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寫了一首經典神秘詩,瓊瑤拿來寫成小說,還被拍成了電視劇

2020-12-18 腦洞看古今

白居易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是中國歷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

白居易一生勤於詩歌創作,他的詩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是唐朝留下詩歌篇章最多的詩人。他的詩題材廣泛,形式多樣,也是中國古代詩歌創作最為豐富的詩人之一;作為政治家、思想家,他還留下多方面的著述。

他的詩非常喜歡寫實,以其對通俗性、寫實性為特點,在中國詩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在他的作品中,有一首詩連用了4個很含糊的比喻,讓人捉摸不透,但是卻非常有名。此詩便是白居易一首題為《花非花》的詩。

後來,瓊瑤借用《花非花》的名字,寫了一部小說,被拍成了電視劇。說起瓊瑤這個名字相信大家都是很熟悉的,很多明星也都是因為她的作品而爆紅的,因此被大家稱之為是瓊女郎。

我們都知道瓊瑤的小說中非常注重名字的「唯美」,選用《花非花》這個名字,可見這朦朧之美被誰讀來都心生沉醉。

《花非花》原詩如下: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這首詩總共26個字,風格迥然不同,與白居易的其它詩篇形成了鮮明對比,在白居易的所有作品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白居易寫出這首詩不久,立刻引來了一眾討論,因為白居易一向是以「寫實」風格著名,尤其喜歡表現當時人民的生活疾苦。細究起來,就字面上說,這首詩的語言明白暢曉,並沒有什麼難懂的字詞。但是這首詩的橫空出世,讓很多人表示捉摸不透。

前兩句「花非花,霧非霧」,雖然連用兩個否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所喻之物似花一般美麗,似霧一般朦朧。「如春夢」雖美卻短暫,「似朝雲」雖美卻易散。

中間兩句「夜半來,天明去」,夜半時分,突如其來;天明時刻,又悄然離去。作者是在說花,還是說霧,還是在說夢呢?「來」、「去」承上啟下,引出後面兩個新的比喻,

最後兩句,「來如春夢」四字,來的時候就像一場春夢,那麼美,卻又如夢一般短暫;離去的時候像朝雲那般輕盈,消失得無影無蹤。雲霞雖美卻易幻滅,於是引出一嘆:「去似朝雲無覓處」。

詩中四個比喻環環相扣。

如行雲流水,自然流暢,語意雙關,富有朦朧美是這首小詩的最大特點。詩人以多個鮮明的形象突出一個未曾說明的本體,從不同角度反覆設喻,多側面揭示認知對象的特點,傳達主體獨特的生活感受和體驗。

這首詩句式獨特,且通篇取譬霧、春夢、朝雲,這幾個意象都是朦朧、縹緲的,十分含蓄,甚至迷離,可以指生活中存在過的一切美好的人和事。

若要深入理解這短短幾句所寫的意境和內涵卻要頗費周折,給讀者留下巨大的想像空間。

所以,這首詩的「朦朧」之處在於,它所要表達的主題是非常隱晦的,是什麼東西,說它是花麼?其實不是花,說它是霧麼?其實不是霧。創造特殊的藝術境界,故能啟人深思,豐厚語意,揚厲氣勢。難以說清,捉摸不定。

一首「花非花霧非霧」的橫空出世,也讓這首詩也因此得到了一個神秘而富有魅力的稱號:朦朧詩。

可見,中國古代詩詞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即使是同一個詩人,也能創作出不同風格的作品來。浩瀚的歷史文墨裡大唐的星河中,永遠流傳著古往今來的詩詞之夢。

晚年的白居易,以「獨善其身」為準則,追求一種自我完善、自在閒適的生活。他發揮詩壇領軍人物的社會影響,時常和劉禹錫詩歌唱和、組織吟詩活動,並一直堅持詩歌創作。

最後編寫《白氏長慶集》,為人間留下幾近完整的瑰寶,《花非花》就是其中一首讓人難以忘懷的詩。

當你也想去品讀一番的時候,不妨翻開書本,來靜靜體會唐詩宋詞當中的淡然與智慧

下面這套《飛花令》推薦給你,裡面不僅包含了白居易的作品,還有很多文人雅士的傳世經典,希望你在品讀的過程中,也能收穫內心的寧靜

在唐朝衡量一個人是否贏得人生,關鍵看其是否建立了「兼濟天下」的功業,創作出流傳於世的作品。白居易既是一位濟世為民的好官,又是一位與李白杜甫齊名的大詩人,可謂人生的「大贏家」!

