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潮湧,深港相融。大鵬灣畔的鹽田,與香港山水相連、人文相通,歷來處於深港合作的最前沿。今年以來,以中英街為核心的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一核一圈兩帶」規劃逐步成形,跨境商貿、旅遊蓬勃發展,更加顯現出鹽田深化深港合作的天然優勢和巨大潛力。
不久前召開的鹽田區委五屆十三次全會提出,鹽田區將加快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濱海城區,在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徵程中走在前列、勇當尖兵。全區要搶抓改革開放再出發的重大歷史機遇,先行先試、善作善成,全面強化改革開放能級,著力打造深港深度合作先行區。
新時代揚帆萬裡,新鹽田意氣風發。未來,鹽田區將主動融入和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充分發揮「雙區」驅動效應,做好深港合作這篇大文章,構建全方位多層次深度合作新格局,為做強「香港—深圳」這一極努力貢獻鹽田力量。
使命:先行先試引領深港深度合作
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粵港澳大灣區「雙區」利好疊加,是鹽田建區以來面臨的最大機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鹽田區提出,要全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圳的殷殷重託和黨中央的戰略意圖,緊緊圍繞黨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立足當前、謀劃長遠,勇敢承擔起這一歷史使命,寫下不負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關懷厚愛、不負鹽田人民熱切期盼、不負這個偉大時代的精彩篇章。
加快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濱海城區、打造深港深度合作先行區,是鹽田瞄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目標作出的響亮回答,是鹽田主動融入和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確定的戰略抉擇,更是聚焦鹽田未來發展美好願景描繪的宏偉藍圖。
《鹽田區勇當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尖兵的行動方案(2019-2025年)》提出,到2025年,鹽田區與國際投資和貿易通行規則銜接的制度體系逐步健全,創新驅動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顯著增強,世界級濱海旅遊度假勝地影響力和美譽度大幅提升,法治政府制度體系更加科學規範,生態環境質量和綠色發展模式國際領先,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體系均等高效,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濱海城區。
作為勇當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尖兵的重要戰略部署,打造深港深度合作先行區將全力在「深」字上下功夫,不斷推動規則深度互融、產業深度合作。據介紹,鹽田區將加快推動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規劃建設,有序開展深港法律、衛生等領域協作,逐步探索構建與國際通行做法相接軌的自由貿易制度體系,促進人員、資金等要素自由便捷流通,成為深港互利合作、共同發展的區域範例。
部署:圍繞三大目標狠抓落實
鹽田區委五屆十三次全會對打造深港深度合作先行區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確了全力建設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加快打造國際航運樞紐和探索建設自由貿易組合港三大目標。全會要求,全區要堅決扛起主體責任,緊緊圍繞新的目標定位,落實落實再落實、實幹實幹再實幹,做到決策定一條是一條,條條算數;承諾說一個做一個,個個兌現;工作幹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實。
鹽田區提出,要以規則深度互融為先導,全力建設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據介紹,鹽田區將全面升級沙頭角口岸功能,率先實行「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等通關模式,積極融入深港口岸經濟帶,力爭改變中英街區域功能定位和邊境管理模式,爭取對港全面開放服務業市場準入,打造集多種經營業態於一體的深港商貿旅遊消費基地。
