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冬季地球處於太陽的近日點,卻很寒冷?

2020-12-12 鏡像君科普

行星圍繞恆星公轉軌道是橢圓,而這個橢圓,其實偏心率小得很,近似可以按照正圓處理了,所以可見,季節的變換,跟距離的遠近關係並不是很大。

可能很多人一看到近日點遠日點的就以為近日點遠日點和太陽之間距離的差值很大,實際上,在近日點時,地球和太陽的距離1.47億公裡,而在遠日點的時候,地球和太陽的距離為1.52億公裡,這個差距只有500萬公裡,可見並不大,至少跟日地平均距離1.5億公裡比起來的話,影響係數連5%都不到,可見距離的影響可以說是很小的。

既然這樣,那麼地球上分明的一年四季,到底是為什麼呢?實際上,這主要還是跟地軸是傾斜的有關,如果地軸沒有傾斜的話,可以說地球上幾乎就是沒有一年四季的。每年的1月3日左右,地球跟太陽的距離最近,大概是1.47億公裡,而每年的7月4日左右,地球跟太陽的距離最遠,大概1.52億公裡。我們都知道,在我們北半球,近日點時地球是冬季,而遠日點的時候,地球是夏季,按道理說地球跟太陽越近的時候,溫度就應該越高,這個時候應該就是夏季,但是為什麼是冬季呢?

其實是因為陽光的傾斜角不一樣罷了,不只我們有不有這樣的體驗,那就是一天之中,早晨和傍晚的時候,氣溫相對低一些,而正中午的時候,氣溫則是一天之中最高的,其實這就是因為陽光的傾斜角不一樣導致的,在早晨和傍晚的時候,陽光是傾斜照入地面的,這樣單位面積上陽光的功率是不一樣的,而正中午的時候,陽光正射地面,這個時候單位面積上陽光的功率就達到了最大了,所以就最熱。

同樣的道理,一年之中,當地球位於近日點附近的時候,太陽光的直射點在南半球,這個時候那麼南半球就是夏天了,而對於身處北半球的我們,就是寒冷的冬天了。地球是圍繞太陽以橢圓的軌道運轉的,但是由於地球的地軸本身與黃道面有一個夾角,所以就意味著地球是歪著身子圍繞太陽公轉的,所以在一年之中的不同時刻,地球上某一特定地區的某個時間,陽光的傾角也是不盡相同的,總而言之,當陽光更接近於垂直入射的時候,天氣就更熱。另外,日照時間也是影響氣溫的一個因素,但是綜合看來,陽光傾斜角的影響是主流,也正是因為這樣,地球上才有分明的一年四季。

