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金海社區為居住在轄區內年滿90周歲的戶籍老人送上一份「熱氣騰騰」的新年禮物,為高齡老人們送去了奉賢第一份免費「愛心午餐。」
在去年的大調研走訪中,金海社區發現一些高齡老人獨自做飯已感力不從心。為了解決這些老人就餐問題,今年起,金海社區辦事處決定由社區生活服務中心為老人們準備營養健康的飯菜,通過第三方將飯菜配送到老人家中。
「搭車」為老服務中心食堂
1月2日早晨7點半,廚師秦愛輝特地提早了一個小時趕到金海社區為老服務中心的後廚。對秦愛輝來說,原本每天準備為老服務中心的200多份午餐早已駕輕就熟。但2019年的第一個工作日開始,需要增加近一半午餐量,並且這些飯菜要按時打包送往高齡老人的家中,他早些來到廚房,看著洗菜、切配都按部就班準備就緒,心裡更踏實。
清炒菠菜、捲心菜、紅燒肉圓和番茄蛋湯,是社區老人們新年第一天的食譜。針對高齡老人們的健康和口味,金海社區為老服務中心製作的愛心午餐少油、少鹽、少味精,並且每周都定製不重樣的兩素一葷餐食。原本糾結到底有無必要「自找麻煩」外送加湯,幾經考慮後添置了一批「樂扣」湯盒,確保老人們能喝上熱乎的湯。不鏽鋼餐盤在每天使用前也都進行蒸汽消毒。
今年,為老服務中心為高齡老人送餐準備餐食,較以往增加近一半的工作量。為老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自從2013年起就為社區65歲以上老人提供助餐服務,也是積累了經驗後,才敢攬下為90歲以上老人製作午餐的「瓷器活」,並且增加了廚師以及洗配工,確保送餐到戶的老人和前來就餐點吃飯老人都能準時用餐。
配送公司自建「外賣」團隊
8點半,配送師傅莊國賢開著電瓶車等在了服務中心的樓下。與他一起等待的還有三名配送師傅,身著紅色小馬甲,統一的綠色保溫箱,電瓶車上都插著醒目的小紅旗。在莊國賢的電瓶車上,還夾著一張寫滿姓名、門牌號與聯繫方式的紙條,確保飯菜熱氣騰騰能準確送到每戶老人手中,看起來頗有專業「外賣」的架勢。
配送公司負責人介紹,原本也考慮過由「美團」小哥來配送,但高齡老人們進餐時間相對較早,要確保在10點半至11點半的一個小時內將餐食送達到戶,並且每天都需回收餐盒,老人們行動遲緩,安全接收外賣也不是個小問題。最後決定自建了一支「外賣」團隊,招募了居住於金水苑附近的本地配送師傅,既能聽得懂老人們的「土話」,也對小區環境更為了解,並專門向物業公司配備門禁卡方便上樓。
在送餐前一天,配送師傅們挨家挨戶的將自己負責的小區提前踩點,規劃了最佳送餐路線,並且預留每戶高齡老人家屬信息,確保能送餐到戶。10點一到,熱氣騰騰的飯菜出爐,工作人員們井然有序地盛湯、打飯、裝箱、搬運,將一份份飯菜放入餐盒中,並套上錫紙包保溫。拉開保溫箱,裡面還有配送方親手製作老布棉被內膽,「現在天氣特別冷,這樣飯菜到老人嘴裡確保是熱乎的。」
緩解高齡家庭就餐難
11點,配送師傅到了家住金水苑二期的104歲老人喬雪林家的樓下。上樓時,喬雪林老人的兒女已經候在了家門口,連連向師傅表示感謝。師傅將餐盒送到子女手中,囑咐好隔天會來回收餐盒後,又騎上電瓶車,在寒風中趕往了下一戶老人的家。
喬雪林雖然年邁仍精神矍鑠,兒子告訴她,這些飯菜是免費送來的時候,她翹起拇指說道「開心,感謝政府!」老人的兒子今年也已經74歲,為了照顧老人的起居飲食,他與妻子出門時,總要留一個人在家照看老人。雖然身體還不錯,但每天為老人準備一日三餐,仍然是不小的挑戰。當得知今年有免費愛心午餐時,最開心的除了104歲的老人,他們這樣的「小老人」也覺得肩上的擔子輕了些。
這樣的家庭在金海還有不少,不少高齡老人家中都是「小老人」照顧「老老人」。在去年的調研走訪中,70歲的戴章才向調研人員表示,「自己原本住在南橋鎮上,父母住在金水苑,父母年齡大了,雖然身體很好,但是自己燒飯總是力不從心,也怕廚房危險,所以2016年開始搬來跟父母一起住,每天為父母燒飯。」
奉賢老人距離「免費午餐」還有多遠?
為什麼奉賢高齡老人的免費第一餐由金海社區率先領跑?記者了解到,在奉賢村中不少「睦鄰點」的食堂尚存在進退兩難的處境,價格哪怕只是高了1元,老人便不願前來就餐,價格過低,村裡則「囊中羞澀」無法維持運營,更遑論免費送餐。由第三方運營「睦鄰四堂間」團隊也表示,要啟動承接好飯堂的功能,還需要更多醞釀以及籌備的時間。
金海社區為老服務中心的負責人表示,他對為老服務中心剛開張時的情況仍然記憶猶新,當時的食堂夥食費政府補貼2元,老人需支付4元,前來就餐的老人只有寥寥19人。當得知老人是嫌「價貴」後,為老服務中心將價格再降低1元,老人只需付3元後,前來就餐的人數很快超過百人,「本地的老年人勤勉一生,省吃儉用的習慣保持到了老,對價格很敏感。」
以金海社區「愛心午餐」項目為例,金海現有90周歲以上的戶籍老人122位,其中有93人居住在轄區內,屬於此次愛心午餐的配送對象,這些老人每天的夥食成本費約為8元,而其他居住在社區以外的29位戶籍老人,通過意見徵詢,將以慰問金的方式予以關愛。午餐成本費,再加上配送、管理、人工等支出,確實是筆不小的費用,對於部分缺乏營收能力的村而言,確非易事。還有製作、配送、管理等一系列的運營問題,想要做好這項實事項目,不光得有資金支持,各方面都需「從長計議」。
此次,金海社區能夠順利推行「愛心午餐」項目,也得益於愛心企業的一臂之力,上海華昌(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國平在得知金海社區要為老人們贈送「愛心午餐」後,主動提供每年50萬元的資金,並承諾將長期支持。他表示,奉賢正在全力打造「賢」「美」文化,作為屬地企業,有責任為當地老百姓做些事情,也有義務積極投身到社會公益事業中,也希望通過此舉能夠讓「孝老愛親、崇德向善」成為企業每位員工的價值追求。
同時,金海社區充分發揮了社區內老齡人口相對集約化的優勢,率先打通難點,由社區生活服務中心為老人們準備營養健康的飯菜,通過第三方將飯菜配送到老人家中,各部門通力配合,將愛心午餐送達到戶。
金海社區在新年送出「愛心午餐」,是社區辦事處今年的一項實事工程,也將全力做成一項民心工程。解決老年人的就餐問題,減輕高齡家庭的就餐負擔,一步一個腳印邁出堅實的步伐,使老年朋友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重視和關懷,讓老人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