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可以帶動一個地區的旅遊業嗎?
熊本是這一領域的成功案例,就連熊本熊都是為了迎接新幹線通車而設計的。在我們身邊,隨著高鐵開通出現的高鐵旅遊專線、長三角文旅部門共同策劃的66條高鐵旅遊線路、「99元玩一城」旅遊年卡……也非常熱鬧。
截至2019年年底,長三角鐵路營業裡程達11632公裡,其中高鐵裡程4997公裡。今年,商合杭高鐵合湖段、滬蘇通鐵路開通,而到年底,鹽通高鐵、連鎮高鐵、合安高鐵預計也將開通。
那麼,今天從上海搭高鐵可以去長三角哪些城市?哪些城市適合搭高鐵?哪些城市小眾但好玩?周到君這就用數據來盤一盤!
第一期長三角高鐵出行性價比如何?上海出發多久可直達?用數據告訴你! | 周到攻略
這一期,周到君根據高鐵出行的性價比、單程時間兩個維度,為大家選擇了8個「長三角高鐵遊」目的地。它們都是搭高鐵性價比最高,單程不超過三小時的城市。
滁州:《醉翁亭記》的溯源之旅
性價比:滬寧高鐵沿線,搭高鐵票價不貴且時間短
單程最短時間:97分鐘
「環滁皆山也」,《醉翁亭記》開篇便言滁州,歐陽修不愧是滁州的頭號代言人。
▲醉翁亭馬蜂窩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整首詩的名字是《滁州西澗》。生活在唐代的詩人韋應物,則以這首詩歌賦予了滁州長久的詩意。
古人眼中的景色是否安在?名聲在外的醉翁亭就在「皖東第一名勝」琅琊山中,為「四大名亭」之首。
滁州下轄的鳳陽縣,是鍾離古國,朱元璋的家鄉,名聲不輸於滁州。今天的鳳陽有「世界文化遺產」明皇陵,還有安徽著名的傳統戲曲花鼓戲,非常熱鬧。
▲明皇陵海洛創意
對了,如果你去滁州,別忘了途徑南京北站,也就是南京浦口火車站時投去懷舊的一瞥——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火車站,也是《情深深雨濛濛》的取景地之一。
麗水:浙江的「攝影之鄉」
性價比:經滬杭高鐵、金溫鐵路到達,高鐵票價合理且速度快
單程最短時間:148分鐘
江浙滬的第一高峰是哪一座?有「中國最美梯田」之稱的雲和梯田在哪裡?是什麼吸引了攝影愛好者爭相前往,讓此地成為了浙江的「攝影之鄉」?如果你心懷好奇,就來浙江麗水看看吧!
到了麗水,可以先去看看距離市區二十公裡、重點打造的景點古堰畫鄉。顧名思義,該地有古堰有畫鄉,古堰指的是松陰溪河口的南朝蕭梁灌溉工程「通濟堰」,畫鄉所在的大港頭鎮則是眾多展覽館、油畫院的雲集之地,也是國內多家美術院校的寫生基地。
▲古堰畫鄉圖蟲
不過,麗水更多的風景分布在下轄的七縣一市,而且幾乎處處有景。
仙都風景區位於縉雲縣,是多部影片的取景地。好溪在鼎湖峰的腳下拐了一個「U」形灣,這裡是仙都的核心。登上鼎湖峰身後的步虛山,可以俯瞰鼎湖峰和好溪,頗為壯觀。看看山看看水,再吃吃縉雲燒餅,想想也挺美的。
雲和梯田位於雲和縣,它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梯田景區之一。5、6月份播耕時節去最佳,人工灌水會出現很有層次感的梯田水景,日出時有很大機率看到陽光透過雲層的「丁達爾效應」。
▲雲和梯田圖蟲
黃茅尖位於龍泉市,以1922米的海拔成為了江浙滬的屋脊。很多遊客慕名而來,攀登這座第一高峰,同時享受高處涼爽的氣候。
景寧廊橋位於景寧縣,它和同處浙閩交界地的泰順、慶元、壽寧並稱「景泰慶壽」,是中國廊橋最密集的區域。根據清代縣誌的記載,光是景寧一地就有廊橋近百座,保存至今的也有數十座。
松陽是目前發展最快的民宿聚集地之一,這一切的肇始,大概是先鋒書店在松陽的陳家鋪村開了一家鄉村書局,成了廣大文青心中的「文藝坐標」。
聽說攝影愛好者、藝術家、導演,願意耗費數周甚至數月時間,來探訪這片古老的土地呢。你心動了嗎?