相關焦點

  • 周末,地球將過近日點,是一年中看到太陽「最大」的一天
    在最接近太陽的點上,地球距離太陽只有不到91,398,199 英裡 (147,091,144 千米)。相反,當地球於6個月後的2020年7月4日到達遠日點——距太陽最遠的點——時,我們將距離太陽94,507,635 英裡 (152,095,295 千米)。
  • 冬至後的地球明明在向太陽靠近,為什麼我們的天氣卻變得更冷了?
    其次,從天文角度來說,冬至是太陽在這一天運行到了冬至點(黃經270°)的時候。那麼,為什麼冬至後太陽向北移動,天氣反而變得越來越冷?冬至後的地球逐漸接近近日點眾所周知,地球圍繞太陽進行運轉的無形軌道,其實並不是一個正圓形,而是一個近似正圓的橢圓形。
  • 為什麼冬天的時候,地球在近日點?夏天卻在遠日點?
    但是這一點並不適用於地球四季溫度的變化,因為真實的情況是,當我們北半球在冬天的時候,地球正好處在了近日點,而當我們是夏天的時候地球就正好處在了遠日點。為什麼近日點和遠日點不足以影響到地球四季變化呢?想了解這個問題,就需要知道地球的四季變化是怎麼來的?
  • 地球四季的變化是由什麼決定的呢?和地球離太陽的遠近有關係嗎?
    其中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決定了晝夜和四季的變化。地球人幾乎都知道,地球圍繞著太陽轉,公轉一周為一年,然而,地球圍繞著太陽轉的軌道並不是看上去的正圓形,而是一個橢圓形。太陽的位置就在橢圓形的一個焦點上 那由於這個焦點和橢圓形的中心點並不是一個點,地球離太陽的距離就會出現遠近之分。
  • 為什麼地球越靠近太陽越冷,越遠離太陽越熱?
    首先一點,地球越靠近太陽越冷、越遠離太陽越熱只是相對於北半球來說。而相對於南半球來說,這就會反過來,即地球越靠近太陽越熱、越遠離太陽越冷。在每年北半球夏至日過後大約兩周,即七月初,地球將會運行到遠日點,日地距離達到1.521億公裡,而那時正值北半球的夏季。在每年冬至日過後大約兩周,即一月初,地球將會運行到近日點,日地距離達到1.471億公裡,比遠日點時近了500萬公裡,而那時正值北半球的冬季。之所以會出現上述情況,原因有幾點。
  • 水星的近日點太陽和遠日點的太陽看起來大小差多少?
    一個很有趣的話題,但更有趣的是近日點的北半球是冬天,而遠日點的北半球則是夏天,當然大家都知道這是自轉軸歪斜,太陽光的直射與斜射的問題!一筆帶過,我們回到正題,討論下近日點和遠日點的太陽視角問題!一、為什麼會有近日點和遠日點?
  • 新年首場流星雨最佳觀測時間曝光,地球將達到近日點
    事實上,這些流星是來自地球以外的碎片進入地球大氣層時燃燒起來的,每一種流星雨的速度都不一樣,象限儀流星雨的速度可以達到41公裡每秒。由於在這個速度很快,所以燃燒得很激烈,因此這些流星會比較明亮,方便我們觀賞。再加上速度快、燃燒劇烈,所以這些碎片很快就會在大氣中完全燒掉,很少會掉到地面的。當然,也有一些較大的流星碎片可能沒法完全燒掉,可能會成為一顆從天而降的火球,甚至有可能會墜地。
  • 為什麼地球繞太陽轉軌跡是橢圓的,而不是圓?
    地球為什麼會繞太陽轉?嚴格地來說,地球並不是單純的受到太陽的引力繞太陽公轉。而是繞著地球與太陽組成系統的的質量中心而轉動(如果不考慮其它天體的影響)。由於太陽和地球之間有萬有引力的作用,所以導致了地球圍繞太陽作周期性運行,而萬有引力和地球公轉所產生的離心力之間處於平衡狀態,地球才得以穩定運行。曾經也有科學家們認為行星的運行軌道是標準的圓形,但是隨著克卜勒對行星軌道的深入研究,這一說法才漏出了破綻。
  • 地球為什麼會以螺旋狀遠離太陽?
    地球繞著太陽運行,繞著它的軸心旋轉,似乎形成了一個封閉不變的橢圓軌道。然而,如果我們觀察到足夠高的精度,就會發現我們的行星實際上是在螺旋遠離太陽。2019年1月3日,地球到達了離太陽最近的軌道點:近日點。每一個繞著單一質量運行的物體都會形成一個橢圓,其中包含一個最接近的點,它對於特定的軌道來說是唯一的,這個點被稱為近心點。
  • 為什麼冬天太陽起床晚?
    郭鑫鵬到了冬天,氣溫變得寒冷,我們外出時都要穿上厚厚的棉襖。寒冷是因為太陽變得不那麼喜歡露面,它總是像貪睡的孩子一樣晚起,傍晚時又匆匆落下。在夏天,當我們睜眼時太陽可能已經曬到了屁股。我們每天看見太陽在天空中規律性地升起落下,但實際上是地球圍繞著太陽轉,因此地球總有一半面對太陽而另一面背對太陽。與此同時地球也在自轉,因此我們會經歷晝夜交替。既然地球總有一半被照亮,而另一半處於黑暗中。為什麼白天和夜晚的時間不是對半分呢?
