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見習記者 曾令統 文/圖
剛從美術學院畢業的李琳怎麼也沒想到,她規規矩矩交房租,有一天會被要求捲鋪蓋走人。
隨著鄭州隨遇而安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隨遇而安公司)的「消失」,李琳及其他與該公司籤訂租房合同的數百名租客,在12月19日前後均收到了房東們的搬離要求。
「明天下午必須搬走,不然我就報警了」「明天下午必須搬走,不然我就報警了。」李琳的房東草草地說完後就掛了電話。
接到電話時,李琳正在兼職幫別人拍照。
隨遇而安公司貼出的告示
聽到電話的那一刻李琳整個人都懵了,自己距離上一次支付房租,只過去了1個月不到的時間。
「我們的房租都是按年為單位交的,肯定不存在拖欠的情況。」當時唯一讓李琳擔心的,是朋友暫時寄養在她家的貓咪,又咬破了什麼東西。
租房者與房東的對話
隨後李琳又急忙聯繫房東才得知,「隨遇而安公司跑路了,我沒收到房租,你儘快搬出去吧。」
李琳吃了一驚,她之前也看到過不少租房中介公司跑路導致房東房客之間糾紛,只是沒想到,這次糾紛會出現在自己的身上。
「小家」的破碎,剛從學校出來就遭到了迎頭棒喝就像許多剛畢業的大學生一樣,李琳懷揣著夢想留在了鄭州。
「那時候也沒什麼想法,就想快點工作,快點賺錢,也想有一個自己的家。」
還沒畢業的時候,李琳就開始在手機上通過某租房app在線看房,經過和中介的溝通之後,李琳添加了中介的微信,並要求中介提供其公司相關的證件。「當時就怕出事,但中介公司的人聲稱這個公司很靠譜,讓我放心。」李琳說。
在中介的勸說下,李琳在爸媽的幫助下一次性支付了一年的房租。「因為一整年租房,可以免除1個月的租金還送清潔。」
在籤完合同付下定金的那一刻,李琳感到一種說不出的幸福。
雖然是租來的房子,但是李琳也在精心的打理著自己的房子。「今天去淘寶上買個壁紙,明天買個鏡子窗前燈,心想反正最起碼都要待一年,對自己好點。」
只是沒想到,東西買完後不久,收到租房公司跑路的消息。
「後來我打電話給中介,剛開始還回復我幾句,後來就告訴我他已經辭職了。」
「房東和我都是受害者,那誰來補償我的損失?」當和中介以及隨遇而安物業公司無法取得聯繫後,李琳決定上微博,通過微博發聲尋求幫助。
只是沒想到,當她搜索「鄭州隨遇而安」後,租房公司跑路的事情居然成為了超話。
「後來我才知道,我不是個例,還有很多人都和我一樣。」
在其他被騙人的介紹下,李琳加入了維權的微信群,當她還在為群裡253人人數之多感到驚訝時,管理員告訴她,還有一個群已經加滿了。
除了維護自己的權利之外,當務之急就是解決自己的住宿問題。
「但是我轉念一想,我又沒做錯,也交了房租,為什麼不讓我住?」李琳開始上網查民法,通過自己的朋友找律師,想要通過密密麻麻的三頁條款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處」。
當李琳連夜通宵準備好說辭準備和房東對峙的時候,話還沒說幾句,房東卻說:「想打官司去打吧,我沒有收到錢就是沒有收到錢。我給你三天的時間搬出去,再不搬出去我就換鎖了。」
租房者的購房合同
而李琳找來的律師也告訴她:「合同上沒寫甲方(隨遇而安公司)違約之後會怎麼樣,估計是一開始就想好要詐騙,所以就沒寫。」
和房東談法律無果,找律師又發現合同上的漏洞。「既然房東和我都是受害者,租房公司跑路,房東至少還有房子,那誰來補償我的損失?」
「隨遇而安」人去樓空,大門上貼著提前放春節假期的通知12月23日,河南商報記者陪同李琳一起前往鄭州市管城回族區航海東路33號啟航大廈B座705室,這裡是隨遇而安公司的總部。
但是,此時的公司人去樓空,緊閉的大門上只有一張隨遇而安公司的公告。
公告上寫著:「因受同行暴雷持續影響,我公司回款和二次收租遲遲未到!因考慮公司經營成本,決定春節假期提前放假,自2020年12月21日開始正式放假......放假期間的工作問題,請統一讓業主和租客聯繫xxx,董事長處理,電話:xxxx」
河南商報記者和李琳兩人依次撥打了公告上所出示的電話,但均無法接通。
在無法和公司取得聯繫之後,河南商報記者陪同李琳前往鄭州市公安局管城分局經偵科進行備案並了解情況。
經偵科民警告訴河南商報記者:「目前警方正在對此事件進行調查,具體情況將於2個月之內進行回復。」
備好案後從派出所出來,已經是下午的5點多鐘。李琳苦笑道:「我從沒想過,有一天我也會進派出所。雖然不知道什麼時候案子會結,但是報警之後,反而覺得有些釋懷,接下來還是抓緊時間找房子,爭取早日讓自己有一隅之地。」
對於李琳的遭遇,北京市京師(鄭州)律師事務所秦明律師認為,鄭州隨遇而安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跑路的行為,已經不屬於民事糾紛或者經濟糾紛範疇,而構成《刑法》所規定的詐騙罪,公安機關應當及時立案。
「詐騙罪」指的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該中介公司,在收完租戶租金後迅速捲款潛逃、人去樓空,具有明顯的非法佔有故意和詐騙故意,符合詐騙罪構成要件。建議租戶和業主在收集合同、轉帳記錄等相關證據材料後,及時向房屋或中介公司所在地公安機關報案。若公安機關不予立案,也可以通過司法途徑向人民法院進行起訴維權。
(編輯 吉倩倩 劉夢鴿 首席編輯 華麗娟)
【來源:河南商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