書中包含近1000首經典詩詞——從《詩經》《楚辭》到唐宋詩詞、明清佳句,集結名家名篇,精選最傳世的千古詠嘆,講出每一篇詩詞背後的文化故事,與你我共勉

點擊下方商品卡:

相關焦點

  • 白居易寫了一首經典神秘詩,瓊瑤拿來寫成小說,還被拍成了電視劇
    他的詩題材廣泛,形式多樣,也是中國古代詩歌創作最為豐富的詩人之一;作為政治家、思想家,他還留下多方面的著述。他的詩非常喜歡寫實,以其對通俗性、寫實性為特點,在中國詩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他的作品中,有一首詩連用了4個很含糊的比喻,讓人捉摸不透,但是卻非常有名。此詩便是白居易一首題為《花非花》的詩。後來,瓊瑤借用《花非花》的名字,寫了一部小說,被拍成了電視劇。
  • 白居易:誰能想到白居易曠工賞花,還寫了首經典好詩?
    在百姓裡面,白居易也有很好的口碑。不收取百姓的賄賂,還應為自己拿了兩塊石頭而感到自責。看來白居易也是個認真工作的好員工。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白居易曠工賞花,還寫了一首經典的好詩。白居易在唐代有兩個稱號,一個是詩魔。還有一個是醉吟先生。就是因為白居易寫的詩的數量太多了,在唐代詩人裡面也是高產的詩人。他寫的詩不像李白的的詩,他裡面運用了很多的典故。
  • 白居易公然曠工去賞花,還寫下一首諷刺朝廷的詩,成為永恆經典!
    然而在大唐史上,白居易卻有留有兩個同樣出眾的名號!   白居易被稱為「詩魔」,為詩歌瘋魔的一位醉吟先生,語出他自己的詩句「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一個驚悚的字眼足以證明他對詩歌的認真態度;白居易還被稱為「詩王」,詩歌王國產量最高的一位王,他一生創作唐詩近三千首,在全唐之中首屈一指!正是因為有了魔的驅使,才有了王的誕生!
  • 《又見一簾幽夢》將播出 瓊瑤不願重寫小說
    電視劇《又見一簾幽夢》將播出 小說《一簾幽夢》重印出版。  瓊瑤經典劇集《一簾幽夢》重拍後,新版電視劇《又見一簾幽夢》暑期將在湖南衛視播出。記者昨天獲悉,雖然瓊瑤親自為新版電視劇操刀,但卻拒絕將新版電視劇改編成小說。暑假期間,她將把《一簾幽夢》的原版小說重新包裝上市。
  • 瓊瑤和亦舒的愛情小說
    瓊瑤的愛情小說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流行於寶島臺灣,80年代90年代開始流行於祖國大陸,至今仍然能看得到她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比如《還珠格格》。瓊瑤的小說很善於運用古人的智慧,裡面穿插的小詩就是改編自古詩,既有詩歌的意境也有現代詩的簡單明了,比如《在水一方》這首詩,就取自《詩經.蒹葭》的那種悠遠、寂靜、朦朧、求而不得的意境,後來還被改編成了一首歌,這支歌旋律也很優美,所以在很久以前傳唱度很高。
  • 瓊瑤其實都不用寫小說,自己的一生都像小說一樣,經歷了很多感情
    娛樂圈的明星關係一直以來很多都是比較尷尬的,有的是有緋聞,有的是因為一部電視劇,原因各不相同,其實明星在娛樂圈也是很難生存的,如果你沒有一點演戲的基礎,長的還不好看或者是不帥,那就沒法生存了,其實娛樂圈很多人都是一點演技或者是什麼都沒有,但是人家就是靠著顏值一直都是很受歡迎的。
  • 白居易寫中秋的一首詩,只有短短4句卻名垂千古,值得一讀!