常州:不止是「遛娃聖地」
性價比:京滬高鐵沿線,搭高鐵票價不貴且時間短
單程最短時間:47分鐘
說起蘇南,大家會習慣性地說出「蘇錫常」。
而說到常州,因為常州恐龍園的緣故,人們往往把它當作「遛娃聖地」。
不過,常州真的只有恐龍園嗎?在市區,你可以逛逛春秋淹城、常州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園、瞿秋白故居。說起來,常州最讓人心動的名號莫過於「蘇軾的終老之地」,當地有一座大運河東坡園,歷史在這裡如江水般滔滔流過。
▲南山竹海軌道馬蜂窩用戶
離市區遠一點的,則有東方鹽湖城、嬉戲谷、天目湖、南山竹海。泡溫泉的好時光到了,不妨選擇天目湖休憩養生——有竹海,有湖泊,有魚頭湯,甚至還有熊貓。
鎮江:北望長江的「欄杆拍遍」
性價比:京滬高鐵沿線,搭高鐵票價不貴且時間短
單程最短時間:55分鐘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辛棄疾在鎮江只當了一年鎮江知府,卻留下了《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和《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兩篇千古名作。由此,鎮江雖是江南之地,卻擁有了一種無法泯滅的慷慨之氣。
來到鎮江,一定要去北固樓,感受辛棄疾筆下「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的壯闊;再去西津渡,了解鎮江「因渡而生」1300多年的歷史。鎮江的三山景區指的是金山、焦山、北固山,有愛國將士登臨的北固樓,傳說白娘子「水漫金山」的金山寺。
▲金山海洛創意
有意思的是,鎮江在今年11月初還拿下了「中國醋都」的名號。相信你家廚房裡也有一瓶「恆順」牌的醋,正是它的加持使得鎮江成功「定都」。
除了醋,鎮江的鍋蓋面也必須擁有名字。南北方人吃麵要打架,然而鍋蓋面卻達到了南北大融合。其實也就是澆頭面,但麵條卻有北方面的筋道。鍋蓋面說起來又有一個和乾隆有關的的典故呢,「面鍋裡煮鍋蓋」,大鍋裡漂著小鍋蓋,很有喜感。
▲面鍋裡煮鍋蓋企鵝吃喝指南
合肥:「新一線城市」的崛起
性價比:京滬高鐵轉合寧鐵路,車速較快票價較合理
單程最短時間:125分鐘
合肥現已一躍成為新一線城市,「虛胖」還是「真壯」?
