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青島5月21日訊 (記者 楊廣科 通訊員 王恩全) 長期以來,青島市北區臺東街道緊抓「責任落地年」,創新城市治理舉措,拓寬轄區居民參與城市治理的渠道,破解轄區治理過程中遇到的資源不足等各種難題,推動動能轉換,打造出了具有影響力的「臺東模式」。
情理法並舉拆除不規範亭體
早些年,部分特困群體為了生活需求,經營了一批佔路報刊亭體。後來,看車亭、治安亭、早餐亭、彩票亭等等也相繼出現。這些亭體顏色、形狀、規格、設置地點均不統一,與「靚麗青島」很不和諧。有些亭體還嚴重影響到行人的正常通行,破壞居民正常出行秩序。按照市政府關於全面拆除廢棄亭體和不具備市政功能的佔路亭體的工作要求,臺東街道對佔路報刊亭、彩票亭、看車亭、治安亭、早餐亭等等,悉數、逐家做好動員拆除工作,最終順利拆除違章佔路亭體60個。拆除並不是最終目的,臺東街道打出亭體治理獨家特色,拋棄「鬍子眉毛一把抓」老思路,採取了區別對待、疏堵結合新方式,對那些廢棄、影響行人通行的亭體堅決拆除,對那些養家餬口、維持生計的報刊亭體則按照「設置合理、合法、規範、統一」原則另行安置,最終達到市容「舒心」與居民「溫心」的雙贏。
拆除高空廣告牌重現「天際藍」
有些商家為了招攬顧客,擅自設置LED、廣告牌,致使街面雜亂,影響城市容貌。還有一些樓頂廣告牌、牆體燈箱年久失修、懸在高空,存在嚴重安全隱患。針對上述問題,臺東街道城管中隊嚴格按照「一店一匾一規範」的工作要求,對轄區主、次幹道及公共區域內各類不符合規劃的高炮廣告以及樓頂、牆體的商業戶外廣告等進行拆除。截至目前,共拆除轄區內當代商城、沃爾瑪、海角七號等重點難點區域樓頂大型廣告牌匾及門頭牌匾2815塊,面積近6400餘平方米,清理窗花、牆面貼紙5690處。居民紛紛拍手叫好:「環境整潔漂亮了,來回出行也不用擔心安全了,靚麗的『天際藍』又回來了。」
商鋪經營「兩齊一入」整潔有序
臺東街道轄區面積小,寸土寸金,商戶佔路經營、亂堆亂放長期擠佔人行道,不僅影響轄區容貌,還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為給居民創造舒適、宜居的生活環境,臺東街道在全市叫響「兩齊一入」治理標準,即「商家、店家齊門經營、齊門售貨,所有經營物品、自有物品全部入室經營」。臺東街道城管中隊創新機動清理與專人管理相結合、錯時延時工作方法,清理佔路經營遊商浮販2035處,規範佔路和跨門經營2851處。臺東街道城管中隊張珂表示:「我們治理最終是為了居民生活更美好。我認為,外在環境與居民內在感受同樣重要。所以,在整治過程中,我們一直強調居民參與,強化宣傳教育的作用。所以,現在轄區內的商戶都自願、自覺、平等、合法經營,道路暢通了,環境整潔了。」
推行道路微循環出行便捷又安全
臺東商圈人員密集,人車混行、交通堵塞現象時有發生。為改變這一現狀,臺東街道辦事處協調交警、城管等部門聯合行動,在威海路以西營口路區域周邊試點推行道路微循環,施劃道路標識線,並加裝3000餘米人行道護欄。試行以來,該區域車停有序、車行有序、人行有序「三有序」凸顯,交通更順暢、更有序,行人出行更安全。下一步,街道將嘗試在轄區全部適宜區域普遍推行,屆時,轄區通行狀況將大為改觀。
開闢多渠道居民參與共治共享
臺東街道將威海路、臺東六路、延安三路、臺東一路合圍區域劃作「街長制」、「網格化」雙落地試點區域,推行大街長、小網格、自我修複式管理模式,結合「街長制」,設立「民間街長」。讓樓院支部書記、樓組長黨員和熱心市民志願者擔任「民間街長」,做到一人一街徒步巡查和掛圖作戰的城市管理模式,全民參與,推動城市管理問題能及時發現、快速處置、有效解決。在小網格閉環管理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中網、大網,甚至在大街道進行推廣使用。在環境衛生改善提升工作中,組織社區志願者5000餘人次,清除亂貼亂畫小廣告35000餘張,轄區環境衛生明顯改善。
市北區委書記鄭德雁指出:「城市治理是全球性難題。城市治理不是簡單地『頭痛醫頭』,而是要在發展中解決各種治理難題。」未來,臺東街道將以「城市生長力」治理理念為指引,著力提升轄區商圈活力,提升轄區城市魅力,聚集群眾共治合力,不斷創新城市治理舉措,打造更高生活品質樣板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