    趁著這個日子來聊聊古代人們的中秋,還有那些文人才子們在中秋佳節寫下來,流傳不朽的千古名篇。說起有關於中秋節的詩詞,大家心裡最先想到的是哪一首呢?我猜大多數人應該和我一樣,想起的是蘇軾的那一首「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主要這一整首詞都太經典了,而且還被譜了曲,能夠唱出來,這樣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也就更深。因為詞這一體裁我們知道,自一開始誕生就是配樂演唱的,而且它在歷史中的一些演變,也都與當時流行音樂的演變相關聯。所以蘇軾這首詞能夠唱出來,其實佔了很大的便宜。
  • 白居易16歲寫的一首詩,太經典,最後兩句被李煜化用成千古名句
    今天,隱娘想說的詩,是白居易的《草》。白居易的《草》,全名《賦得古原草送別》,背後有一個「居長安不易」的故事流傳甚廣,詩的最後兩句被南唐後主李煜化用成千古名句。這首詩是白居易16歲時所作。詩題中有「賦得」二字,按科考規矩,凡限定的詩題,題目前必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相似。可知這是白居易少年時準備應試的試帖詩習作,也就是說這是白居易模擬考試的作品。
  • 白居易有首流傳千古的詩,一女子讀完絕食而亡,寫了啥?
    雖說詩詞歌賦在歷朝歷代都有,但唐以後的詩詞,都可以看見唐朝的影子,從模仿杜甫、韓愈開始,白居易、孟郊、羅隱、杜牧、李商隱也都難逃被模仿,白居易的其中一首詩,還被捏造出了一段傳奇故事。然而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逼死關盼盼」情節從唐末一直流傳到明清時代,唐末五代《才調集》開始收錄張仲素的《燕子樓》當中的一首詩,只不過作者變成了關盼盼,故事發展為關盼盼前往長安拜訪白居易。進入北宋之後,在張君房的《麗情集》,關盼盼成為了一名寫詩詞三百的才女,在他的故事當中還沒有出現白居易「逼死」關盼盼的情節。
  • 瓊瑤阿姨最經典電視劇大盤點
    瓊瑤阿姨最經典電視劇大盤點「窗外潮聲水雲間,一簾幽夢舞翩躚;心有千結梅花烙,海鷗飛處霞滿天。」她的作品本本暢銷,拍成影視後部部叫座,堪稱經典。《還珠格格》稱霸熒幕十年至今話題不斷。韓國、越南等地區曾翻拍過瓊瑤阿姨的這個故事,但經典就是經典,雖然一直被模仿,但從未被超越,它在連續劇中的地位可謂是不可挑戰。《情深深雨濛濛》令無數少女心萌動這是趙薇、林心如、蘇有朋繼《還珠格格》後再度合作的瓊瑤劇,不論是演員還是劇情都深入人心,堪稱時代的標杆,影視作品中的先驅,所以《情深深雨濛濛》的空前成功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一簾幽夢》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 瓊瑤高齡重寫《梅花烙》,或將今年拍成電視劇
    從3月1號開始,瓊瑤的新書《梅花英雄夢》的繁體版已經開始售賣。和之前的小說作品不同的是,這本新書由春光出版社出版,不再是自家的皇冠出版社。瓊瑤在序言裡透漏,《梅花英雄夢》雖然脫胎於《梅花烙》,但和舊的故事有很多的不同。
  • 瓊瑤寫的還珠格格家喻戶曉,有人說她的小說卻大多以小三文化見長
    相信大家應該沒幾個人不知道《還珠格格》這部電視劇吧,而且這部小說的作者瓊瑤,更是家喻戶曉。瓊瑤一生寫過很多言情小說,比如《煙雨濛濛》《還珠格格》《一簾幽夢》《庭院深深》等,而且很多經典作品都被翻拍成了電影、電視劇,並且都非常的火。