為推動深港規則互融,鹽田區將加強與香港在生命健康、檢測及認證業等領域合作,探索建設「深港超級醫院」等項目,共建科研及人才培養基地,聯合開展產業鏈核心技術攻關和應用推廣。爭取率先試行深港居民同權的社會就業、青年創業、公共醫療、文化教育、通關通勤等社會福利政策措施,探索深港「一國兩制」法律協同新實踐,在部分領域柔性借鑑一批香港成熟的法律制度安排,創新對接國際、融匯深港的社會治理和服務模式,打造標準互認、規則互聯、政策互通的深港合作區域範例。
鹽田區提出,要以現代航運服務業為突破,加快打造國際航運樞紐。支持鹽田港東港區建設,推進超大型深水泊位、平鹽鐵路鹽田段複線改造和整體下沉等基礎設施建設,布局5G、IPv6、雲計算、物聯網、車聯網等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第四代無人全自動化貨櫃碼頭,建成全球領先的智慧港口。探索構建粵港澳大灣區港口高效合作機制,實現港航政策和標準全面對接,大力發展新興物流業態,加快智能物流園區建設,做大做強國際中轉集拼業務,建設國際海洋商品交易中心,構築覆蓋粵港澳大灣區、輻射泛珠三角地區的供應鏈物流大通道,力爭成為國家物流樞紐。
推動建立航運企業與金融機構信息交流機制,建設國際航運金融及物流服務數字平臺,研究成立航運金融聯合實驗室,推動鹽田港數字航運資產混改,探索打造數字航運創新中心,爭取設立航運交易所,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航運樞紐。
鹽田區將以投資便利化貿易自由化為目標,探索建設自由貿易組合港。鹽田區提出,要用足用好綜保區「21條」,加快進口食品展示交易中心等項目落戶,積極推動跨境電商、保稅研發、保稅租賃、再製造業等「保稅+」高端業態發展。爭取更為高效、便捷、安全的海關特殊監管政策,探索實施外匯管理、投融資、稅收、出入境管理等相關制度改革,引入和培育國際貿易平臺、跨國經營企業等,努力成為國家離岸貿易試驗區。借鑑新加坡、海南等地自由貿易試驗區先進經驗,推動深港共建自由貿易組合港,探索將鹽田區整體納入自由貿易區(港),為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鹽田方案」。
前景:構建與國際接軌的改革開放新格局
鹽田區打造深港深度合作先行區,重點在於通過規則與國際通用做法的接軌,促進人員、資金等要素自由便捷流通,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格局。
據介紹,鹽田區在規劃建設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的過程中,將大力推動改變區域現狀定位和現有邊境管理模式,實行「一線放開、二線高效管住」。對標自由貿易區管理,促進人員、貨物等要素在合作區內自由流動。簡化中英街出入手續,放寬中英街旅客免稅購物限額,推動深港雙方證件互認。加快中英街第二通道建設步伐,全面升級沙頭角口岸功能定位,探索沙頭角口岸「一地兩檢」「合作查驗」等通關模式。
鹽田區將依託沙頭角口岸、鹽田港區和鹽田綜保區,積極爭取國家、省支持,對鹽田全域範圍進行合理圍網,探索深港共建鹽田臨港自由貿易新片區。擇優借鑑香港自由貿易港經驗做法,在貿易自由化、企業經營、資金流動、人員進出、信息流通和稅收優惠政策等方面進行探索,逐步構建與國際通行做法相接軌的自由貿易制度體系,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離岸貿易中心。
在深化深港醫療衛生事業合作方面,鹽田區將探索推動先行先試放開醫療市場準入,推進中醫藥註冊審批改革,探索建設中國國際中醫藥港,協調放寬香港已註冊中成藥進入審批限制,促進香港中成藥進入內地市場。探索推動允許使用已在港澳地區獲批的藥品和醫療器械,支持港澳醫療健康服務主體按規定在鹽田以獨資、合資或合作的方式設置「港式」醫療健康服務機構。探索推動允許擁有港澳醫療專業技術執業資格的港澳籍專業人士參照醫師執業註冊管理辦法辦理執業註冊後在鹽田執業。
深港法治協同也將成為鹽田區先行先試的方向之一。據介紹,鹽田區將研究建立深港法治領域協調機制,在部分領域柔性借鑑一批香港成熟的法律制度安排。制訂深港兩地產權制度保護、貿易便利化、社會治理創新、法律援助、司法鑑定、調解仲裁、律師公證、融資租賃、商業保險等共同規則,提供深港協同的公共法律服務供給,吸引香港專業法律人士、港籍調解員參與法治事務,並探索打造凸顯「一國兩制」元素的法治宣傳品牌。
全面融入和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鹽田加快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建設
加快建設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編制合作區發展規劃,打造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平臺,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年度重點工作,是深圳市落實粵港澳大灣區戰略部署的重大舉措,也是新時代落實「一國兩制」方針、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生動實踐。