想當年死守中科大,「即便不吃不喝也要把中國的科學苗子保住」。現在的合肥,是全國僅有的三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之一,也有新一線城市之稱。
現代化配套設施自然也要同步。合肥翡翠湖公園,俯瞰如同小提琴一般;巢湖邊的渡江戰役紀念館,猶如一艘乘風破浪的巨型戰艦;天鵝湖環湖有合肥大劇院、政務雙子大樓等標誌建築;合肥版愛情隧道,鐵道兩旁的樹木圍合成隧道,神似烏克蘭電影鏡頭中的一幕,非常洋氣;由舊監獄改造而來的文創園區「合柴1972」,組團的蘇聯式建築轉身成網紅打卡聖地;市區的獨立書店「保羅的口袋」也值得一去,周邊既有小酒館、livehouse,也有居民區,兼具生活和藝術氣息。
▲合肥翡翠湖公園,俯瞰如同小提琴一般地道風物
追溯到更遠的過去,合肥得名於淝水(今東淝河),東晉赫赫有名的「淝水之戰」是「以少勝多」的經典案例。合肥也曾有一個文雅的名字——廬州,95後初中的偶像、合肥土著許嵩就唱過一首《廬州月》。今天,你可去逍遙津公園懷古,三國時孫權在「逍遙津之戰」中,「權率十萬眾圍合肥」,無奈鎩羽而歸。「遊在黃山,食在三河」,三河古鎮因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交匯而得名,是一座典型的水鄉古鎮,據說遠在春秋戰國時期便已初具雛形。
▲三河古鎮視覺中國
順帶一提,今年初合肥的「老鄉雞」頻造爆款,從董事長手撕員工降薪聯名信到200塊的「土味」發布會。去年底,「老鄉雞」就已進入中國快餐排行榜前四。上海現在也有不少「老鄉雞」呢。
溫州:「東南第一山」雁蕩山
性價比:經滬杭高鐵、金溫鐵路到達,高鐵票價合理且速度快
單程最短時間:192分鐘
位於浙江東南部的楠溪江,東側以北雁蕩山為界,流經溫州東歸入海,1600多年前這裡流出了中國山水詩。從京都建康(今南京)跋山涉水而來的謝靈運雖在永嘉只待了一年多,卻是他創作的高峰期。詩和歌不分家,現在楠溪江東海音樂節已成為當地每年跨年的保留節目。
「三山」中最低調的「東南第一山」雁蕩山,無限風光在「雁蕩四尖」,在4座山峰的山脊間穿行,也成為近年戶外圈中很受歡迎的探險線路。當年的行者徐霞客也不像文弱書生一般止步於「雁蕩三絕」靈峰、靈巖和大龍湫,而是三進雁蕩,爬遍大小山巒。
值得一提的是靈峰夜景,堪稱「雁蕩一絕」,每逢夜幕初降,白天形似合掌的兩峰即變為男女擁抱的輪廓,故「合掌峰」又名「夫妻峰」。周到君親眼看過,很有意思,只要加點想像力,其它山峰也可變幻多端。
▲靈峰夜景馬蜂窩
麗水有「廊橋王國」慶元,溫州有「廊橋之鄉」泰順。泰順的廊橋被稱作「浙南橋梁博物館」,分木拱橋、木平橋、單面橋等。而泰順廊橋又以北澗橋作為標誌,被人們稱為「泰順最美的廊橋」。
聽說溫州還很好吃。北京有「浙江村」,有生意的地方就有溫州人,有溫州人的地方少不了溫州小吃,它其實還是一座被「皮革廠」耽擱了的美食之都。紀錄片《早餐中國》中出現的糯米飯,許知遠《十三邀》對談溫州人、人類學家項飈那期,都少不了溫州小吃的身影。
▲溫州糯米飯網絡
蚌埠:從「珍珠港」到「火車城」
性價比:京滬高鐵沿線,搭高鐵票價不貴且時間短
單程最短時間:125分鐘
相比安徽中部和南部的城市,蚌埠更為默默無聞。大多數人知道它,都是因為火車路過這一站,就知道「到安徽了」,或者想要知道「這個音怎麼讀」?