  • 白居易很美的一首詩,通篇都是寫景,寫得生動有趣,美得令人驚豔
    那這些詩不僅收錄在了很多得要的詩集裡,另外在我們小學的課本裡也是時常有收錄,所以只要提起這些作品,即使是一個小學生那也是能夠通篇背誦。白居易也是一位天才詩人,他寫《賦得古原送別》時只有17歲,這個年紀如果放在今天,那就是一個還沒有成人的少年,但是他的才華卻是令人驚豔,也正是這首詩讓他在唐朝詩壇開始嶄露頭角。
  • 有個好鄰居很重要,白居易贈給好友一首詩,描繪了如詩如畫的生活
    唐代文人太浪漫了,這是一個詩歌的時代,不管遇到什麼事都能寫成詩。這不,一代詩魔白居易想與他的好朋友做鄰居,就贈送給好友了一首七言律詩,詩中描繪了如詩如畫的鄰裡生活,而這是白居易期待的生活。白居易善於體察民情民意,也深懂鄰裡關係的奧妙,這觸發了他的寫作靈感。寫這首詩時,白居易已過不惑之年,當時他還在朝中任職,還有「兼濟天下」的遠大抱負,這首詩節奏明快,如詩如畫,讀來舒暢愜意。
  • 劉禹錫與白居易不愧是好朋友,出門攜手遊玩,並為此還寫下一首詩
    劉禹錫和白居易那都是中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而且兩個人的友誼,那也是令人感動,為此還成為了詩壇的一段佳話。他們不僅在文學上惺惺相惜,那到了晚年之後,彼此更是關懷對方,這也使得兩人還時常一起出門遊玩,並且常常是一起攜手去到各個地方,這也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兩位偉大詩人的友誼。
  • 讀了瓊瑤自傳《我的故事》,發現她的成長比小說還曲折
    提及小說界的「言情女王」是誰?瓊瑤大概是當仁不讓的。記得芽媽上高中的時候,閒暇之餘讀了不少瓊瑤的言情小說。那時不得不佩服瓊瑤的強大,不僅每部小說常居暢銷書榜首,而且每部同名小說拍出來的電視劇都非常叫座。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詞,寫盡了江南春天的美!
    《憶江南》是白居易追憶曾經漫遊江南,旅居蘇杭,而寫的組詞。共有三首,其中第一首,也是今天要說的一首,是其中最為經典的一首。此詩總寫對江南的回憶,在白居易的筆下,我們能夠領略到江南綺麗的美景,以及一片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
  • 白居易最美的一首詩,840個字出了無數千古絕句,讓人嘆服
    在唐朝的詩歌流派中,有一個很著名的新樂府運動,這個運動就像它的名字一樣,旨在復古,就是讓詩歌回到它原本的紀實性強的狀態,像古代的樂府詩一樣,語言簡明通俗易懂。這個運動還真的就掀起了紀實性文學的狂瀾,它的發起者也因此而名垂青史。
  • 中國詩詞大會,白居易寫春天景色絕對第一,寫的送別詩也是絕唱
    在中國詩詞大會上曾經考過一首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讓人想起了唐代偉大的詩人白居易,白居易是一位詩詞的天才,他在詩詞的天空中盡情的翱翔,為後人留下了眾多絕美的詩篇,他寫的詩詞美輪美奐,讀完之後就讓人感到美景如在眼前。描寫春天美好景色的《錢塘湖春行》就是這樣的作品。
  • 白居易在橋上與一位女子分別,多年後念念不忘,寫下一首經典的詩
    白居易也是一位多情的男子,其實他與元稹一樣,無論是現實中的他,還是他的那些經典的愛情詩,那都是情意綿綿,這也難怪兩人最終能夠成為好友,不僅僅只是在文學上惺惺相惜,同時他們的愛情故事,也是同樣為後人所津津樂道。