作為加快打造深港深度合作先行區的「重頭戲」,合作區的規劃建設備受社會各界關注。據了解,目前,《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正在加緊編制之中,中英街關口改造、第二通道建設、沙頭角口岸功能提升等一批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即將正式啟動。
規劃思路:
聚焦「一核一圈兩帶」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區域發展範例
合作區是深港海陸直接接壤區,以「一街兩制」中英街為核心標誌,周邊有沙頭角口岸、鹽田綜保區、鹽田港、梅沙旅遊客運碼頭、香港沙頭角禁區碼頭等重要設施,地理位置獨特,生態資源豐富,人文底蘊深厚,邊境商貿聞名遐邇,推動以旅遊商貿業為主的深港合作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據介紹,合作區目前已初步形成「一核一圈兩帶」的發展架構思路。
核心區包括沙頭角邊境特別管理區和港方沙頭角禁區,佔地面積約0.509平方公裡,其中,深圳所轄區域(即「沙頭角邊境特別管理區」)面積約0.179平方公裡,港方沙頭角禁區面積約0.33平方公裡。
拓展圈佔地面積約20平方公裡,包括深方一側的沙頭角街道、海山街道,港方一側的新界北區域。
輻射帶包括向西串聯蓮塘-香園圍口岸、文錦渡口岸、羅湖口岸等重要節點形成口岸經濟帶,以及沿沙頭角灣-大鵬灣-大亞灣海岸線,輻射香港新界沿海區域和島嶼、大鵬半島、惠州和深汕特別合作區形成東部黃金海岸帶。
未來,合作區將聚焦「一核一圈兩帶」的建設,改變區域現狀定位和現有邊境管理模式,加快制度創新和先行先試,實行「一線放開、二線高效管住」,賦予自由貿易等特殊政策,發展跨境商貿、旅遊等產業,打造特區中的特區,凸顯人文、休閒和健康灣區特質,打造集跨境旅遊合作區、國際商貿消費先行地、深港先行先試承載平臺、大灣區深度合作示範區於一體的宜居宜業宜遊區域發展範例。
工作進展:
年底前啟動中英街第二通道建設
今年以來,鹽田區始終把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建設,作為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重大機遇,助推深圳增強大灣區「核心引擎」作用的重要抓手。區委區政府相關部門積極謀劃、主動作為,聚焦「灣區所向」「港深所需」「鹽田所能」,力爭改變合作區現狀定位和現有邊境管理模式,突破制約區域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推動合作區建設取得新進展。
鹽田區緊緊抓住「旅遊+消費」主體功能,開展《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及相關工作要點、項目清單及政策清單的編制工作,進一步明晰合作區發展的總體思路、空間布局及任務措施。同時加快編制《鹽田區推進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規劃建設行動方案(2019-2022年)》,明確各相關單位任務分工,持續推動各項任務措施落實落地。
為推動管理模式突破創新,鹽田區相關部門分別針對制約合作區發展的通關時間、免稅限額等體制機制障礙,走訪海關、邊檢等部門,就合作區通關便利政策、更大免稅額度等相關問題進行溝通對接,開展研究。國辦、國務院港澳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省發展改革委、市委組織部、市委編辦、市委大灣區辦、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等國家、省、市領導密集調研考察合作區,為合作區規劃建設提供有益思路。
鹽田區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合作區的規劃建設。加強與智庫合作,圍繞體制機制創新、制度開放、規則銜接等方面,分別與香港宏安集團、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新城市規劃建築設計院、深圳綜開院等交流對接。擴大公眾參與,邀請香港沙頭角鄉事會委員、市、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來鹽田調研考察,舉辦企業代表、居民代表座談會,開展「中英街發展金點子大賽」、合作區Logo徵集與評選等活動,充分研究吸納社會各界意見。加強品牌宣傳,中央、省、市各級媒體圍繞合作區建設進行聯合專訪。
一批合作區重點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進度。據了解,沙頭角口岸重建設計方案正在不斷深化,力爭打造成為集口岸查驗、交通樞紐、商業辦公、免稅商店、旅遊服務、深港青年創新創業空間等為一體的現代化城市綜合體。中英街關口改造持續推進,第二通道施工圖設計深化工作加速開展,預計將於年底前動工。
接下來,鹽田區將加快推進中英街關口改造、第二通道建設、沙頭角口岸功能提升等項目,積極探索通關、監管、保稅、跨境資金流動、資格互認等方面的可行措施,以及深港居民同權的就業創業、醫療教育等社會福利政策舉措,全力推動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內容來源:深圳特區報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