子紅火產業興 2020-10-16 09:0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西藏司法廳因地制宜助力脫貧攻堅
    西藏司法廳因地制宜助力脫貧攻堅 2020-12-17 0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希望的田野上|鄉村振興看周口之太康篇: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大河網訊 (記者 苗海波)5月19日下午,大河網記者與採風團一起來到了太康,來看這裡的鄉村振興發展情況。近年來,太康縣利用自身優勢,發展特色農業,以農產品深度加工為基礎,以現代農業雙創園區或基地建設和農業智慧供應鏈平臺搭建為契機,結合田園綜合體的規劃開發,率先開展農村創業創新人才培育,支持回鄉創業人才和招商項目企業孵化,在落實鄉村振興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
  • 林芝市巴宜區,西藏江南,當雅魯藏布江遇見尼洋河
    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之東,念青唐古拉山麓;雅魯藏布江中遊與尼洋河流在此相遇,是青藏高原海拔最低的區域,素有西藏江南之美譽;這裡是西藏生態旅遊中心,已成為令人流連忘返的旅遊目的地,入圍2019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 林芝市打造「全域全時全日旅遊體系」
    近日,林芝市旅發委召開全市旅遊工作會議,會議全面總結了過去一年旅遊工作取得的成績,分析存在的問題,安排部署今年旅遊重點工作,推進林芝旅遊全域全時發展,進一步鞏固旅遊業戰略性支柱產業地位,加快創建國際生態旅遊區和全域旅遊示範區。
  • 西藏自治區「十三五」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大力開展風力發電、水風光...
    ,著力聚焦四條發展路徑,大力推動高原生物產業快速發展、特色旅遊文化產業全域發展、綠色工業規模發展、清潔能源產業壯大發展、現代服務業整體發展、高新數字產業創新發展、邊貿物流產業跨越發展,形成綠色環保、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可持續發展的高原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實現從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支撐。
  • 西藏特色小城鎮示範點建設:喜看老鎮風貌新
    原標題:西藏特色小城鎮示範點建設:喜看老鎮風貌新   導讀   2015年12月28日,貢嘎縣傑德秀特色小城鎮示範點建設項目啟動儀式的順利舉行,標誌著我區特色小城鎮示範點工作正式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也標誌著我區邁入了「中國特色、西藏特點」新型城鎮化發展之路。
  • 西藏昌都市芒康縣發展葡萄種植、紅酒釀造產業——「甜蜜產業...
    從西藏昌都市芒康縣城出發,沿著214國道往南100餘公裡,翻越海拔約4500米的紅拉山,就到了位於瀾滄江畔的芒康縣南部三鄉:曲孜卡、鹽井和木許。當下,地處瀾滄江畔乾熱河谷地帶的鹽井納西民族鄉一片蔥蘢,正值葡萄即將成熟的季節,50多歲的藏族村民益西江措和女兒巴桑旺姆正在葡萄園裡清除雜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