  • 珠穆朗瑪峰最接近太陽,為什麼氣溫卻極其寒冷?今天算明白了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個球形,但是他的表面並不平坦,有高山也有海洋。高的地方自然離太陽也就比較近,那些地方會不會很熱呢?地球本身不會產生熱量,我們感受到的是主要來自太陽。如果真是這樣,一些高山海拔比較高,相對來說離太陽比較近,但為什麼山頂卻很冷呢?像珠穆朗瑪峰這樣的高山更是極其寒冷,被冰雪覆蓋。看過一些紀錄片就會知道登上珠穆朗瑪峰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他的困難不僅體現在山路難行,都體現在惡劣的氣候和零下幾十度的低溫,那些登山的人穿的很厚卻還是會凍傷,前進十分艱難。
  • 地球正準備迎接寒流!太陽已經連續15天處於「空白狀態」
    太陽已經連續兩周以上沒有太陽黑子,這進一步證明我們很可能經歷長時間的寒冷。太陽已經連續15天處於空白狀態,因為地球正準備進行寒流。我們現在是連續第十五天沒有太陽黑子了。專家認為,這是太陽正在接近太陽活動極小期的證據,因為一個空白的太陽通常證明太陽活動極大期即將結束。根據太空天氣:「太陽已經連續15天沒有斑點了。要找到同樣長一段空白的太陽,你必須回到2009年11月,那時太陽正從一個世紀以來最深處的太陽極小期出現。
  • 北半球的冬天快要到了,地球卻離太陽越來越近,這是什麼情況?
    地球每圍繞太陽公轉一圈,地球上就完成了一個一年四季的輪迴。現在的天氣一天天在變冷,根據我們多年來在北半球的生活經驗來看,寒冷的冬天就快要到了,然而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現在的地球正向著近日點運行,也就是說,北半球的冬天快要到了,地球卻離太陽越來越近,這是什麼情況呢?
  • 明明地球卻離太陽越來越近,可北半球的冬天快到了,這是為什麼呢
    文/仗劍走天涯明明地球卻離太陽越來越近,可是北半球的冬天快要到了,這是為什麼呢?學過地理的朋友們都知道,每當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圈,地球上便會多一個一年四季的輪迴。隨著現在天氣在不斷的變冷過程當中,和人類多年在北半球生活的經驗上來看,出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按照正常的理論,如果說北半球的冬天就快要來臨,現在的地球正逐漸,向近日點運行,也就是說地球離太陽越來越近了,這是為什麼呢?完全和我們之前所學的的知識相背離啊?
  • 由於太陽直射點在回歸線之間的移動,地球才有五帶劃分和四季更替
    由於地球是一個接近正球體的三軸橢球體,由於地球距離太陽十分遙遠,所以太陽輻射我們又可以近似看成是一組平行光,因此任何時刻太陽輻射照射到地球上能夠照亮半個地球,而且只有一個地點是陽光直射的,我們就稱為「太陽直射點」,任何時刻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能分布都以太陽直射點最多,然後往四周遞減。
  • 科學家:太陽即將休眠,地球變冷
    以前的冰河世紀不再存在,但是現如今的地球變得越來越冷,冬季的天氣已經不同往年,沒有溫暖,只有寒冷,那種刺骨的寒冷,是不是地球的生命即將面臨危機,又或者地球即將進入小冰河時期,科學家給出的結論是:太陽即將休眠,地球變冷。
  • 珠穆朗瑪峰離太陽更近,卻極其寒冷,科學家是這樣解釋的
    比如說在太陽系中,在金星、地球、火星三兄弟中,金星離太陽最近,火星離太陽最遠,地球離太陽距離適中,因此,金星表面的溫度可達462℃,而火星的表面平均溫度零下60℃。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最高海拔8848千米,按道理說珠穆朗瑪峰距離太陽應該比較近,應該會比較熱,但是珠峰的最低氣溫達零下50℃,平均氣溫低至零下30℃,這是為什麼呢?
  • 太陽的壽命仍然是年,為什麼地球上的生物只剩下年了
    根據太陽系起源理論,起初有一團星雲,後來星雲爆炸,於是太陽誕生了,在那之後,其他的碎片形成了像地球和金星這樣的行星,當他們全部穩定下來後,一個完整的太陽系就形成了。太陽位於中間,給行星帶來熱量,地球是非常幸運的,他處於最優越的環境中,創造了無數的生命,然而世界上的一切都會有盡頭的,即使地球也會死。
  • 南極為什麼比北極冷?
    在人們固有的認知中,南北極可以說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眾所周知,極地白雪皚皚,冰川廣布,氣候寒冷。倘若要從南北兩極中選出一個更冷的地方,那一定非南極莫屬。有數據顯示,南極地區年平均氣溫是零下25攝氏度。
  • 地球自轉一圈不是24小時,一年不是繞太陽一圈,到底怎麼回事?
    地球繞著自轉軸自轉一圈還真的不是24小時,而是23小時56分4.09秒;我們曆法上的一年其實也不是地球繞了太陽轉了360°,而是它只轉了359.986°,不夠一圈。為什麼會這樣呢?今天我們就了解下地球在太空中的真實運動。我們知道地球的運動包含兩個方面:繞軸自轉和繞太陽公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