確實,蚌埠和石家莊一樣,在近代的發家得益於火車,因此被稱為「火車拉來的城市」。1908年開始建設的津浦鐵路經蚌埠跨越淮河,成為了中國的一條南北動脈。在高鐵時代,蚌埠也是第一個動車的停靠站。
但你有沒有想過,在這一站下車會看到什麼?到了蚌埠,你可以去逛逛新華書店蚌埠銀泰城店,書店以鐵路為主題,裝飾了一比一的鐵軌、道岔、鐵路信號燈、老式火車、縮小版的蚌埠淮河鐵路大橋等。秦嶺-淮河是中國的地理分界線,在蚌埠,你可以在淮河風情園欣賞淮河的風景,在龍子湖畔找到「中國南北分界雕塑」。你在南方,同時也在北方。
▲淮河從蚌埠穿過視覺中國
著名作家王安憶曾在蚌埠的農村插隊,她筆下的淮河是這番景象:
這是一條現實的河流,它從實打實的人生中穿行而過。在它的兩岸,人煙稠密,溝渠遍布,五穀雜糧,一季三熟,種瘦的土地,熬幹的農人,多少歲月從這河裡流淌而去。說它渾濁,其實都是重重疊疊的歲月的影子。
了解一座城市最快的方式是逛博物館。去蚌埠博物館,你會知道為什麼這座城市的名字裡有「珍珠」。蚌埠博物館的館藏,有新石器時代的蚌刀鋸、蚌勺、蚌紡輪,春秋時代的青銅罍,漢代的琉璃耳璫……產蚌和珍珠的遠古,龍山文化的遺址,在這片土地上層層疊疊。
▲蚌勺 圖片:蚌埠博物館
不過在蚌埠,風景是其次,重要的是融入生活。當代蚌埠最有名的人恐怕是李榮浩、馬思純、李毅,李榮浩最喜歡當家鄉小吃代言人:「你只要遇到蚌埠人,你就跟他聊燒餅夾裡脊,馬上就一下拉近了你們之間的距離。」
簡單而好吃、南北融合是蚌埠食物的特色,小龍蝦不叫小龍蝦,叫「螞蝦」,很早就有了「螞蝦街」;街頭小吃油炸蠔油串串,油炸的東西有誰不喜歡呢;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雪圓湯圓,是獨創的四色湯圓,用酒釀湯一同熬煮,有山楂、桂花、豆沙、五仁等味道。
無錫:不輸武漢的「賞櫻勝地」
性價比:京滬高鐵沿線,搭高鐵票價不貴且時間短
單程最短時間:42分鐘
無錫,是水做的。運河穿城而過,吳儂軟語咿咿呀呀,滿足你對江南的一切想像。有「蘇州是『大家閨秀』,無錫是『小家碧玉』」一說。
▲黿頭渚視覺中國
無錫傳承千載的文脈如流水不絕,宋代的楊時「程門立雪」、創東林書院,明代顧憲成「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再到近現代出各行各業人才,畫壇大家徐悲鴻、吳冠中,阿炳憑一首《二泉映月》聲名遠播。
對於當地普通市民而言,無錫是個講究「適意」的地方。無錫作家張佳瑋每次回家,大概是:
先吃一碗餛飩一籠湯包;然後陪爸媽逛蠡湖,遛狗……就過過小日子吧。
無錫也很有溫度,愛吃甜的人,日子一定過得不差。無錫人的「噬甜」段位,讓廣東人也甘拜下風,錫幫菜裡的霸主醬排骨是「噬甜」和「濃油赤醬」的結合。吃了後似乎聲音都變甜了...這才是極致的無錫味道、江南味道。
▲無錫古運河雪景視覺中國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太湖第一勝景黿頭渚,春季是賞櫻勝地。由民謠歌手周雲蓬髮起的詩歌民謠節也不容錯過,否則你會錯過整個五月的江南。
靈山大佛,是無錫的「名片」;位於靈山的新景點拈花灣,雖是仿古的小鎮,確實擁有一份「禪意」;「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南禪寺,就在無錫運河畔;還有「江南四大名園」之一的寄暢園、因祠堂文化久負盛名的惠山古鎮……
「人人都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有時間再去無錫感受江南的慢步調吧。
有「大路化」的景點,有小眾的玩法;有自然的風光,也有人文的底蘊。不必跑遠路,周邊亦有好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